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100000318

第三百一十六章:海纳百川

朱权年轻力壮,加之练武日久,这蜿蜒而上,并不崎岖的山路对于他来说,不过闲庭信步一般。转头眼见跟在自己身后,年过七旬的道衍虽则微微喘气,却还犹有余力,不须自己搀扶,反倒是年轻得多的解缙大学士,来到此处后已是额头沁汗,颇显疲态。原来道衍生于元末乱世,出家之后游历四方,身子骨倒远比寻常老者壮健,一路登山而来,反倒把解缙抛在了身后。

眼见山路一侧一条淙淙溪水缓缓流淌而下,树下有数块青石,朱权取下腰侧的葫芦灌取溪水,来到石上坐下,对走近身前的道衍,解缙笑道:“我等今日恰是三人行,不如在此坐而论道,歇息片刻。”他识得道衍久亦,心知这个老和尚肚中杂学甚多,乃极为杰出的才智之士,今日邀约解缙登山,所为还是编篡大典之事,故此这般言道。

道衍道谢后接过朱权递来的葫芦,喝得两口清冽的溪水后,不禁胸口一畅,转头对解缙问道:“贫僧敢问大学士,儒家五常为何?”

“孔子尚仁,义,礼。孟子推崇仁,义,礼,智。西汉董仲舒言仁,义,礼,智,信。”后世儒家弟子,尊为五常。”解缙一面伸手拭去额角汗水,一面随口答道,口中这般说,心中却暗自奇怪这个太子少师,皇帝陛下眼中的靖难第一功臣竟以这般儒家入门之学考校自己。

道衍闻言颔首,又问道:“以大学士所见,孔孟二位先贤,是否空谈之辈?”

解缙闻言忍不住拂袖不悦道:“孔子曾言道: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孟子二位先贤更曾率领一众弟子周游列国讲学,历尽艰辛,岂是坐而论道,空谈不务实事之辈。”说到这里,忍不住又转头看了看一侧端坐的宁王朱权,面上不忿之色甚是明显,显见得不但对道衍这个坐井观天的问题颇为不满,亦且对于朱权指斥《文献大成》不过一家之言的论调犹自颇为介怀。

道衍眼见解缙面露不快之色,心中暗自好笑,又问道:“如此看来,孔子,孟子乃身体力行的的先贤?”说到这里,转头看了看悠然坐于身侧的朱权,又接着问道:“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历朝历代名医先贤们所传下的医书活人无数,是否可以视作儒家仁者的身体力行?”

解缙闻言不禁一呆,回想自己年幼之时也曾患病,得乡里郎中诊治方得痊愈,长叹一口气后重重颔首说道:“历代名医著书立说传之后世,医者父母心是为大仁之举。”

朱权闻言不禁也心中暗自叹道: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乃后世中医四大名著,历朝历代的名医们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诊治经验所写出的医书更是难以计数。而明朝后世之时,尚有名医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药物学巨典。

道衍双手合什叹道:“既是如此,为何这许多济世活人,耗费先贤们无数心血的医书,就入不得大学士法眼,不得收录《文献大成》之中呢?”

内心之中颇为自负的文渊阁大学士,目下大明朝的首辅解缙只觉对方毫无咄咄逼人之态的责问,犹如当头棒喝,惊得自己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三人循着山路而上,终于来到了一处山头。

如果说半山之上尚是林木葱茏,一片苍翠的话,此时置身山巅上,遥望天高云淡,朱权,道衍,解缙呼吸着扑面而来的山风,胸襟不禁都是一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峰回路转下始知东坡先生此诗妙境。”解缙自幼极为喜爱唐诗宋词,此时身临其境,不由得触景生情,朗声吟诵起宋朝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

遥望林海茫茫,一望无垠,朱权长叹道:“苏大学士这首《题西林壁》意境高远,本王借用其一句,不识国学真面目,只因身在儒家中。”转头之际眼见解缙面露不解之色,面露微笑说道:“中国之学问,是为国学,大学士自幼饱读儒家典籍,所编篡的《文献大成》只收录儒家著述,不觉得身在其山而不自知么?”嘴里这样说,心中却是暗自叹道:儒家学派自汉朝成为官方学派以来,历经汉,唐,宋,明至今,许多腐儒将其他学问视为邪门歪道,而以正统自居。纵使数百年后,很多现在的所谓学者也不是振振有词,管中窥豹,儒家即国学,国学即儒家,当真可笑至极,儒家思想虽为国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中国千年文化,又岂是儒家一家之言所能承载?

解缙耳闻此言,不由呆住,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却是苏轼的千古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夜深人静,烛火摇曳,解缙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依旧未眠。脑中时而回想起道衍今日登山之际所说,历代名医著述无数,活人之道的医术何以不得收入大典?《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孙武曾言道为将帅者须得智,信,仁,勇,严五德俱全。这般兵家名著又岂是崇尚杀伐之道?这些道理或许在翻阅《孙子兵法》之时,内心深处也曾偶有思虑,但自幼深受儒家典籍熏陶的他却始终不自觉的回避开来,不愿去深思,法家乃苛政权谋之道,兵家乃崇尚征伐之道,这是自汉以下历朝历代大多儒家文人的思维惯性,解缙纵使才高八斗,也未能免俗。

翰林院中,身穿文官服饰,满面皱纹的道衍一双灼灼有神的目光扫过两侧正襟危坐的内阁首辅解缙,礼部尚书郑赐,刑部侍郎刘季篪等一众奉旨编篡书籍的大小官员十余人,朗声说道:“本官才疏学浅,奉旨编篡书籍不甚惶恐,加之年老神乏,诸多事情还需仰仗诸位大人齐心协力。”

解缙,郑赐,刘季篪等人忙不迭站起身来,各自谦逊两句。原来道衍心知自己身为奉旨编纂书籍的第一人,只怕这些自幼饱读经史子集,代表目下大明科举第一流人物的大小官员们内心未必服气,故此连续三日以来在这翰林院和诸位尚书,侍郎,翰林院学士谈论学问,有心压服这些自视甚高的大人们。

不论身居高位的郑赐,刘季篪,亦或是翰林院一干目高于顶的宿儒一番唇枪舌战之下,时常被道衍驳得体无完肤,面红耳赤,方始知晓这个平日里举止怪诞,被当今皇帝陛下视为股肱之臣的帝师,胸中才学实在远胜于自己一干科举入仕的末学后进,这两句谦逊之言倒还是发自肺腑。

“命各府学,县学,招募民间饱学之士来京师参与编篡书籍,凡民间书籍,不论是何种类,尽数遣人收购,整理编篡成册。”太子少傅道衍自奉旨以来,终于对这些下属们,发出了第一道命令。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之时,一个翰林院学士站起身来躬身为礼问道:“陛下曾言道,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悉数收录其中。其中并未言及元曲,敢问少傅,元曲乃是鞑虏蛮夷窃据我神州后流传而来,岂能与唐诗宋词并列?是否也要收录典籍之中?”原来所谓元曲来自藩曲,胡乐,乃是暴元灭宋后逐渐流传开来,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在当今的大明文人士子心目中,纵然是风花雪月的唐诗宋词,也不是那些蛮腔胡调可以相比。

道衍闻言不禁叹息一声,心知这些痛恨暴元的文人是恨屋及乌,鄙视蛮夷暴元之下,不知不觉连元曲也一并恨上了,端起茶盏浅酌几口后沉声说道:“元曲虽出自蛮夷之朝胡风,其作曲之人有哪一个不是汉人?其格律,定式,句式,字数,平仄的讲究,不也脱胎之唐诗宋词么?若无汉字承载,这些蛮腔胡调又何以成为元曲?得以流传后世?

文渊阁大学士解缙朗声说道:“海纳百川方为大,兼容并蓄始为真,我等协力编篡的这部书籍,功过是非,便留予后世子孙去评判吧。”

奉天殿上,一个年过四十,面容清瘦的男子跪倒在地,向大明皇帝朱棣哭诉道:“臣不才,窃效申包胥之忠,敢以死请,伏望陛下哀矜。”

矗立不远之处的宁王朱权眼见此人的哭诉,心中却没有丝毫恻隐之心,反倒有些好笑的暗自忖道:这厮游说我大明去管安南的闲事,倒也做了一番功课。

原来此人命叫裴伯耆,乃是安南前国王陈日亘手下一将。已然被朱棣赐封为国王的胡一元父子兴兵作乱下残杀陈日亘子孙时,将领兵在外作战,效忠于陈氏的裴伯耆的父母家人一并杀之,他得知消息后遁入深山避祸,后乔装为商人,辗转来到大明。他所说效仿的申包胥,却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子胥率吴军攻伐楚国报仇之时,此人前往秦国借兵复国,在秦城墙外哭诉数日,终于使得本不愿多事的秦哀公出兵夹击吴军,解了楚国之危,后坚辞楚昭王厚赏,带一家老小隐居深山,被后世历朝历代奉为忠臣典范。

朱棣耐着性子听完裴伯耆的哭诉,心知对方有借助大明之力复国之意,心中却实在不愿多生事端,一来胡一元父子自接受自己诏书册封后还算恭顺,更为重要的是帖木儿大军虽离奇转道回国,此事却提醒了他,目下大明所要面对的主要威胁,还是西域,北方草原之上的帖木儿国,鞑靼,瓦剌之流游牧部族,故此并不愿在南方多此一举,当即传令礼部官员赐予裴伯耆衣食宅邸,好生安置,对于出兵之事只字不提。

出乎朱棣,朱权君臣二人的意料之外,此事并未作罢,二十余日后,由老挝宣慰使刀线歹遣人护送的前安南国王陈日亘的嫡亲孙子陈天平来到了南京。

奉天殿之上,文武百官注目之下,却见这个鬓发斑白,满面沧桑之色的陈天平向朱棣哭诉道:“贼臣侵思明府,夺其土地,究其本心,实欲抗衡上国,暴征横敛,酷法淫刑,百姓愁怨,如蹈水火,陛下德配天地,亿育四海,一物失所,心有未安,伐罪吊民,兴灭继绝,此远夷之望,微臣之大愿也。”言下之意,显见得又是来向大明借兵,以求夺回本属于自己的王位。

朱棣看过老挝宣慰使刀线歹的上书,力证此人身份后,不由皱起了眉头,好言安慰了陈天平一番,对于出兵助其复国之事还是不予答复。

御书房中,身穿蟒袍的宁王朱权对朱棣躬身奏道:“陛下,以微臣之见,安南之地国王是张三亦或李四,对我大明并无不同,安南百姓是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我大明何干?不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至于这个陈天平,赐于宅邸住在南京,以示陛下您好生之德也就罢了。先行拿回丘温,庆远等五县之地方为上策。”说到这里,微微一顿后面露微笑接道:“若是他日胡一元父子在边境起衅,惹出什么事端来,自然又作他论。”原来胡一元父子虽答允归还侵占的五县之地,却以迁徙百姓需待时日为由,一直拖延至今。

“又作他论?”来回踱步,身穿龙袍的朱棣闻言也不觉有些好笑,在书桌后落座,沉声问道:“以你之意,若是胡一元父子恭顺我大明,就让陈氏一族在南京自生自灭,若是他父子日后胆敢在边境寻衅滋事,便以陈天平亦或是其子孙之名出兵伐之?你小子就是一肚子坏水。”

同类推荐
  • 穿越之中兴大隋皇朝

    穿越之中兴大隋皇朝

    "叔宝,跟本王混吧,保证不会让你像赵子龙那样只做一个保镖而已,本王会给你一片展示自我的天地!""咬金啊!跟本王混怎么样?就算你只会三板斧子,本王也会让你名动天下!""药师啊,本王这有太公兵法,武穆遗书及西方一些大国的兵法韬略,不要急嘛,跟本王混这些你都能看到的!""明月你放心,你杨暕大哥定会回来娶你的!""无垢,你杨暕哥哥手中没票票,买不了什么衣服,这些你就将就者穿吧!"一样的英雄不一样的铁血与柔情敬请品味——《大隋皇朝》!!!
  • 带着仓库去大秦

    带着仓库去大秦

    带着军火库穿越到战国,收秦始皇为徒,率大秦铁骑东征西讨。冠礼护驾,灭嫪毐一战扬名。除吕不韦,从此再无掣肘。率大秦铁骑灭六国统中原,威名赫赫。“一统六国,朕便是这天下共主!太傅居功至伟,当与朕平起平坐!”征途远未结束,更大的天下,在等着李凌和他的百万大秦铁骑!
  • 我在三国当伙夫

    我在三国当伙夫

    老荀:“曹兄,你说这下邳城主公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攻下来?”老贾:“曹兄,这袁绍来势汹汹到底该怎么办! ”老程:“这曲辕犁居然这么厉害,我代天下百姓谢谢曹兄!”老郭:“嘿嘿,曹兄,你看郭某这病?”老典:“曹兄,这典韦将军这么厉害,凭什么排在赵云这个无名小卒后面。”老曹:“曹兄大才,不做军师助主公一臂之力实属可惜啊!”曹勤:“低调,低调,我只是个伙夫而已。”
  •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科研人员江枫意外流落荒岛,一边种地,一边等待救援。一年后,三个身穿古装的男子闯进了荒岛。老李:摊牌了,我是大唐皇帝!老孙:嗯,我摊牌了,我不是老孙,我是长孙无忌!老杜:我也摊牌了,我是杜如晦!江枫: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我也会,我摊牌了,我是……!
  • 盗圣传奇

    盗圣传奇

    国家处危难,男儿握长矛。------------------------------刀光剑影中,鲜血染黄沙。------------------------------纵横八百里,跨马战异族。------------------------------血战决天下,不枉穿越行。------------------------------四百年轮回明之末,一朝穿越救苍生。血染江湖追命剑,明月十步夺剑谱。一身锦衣战疆场,策马便能定乾坤。家国处于危难中,凌云怎能惜如命。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壮十万军。一剑一酒一江湖,不枉穿越醉今朝。
热门推荐
  • 牧山行

    牧山行

    这部小说的创意来自于很多篇古诗,读者可以从主角的名字中得到启发。中间主角到底是单主还是多主经过挣扎,但是我不会把它写成种马文,无脑升级文,各种奇遇文。这篇小说我是从中间开始的,写的时候就想好了前传和后传,所以说期间有很多伏笔,等待读者来发掘。
  • 小道士鉴宝

    小道士鉴宝

    一个乡村小道士,下山不但要寻宝抓妖,还得赌石赌画,更是受一个冤魂委托,去帮它搜寻仇人破解悬案。
  • 时空秘事

    时空秘事

    即将被淡忘的一段童年怪异经历,却在十年后我的婚礼前夕引发一连串恐慌事件。事情的参与者,或失踪,或死于意外。每个人的命运,究竟是巧合的排列,还是有人幕后操纵为之,谜案接踵而至,我在身不由己的探寻中,一步步接近那股看不见的力量。
  • 无违记

    无违记

    一次户外生存直播,陈近之来到一陌生的世界,孤独地荒野求生,他能生存下来吗?似曾相识的自然环境,截然不同的飞禽走兽,不可思议的自身变化,究竟会将他推向何方?
  • 火烈鸟的未来

    火烈鸟的未来

    被一个奇怪的梦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科技世界,可是这突然长出来的翅膀又是怎么回事?一个神秘的械师又恢复了我原本的记忆,原来从头到尾我都只是一枚棋子,人类于外星人的和平协议被撕破,火烈鸟全力出动,大战一触即发。可我所心爱的人,却一个个离我而去。如果可以,我真希望能永不回来。
  • 快穿:请你喜欢我

    快穿:请你喜欢我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并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顾渊我好像丢失了很重要的东西,在各个世界里里面,我在找那个最重要的……人。——尺渝
  • 迪迦耀世

    迪迦耀世

    一个16岁路过的初三中学生因得绝症求死,在死亡深渊中偶然获得迪迦奥特曼的神奇力量,随后和朋友们一起开始新的旅途……
  • 嫡小姐她绝代风华

    嫡小姐她绝代风华

    姜昀点燃自己手中的纸片,看着自己的灵牌,叹了口气:“怡安皇贵太妃,一路走好,这辈子,我可不会再走皇家路。”
  • 天魔逆仙

    天魔逆仙

    陆青云,一个平凡的少年,因为复仇而踏上修仙之路。他本是万中无一的天魔根拥有着,却阴错阳差,选择了仙魔同修。无意间,得到一龙凤玉,据说当龙魂凤魂苏醒之时,可以动乱八荒。筑基之境,凝结魔婴,据说魔婴九变,可以造就魔仙。神禁术,乃上古传承之禁术,据说神禁术大成之时,可以封印天地。虚族人族本同源,据说练就虚族分身,人虚同修,可以返璞归真,成就人王之境。当这些奇迹重叠在一个少年身上时,试问,这天地间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脚步?
  • 雪墨伶聘君莫笑

    雪墨伶聘君莫笑

    这荒凉的山谷中,用尽了力气,拼了命的奔逃……却躲不过,至爱之人的追杀……三年夫妻之情,遭遇横刀夺爱。情敌竟然贵为公主?夺去夫君,还取了她性命……复活。变得冷漠沉静的她,冷血回归世间的她,该怎么样一步一步夺回属于她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