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400000362

第三百二十七章 秦王稷之谋

赵攻中山,马踏灵寿。几次交战,赵胜,中山惨败。

赵雍先以武力压迫中山,消灭中山国有生力量。其次,以攻心之术,瓦解中山人的斗志。中山国大司寇见大势已去,无奈向赵雍请降。

赵雍入住中山宫,接受中山人请降。赵雍并没有趁势灭了赵国百年的腹心之患。相反,赵雍扶持公子尚为中山国新王。

赵雍之举,莫说令公子尚以及中山国臣民看不明白。就连赵国臣民也弄不清赵主父的心思。

赵雍控制灵寿局势后,稳定公子尚等人之后,住在中山宫昭阳殿。

赵雍在朝阳殿见文臣武将脸色不喜,含笑道:“孤知道你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你们有话,不妨直言。”

田不礼第一个按捺不住地说道:“荡平中山,血洗灵寿。这是历代赵氏先祖的使命。今,中山国被我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公子尚等为代表的大臣,向我们请降。臣实在想不明白。主父,为何放过这次吞并中山,消除腹心之患的机会。”

田不礼此言一出,赵国文臣武将都表示不满。

“孤,没有趁势吞并中山,反而扶持公子尚为王。孤,理解你们此刻的心情。孤也知晓,你们心里面想的是什么。正如你们所言,马踏灵寿,荡平中山,这是先祖的夙愿。也是雪先君被困鄗城之耻。这也是孤要完成的使命” 赵雍迎视着众人的眼光,眸色宁静地答道:“孤做出这样的举动,还有深层次的考虑。希望你们能够明白,孤的用心。”

“眼下是灭中山,肃清我国腹心之患,最好时机。”田不礼误以为君后甍逝后,主父心智大衰,语调充满抱怨道:“主父不灭中山,扶持公子尚为王。一旦,中山人在公子尚号召下,凝聚人心。主父之举岂不是养虎为患。我们攻灭中山,肃清腹心之患,岂不是再次落空。下次,我们想要攻灭中山,不知要等多久。”

公子章也道:“主父之举,孩儿也不明白。”

诸臣也道:“臣等也不明白。”

赵雍平静地眼神看着不满的众人,心里也不感到半分恼怒。攻灭中山很容易,但善后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大争之世,兼并一个坐拥八百里山河的国家,更是不易。且不说被兼并之国是否会反叛。中原诸侯也不会坐视不管。

身为一国之君,要想兼并数百里的国家,全身而退。就需要国君拥有大局观,见识长远。否则,攻灭中山,不是福。反而还会遭到诸侯联合攻伐,是祸端的开始。

齐吞燕,楚灭越,都遭到诸侯联合攻伐,国力大衰。要想在大争之世全身而退,就需要步步为营,不能走错一步。一步错,满盘皆输。

“孤,不一举亡中山,原因有四。”赵雍语调平静地说道:“其一,我们虽攻破中山,马踏灵寿。但中山民风彪悍,民心未归。中山人仍然忠于中山国,国内还有很强的战斗力。”

田不礼不屑道:“中山人不服,我们就用武力镇压他们。”

又有几人支持田不礼的观点。中山人不服,就用武力镇压。

“武力会令人恐惧,也会激发复叛抗争的精神,永远也不会令人屈服。魏国以武力攻打中山,用了三年时间而破之。二十年后,中山再次复国。孤要的不只是攻破中山,还要从今之后,再无中山。”赵雍顿了顿又道:“攻其国,失其民,不能强国,反而弱之,得之无益。”

公子章看着赵雍,眸色激动地道:“今日之后,再无中山。”

“这才是孤要的结果。”赵雍语速缓慢道:“我们攻破中山,中山人复叛。我们就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平叛。这也是齐国攻破燕都蓟城,却不能站稳脚跟的原因。中山人几次灭国,几次复国。中山人顽强的精神,着实令人吃惊。孤要灭之,就不能让它死灰复燃。”

“主父所言不错,要灭之,就不能死灰复燃。”田不礼问道:“魏国三年破其国,二十年后又复国。主父,如何才能彻底灭之。”

“这就是孤的第二个原因。孤,打算用鲸吞的方式,兼并中山。”赵雍语调清晰,言辞刚烈道:“齐国不足六十日攻灭燕国,那是因为燕国离心离德。孤,要灭中山,就要中山人离心离德。孤要中山人对自己的国家,彻底死心。孤,一边用武力压制反叛,另一边用德行感昭他们。”

公子章沉思片刻,点了点头问道:“主父,第三个原因是什么。”

赵雍见儿子开始考虑事情,心中甚慰,眼神之中多了几分慈爱,“我国吞并中山,是一把双刃剑。好处就是壮大我国疆土,将代郡和邯郸连成一片,提高了我国整体战斗力。我们攻灭中山,会引发什么恶果。”

公子章忙道:“诸侯见我国势大,势必会插手中山国内政。尤其是齐国。”

“章儿所言不错。”赵雍点了点头道:“齐国背靠大海。今,北边与燕国成为世仇,南边又有强大的楚国,东边是三晋。齐国北上无望,南下又没有路,只能选择西进。齐国要想西进,就不想看着我国走向强大。齐国会怎么办。”

“我们曾在燕地以‘平叛驱齐’对付齐国。齐国也会在中山以‘平叛驱赵’对付我们。”田不礼又道:“中山国的存在,既能削弱我国的整体实力,同时又能牵制燕国。中山国的存在,对齐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齐国是什么心思,孤岂能看不明白。”赵雍神色凝重道:“据赵爵送来的消息。齐国结束南楚战事,在齐、赵边境集结重兵,蠢蠢欲动,伺机插手中山国内政。孤,还是那句话,决不能给齐国这个机会。”

众人闻言,跟着大笑。燕地得而复失,这是齐宣王心中的一道伤痛。齐宣王攻燕不成,与燕结下世仇。为了报赵国一箭之仇,又错判形势,导致楚国攻灭越国。齐宣王虽联合韩、魏三伐楚国,最终还是含恨而终。

田不礼见未雨绸缪的主父回来了,忙道:“主父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

赵雍沉重地出了一口气,“孤,收到来自北疆的战报。北胡之势不灭,欲卷土重来。孤,好不容易击败三胡,拓九原、云中、雁门三郡数千里山河。孤,岂能让三胡之势,茁壮成长。”

田不礼接话道:“君上的意思是先稳定、巩固北疆局势,再图灭中山。”

“当务之急是稳定北疆,巩固、消化新开拓的疆土。让北地三郡与我国融为一体。中山国的存在,既能隐藏我国真正的实力,还能迷惑诸侯的视线。”赵雍顿了顿,又道:“经此一战,中山没有能力组织大规模军力,与我国相争。我们要灭中山,也不费吹灰之力。中山名存实亡,孤何需担心。孤,暂且让中山,多存活些时日。”

翌日,中山宫举行盛大朝会。公子尚在赵主父的支持下,成为中山国的王。公子尚继位之后,对赵雍发出挑战道:“赵主父,我若为王,定会重拾旧山河。”

赵雍见公子尚存有男儿之气,勉励道:“孤,等着那一天。”

公子尚见赵主父话中意思完全没有将自己当做一名合格的对手,出言不逊道:“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久。”

“孤,再给你一次机会。”赵雍凝重道:“你,可不要让孤失望。”

三日后,赵国和中山国再次缔结和平协议。赵雍也遵守诺言,主动撤军。赵国和中山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临走前,赵雍望了一眼灵寿城,豪气盖云地抛下一句话,“孤,来灵寿之时,便是中山亡国之日。”

……

赵国攻伐中山之时,秦国再次出兵攻打楚国。由于齐人靖郭君不远千里,来到秦国为相。秦王大肆散播齐、秦交好的消息。

其一是为了向诸侯传达一个信号,以齐、秦之盟,达到震慑对秦不敬的诸侯;其二,为伐楚做好准备。由于韩、魏、齐三国联合起来三伐楚国。三国军事上保持同盟。秦王不能东出攻伐韩、魏,只好将长剑,再次挥向了楚国。

公元前300年。秦国趁着齐、韩、魏三国在垂沙大败楚军,斩杀楚将唐昧之际,出兵重丘。重丘一战,秦胜,楚败。秦国趁胜追击,杀死楚将景缺,斩首两万。

秦楚再次交战,占领楚国五座城池,斩首五万。

秦王稷三战皆胜,信心大增,大喜道:“靖郭君助我,我军方能大破楚军,斩首五万。”

“皆是王上福泽所致。”靖郭君心中又道:“秦王是向我炫耀军功吗?”

秦王稷不知靖郭君所想,笑道:“靖郭君,我国重创楚军,接下来又该如何。”

靖郭君语调柔和道:“军国大事,还请王上定夺。”

“寡人揍了楚国。楚国定会不服。”秦王稷看着靖郭君的眼神,语调畅快道:“寡人继续揍楚国。秦、楚将会彻底交恶。是时候与楚国和谈了。”

靖郭君迟疑道:“王上,楚国会与我国何谈?”

“楚王老了。早已经没有当年的雄心壮志。”秦王稷语调有几分惋惜,“寡人修书一封去楚国。楚王不给寡人面子,寡人就可以问罪楚王。寡人出兵攻打楚国,也算是师出有名。”

靖郭君赔笑道:“王上所言甚是。”

秦王稷问道:“素闻靖郭君身边不乏大才之人。靖郭君能否帮寡人修书一封,送去楚国。”

靖郭君领命道:“王上有命,臣自当遵命。”

“寡人就喜欢靖郭君快人快语。”秦王稷话锋一转,问道:“靖郭君,寡人有一事不明。”

“王上请说。”

“寡人收到来自赵国的国书。赵君年过四旬,壮年之际,为何会提前禅位。”

“赵君继位至今,行事风格总会令人不解,但又总会给人惊喜。赵君的一生,几乎没人能懂。”靖郭君愁苦道:“赵君提前禅位,出于什么目的,臣也想不明白。”

“赵君禅位,罢黜太子,传位公子何。”秦王稷也想不通其中的缘由,“赵君行事,一向高深莫测,无人能懂。寡人着实想不明白。”

“王上想不明白,何须多想。”靖郭君劝慰道:“赵君提前禅位、废长立幼,但赵国朝局并未出现大乱。足以见得,赵君的人格魅力和胆识、谋略,非常人能比。王上要和赵国交好。”

“靖郭君不说,寡人也会和赵国交好。父王、燕王曾说赵君是不世之君,是个可怕的对手。寡人可不想与赵国为敌。”秦王稷平复心神道:“寡人能成为秦王,多亏赵君扶持。寡人与赵君早有缔结盟约,秦、赵三十年内,两国保持友好,绝不相争。”

“如今的赵君,数伐中山,北击三胡,令北胡臣服,并开拓数千里胡疆。华夏建国上千年,何曾有人取得赵君赫赫千秋功业。”靖郭君眸色向往道:“赵君是赵人和胡人的精神领袖。我们和赵君为敌,会吃大亏的。王上与赵国交好,我们就能击楚国。”

“赵国目前是寡人的朋友。寡人岂能与赵君为敌。”秦王稷又道:“寡人当前的任务是楚国。靖郭君,寡人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废一兵一卒,就能得到楚国黔中郡。”

靖郭君问道:“王上有何办法。”

“寡人邀请楚王来武关会盟。”秦王稷淡淡道:“寡人以会盟为由,扣押楚王。寡人向楚王索要疆土,楚王怕死,不怕得不割黔中郡赠送寡人。”

靖郭君虽然知道秦王此举等于葬送了秦国的信义,也不漏声色,附和道:“王上之举,实在高明。”

秦王稷听了,心中大喜。

翌日,靖郭君修书一封,上呈给秦王稷。

秦王稷看了靖郭君的文书,赞道:“靖郭君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此书送去楚国,楚王不来会盟,也得来。”

“多谢王上谬赞。”靖郭君又问道:“王上,邀楚王会盟,要不要告诉太后。”

“秦国的事情,我做主。”秦王稷脸色瞬间冷了下来,“寡人这就派人出使楚国。楚王来会盟之日,就是寡人开拓疆土之时。”

同类推荐
  • 辽末悲歌

    辽末悲歌

    辽末,天祚皇帝耽与玩乐,致使国事渐微,金人完颜氏趁势侵掠。辽廷在风雨飘摇中求偏安而不可得。北安州刺史韩可孤及麾下合纵连横抗击金兵,勉力支撑行将倾覆的辽国半壁江山,以其令人景仰的忧国忧民精神,用生命演绎出一曲绝望而不失壮丽的悲歌。
  • 极光耀天

    极光耀天

    新书《九州焰》在持续更新中,欢迎大家点击我个人主页前去踩踩!通往权力之巅的路布满荆棘,唯有用一具具尸体,铺满荆棘之路。远在远方的人儿比远方更远,而那条路的尽头,开满了带血的花。******权谋小说,男主线为主线,权谋为主,感情为辅。
  • 东界初阳

    东界初阳

    盘古挥斧开鸿蒙,子丑寅卯十二支。清升浓下日月明,星辰环绕万物生。混沌再分三界乱,神鬼妖魔人涂炭。若问世间何为此,须看初阳三界传。
  • 春秋故宅

    春秋故宅

    三代人,两座宅,一生情
热门推荐
  • 时与梦之约

    时与梦之约

    那年她5岁,他9岁,他对她说:“以后我会一直保护你的!”那年她14岁,他18岁,他对她是说:“我出国的这段时间,照顾好自己!”那年她17岁,他21岁,他对她说:“以后你不在是我妹妹!”她不想改变一个知道结果的答案,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不甘心!这本书又名《你好,你还好吗?》
  • 万界星魂

    万界星魂

    大陆九州,上有星河,内蕴无尽星辰。九州之人尚武,可借天地灵气,修行功法,成为一名修士。修行到一定境界,更可通过秘法感应九天星河,汲取星辰之力,凝聚星魂,突破更高的境界。地球一普通少年,意外被一神秘流星击中,魂穿在九州大陆,由普通人,一路修行,蜕凡胎,历万劫,终立万族之巅峰,掌星辰之大道,号神尊!
  • 你是俗世十里温柔

    你是俗世十里温柔

    “听闻,那年陌上花已开,可曾归?”“不曾。”“听闻,那月北巷天初晴,可曾归?”“不曾。”“听闻,那日南城故人来,可曾归?”“不曾。”“听闻,神尊曾捎一言予你,可曾归?”“归矣。“”他心悦你?“”不,他唤我回家。“
  • 是缘分?还是遗憾?

    是缘分?还是遗憾?

    在一个大学里小李遇到了一个比他小六岁的女生,她们彼此很相爱,但造化弄人,没想到她们是堂兄妹,而且女生的父亲正是害死他母亲的人,就根据这个线索展开了故事,敬请期待吧,各位
  • 空灵界

    空灵界

    一个异世的灵魂,莫名的卷入空灵的漩涡,是一次意外,还是命运的使然?少年多磨难,却意念坚定!只为拨开云雾,窥得最终的秘密!修灵力,掌祖始!问鼎苍穹!剑锋所指,一往无前……
  • 我有一座藏书阁

    我有一座藏书阁

    意外穿越到异界的陆凡,刚穿越过来就被一个强大的势力追杀,被仇人玩弄于股掌之间,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所幸他获得了一个藏书阁,世间极其罕见的功法秘籍在藏书阁内像白菜一样随意摆放。从此陆凡便在这乱世之中崛起,脚踩各路天骄,杀尽世间邪恶,成就一代武神!
  • 生旋

    生旋

    心灵的救赎 生命的坚守这是一场他们的爱情邂逅
  • 羽毛飞上天

    羽毛飞上天

    即使前方荆棘遍布,仍然热爱这个世界。“啊!”手术室里,一名女子痛苦地喊着,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虚脱地躺在了床上。“砰!”一个护士倒下了,伴随着无数的尖叫声。“姐!”冲入手术室,入眼一片血红……背景架空
  • 梦回八零带福宝

    梦回八零带福宝

    上辈子蒯晓芬年纪轻守了,压着性子好不容易将五个孩子拉扯大。谁曾想临老的自己会老无所依,一朝回到十八岁她发誓这辈子为自己而活!后娘刻薄算计?不怕我有福宝!亲爹偏心?不在乎!这辈子她只想向钱看!男人?呵~~不要了!我救过你要以身相许?亲!那明明是你硬拽的好嘛!怎的惹上块狗皮膏似的怎么都扯不开!!
  • 九鼎途道

    九鼎途道

    九宫应九星,龙生九子,禹铸九鼎,华夏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得九鼎者得天下。大夏皇朝一夕覆灭,且看禹皇血脉如何聚九鼎,重临天下,护佑九州!禹皇阁:人族领袖夏禹所创;青丘山:青丘老祖之所;九黎宫:魔族蚩尤大帝归处;修罗殿:幽天鬼帝行宫!昆仑山中藏天机,行巫谷中长桑君;十府书院显风华,九鼎齐聚护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