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眼见朱元璋那面上的欢畅的笑容,回想起傅友德那颇为复杂曲折的经历,心中却是微微一寒,暗暗有点替傅友德担心。原来傅友德的的人生经历,可算得是明军高级将帅中最曲折的一位,傅友德是一位较早步入军旅的将才,他早年参加刘福通的起义军,每逢战阵必勇猛冲锋,拼死作战,身先士卒,而后他转战至四川,在四川投奔了明玉珍,但怎奈明玉珍不是伯乐,他不能识别傅友德这匹能征惯战的千里马,对之不予重用,傅友德对此甚是恼火和苦闷,于是他选择了离去。借着一个有利的时机,傅友德带领自己的军队投奔了陈友谅。但是陈友谅,也同样让傅友德很失望,他每日只图享受,猜疑和争权,毫无进取之决心,开创霸业之动力,这使傅友德的内心感到了阵阵冰冷,他遂又有了放弃陈友谅,再次转投明主的决心。
机会很快来了,元至正二十年八月,朱元璋亲自率领大军征伐陈友谅,兵锋直指陈友谅的军重镇江州。傅友德闻之,欣喜万分。他素知朱元璋赏罚分明,知人善任,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领导者,于是他率部投奔了朱元璋。
元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展开了鄱阳湖之战。此战中傅友德异常勇敢,他独自驾着舟船冲杀于敌阵,刀劈剑砍,斩杀**无数名,但自己亦身受重伤。其手下将士见之,无不动容,遂拼死向前,奋勇砍杀,最后大获全胜。几十天的交锋混战,陈友谅军大败。及至**后撤途中,又中了傅友德伏兵的劫杀,在此数万人的战阵中,傅友德指挥有方,镇定自若,最后箭杀**魁首陈友谅,为朱元璋铲除了心腹大敌。
正因为如此,傅友德便成了大明朝开国将帅中唯一一位功勋卓著,但却又不是如徐达,常遇春一般,出身淮西旧部的将帅。
朱元璋说到这里,转头手指着一干文臣道:“你们这帮子文人,一说起秦国,便是暴政虐民的横加指责,咒骂。可以前朕听诚意伯刘基给朕讲战国的故事时深有体会,秦国局促西域穷困之地,国力贫乏,若不是上至君王,下到黎民皆是尚武刚毅,能征惯战的猛士。只怕早给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瓜分,哪里来的商鞅变法图强?又哪来的一统天下?你们儒家子弟奉为圣贤的孟子,不是也略通武艺么?”说到这里,双眼看着户部尚书王靖。
王靖轻轻叹了口气,躬身道:“孟子大贤精于射箭,不仅如此,当时很多的战国名士不但饱读诗书,亦且身怀剑术,可称得上文武双全。”
“这不就是了,以朕看来,宋朝亡于国君,臣民已然只知享乐,苟安不思危,忘记了怎么去战,畏惧去战,成为了待宰的羔羊。而我大明天朝的疆域,绝不容异族染指一寸。”说到这里,已然是站起身来,双目如电的扫视着这些文臣武将,沉声接道:“朕意已决,宋国公冯胜,辽东都督同知王弼接旨。”
傅友德眼见此次北征事关重大,自己却无法担任主帅,心中大是失望。
蓝玉身后一个三十余岁,英姿勃勃的青年将军和冯胜尽皆躬身道:“微臣恭领旨意。”傅友德虽明白朱元璋战意已决,但却没有呼唤蓝玉接旨,忍不住有点微微皱眉。
朱元璋朗声道:“冯胜为征虏大元帅,颖国公傅友德为副帅,王弼为先锋将军。即日从甘肃,陕西诸卫所征调大军二十万,三月后兵发辽东,征讨北元纳哈楚。”他心中本不愿调遣傅友德参与北征,但一想到漠北元庭很可能出兵增援纳哈楚,犹豫再三后还是决意派遣傅友德为征北副元帅。
冯胜,傅友德王弼躬身领命。王弼在辽东素为蓝玉的副手,本以为此次远征的前锋将军,非自己的上司蓝玉莫属,此时意外得到如此建功立业的机会,忍不住大是欣喜。
蓝玉方才眼见朱元璋决意北征,忍不住欣喜若狂,此时却见皇帝竟似完全忘记了自己,竟派自己手下那个庸碌的王弼担任先锋将军,感觉犹如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哑然不语,闷闷不乐。
朱权此时听得朱元璋的话语,更感觉如火上泼油,躬身道:“儿臣愿随冯将军远征辽东,痛击北元鞑虏。”说这话的时候,他已然忘记了自己要求随军远征的初衷乃是趁机修习兵法,争取以后统率军队,借以和皇孙朱允炆和燕王朱棣对抗的初衷。
燕王朱棣也忙躬身道:“儿臣也愿随宋国公,远征辽东,征讨纳哈楚。”语音一顿,接道:“蓝玉将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儿臣恳请父皇封他为大军先锋。”
朱权听得朱棣居然言语,在这紧要的关头推荐昨日将自己整得狼狈不堪的蓝玉担任先锋将军,忍不住呆住了,心忖道:蓝玉这小子嚣张跋扈,亦且对我和朱棣大怀敌意。朱棣这小子是不是吃错药了?竟还推荐他去建功立业?
蓝玉心知昨日自己在校军场大败司马超,景骏,张玉,朱能。大大削了燕王和宁王的颜面,若是此二人对自己心怀怨恨,一力反对自己出征建功倒还顺理成章,此时燕王却是极力推荐自己,心中顿时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朱元璋听得自己这两个儿子竟都奋勇争先,大是宽慰,笑吟吟的道:“正该如此。”
太子朱标乃是朱元璋的长子,幼时多曾目睹过朱元璋昔年和陈友谅血战时,那尸山血海的惨状,此时看了看身边的朱棣和朱权,心中不忍,劝道:“父皇,四弟和权弟年纪尚轻,何苦让他二人去履那刀兵沙场之险?”
兵部侍郎齐泰眼见燕王,宁王尽皆要求随军远征,忍不住紧紧皱起了双眉,心道:看陛下将这许多儿子尽皆封为了亲王,今日又有意让宁王和燕王跟随宋国公,远征辽东。看来日后保不定有让诸位亲王手握重兵,藩卫边地重镇之意。若是如此,江山社稷危亦。想到这里,心中大急,忙走出队列躬身奏道:“宋国公,蓝将军皆乃久历沙场的将帅,有他们足以击溃纳哈楚,请陛下收回成命,莫要让燕王,宁王殿下沙场从军。”想起亲王藩镇割据的危害之大,语音已然是微微颤抖。
六部尚书等一众文臣见这个素来冷静沉着的黄子澄此时对燕王,宁王随军远征竟是如临大敌,都是讶然。王靖,黄子澄等心思敏捷者回想起朱元璋对自己这些儿子的大肆封王和分拆军权,架空魏国公徐达的一系列举措,忍不住都是凛然心惊,回想起了汉朝景帝之时的吴楚七国之乱,都是出言反对宁王,燕王随军远征。一些心思迟钝者见太子朱标和六部尚书都是坚决反对此事,出于对太子的忠诚,也都人云亦云起来。顷刻间,一干文臣都是跪伏于地恳请朱元璋收回成命。
冯胜,王弼也是拜倒在地,奏请朱元璋收回成命,他们的心思又自不同,乃是怕这两个完全不知兵家之事的“少爷”去到军中,对自己调兵遣将有所掣肘,再说沙场凶险,万一要出了意外,却是难以担待了。
刚才吵得不亦乐乎的文臣武将此时却忽然间变成了同一阵营,立场坚定的一致反对此事。
朱权见这些家伙居然抱成团的针对自己和朱棣,忍不住心道:你们居然都合起伙来反对我远征,我便偏要从军杀敌,还要争取立下功劳,看你们能怎样?想到这里,哈哈大笑道:“我等身为王子,在此外敌入侵之时,正当奋勇争先,杀敌保民,以作军中将士表率,你等为何反对?”
一干文臣面面相觑,也只能说些什么王子殿下身份尊贵,无须蹈险的废话。黄子澄,王靖,李宪,赵衡等虽是能言善辩,对这些亲王怀了防备之心,但此时朱元璋只是决定让两个儿子随军远征,却不是命他们立即藩镇各地,形成割据。所以也就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的反对,言语间甚是无力,无法对朱权这番冠冕堂皇之极的言语给予有力的反对。
此时武将中只有徐达和蓝玉却是没有表态。徐达对朱元璋和众臣的心思洞若观火,心知皇帝在大事方面极有主见,绝非臣下所能劝动,是以心中虽是对以后的朝局也有若齐泰一般的担忧,却是沉默不语。
蓝玉眼见自己没有担任先锋将军,心中失落之极,也是一脸的漠然,沉默不语。
朱元璋不耐的挥了挥手,冷冷道:“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多言。”
众臣心知朱元璋的杀伐决断,见他面色不善,都有些畏惧,只得怏怏站起。
黄子澄站起身来之际,眼光扫过对面如标枪般挺拔的蓝玉身上,心中念转:蓝玉对太子殿下忠心不二,今日咱们反对不了燕王,宁王的远征,便只得退而求其次,让蓝将军建功立业,成为殿下登基后的卫国柱石之臣。主意打定后,躬身奏道:“蓝玉将军忠心为国,兼且善用奇兵巧计。我等虽为文臣,也是素来仰慕,恳请陛下改封蓝玉将军为先锋将军。”
一众文臣在黄子澄言语提醒下,都是幡然醒悟,尽皆出言附和,此中虽大有对蓝玉的嚣张看不过眼之人,但心中念着国事为重,看在太子朱标的面上,却也没有太过去计较刚才蓝玉当众对所有文官的冷嘲热讽。
礼部侍郎李宪刚才给蓝玉当众出言顶撞讥讽,对他没有好感,本不想出言赞同,但转头看到自己座师户部尚书王靖冷冷的目光,无奈之下只得勉强出言赞同一众文臣的请求。
冯胜,傅友德深知蓝玉用兵之法变化多端,多有出奇制胜之举,由他担任先锋,对征讨纳哈楚助力非浅,便也一致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