登陆注册
952000000020

第二十章 杨玄感之乱(一)

小师妹跑出去打劫的时候,天光还大亮。安霖有些担心脑子有些不够用的小师妹会在光天化日之下上门抢劫,但是想到老成持重的苏仲碌,他也就不操那个闲心了。

天擦黑的时候,安霖和十几个孩子一起吃饭。孩子们一边捧着大海碗拼命往肚子里灌着白粥,一边可怜巴巴的盯着安霖面前的山珍海味。安霖被人家盯得心里发慌,只得让掌柜的在孩子们的白粥里加了些炖得稀烂的肉糜和剁得细碎的菜沫。

月上中天的时候,安霖已经上塌就寝。时间还早,他并不担心什么,却翻来覆去跟烙饼似的睡不着。

当三更鼓敲响的时候,安霖终于躺不住了,穿戴整齐喊上安寿就要出门,却不知道往何处去,于是开始像驴子拉磨一样满屋子乱转。

天光渐亮,安霖忍不住要大索全城的时候,苏仲碌终于回来了,还背着一个大口袋。安霖问起小师妹,苏仲碌指了指旁边的房间。

“这里边有一百贯钱?”安霖有些怀疑的指了指大口袋。说起来可怜,他富二代也当了一阵子了,却没怎么见过钱,反正想要点啥找安寿就是了。上回打劫到的几贯钱,已经是他见过的最大的一笔钱了。不过安霖虽然土鳖,也能看出来这个口袋虽然大,却也没有马包里那个钱袋子的十几倍大。

“你知道一百贯钱有多重?那可是五百多斤!你觉得我能扛回来?”苏仲碌不屑的说道,非常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安霖是个土鳖。

“昨天我说什么来着?没有一百贯你也好意思回来?”

苏仲碌不愿意再搭理这个白痴,把大口袋往地上一扔,里边的金锞子、银锭子还有珍珠玉器什么的滚落了一地,才指着这些东西说道:“都是城西王财主家的,贫道制住了王财主的麻痒穴,他受不住招出了宝库的所在,里边的好东西都在这儿,够你往晋阳跑一百多个来回了。”

说了半天没见安霖有啥动静,抬头一看——好嘛!这货眼睛绿得跟狼似的,口水淌了一地,就差扑到一地珍宝上嚎啕“我的我的全是我的”了。

苏仲碌真心怀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家伙,是不是在身家巨万的安家养大的……

安霖费了好大劲才把目光从那些宝贝上边拔出来,问起了正事:

“你们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县城里有些身家的富户共有五家,小师妹调查了大半夜,查出其中为富不仁者王财主首当其冲。我们上门抢劫……呃,劫富济贫也就用了半个时辰而已。”

安霖无语问苍天……

“她怎么还跑去睡觉?王财主的命根子都被你们挖跑了,还能不报官?咱们得赶紧跑路呀!”

“放心,王财主家主仆十几口人都被贫道点了睡穴,没有六七个时辰醒不过来。话说贫道也要去歇息片刻,这一夜熬的……”

“等会儿,你再说说这满世界的流民是怎么回事?”

“这事说来话长,等上路了贫道再与你细细道来。”

……

直到日上三竿,安霖一行人才开始上路。十七个孩子才吃上两顿饱饭,身体虚弱走不得远路,安霖没奈何,在县城买了三辆马车给他们代步,反正现在他不差钱了。

这一路上安霖都在找苏仲碌的麻烦。死老道孙不通骗安霖说,他二徒弟会解答他所有的疑问。结果安霖一问起苏仲碌,这货就装死人,后来扛不住安霖死缠烂打,干脆由个废话篓子变成了扎嘴葫芦,还整天把脸拉得有二尺半长,摆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苏仲碌耍起了无赖,安霖也只能作罢。

可是今天苏仲碌不知道怎么的转了性,竟然主动凑过来跟他聊起了这个话题,而且有问必答。眼见安霖有些诧异,这家伙居然笑眯眯的说,反正到河东了,你想跑也晚了。

苏仲碌这一扯开话匣子,可就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竟然断断续续地说了两天。而这整件事情的起源,竟然要从皇帝东征说起。

按照苏仲碌的说法,隋帝杨广东征高句丽,固然有收复辽东故地以及高句丽勾结周边小国、交通突厥对抗大隋等诱因,但是皇帝陛下的眼睛盯住的,从来不是那块寒冷荒芜的土地和如同跳梁小丑一般的高句丽蛮夷,而是一直不肯安分的山东士族。

自从曹魏确立了九品中正制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四百年,其间历经了不知多少个朝代更迭,唯一没什么变化的就是门阀士族。无论世间风云如何变幻,他们始终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乃至教育文化上保持着决定性的影响力,被高高供奉在宝座上的皇帝像走马灯一样栽倒一个再爬上去一个,而宝座之下恭恭敬敬的三跪九叩、高呼万岁的所谓重臣们却永远都是那么十几个姓氏。帝国近半的土地被他们纳入名下,过半的人口跟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朝廷的律法对他们来说有如儿戏,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更是成了他们眼中的笑话。

门阀士族不但世代垄断着朝堂的重要官职,还通过大族之间的互相联姻不断扩大着这张关系网,他们所关心的只有如何保持自己优越的门第族望、保持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特殊地位、保持土地、人口、财富的不断增长。至于帝国的前途、百姓的福祉乃至皇帝的死活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换了谁做皇帝还是得启用这些人,哪个想换人的就请你试试看,分分钟弄死你!门阀世族就像是一群贪婪无度的蛀虫,不断吸食着任何一个帝国的血肉,每当一个被掏空了躯体的帝国轰然倒下,他们就蜂拥着扑向下一个、再下一个,这种轮回似乎永无止境。

大隋高祖文皇帝便是出身关陇贵族,对帝国的这一顽疾心知肚明。因此,自立国起大隋的杨家皇帝便开始孜孜不倦的开始与门阀世家作斗争,只不过他们把目标对准的是山东士族。

这里的山东,指的是华山、崤山以东的广大中原地区,也是世家门阀势力最为根深蒂固的大本营,而以李、崔、卢、郑、王五姓为代表的山东士族,代表了当时门阀士族最强大的力量。

杨坚的办法就是大力扶植关陇贵族的势力以对抗山东士族。不过效果似乎不怎么样,朝廷重臣里边山东士族的代表确实是少了,但是一到朝议的时候朝堂里就充斥着各种关中大嗓门。就算山东士族和关陇贵族的关系不算融洽,却还是一丘之貉。杨坚的以毒攻毒之策没有毒死山东士族这只大毒虫,倒是养肥了关陇贵族这只小毒虫。

杨广就比他爹聪明。继位之后,他几乎一天都没闲着,光顾着折腾了。

大业元年,杨广下令营建东都。新城周长就有五十余里,还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这么浩大的一个工程,以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居然只给了十个月的工期,这可怎么办?其实好办——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人。结果“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每月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车相望于道。”

同年三月,又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夫,前后共计百余万,开通济渠。七月,征发淮南民夫十几万开邢沟。大业四年二月,再次“诏发河北诸军百余万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深郡”,至大业七年元旦,历经七年、前后征发数百万民夫修建、全长四千余里的大运河贯通。而不为人知的是,埋在这条运河两岸的民夫尸体,将近三百万。

营建东都这么一个浩大工程,正常来说干个五七八年没什么问题,可要是只给十个月,造成的后果就是瞬间抽干地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这座城注定要建立在无数的尸骨之上。修凿运河更是个百年工程,一个皇帝一辈子干成这一件事就足以名垂青史了,而杨广只用了七年,付出的代价就是几百万人的死亡和运河两岸荒芜的田地、破败的村镇和流离失所的难民。是杨广思虑不周、没意识到这些问题?还是他好大喜功、急不可耐顾不得这些小节?或者杨广就是个天生的昏君,不倒行逆施、不祸国殃民他就全身难受?

都不是。

按照苏仲碌的说法,杨广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先帝驾崩、新帝登基,谋划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而且是从皇帝自家的地盘、龙兴之地关中迁到了一直受到皇家打压、怨气深重的山东士族的大本营——河南,其中的涵义就很微妙了。一方面大家觉得皇帝用这种方式隐晦的向山东士族释放出了和解之意,另一方面皇帝似乎是用此举向占据了朝堂高位、势力扩张速度过快的关陇贵族发出了警告,这似乎意味着陛下改变了先帝对山东和关陇豪族打一头、扶一头的策略,改为在两大势力集团之间寻求平衡。于是乎不论是出身关陇贵族、主持营建大任的尚书令杨素,还是身为地头蛇的山东士族均是竭尽所能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顾伤亡、不计耗费的讨好皇帝,企图在皇帝手里捞些好处。新都果然在十个月内基本营建完毕,皇帝陛下很满意,对有功之臣大肆封赏,君臣皆大欢喜,气氛十分和谐。

然后皇帝又想修运河了,筋疲力尽的两地豪门都觉得有些折腾,不过皇帝一说起想念扬州的琼花,还要造龙舟万艘下江南、游江都时,大家又高兴起来了。对于世家和重臣来说,越昏聩、越荒淫、越不理朝政的皇帝就越是好皇帝,这样他们才能大权独揽嘛。要是杨广也跟他爹高祖文皇帝那样将权力把得紧紧的、把臣子盯得严严的,一天到晚除了政事什么都不理,连老婆都只娶了一个,大家当官还有个什么意思?而且运河修好了,连通两京与日益富庶的江南获益最大的还不是这些士族豪门?所以大臣们便半推半就的接下了皇帝的旨意,哪怕工期还是如前般的不近人情,大家也没多想,只是觉得皇帝的性子越来越急。

大业三年四月,皇帝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而且不问家世。这下子皇帝陛下一直藏得挺好的小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原来杨广的种种作为,都是为了对付山东士族!

这次确实是皇帝有些性急了。须知土地、人口和诗书乃是门阀士族存在的根本。皇帝建东都、修运河看似祸国残民,实则当时朝廷征调的在册民役不过百余万,剩下的几百万人是从哪来的?大都是山东士族为了讨好皇帝、自愿献上的隐户、佃户和奴隶。这些人依附于大族,不纳国税、不服劳役,压根算不上大隋的子民,皇帝哪管他们的死活?最好是死个精光,让那些大族的土地撂荒无人耕种。没有了土地和子民,世家何以称之为世家?

如果说从土地和子民入手效果缓、见效慢,还没引起山东士族的警惕的话,那么开科举就不亚于一声惊雷,彻底把他们惊醒了。要知道多少年来,世家大族都是号称“诗礼传家”的,称赞一个人学识渊博也会说“家学渊源”。受教育、识礼仪是世家子弟的专利,一个“家学”就将寒门庶族乃至次一等的士族排除在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大门之外,也几乎断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前途。这才是山东的世族豪门世代不衰的诀窍所在,其重要性甚至还要在土地和人口之上。如今皇帝开了科举,虽然应举得官的大多还是世家子弟,但是这个口子一开后患无穷是任何世家都想得到的,因此遭到了他们强烈的反对。

皇帝与山东士族再度交恶,以武功起家的关陇贵族乐得看热闹,朝堂上乱糟糟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大业八年。

皇帝在国内折腾不动了,又想跑国外去折腾折腾。

这一年年中,在皇帝的授意下,礼部尚书杨玄感上表陈奏高句丽不臣事十八件,力主兴兵东征,无所事事了好几年的关陇贵族纷纷附和。于是皇帝一锤定音,尽招天下兵马汇于涿郡,于来年正月御驾亲征高句丽。

所谓尽招天下兵马说起来确实不假。大隋常备兵不过十二卫府兵六七十万人,而这次随皇帝东征的仅正兵就达到了一百一十三万,随行民夫两百五十多万,加之各地为大军打造车船军械、逐次递解物资的劳役,参与东征的人员累计达到了五百万之多。一时间,大运河上载运兵甲及攻取之具的船只相次千余里,络绎不绝;全国各地通往涿郡的大小道路上,长期来往其中的不下百万人,挤满了道路,昼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秽盈路,整个天下为之震动。

不过这一百多万正兵里边,堪称大隋国之干城的十二卫府兵不过四十万而已,其余的留守国内,分驻江都、东都至京师一线。其余的正兵除了少数用来充门面江淮弩手、岭南排镩手之外,其余尽在河北、河南、河东这片山东士族的老窝里就地征调,民夫劳役照此办理。一时间,三河之地青壮为之一空,不是被官府抓走就是逃到山里落草为寇,只剩下老弱妇孺苟延残喘。

今年刚出了正月,隋军抵达辽河,大战开始。皇帝宣布此战是“吊民伐罪,非为功名”,为防止立功心切的将士辜负了皇帝的仁慈之心,将其分作三路,命令各路兵马必须严格保持队型、不得轻军冒进,所有的行动必须由皇帝亲令,擅动者斩。围攻辽东城的时候,又命令诸将,如果高句丽投降必须安抚接纳,不得纵兵进攻。结果隋军数次将要攻陷辽东城,守军数次诈降,隋军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狡猾的高句丽人一次次的诡计得逞,结果近百万大军围攻区区一个辽东城,竟然历经三月而未克。

这还是当初那个刚满二十岁就指挥若定、一举平陈,之后北击突厥、契丹、西征吐谷浑用兵如神、无往不利的皇帝陛下吗?

皇帝又下令许国公宇文述率三十万大军分九路绕过辽东城,在马訾水以西汇合,同时令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登州水师进入浿水以为接应。结果水陆共十路大军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的乱走一气,迷路的、走丢的、被伏击的、被阻击的不一而足,按时到达马訾水的兵力不足两成,而且最要命的是粮草已然耗尽。

结果三十万大军逃回来的还不到万数,来护儿也不得不撤回海浦。皇帝大发了一顿脾气,实际却毫不在意,东征是必须取胜的,对山东青壮必要的消耗也是势在必行的。皇帝认为他的计划执行得很顺利。

就在皇帝打算再派出三十万人去送死的时候,一个不在他计划之内的消息传来:杨玄感反了!

一日之后,隋帝杨广置即将攻陷的辽东城于不顾,丢弃了大批粮草辎重,统率七十余万大军会师国内平叛。

同类推荐
  • 风雨歇马镇

    风雨歇马镇

    爱情、友情、亲情;家族内斗、家族间的暗算;江湖恩怨、商场斗智,官场虞诈;泯灭良知的大恶,忘怨泯仇的大善。故事发生在明永乐年间。谭国凯请来程家班唱戏三天为夫人庆寿。谭老爷做梦都没有想到,程家班的少班主程向东竟是他和夫人十九年前弄丢的儿子。十九年前,燕王军队包围侯爷府,麒麟侯和昌平公主为保谭家唯一血脉,让丫鬟翠云带着两岁的琛儿逃到翠云的老家安庆避难。由此引出一连串离合悲欢、跌宕起伏的故事;琛儿认祖归宗时,正值谭家危机四伏之际,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谭国凯与政治宿敌之间,三重矛盾一起发作,由此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殊死搏斗,最后,谭家的怀仁堂和一品斋战胜了一笑堂和一品轩。铩羽而归的翟尚书、翟温良父子、茅知县、章知府勾结朝中的同党使出一条毒计:一道圣旨,谭国凯被押解进京,琛儿、昌平公主和丁忧在家的欧阳御史(谭国凯的挚友)三路人马奔赴京城,一场生死、正邪较量由此展开。
  • 秦疆

    秦疆

    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得不死仙药,秦始皇在地宫中长睡……一千八百年后,大明崇祯年间,天下大乱,秦始皇再次苏醒,与复活的张仪白起等名臣立誓复兴大秦.文武双全的少年李岩,被卷入历史的洪流中,十八子主神器的预言能否真正实现?且看大秦帝王如何率领一万复活的兵马俑战士,破土而出,重争霸权……大秦铁血军阵如何对阵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民军,大明的关宁铁骑与皇太极的后金弓骑兵能否挡住大秦勇士复夺天下……一切尽在燕歌作品....秦疆
  • 三国第一大忽悠

    三国第一大忽悠

    舌绽莲花,口若悬河。能靠嘴解决的问题,尽量不动手!如果有谁非要逼哥动手,那哥就满足你!窝里斗算啥英雄?有那精力,不如去打倭国、罗马!!!
  • 阳谋天下

    阳谋天下

    本书原名《清平乱》,已签约。有道是:高阁卧观风与雪,人间偶见一书生。只恐江山低不就,借君残章写鸿文。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一个身染怪病的世家少年,竟有着一个陌生的灵魂,书的前半部分只是一个复仇的故事,而后半部分少年已然不再年轻,只是在无奈的选择中度过,帝王与百姓,军阀与贤臣,权势与责任,喧嚣与寂寞,这便是本书所要说的,一场蜗牛角上的阴谋游戏……故事开始于一场江州的乱局,大夏的烽烟已经燃起,英雄与贼寇,无赖与君子,从老迈的皇帝到年轻的帝王,到底有多少人为之牺牲,从胡人饮马中原到勒石燕然,到底有多少人为之赴死,这是大悲剧的时代,从来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 邪染三国

    邪染三国

    龚隼重生为公孙瓒之子,本想偏安一隅,可天不遂人愿,乱世的烽火燃起了他争霸三国的雄心,长枪白马,邪气凛然,且看他如何邪染天下。正所谓:天生双目赤如丹,此生注定非等闲,古有项羽称霸王,如今公子邪气然。
热门推荐
  • 称霸从告别这个世界开始

    称霸从告别这个世界开始

    一次极端的选择,沐离来到了这个世界。沐离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是穿越而来。因为,在他前世的记忆里,历史上并不存在这个时代。他惊讶的发现,前世为生活所迫走投无路的他,这一世竟然成了富二代!本想安逸的度过一生,可,上天却跟他开起了玩笑……
  • 末日余烬

    末日余烬

    真正的末日危机,藏在人性之中。没有因果报应,只有弱肉强食。各方势力相互绞杀,人伦丧尽,魔兽横行,正道无光,人如草芥。当正义的天平倾斜,我就是你的报应。夜枫从走出孤儿院开始,便注定了自己的命运。身负无边杀孽,只为天下太平。
  • 至尊剑魔

    至尊剑魔

    看着眼前魔气环绕的人,感受毁天灭地之力与无比强大的杀气,狼枫冷漠问道:“你是谁?”那人道:“觉醒吧,放弃你那虚伪的正义。”狼枫道:“我只问一边,你到底是谁!”那人道:“哼哼,你已经问了两边了,我就是你,我是你心中的黑暗,等你觉醒之时,我就会是你。”
  • 总裁之强强联手

    总裁之强强联手

    酒店里韩佩坐在沙发上,酒店的服务员帮她擦着药。苏华明看着眼前的男人说道:“陆先生,私自闯进别人房间是犯法的!”陆涵衍:“我来看看我老婆不行啊?再说老婆怎么是别人呢?”你们都走开,我亲自帮我老婆擦药......
  • 天降王妃三世轮回成团宠

    天降王妃三世轮回成团宠

    第一世,她受奸人蛊惑,丞相府上下186口被她爱了一世的男人温衡屠杀殆尽,就连那拼死护国的宁城王也为了她成疯成魔。短短几日,皇都城血流成河,百姓流离失所。这一世,她带着神秘归来,她要让背叛她的人,十倍百倍地感受今世她所受到的痛苦,还有那个最爱她的男人,她一定要牢牢抓住......
  • 超品小郎中

    超品小郎中

    一次意外,林洋偶获神医传承。“林洋呀,嫂子身体不舒服,今天晚上别忘了来我家帮我好好看看!”“林洋,我妹妹已经来了,她也不舒服,今天晚上我们姐妹都需要你帮忙!你可不能再推脱了!”“林洋,你上次说的一字马,我已经练好了!今天晚上,给我复查的时候,我做给你看!”一条条的求诊短信,让林洋心系病人。即便是午夜十二点,林洋也要坚持出诊,小小村落,被林洋一点点改变,人丁兴旺!
  • 一厘米的话一毫米的路

    一厘米的话一毫米的路

    孤儿院里成长的她,没有华丽的家庭,没有幸福的姐妹。只有一直陪着她的钢琴。健全家庭给了他优质生活,给了他选择与权利。在偷看时,在比赛时,他都注意到她,这个女孩总会有吸引他的方法。在偷看时,他的眼睛吸引着她要和他对视。在对方的留言中都有一句话“等待我们的可缓缓归矣”
  • 我真不是大罗金仙

    我真不是大罗金仙

    许安带着房子穿越修仙世界,仙门宗主,魔修老祖,圣地先师一个个跪在院子外面,更远处,圣子,圣女还在排队,作为一个宅男,此生最大的志愿,就是混吃等死,但他怎么都想不到,看到自己房子的人,都以为自己是大罗金仙。双眼发黑盯着手机的妖皇,对着天然气灶吸气的炼器大师,看着漫画比划的剑圣......好慌啊,怎么办?
  • 异世逍遥狂神

    异世逍遥狂神

    新书《邪圣重生》发布,请各位读者移步支持!书页右侧有链接,直接点击即可。花花、票票什么的,果断去投吧~~~————————————————————————————————————————————本书书友群:154945283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