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900000028

第十六节 装甲行星

2918年5月,围绕在英仙旋臂星际之外的神秘星际行星“易”周围星域的中等规模舰队作战,以新罗马帝国军以弱胜强而落幕。当新罗马与英仙星际联邦国内不约而同地,向这个被宣传为与传言中的“安特内斯特”紧密联系的行星派遣更大规模的舰队时,以乌尔夫·伯恩斯坦和陈维茵为首的新罗马科考队,也全面展开了对“易”行星的考察。

英仙星际联邦国防军追踪舰队的溃退,并没能让姜子钺感到轻松。他将第九特遣舰队的巡洋舰分散开来,在“易”星域周围布置了严密的警戒线,以保护科考队对“易”行星进行勘察。随后,他也跟随科考队登陆“易”行星。虽然身为职业军人的姜子钺在对科考队的工作没有什么实质性帮助,而且下到行星表面,强大的重力使长期处于太空中的他感到难受,但是身为指挥官,陪同科学家登陆未知的行星是星际殖民时代沿袭下来的传统。而且,还是陪伴心仪的女人,他也感到十分高兴。

星际行星“易”似乎永远处于黑夜的混沌当中。充满氢气的大气层中饱含由火山喷发出来的各种气体和颗粒。这些来自行星内部的物质有的具有致命的毒性,有的遮挡了星光,甚至还对无线电形成干扰。虽然没有阳光的强力驱动,但是这个行星却因剧烈的火山喷发将内部大量热能带出来,促进了空气的流动。所以这个外表死寂的行星大气中仍然有频繁的对流。

经过近两个星期的太空遥感和分析后,科考队准备在星球低续度地带的一处高地上,重新建立了一个考察站。

2918年6月13日,新罗马科考队开始了大规模登陆行动。

六个直径底面直径有三十米、高有七十米的锥形穿梭舱搭载着部分科学家、辅助机器人、大量仪器、生活物资,脱离了科考船“规尺”九号、“深空”十三号、“夸克”五号,底部朝下直坠向目的地。同时,部分科学家和陆战队队员、军用机器人搭剩空天飞机,紧随其后。

穿梭舱在五十万米的高空中开启底部的火箭,逐步减速,最后展开支架,平稳而精准地降落到预定的地。六个高耸的空梭舱如同拔地而出的竹笋,围成一圈。二十架空天飞机随后便降落在其周围。

当气密舱门泄气减压后,穿着动力装甲的科学家和军人纷纷走出来。

动力装甲的概念源自科幻小说《星船伞兵》(Starship Troopers),它由太空战斗服发展而来,结合了早期机械外骨胳和单兵智能战斗服。这种动力装甲除了具有完善的维生系统,还配备了多种探测系统和喷气动力装置,同时全面覆盖陶瓷合金装甲并装备微形的电磁防护罩生发装置。

穿上动力装甲的人有点像二十世纪初曾一度流行的电子游戏《星际争霸》中的人族陆战队士兵,但一套没有加装武器的动力装甲质量可达三百多千克,单靠人力是无法负荷的。所以它被设计成具有高度的人工智能,各部位拥有独立动力,并且通过一套特殊的神经控制系统与人体机能相结合,极具人体工学的特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机一体的性能。因此,动力装甲也被称为“服装机甲”,与传统科学幻想小说里的人操大型战斗机器人不同,这种“机甲”是像衣服那样穿在身上的。

姜子钺所穿的动力装甲跟科学家们穿的不同,身为军人和指军官的他,所用服装机甲不但多了头顶观瞄系统和肩扛导弹,手臂粒子枪和次声波炮,还加装了大功率的通信设务和辅助决策计算机,比科学家用的质量要大一倍,甚至比普通陆战队士兵穿的都重。

一米八的姜子钺穿着服装机甲,个头足有两米五,比旁边一起行动的陈维茵还要高上将近半米。科学家的动力装甲没有头顶的观瞄系统,脚底也没有加装防雷装甲和辅助喷气设备,所以即使穿上同一号的装备,也要矮一些。

“这就是星际行星的夜空吗?”通信系统的私人频道中传来了姜子钺不以为然的发问。

虽然高达1.8个重力常数的重力让他那习惯于太空微重力环境的身体有些吃不悄,不过因为动力装甲的关系,使他的肢体只是跟随运动不会产生太多的体能消耗,所以他仍然能像早先在“太极”行星上那样自由活动。

“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夜空。”陈维茵回答道,“没有太阳光的照射,这种宇宙的孤独是不分昼夜的。”

“宇宙的孤儿?”姜子钺不禁感到有点可笑,“难道宇宙不是它的母亲吗?”

“当然,你这么理解没有错。”陈维茵没好气地说,她不打算向前男友争论自己的观点。

就在这时,公共频道里传来了乌尔夫·伯恩斯坦老公鸭一般的沙哑嗓音:“好了,女士们和先生们,尽快走上各自的岗位,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

“失陪了,少校大人。”陈维茵调皮地告别姜子钺,走向一加穿梭舱。

“博士大人,注意安全。”姜子钺也如法炮制地用同样的口气叮嘱自己的前女友,然后又严肃地附上一句:“别再像五月十八号那么鲁莽了,我可不希望你有什么三长两短。”

“你就放心吧,我奶奶帮我算过命,说我一生中会得到一位英雄的守护。”通信系统里,陈维茵的口气透着笑意。

“呵呵,真没想到啊,一个理学博士居然也相信算命。”半信半疑的姜子钺发出感慨,但他又接着自以为是地推测道:“莫非我就是那个命中的英雄?”说完他便朝穿梭舱围成的场地中央走去。

“你想得美。”陈维茵却用故作厌恶的口气回答道。

高耸着的六个穿梭舱顶端亮起了十二盏明亮的按照灯,把周围照得如同白昼。

科学家带着他们的辅助机器人展开忙碌的工作,姜子钺少校则带着一队星陆陆战队员在场地中央竖起了四根旗杆,随后举行一个简短的升旗仪式。黑色的新罗马帝国国旗、红色的军旗、黄色的边境舰队队旗和蓝底金色原子图案的科学院院旗在国歌《神圣的新罗马人民颂歌》恢宏的乐声中升上混沌的天空。

“在这片未知的新世界,我们将沐浴着元老院和罗马人民的荣光与恩泽,开拓新的疆土,扩展新的星域。”和科考队领队伯恩斯坦教授并列在旗杆之下的姜子钺向手下发表讲话。“在这片没有阳光惠及的土地上,我要求每一位官兵牢记入伍的誓言,忠于职守,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保护新罗马人民宝贵的科学家。VENI,VIDI,VICI.”

“VENI,VIDI,VICI.”公共通信频道里充满了陆战队官兵激昂的口号。

透过防护头盔厚厚的头罩,他们仰望着旗杆顶端、探照灯聚焦下的旗帜。微风中,国旗与军旗上,抓着象征着威权的束棒的金色双头鹰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元老院和罗马人民的荣光。

巡逻队很快就出发,会飞行的军用机器人也离地盘旋起来,临时工事和一条小型的野战防线环绕着登陆场建立起来。尽管在太空中和之前的登陆中,没有发现确切的生命迹象,但面对看起来天地未开的混沌未知世界,姜子钺还是小心谨慎,以防不测。

从太空中对星际行星“易”进行全面遥感时,科学家们并没有太多的收获。这时一个表面崎岖的星球,尽管火山活动频繁,但由于大气的对流和陈维茵早前登陆时证实曾经存在的水,使她的表面受到严重的消蚀,变得沟壑纵横。

庞大的行星表面没有多少可以称之为平原的地方,就连这一次科考队登陆的高地,其实是一个面积巨大的、高度很低的平顶山。早前的太空遥感一度发现微弱的、具有生物特征的红外辐射,但随后陈维茵带队登陆后也没能发现生命迹象。后来重复进行的几次全面遥感,这种令人兴奋不已的红外辐射也消失了。

现在就断定这是一颗死寂的无生命行星还为时尚早。虽然星际行星“易”离最近的人类已知恒星都要一千多光年,行星表面平均温度维持在摄氏零下一百度左右,可是行星内部散发出来的热量在理论上还是能够形成生命的条件,毕竟零下一百度并非生命的绝对禁区,而浓密的氢气大气也起到保暖的作用,这就更加增大了生命存在的可能。

对于这颗星际行星原生生命产生的最大障碍很可能是低碳,其表面的碳含量远远低于英仙旋臂星际里其他已知行星的水平。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所有地外生物中全都是碳基生命。无论是“太极”行星奇特的“大圣金箍”上的森林生态系统,还是“新拜占庭”行星的海洋生物链,都完全可以用地球生物学的经验和理论解释。

尽管罗辑上和一些不为人类主流意识认可的理论并不否认非碳基生命的可能,但是基于近千年来的星际探索,绝大多数科学家已经不得不拜服在“碳沙文主义”的大棒之下。

然而单凭行星表面的低碳,并不能武断地推论这是一颗不可能存在碳基生命的行星。因为行星表面之下仍然充满了迷团。

早先的登陆中,轻型的钻探设备无法深入行星地表海拔之下一百米之下。在地下一百米处,合金钻头好像碰上了无比坚硬的东西,停滞不前,并且严重磨损。而高能激光束,也无法再向下烧灼,所有的能量都被一百米下的物质吸收。这种神秘的现象令到又一次登陆的人类科学家,几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地下的更深层次探索上。

伯恩斯坦很快就组织了大部分人马,带着机器人和各种重型设备,下到登陆场所在的平顶山下。

在山的东北面有一段地势平缓的宽大河床,上面布满了表面光滑的鹅卵石。这些鹅卵石的存在有力地证明了这颗星球上存在过大量流动的水。但新罗马帝国的科学家暂时放下对已经看不见的水的兴趣,在河床上清理出一片空地,竖起钻井,准备弄清楚一百米的钻探极限。因为如果弄清了地下的神秘物质,也许就可以找到水消失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认识这颗星际行星的构造。

然而,令科学家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科考队仍然没能钻透地下一百米,确切地说,这次只钻到了八十七米多一点,因为钻探的溪谷比上一次钻探的地方低,也低于这颗行星的平均海拔近二十三米。这个星球的表层之下似乎有一层人类现有技术还无法穿透的物质。

内心充满疑惑的科考队领队乌尔夫·伯恩斯坦不得不向指挥官姜子钺提出新的勘探计划。

“您的意思是要进行全球范围的人造地震测试?”听了伯恩斯坦的简述后,姜子钺问道。

“是的,少校。我计算过了,以最小威力的爆炸等级来计算,需要在全球万千个面积均分点上埋设炸药。所以我需要你的人帮忙。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查明地表之下那层无比坚硬的物质的分布情况。”

姜子钺犹豫了一下,又问:“教授,目前您对这种物质的分布情况有什么想法吗?”

“我怀疑这种物质构成了这个行星的一个地层。”

“您的意思是这种物质包住了整颗星球?”

“是的,我是这么猜想的,但是没有证据。这种物质连地震波都能屏蔽,所以做一个全球范围的地震测试就能证明我的猜测是否正确。”伯恩斯坦接着提醒姜子钺,“少校,还记得吗?我们向敌人舰队发起第二轮‘空间风暴’之后,我向你报告从‘向量’三号上侦测到的奇怪现象。”

“记得,您说按照正常情况,敌舰在‘空间风暴’的作用下,应会撞上‘易’行星。可它们却莫名奇妙地绕过了这颗行星。”

“是的。我现在也怀疑,那次诡异的现象跟眼下我们钻不动的这层东西有关联。”

“这么说来,这颗星际行星还装备了一层我们无法穿透的装甲。”姜子钺打的口气变得十分严肃。一颗原本就属于特别天体的星际行星,如今却接连在他们面前冒出一个接一个的迷团,令他惊奇之余,也感到莫名的担心。毕竟未知总是会带来恐惧感。

“如果这种物质真是全球平均分布,就像我猜测的那样,那么我们真的面临着一颗装甲行星。”乌尔夫·伯恩斯坦却显得兴致勃勃,未知对科学家而言则意味着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装甲行星?”姜子钺还是显得很吃惊,伯恩斯坦用这种颇具军事意味的词汇来形容这个未知行星,令他内心加重了因为未知带来的恐惧。

“少校,你认为我的新计划怎么样?”伯恩斯坦转到正题。

“我理所当然地支持。”姜子钺赶紧回答。如今已经没有了联邦舰队的威胁,所以身为军人完全有必要服从科学家的决定。

接下来的五个小时里,在姜子钺指挥下,太空中的舰队成员和已经登陆的陆战队队员协同行动,搭剩空天飞机在伯恩斯坦划定的“易”行星表面六万个地点埋设小当量金的属氢炸弹和地震探测仪器。

随着一声令下,星际行星“易”,这个体积将近地球两倍的巨大星球表面上六万个地点同时发生了爆炸。强烈的地震波沿着表层的岩石和砂土传遍全球。

尽管穿着厚重的动力装甲,脚底下还隔着带辅助推进器的防雷靴,但是姜子钺还是明显感受到来自地表的震动。他突然感觉到,这个一直沉睡在黑夜当中的星球似乎就要因为这场全球性的人工地表地震而苏醒过来。

人工表层地震的数据很快就由登陆基地汇总,并做了初步整理,传送给处于同步轨道上的“规尺”九号科学考察船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因为“规尺”九号上有一个DNA计算机,其运算能力超过人类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九世纪近千年间生产的所有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总和。

与传统的DNA计算机原理不同,这台DNA计算机采用较为特别的处理和控制系统以及I/O系统(即输入输出系统),它有个极具中国民俗特色的外号“龙凤呈祥”。

它的核心是一套颇为有趣的复杂人工生物系统。由九个一人高的大型试管组成,里面充满了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序列、有机溶液和人工控制酶。这些试管中的物质被称为“凤”,是进行运算的硬件和部分软件。

每个试管里还有一根伸出数以千万亿计的纳米级别的人工神经元的集成管,它们被称为“龙”。这些神经元集成管具有输入输出两方面面作用。它将外面输入电流信号弱化为生物电,由末端人工神经元放出影响控制酶,促使控制酶根据生物电造成的不同影响打断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按照输入的编码信息组合新的核苷酸,使脱氧核糖核酸重新排列。

因为重新排列,脱氧核糖核酸序列重新配对,并与溶液中的其他有机物质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形成各种类型的新的具有活性的新有机物质。完成了运算过程,产生的新有机物质便是运算结果。这些新有机物质通过自身产生的生物电流直接反馈给“龙”,并由“龙”放大输出到输助的大型电子计算机,由其完成结果筛选和最后的界面输出。

英仙星际旋臂星几乎所有行业都有DNA计算机的运用,包括每一艘星际飞船,都有不同规模的DNA计算机充任主控计算机。在行星“安德洛墨达”,仙英星际联邦科学院还拥有一个“上帝之脑”,它是由多达一千零二十四套规模相当于“龙凤呈祥”的DNA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庞大计算机矩阵。新罗马帝国也不甘落后,在“新拜占庭”行星上最大的山脉长城山脉地下,也拥有一个隶属于帝国科学院的,规模与“上帝之脑”不相上下的DNA计算机矩阵,外号就叫“尼伯龙根的指环”!

DNA计算机速度虽快,能耗也低,但其运算过程中配错率很高,本身的纠错能力和对结果筛选技术仍然比不由硅晶电子芯片组成的大型智能计算机,所以“龙凤呈祥”的仍然要由大型电子计算机辅助其输入与输出,并对运算结果进行筛选和甄别。并且由大型电子计算机起到人机界面的作用。

实际上,受限于人类目前的计算机水平,每一次大规模运算从数据输入到结果输出,大部分时间都是耗费在起辅助作用的电子计算机的运算上。

就像这一次,预计“规尺”九号的计算机系统将花费六小时,完成对人工地震数据的处理,但实际上有将近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只是停留在高智能的大型电子计算机的运算上。

趁着这段时间,在“易”行星表面忙碌了大半天的科学家和陆战队员进行休息。

姜子钺也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在返回太空中的旗舰“齐格飞”号之前,与陈维茵再会一次面。

相比已经疲惫不堪的姜子钺,陈维茵却像充满了活力,仍然紧张地工作在着陆基地东北面的溪谷中一个临时实验室里。科考队领队乌尔夫·伯恩斯坦已经终止了对“易”行星的钻探,但陈维茵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行星表层土质的分析上。

取自河谷的一堆碎石不仅含有水分,而且还附着有死亡的古菌类生物。这个发现暂时还不能被视为重大,因为它们的结构与人类生存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藻类生物很相似,所以不能排除这些生物是人类星际航行造成的“生物污染”。如果能证明其为“易”行星的原生物种,那么,关于星际行星存在碳基生物的理论将得到实证,这个发现才具有得大意义。

“我现在没空,子钺。”面对立体成像中姜子一脸的诚肯与期盼,电子描瞄仪终端前的陈维茵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在密闭的临时实验室里,她已经卸下动力装甲,只穿着紧紧裹住身体的太空便服。重新穿上动力装甲并非难事,只是陈维茵对星际行星上的低等生物的兴趣远远大于外面的地球高等雄性人类。

通信系统同样如实地把陈维茵的影响投射到姜子钺动力装甲的头盔防护罩上。忙碌中,陈维茵经由太空便服折射出来的优美身段和线条,富有节奏感地晃动,令姜子钺更加着迷。

姜子钺没有马上离开,盯着头灰防护罩上迷人的身影,带着央请的口气,说:“我就要回到‘齐格飞’号上了。”

陈维茵却仍然无动于衷,淡淡地说:“好的,再见。”

拥有理学博士头衔的陈维茵对星际行星发现的生物如此热衷,是因为一来研究新的外星物种也是她的一门兼修的课程,二来如果证实星际行星“易”真地存在原生的生物,那么她这位科考队的二号人物无疑将可以名垂青史。

“咱们聊一下好吗?或者散一步。”姜子钺还是厚着脸皮呆在实验室气密舱门前,进行无甚希望的请求。他内心也知道,这个任性的前女友做起事来非常专注,不会轻易被分散注意力,可他自己也同样不会随便放弃已经决定做的事情。

姜子钺用带着亲昵和煽情的语气,继续说道:“维维,这个星球永远处于漫漫长夜中,我们要是都穿着动力装甲在人类登陆的第一颗星际行星上散步,那是多么美妙和浪漫的事啊。”

“别烦我了,好不好?”陈维茵不耐烦地说。

姜子钺只好关切地问:“是不是有重大发现?我听说发现古菌类生物残骸。”

陈维茵总算抬起头来直眼姜子钺的面部影像,但接着摇了摇头,说:“不一定。这颗行星表面的碳含量低得出奇,产生这种碳基生命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搞不好是我们人类星际航行时带来的。虽然我们在出发时和登陆前都做了最全面的消毒工作,可是难保之前没有别的飞船随随便便就飞近这颗行星,留下这些东西。”

“这么说来,我还是不要打扰你好了。”姜子钺显出知趣的样子。

“这才叫善解人意嘛。”陈维茵满意地说。

“我突然有个重大发现。”姜子钺兴奋地说。

“什么?”陈维茵马上被对方的话吸引。她的印象里,前男友是个严肃的人,不大会随便开玩笑,也不会信口雌黄,所以她显示出兴致勃勃的样子,准备聆听姜子钺阐述其重大发现。

“维维,我发现你的胸部好像比六年前大了许多。”姜子钺用极为严肃的态度说道。但是话一说完,他却发出一声调皮的笑声,立体影像上的脸部也变换成一副色眯眯的模样。

陈维茵的脸色立马变了天,面部绷紧,抿着嘴唇,双眉紧锁,怒视着姜子钺的影像。突然,她愤懑地说道:“无聊!”

“我只是开个……”

姜子钺把话说完也没什么用了,陈维茵已经迅速切断了通信系统。

对方的反应让姜子钺的心中顿时充满了挫折感,自己在战场上能够屡出奇招,对付女人却显得十分笨拙。他只好无奈地转身离开。

陈维茵并没有因前男友富有挑逗性的话而持续生气,但也没有马上投入工作,而是低头认真地观察一下自己的胸部。看着太空便服复合织物夹层紧裹着的圆滑曲线,陈维茵的脸马上泛红,接着又泛出微笑,嘟哝道:

“流氓。”

说完她下意识地抬起双手,扶了一下自己的胸部。

对于她这种三围尺寸相当完美的大美人,在重力高达一点八个重力常数星际行星“易”活动,绝对是要时刻注意的。

同类推荐
  • 群雄逐鹿之机甲雄风

    群雄逐鹿之机甲雄风

    兄弟,热血,战争永远都是男人的主题,而凌风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一个普通的拥有柴纳族血统的少年。在战火中他失去了双亲和家园,而他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他会一步步的登上机甲操控师的顶峰。本文没有争霸,也不搞无敌,拥有的只是生死存亡中,人性的伟大,和战火中,友谊的珍贵!(本文是按照竞技游戏群雄逐鹿的设定所描写,如有巧合实属雷同)书友群:183090199
  • 寂灭星河

    寂灭星河

    宇宙争斗拉开帷幕,佣兵团团员林宇迎战浩瀚宇宙,逐渐揭开无垠地神秘面纱.在联邦和其他种族的夹缝中生存。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下来?爱情,亲情,友情,还有那成为强者磐石般的信念!本书会很快完结,而随心已经开始再想新书了,所以想看随心新作的童鞋门不会等待太长时间~
  • 奥特曼之王者风范

    奥特曼之王者风范

    【全网唯一一本火热长篇签约连载奥特曼同人小说】叶光觉得自己就是个笑话,人家穿越都是牛逼哄哄,称霸一方,他倒好,变成了儿时心之所向的奥特曼......
  • 末世东方机甲师

    末世东方机甲师

    末世来临!人类文明的希望在海底?建立地下世界,举世皆敌!环顾间樯橹灰飞烟灭~死去的人们成为对手…化敌为友?
热门推荐
  • 魔缘仙道

    魔缘仙道

    一个书生,一道惊雷,一个梦境;一段故事,一个传奇,一生奋斗;仙也好,魔也好,都是人做;妖也好,鬼也罢,都是生灵……对酒当歌,剑指苍穹!长生路上,尸山血海,葬无数英雄……————如对本书有更多的意见建议,请加入QQ讨论交流群:369808180
  •    僵尸道长

    僵尸道长

    人们口中在听到749部队,中国道门集体上山打山精野怪,和东北黄三太奶,西南李太老,昆仑山签订契约,不可轻易放后人出山,一国之运镇压,造就的凡建国之后不得成精,道门罪孽深重,从此一蹶不振那中越两次法师大战呢!香港的三角楼,断三江五龙脉建三峡大坝呢。上海陆家嘴日本修单刀斩长江。还记得是你破的局嘛!还有那该死的老秃驴,自己火化就火化。提出的火葬!断去后人风水,从此中华无土葬,那难道你连去湘西,进东北,和那东北 的老家伙学的请仙家也忘记了嘛,去苗疆去蛊,去西北罗布泊,你都不记得了吗! 想知道嘛!那就来看看陈家俊的一生吧
  • 碧斯诺兰

    碧斯诺兰

    碧斯诺兰认为自己很普通,所以他工作的更加努力。他是一个有前途的猎人和驯兽师,一个驯服魔法野兽并使用神秘武术与它们并肩作战的人。然而,从整体意义上来说,它们是为了保护人民,阻止那些不断涌动的、试图践踏人类的怪物。碧斯诺兰希望找一份工作,因为他觉得这是唯一适合他的工作。但是,在这个死亡率高而成功的故事不高的行业里,他能做到什么程度?
  • 玄幻:开局将死,系统让我无限耗命

    玄幻:开局将死,系统让我无限耗命

    【作家斜会提名认证:全网最火爆的网络小说】“消耗一年三个月寿命,铁布衫入门。”“消耗三年六个月寿命,太极拳小成。”“消耗二十二年九个月寿命,易筋经圆满。”……李龙铁布衫瞬间入门时,学了三十年的护卫猛男落泪,李龙易筋经瞬间修到圆满时,传功的师傅差点一口气上不来,李龙也很无奈,不是我想提升,而是不提升就会死啊!
  • 罪恶使徒

    罪恶使徒

    怨念中复苏,吞噬中成长。百族大战,万族觉醒,当神血沸腾,密藏一个接一个被打开,漫天神魔纵横,荒古时代再现,神秘的大世界,才被掀开了一角,罪恶的源泉究竟在哪,世界的起源来自何方……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重生之亡命战妃

    重生之亡命战妃

    多年以来的呕心沥血、赤诚一片,换来的是年轻的帝王皇位坐稳无情废后!栽赃陷害,心狠手辣,将家族百人全数抄斩。逼命利刃要了她的命,又让她卷土重来。更狠,更毒,雨自灵势要血洗了昔日仇人!
  • 永久与毁灭

    永久与毁灭

    一次生化研究所病毒意外泄露。。。。。。。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异界神说之异世崛起

    异界神说之异世崛起

    这描写的是一个奇异的异界大陆,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叫做灵印的东西,这种灵印一旦拥有可以成为这个大陆上最高贵的职业,主角烈龙皓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圣职师,并踏上了他的征途。这是属于异界神说的平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