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武平关,对于身经百战的忽图鲁将军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记得当年老可汗还在世的时候,忽图鲁将军就跟随着老可汗拓跋昊,叩关而攻楚。楚人虽然攻击力不强,但防守却做的滴水不漏。
武平关依山傍水,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武平关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有“武平关”三字。①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因为知道武平关有多么难以攻破,忽图鲁将军才没有轻敌,更没打算强攻武平关。他严格的遵守着可汗的部署,拖延时间,只做佯攻。项羌的军队看似气势骇人,实际上就这点兵马,想攻克武平关,是异想天开了点。
这已经是第四天了,忽图鲁将军在武平关外安营扎寨,想要继续拖延下去。而阿勒木、阿布泰早已悄悄脱离忽图鲁的大军,分东西两个方向前行。忽图鲁掰着指头估算着,此时他们两个人,应该快到南楚边境了吧。
然而忽图鲁将军还是高估了他们的行军速度。东西两线皆绕道而行,东线还要翻越东岭山脉,山路泥泞,并不好走。忽图鲁将军至少还得再坚持五天,才能确保计划万无一失。
副将见忽图鲁将军如此担忧,出言安抚道:“中原人胆小如鼠,早就被我们打怕了吧,将军何必担忧?只需重兵驻扎在武平城下,楚人必会如临大敌,不敢轻举妄动。”
忽图鲁将军谨慎的说道:“武平关守将我记得是冯汝炳,他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要是被他看出我们兵力不足,他或许会反攻。”
“不可能吧。”副将一脸不信,他一直轻视楚人,觉得以楚人的胆子,怎么敢开城迎战?
“明日再发起一次攻城。”忽图鲁将军下令道,“马尾系上树枝,给敌人制造出声势浩大的错觉。”
“末将领命。”
次日,忽图鲁将军带领着十万兵马,浩浩汤汤的向武平关城门袭来。武平关上,守将冯汝炳看敌人来势汹汹,黄沙漫天,似乎有着几十万大军。他早已得到青云那边安插的间者来报,说是项羌一共出兵二十万,恐怕全压在了武平关这里吧。
冯汝炳在项羌攻打武平关的第一天,就向朝廷求救,请求增兵。而后又向附近的州县借兵,又凑来了两三万,一起抵抗“二十万”敌军。
万幸的是,忽图鲁将军并没有立刻攻城,只是派骑兵骚扰,突袭。冯汝炳不知道敌人在顾及什么,他只有加强防备,准备强弩、巨石,抵挡敌人。
“弓箭手准备。”冯汝炳紧盯着对方的骑兵,看他们进入射程范围内之后,当机立断道,“放箭。”
一瞬间,漫天箭矢,纷纷射向城楼下方。
项羌骑兵急忙避散,忽图鲁将军立刻下令道:“步兵上前,两旁佯攻,造势不进。”
步兵举着盾牌,从左右两侧支援骑兵。冯汝炳眼睁睁的看着对方骑兵撤离射程之外,气得火冒三丈。忽图鲁将军这几日一直吊着他们的胃口,一直徘徊不进,他们打又打不着,却不能放任不管。冯汝炳心想,项羌肯定是故意的,就是为了等他们松懈,一举拿下武平关。
然而冯汝炳万万没有想到,其实项羌不是故意如此,而是怕靠近后,被敌人看出他们兵马不足。
此时南楚朝廷,终于收到了冯汝炳的求救战报。顿时,朝廷上下一片惊慌,他们好几年没有和项羌起正面冲突了,本以为会一直持续这样和平的局面,没想到拓跋冽刚刚收拾完黑岩部,就迫不及待的要来咬一口中原这块肥肉了。
今日大朝会议事,重点就是商议武平关项羌来袭一事。
老太傅徐立卿乃三朝元老,又是帝师。如今皇帝还未亲政,由他站出来,主持今日的朝议,乃是再合适不过了。
徐老太傅率先说道:“昨日收到武平关八百里加急,项羌二十万大军,再度犯我边境。”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很多大臣还没有从当年的阳城之败缓过来。再次听说项羌犯境,有些胆小的官员,已然未战先怯了。
徐老太傅看众臣工低声讨论的样子,咳嗽了几声,说道:“诸位,安静,安静!若有什么想法,大家站出来,各抒己见。”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该站出来说话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敢率先发表意见。
徐老太傅看到这一幕,只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的朝廷,拉帮结派,勾心斗角,一个个都是高手。但要是真遇上了事,该让他们出谋划策之时,却没有人吭声了。
群臣不敢擅动,徐老太傅只好点名道:“兵部尚书,你有什么看法。”
“臣,臣……”兵部尚书汗如雨下,他吞吞吐吐的说道,“这个……武平关守军大约有十万人,敌我力量悬殊,臣认为,应该尽快增兵。”
所有人听完兵部尚书说的话后,都翻了翻白眼,内心默默评论二字:废话!
谁都知道要增兵,可是,哪里有兵可增啊?
“户部呢,也来说说。”徐老太傅没有评论兵部尚书的言论,而是转而问户部尚书,“粮草可还充足?”
“……粮草,不足。”户部尚书被逼无奈,只好实言相告了。
这一点,徐老太傅早已心知肚明。然而坐在上方当摆设的皇帝赵瑞泽终于忍不住了,他发问道:“怎么会不足?”
户部尚书哭穷道:“皇上啊,自阳城大败后,项羌掠夺我大楚无数财富,弄得民不聊生。圣上登基后,又减免赋税,休养生息。前年的水灾,去年的大旱,这些也花了几千万两,现在国库是寅吃卯粮,入不敷出。”
赵瑞泽多年来一直在徐老太傅的教导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每日早朝也只是做做样子,并没有认真听臣下议事。这一次听到户部尚书哭穷后,才发现自己接收的是一个烂摊子啊。
赵瑞泽心想,明明地处富裕的江南,没想到还是会落到这般田地。没有钱,就打不了仗,如今项羌兵临城下,难得又要像阳城那次,国破家亡吗?
赵瑞泽可不想再被俘虏至丹阳城了,其余官员也是忧心忡忡,他们议论良久,终于有人站出来,说出了“议和”两个字。
“不可,不可。”有人立刻反对,“还未战,就议和。岂不是被项羌人小瞧了去。”
“武平关攻破了,再议和就来不及了。”
“皇上,岂可未战先怯?”穆侯爷终于看不下去了,他站出来,对赵瑞泽说道,“老臣虽然年迈,但还是愿意为大楚,为圣上征战沙场,万死不辞。”
“穆老将军勇气可嘉。”徐老太傅说道,“圣上英明,老臣也不同意现在就议和。只是,现在粮草不足,兵马有限。不如征兵筹粮,以备军用。”
“朕准了。”赵瑞泽心想,终于有个看似靠谱的建议了,哪能不马上同意?
“圣上。老臣记得,武平关附近的几个州府厢军加起来也有几万人,不如先调厢军支援?”穆侯爷提议道。
“离武平关最近的要数墉州了。”徐老太傅问兵部尚书,“墉州有多少厢军?”
“大约五万人。”兵部尚书说道。
“那就调墉州的五万厢军,支援武平关。”赵瑞泽说道。
徐老太傅是个保守的人,他隐约觉得有些不对,“皇上,不如调一半,留一半。万一项羌从其他地方攻击,那就无兵可守了。”
“项羌的兵马,不全都聚集在了武平关下吗?”赵瑞泽反问道。他真不知道,这些老臣在顾虑什么。
穆侯爷也说道:“徐老太傅,当务之急,是先守住武平关。先调五万厢军救急,等朝廷的禁军去边关援助后,再撤回来也不迟。”
徐老太傅见两个人都反对自己,而其余大臣都是墙头草,毫无主见。徐老太傅见状,只好躬身同意道:“臣谨遵圣意。”
然而谁也未曾料的,这样一调兵,正好就中了拓跋冽的圈套了。因为墉州的管辖范围之内,正好包含了靖阳县和瞿安县。
————————————————————
①出自:嘉峪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