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400000165

第一百六十三章 张仪入楚

一名侍者走了进来,行礼道:“王上,诸位大臣来了。”

秦王驷轻轻一挥手,示意宦者下去。

秦王驷起身道:“荡儿,陪寡人出去。”

太子荡双手击掌,几名侍女挪着莲步走了进来,为秦王驷更衣洗漱。

嬴疾、张仪、甘茂、司马错、魏章等文臣武将,听说王上醒了,齐聚在咸阳宫,谈论古今。忽闻,宦者令高呼:“王上到,众人行礼。”

秦王驷在太子荡的搀扶下,从侧殿走了出来。众人见状,齐声道:“臣等,参见王上。”

秦王驷抬手道:“赐坐。”

“谢王上。”众人谢礼,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诸位齐心协力,解了秦国之危。请受寡人一拜。”秦王驷朝着众人,深深鞠了一躬。众人也起身回礼。

秦王驷见众人站着,忙道:“坐,坐,坐。”

“谢,王上。”

秦王驷端坐在王位上,问道:“嬴疾,中原大战之后,格局如何。”

“回王上。”嬴疾又道:“中原大战之后。三晋和我们交好。楚国也和我们缔结和平协议。齐国却是恨透了我们。”

“齐国恨透了我们。”秦王驷注视着众人,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回禀父王。”太子荡压低身子,答道:“大庶长率军解了韩国雍城之围。随后联合韩军,挥军北上,解了魏国煮枣之围。大庶长率领韩、魏联军在濮水之边击败了齐国,齐将声子战死。我们三战皆胜,大秦威名,震动天下。”

“你说什么。濮水之边我们打赢了齐国。”秦王驷一脸茫然,“齐国败了。”

“王上,齐国不仅在濮水之边被我们打败。”张仪正色道:“整个战场的局势,也是一败涂地。桑丘一战,我们败给了秦国。今日,却是连本带利讨了回来。”

“好。痛快。痛快。”秦王驷喜道:“齐国败了,我们也算是为桑丘死去的将士报仇了。”

嬴疾道:“王上,我们不仅在濮水之边击败了齐人。燕国也复国了。孟嬴的儿子,成为燕王。”

秦王驷双眼绽放出光芒,笑道:“寡人的外甥,继任为燕王。这是怎么回事。”

嬴疾答道:“赵国出兵围困中山,中山王顶不住压力,率先从燕国撤军。齐国在濮水之边败给了我们。齐王不服,整军备战,不得不将燕国的齐军调回齐国。赵军和公子职联合反击,击败燕太子平。公子职在燕都蓟城登位,成为燕国的王。”

“好啊!”秦王驷颔首道:“寡人的外甥成了燕王。寡人实现了对孟嬴的承诺。孟嬴对寡人的恨意将会少一点。”

嬴疾道:“王上,臣在燕宫见到了孟嬴。”

秦王驷忙道:“孟嬴对寡人可有话说。”

嬴疾见王上那双充满期盼的双眸,点了点,“孟嬴说,她已经不恨王上。”

秦王驷叹道:“寡人亏欠孟嬴太多了。”

“王上。”张仪宽慰道:“孟嬴理解王上的用心。亦感激王上为公子职所做的一切。齐国濮水之边,败给诸侯。北境燕地也是一败涂地。我们何不趁此机会,联合三晋攻打齐国,以争天下。成就秦国的霸业。”

“王上。我们不可攻齐。”甘茂又道:“齐国在濮水之边败给了诸侯,但国力仍在。三晋和我们也是貌合神离。我们攻打齐国,要越过韩、魏,劳师远征。此乃兵家大忌。”

“臣也认为,不能攻齐。”魏章附和道:“蓝田一役,我们也损失惨重。很难再次集结大规模的军力,远征齐国。王上欲成就霸业,还需等待时日。”

“齐国濮水之边败给诸侯。占领的燕地,尽数归燕。”张仪厉声道:“我们就应该携着胜利的余威,攻打齐国。此时不打齐国,更待何时。一旦,齐国恢复元气,我们很难在攻打它。”

秦王驷将目光落在嬴疾的身上,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王上。臣和齐国交过手。”嬴疾皱眉道:“齐国的竞技之师,不愧是一支威武之师。”

“说下去。”

“秦、韩、魏三国的精锐,联合攻打齐师。濮水之战,我们胜了。但,也是惨胜。齐国之所以会输,是因为齐师的精锐,尽数在燕国。”

“我们和二等竞技之师,竟然是惨胜。”

“如果不是燕、赵拖住了燕地齐国的十万齐师精锐,我们很难取胜。齐国战将上千,带甲数十万。又有老将田盼,名将匡章、田阳等人。倘若我们攻齐不利,中原诸侯对我们反戈一击,秦国危矣。臣认为,成就霸业,应该徐徐图之,不可冒进。”

秦王驷又道:“司马错,你有何见解。”

“王上,臣认为应该巩固战果。”司马错道:“我们虽然占领了苴、巴、蜀三国之地。但,苴、巴、蜀三国民风彪悍,民心不归我秦国。”

“继续说。”

“臣认为,我们应该先治理苴、巴、蜀。让苴、巴、蜀之民为我秦国而战。一旦,我们调集重兵,攻打齐国。对苴、巴、蜀之地管制也会松懈。苴、巴、蜀叛乱,我们得到的土地将会失去。现在攻齐,以争天下,成就霸业,不是上策。”

秦王驷问道:“荡儿,你以为何。”

太子荡也道:“孩儿反对攻打齐国。”

秦王驷见他欲言又止,喊道:“说下去。”

“齐国和我国中间隔了一个三晋。我们攻打齐国,是劳师远征。我们打赢了齐国,齐国的土地,也会被三晋和楚国所得。”太子荡见父王没有出言反对,续道:“孩儿认为,秦国的敌人是楚国。我们应该狠狠敲打楚国。”

秦王驷问道:“蓝田一役,楚国胜利在望。为何,楚国撤军了。”

太子荡答道:“大庶长解了韩、魏之围。韩、魏两国根据军事同盟协议,出兵攻打楚国江汉、南阳。楚国邓、江陵等地被韩、魏攻破。楚国大势已去,只好答应我们求和。”

张仪忙道:“王上,请治臣的罪。”

秦王驷问道:“你有何罪。”

张仪道:“臣迫于形势,为了向楚求和。臣私下答应将汉中郡、商於归还楚国,以换取议和的条件。”

“张仪以商於之地欺楚,离间楚、齐之盟。寡人方能丹阳一役,斩首楚军八万,一举攻破汉中郡。今,你又以商於、汉中之地,促成了秦楚议和,解了我国之围。你是秦国的大功臣,寡人怎能治你的罪。”秦王驷轻声道:“楚王还真够愚蠢,被骗了一次,还想被骗第二次。”

太子荡神色严肃道:“父王,这一次我们骗不过楚王。”

秦王驷笑道:“寡人是不会将汉中郡、商於之地归还楚国。为了夺得这些土地,牺牲了多少的大秦将士。嬴华也是因为此战而死。”

司马错道:“王上,臣有个主意。”

秦王驷道:“司马错将军有什么主意。”

司马错道:“我们以汉中郡和商於之地,换取楚国黔中郡。我们得了黔中郡,就可以将苴、巴、蜀等数千里的土地连成一片。战略上,我们就可以压制楚国。”

嬴疾道:“楚王是贪,但不愚蠢。黔中郡关系重大,岂会和我们交换。”

“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司马错道:“楚国不愿意换地。秦国也就不用背负骂名了。”

“司马错将军之言,甚合我意。”秦王驷笑道:“楚王不愿意换地,寡人也就不用担当罪责。”

太子荡道:“父王,我们恐怕不能如愿了。”

秦王驷低沉道:“什么意思。”

张仪苦笑道:“张仪欺了楚国,楚王勃然大怒。楚王不要秦国的土地,只有一个条件…张仪的人头。”

“张仪的人头,还要为寡人做事。寡人怎能舍得。”秦王驷将张仪不语,惊道:“张仪,你是打算去楚国。”

张仪点了点头。

秦王驷道:“张仪,你去了楚国,就等于陷寡人不义。”

“王上,楚王要张仪去楚国。张仪去楚国见楚王,楚王又能拿我怎么样。”

秦王驷急道:“你去楚国就等于送死。”

张仪谈笑风生道:“张仪的人头能够为王上取得黔中郡,有何不可。”

秦王驷喝道:“一百个黔中郡也抵不上你。”

“王上如此说,臣倍感欣慰。即使死在了楚国,也值了。”张仪躬身行了国礼,又道:“王上,就让臣去会会楚王。张仪能欺他一次,就能欺他第二次。我去了楚国,楚王也不能拿我怎么样。我若不去楚国,秦国理亏。楚、秦两国再次开战,兵戈相向,终究不是件好事。”

“好。寡人允许你去楚国。张仪,你要答应寡人,活着回来。”秦王驷厉声道:“楚王敢杀你,寡人必定会起全国之兵,为你报仇。”

张仪笑道:“张仪没有亲眼目睹王上成就霸业,是不会死的。”

秦王驷笑道:“寡人等着你来见证秦国的霸业。”

张仪离开秦国,奔向楚国。

侍从张鱼问道:“秦相,你欺骗楚王再先。随后,秦楚爆发大战,丹阳一役,斩杀楚人八万。楚人恨不得扒你皮,吃你肉,喝你的血。秦相再次入楚,不是自寻死路。”

“你放心吧!”张仪胸有成竹地答道:“楚王是不会让我死的。”

“楚王最恨的人是秦相。”张鱼疑惑道:“秦相不会是糊涂了吧!”

张仪微微一笑,沉默不语。

楚王要杀他,他还要把脖子送到楚王的面前。张仪糊涂了?此刻,张仪比任何人都要清醒。去楚国看似难逃一死。然,张仪了解楚王,了解自己的对手,更了解楚国。

楚王忽闻张仪不怕死,来到楚国,怒道:“张仪把寡人骗得好惨。如今,还敢来楚国。”

“来人。”楚王大喊道:“将张仪关入死牢,找个好日子送他上路。”

张仪正在楚国酒驿饮酒,昭雎带着将士走进酒肆。

张仪见了,也不害怕,神色镇定自若,举起酒樽打招呼道:“昭雎将军,好久不见。要不要坐下来喝一杯。”

昭雎坐在酒桌上,端起一盏酒,冷哼一声,“张仪,赶紧多喝一杯吧!进入牢狱,怕是不能享受人间美味。”

“昭雎将军是打算杀了我吗?”张仪伸出脖子,笑道,“麻烦将军,下手快一点。张仪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疼。”

“来人。”昭雎将手中酒盏,仍在地上,厉声道:“将他带走,关入死牢。找个好日子,送他上路。”

同类推荐
  • 东界初阳

    东界初阳

    盘古挥斧开鸿蒙,子丑寅卯十二支。清升浓下日月明,星辰环绕万物生。混沌再分三界乱,神鬼妖魔人涂炭。若问世间何为此,须看初阳三界传。
  • 五代群英

    五代群英

    唐朝末年,中国大地上有数十个军事实体先后存在,分别是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还有角逐中原,称王称帝,与五朝或合或离,不相统属的国度,称作十国:吴国、南唐、吴越、闽国、楚国、荆南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他们间不断争夺、残杀、吞并、分裂、兴起、败亡。。。。。。区区53年,中华大地上简直乱成了一锅粥,众强权你方唱罢我登场,直杀得人尽鸟飞,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后来军人出生的赵匡胤,趁着主幼国疑的机会,制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继而又演出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把戏,巩固了赵氏政权,全国逐步统一。然而北方辽、金、夏先后兴起,宋廷积弱难返,北宋两个皇帝都做了俘虏。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最后重蹈覆辙,三个小皇帝或被俘,或死亡,或葬身大海。。。。。。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没有穿越,只有精彩的历史!五代十国也就五十多年的事儿,但比三国还要精彩。在这里,大家可以认识一些诸如李克用、朱温、李存孝、李存勖、郭威、石敬瑭等很有看点的历史人物……用《明朝那些事儿》的文笔,描写不输于《三国》的精彩!
  • 魔术之王

    魔术之王

    这是一个以魔术为依托,关于“表象与真相”的故事。魔术师通过技艺制造出不可思议的表象,以不可思议的表象遮掩了真相而具备了神奇的艺术感染力。而人生乃至时代也有它的表象与真相。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魔术师,他靠着出众的技艺闯荡上世纪三十年代波谲云诡的上海滩,被日本人营造的表象迷惑,误入一个巨大的阴谋,却通过他最擅长的魔术最终推导出真相,拯救了自己、拯救了他爱的人、甚至拯救了乱世下的众生……
  • 春

    觉新兄弟的继母周氏的娘家人来到成都,要为觉新的表妹蕙完婚。蕙是聪明美丽的女孩,却被顽固的父亲许给荒淫的陈家,大家都替她惋惜,觉新在她身上看到梅与珏的影子,却无力帮助。这时,觉新的爱子海儿不幸病死,他对生活更加没有了信心。觉民与琴则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鼓励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三房的淑英被父亲许给冯家,她极力想挣脱不幸的命运,甚至想过效仿鸣凤去死,觉民与琴决心帮助她脱离家庭,去上海找觉慧。蕙完婚后过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为婆家不肯请西医耽误了医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觉新,也使他开始支持觉民等人的计划。最终,淑英在觉民等的帮助下,被护送到了上海。
热门推荐
  • 泪樱

    泪樱

    [前面有点压抑,后面超级甜,结局美好,小仙女专场]可叹,春风不识樱开之意,待如溪水三尺,送去的也只不过是残枝败柳。皆说繁星绘眼眸,皓月如水中玉,但这挡的下瞳孔的双手却抓不住渺小的宙尘,盛得下万物的竹篮却也只捞起了破碎的镜花。可笑,吾等凡人心神所及,仙人所至,顶多只不过是厌透凡尘少年昏睡前的黄粱一梦罢了。......愿为世之彼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锦衣剑仙

    锦衣剑仙

    那一日,轮回交替,本该亡命的关凌,成为了另一个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世间延绵万万里,唯我独狂唯我尊。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雄起三国

    雄起三国

    乱世枭雄并起,天下谁能问鼎?新的三国策,新的故事。【已签约】
  • 漫威华夏复兴时代

    漫威华夏复兴时代

    开局在阿斯加德本源世界抢了以太,杀了魔狼芬里尔的两个儿子,然后做成火锅,送给吕洞宾吃 ,认识史蒂夫,改良血清。 回到华夏,建军工基地,华夏复兴,建立天庭,灵气复苏,我要让这个民族在宇宙之中光彩闪目,成为宇宙中的神族,掌控宇宙。
  • 魔鬼法则

    魔鬼法则

    〖签约作品 绝对完本 放心阅读〗神秘的魔法师、勇猛的骑士、危险的刺客、诡异的盗贼应有尽有。一个狡猾奸诈的盗贼小头目……剽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这是一段邪恶的人生旅程。书有些慢热!后面会有大家期待的情节!
  • 三话注

    三话注

    “笑原哀,悲自喜,无即有;及反思之,则哀可笑,其喜乃悲,而有亦无。”浓亿文于万言,萃万言成千字,继而重新展开,却难免憾伤悲无之逸失。
  • 我为宗师!

    我为宗师!

    地球某宅男陈天福在家打游戏突然电脑爆炸,穿越异世界开启风生水起的修炼之旅。我陈天福简简单单定下个小目标修炼成什么仙帝神帝就好,不给我们穿越一族丢脸。
  • 蘑菇圈

    蘑菇圈

    本书由《蘑菇圈》和《三只虫草》两部小说构成。《蘑菇圈》里的斯炯,从政治荒诞的年代走到当下,经历了诸多人事的变迁,以一种纯粹的生存力量应对着时代的变幻无常。小说沿袭着阿来一贯的对于藏区的“人”的观照,用笔极具诗意,将现实融进空灵的时间,以平凡的生命包容一个民族的历史,表露出阿来对于藏区的人的“生根之爱”。《三只虫草》讲述的藏区小学生桑吉在藏区的“虫草季”,为减轻家庭经济拮据和自己内心纯粹的理想而逃课挖虫草的故事,面对着一个复杂的成人世界,桑吉纯净的心灵世界显高贵。小说充盈着一种温暖而动人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