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400000129

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灭巴蜀,姬平回国争位

秦国攻打赵国,秦军之猛,赵军也不弱。秦、赵两军交战赵中都、西阳。赵国战败,赵中都、西阳被秦人占领。

秦王嬴驷在咸阳宫得知捷报,大喜道:“我大秦将士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张仪恭贺道:“秦国有王上之英明领导,又有大秦将士用命。秦国,岂能不争霸诸侯。视天下诸侯如无物。”

秦王驷拿出一封国书,递给张仪笑道:“你看看,这是什么。”

张仪接过文书观阅,大声道:“天佑我秦国,臣恭贺王上得苴、蜀两国千里之地。”

“寡人用司马错之策,以司马错为将,都尉墨为副将,从金牛道而出,灭苴国,南下攻破蜀军葭萌关。蜀王拥兵十万,不战而开门纳降。”秦王驷神情激动道:“司马错用计之高,胆识之大。不足十月,灭了苴、蜀二国。司马错实乃将才也。”

“恭贺王上。”张仪笑道:“我们向东攻赵,得赵中都、西阳。向南灭苴、蜀两国。王上,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秦王驷笑道:“司马错之策,张相可还记得。”

张仪忙道:“臣不敢忘。得巴蜀,以望楚。楚亡,天下安。”

秦王驷厉声道:“寡人灭了苴、蜀两国。接下来,寡人要夺取巴国之地。”

“巴国位于大江之上,群山众多。东临楚国,背靠蜀国。巴人,能征善战,民风彪悍。与楚国相争,而不落败。”张仪愁苦道:“巴国不好打啊!”

“不好打,也要打。”秦王驷眸色充满自信,“寡人坐拥秦川、苴、蜀、巴数千里之地。天下诸侯,安敢与我秦国争雄。”

张仪迎合道:“王上所言极是。”

秦王驷没想到数万人,开疆千里之地,眸色激荡,感概万千,“张相啊!秦国一路走来,颇为艰难。能有今日之局面,实属不易。寡人想起走过的每一步,皆是热泪盈眶啊!”

张仪指着堪舆图道:“我国得了巴国,将秦地、苴、蜀、巴,连成一片。秦国坐拥之地,乃有数千里,便能与楚国一战。”

楚国疆域之广,诸侯不敢欺楚。秦王驷想起占领巴蜀,就可以窥视楚国,神情激荡,豪言壮语道:“寡人也是这个意思。故而,派遣嬴麋领兵一万,前去支援司马错。巴蜀之地,寡人笑纳了。”

“我们得巴蜀之地,楚国势必不会甘心的。我们要麻痹楚国,我们谋取巴蜀的真实意图。”张仪指着地图,笑道:“臣建议,我们继续攻打赵国。以迷惑天下诸侯。”

“嬴疾也是这个意思。”秦王驷注视着地图,“夺取赵国旧都晋阳。向东依望赵都邯郸。向南亦可观韩魏两国。”

“正是。”张仪又道:“向南去巴蜀,窥楚国。向东伐赵国,取晋阳,可谋中原。天下,岂不是由我秦国说了算。”

秦王驷沉思良久,方道:“中都、西阳一战,我军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赵君那小子,继位之初,胆敢以一国之力,对抗齐、秦、魏、楚、燕五国。赵君安会臣服我秦国。赵国是硬骨头。我们继续打下去,会深陷其中。”

张仪见秦王没有攻伐赵国之意,忙道:“取晋阳便是得天下。王上,不可不取。”

“即便得了赵国晋阳,我国也会付出惨重地代价。得晋阳,我国便与赵国结下死仇,在无机会出函谷与诸侯争长短。”秦王驷又道:“赵氏丟了龙兴之地。赵君那小子也会不服,更不会善罢甘休。”

张仪厉声道:“赵国不服,我们打得他臣服。”

“赵国我们已经敲打了,也取了赵中都、西阳。”嬴驷指着西境、北境道:“义渠国死而复生,卷土重来。西戎也是蠢蠢欲动,欲攻我秦国。寡人在和赵国开战,结下梁子。赵国联合韩、魏共击我秦国。秦国的局势不乐观啊!”

张仪问道:“王上,不打算继续攻打赵国了。”

“攻赵一事,先缓一缓。”秦王驷续道:“寡人以庶长操为将,出兵横扫义渠。寡人要义渠境内寸草不生,十年内不敢南下觊觎我大秦的土地。”

“我们攻打义渠、西戎,向南兼并巴、蜀两国。”张仪思之又道:“王上,我们不攻打赵国。臣建议出兵攻打韩国,混淆中原诸侯视听。”

“张相所言深符寡人之意。”秦王驷指着韩国,“寡人得巴蜀,以窥楚地。秦、楚两国也会有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秦国和楚国开战,决不能让楚、韩、魏三国走在一起。寡人敲打韩、魏,便是要他们忌惮我秦国。”

张仪问道:“燕王哙禅让子之,派出使者前来我国。王上,燕国之事,我们是否插手。”

“秦国横扫义渠,震慑西戎。南取巴蜀,以窥楚国。寡人在攻韩、魏。”秦王驷扶着头,叹道:“燕国之事,寡人想要插手也是爱莫能助啊!”

“燕国虽是苦寒之地,亦是牵制齐、赵两国重要的棋子。燕王哙让国子之,中原格局定会动荡。”张仪露出诡谲的微笑,“一旦我们腾出手来,在插手燕国之事。”

“燕王哙让国,齐、赵两国有何动静。”

“赵国表态不干涉燕国内政。齐国表态要管燕国之事。今,齐国送燕太子归国。想必,燕太子已经回到燕国了。”

“燕太子归国。”秦王驷叹道:“燕国要乱了。”

“燕国乱了,吸引中原诸侯的目光。”张仪道:“我们便可以腾出手脚,兼并巴蜀,横扫义渠,震慑西戎。”

“知我者,张相也。”

……

齐国插手燕国之事,传入赵都邯郸。

赵君惊道:“齐国要动手了。”

赵豹狐疑道:“齐国,为何不出动大军,帮助太子平登位。”

肥义平静答道:“姬平归国,燕国注定要乱了。燕国一乱,齐国便可坐收渔利。”

田不礼也道:“齐国不是真心实意帮助姬平归国复位。齐国觊觎的是燕国的土地。”

李兑问道:“太子平,派出使者来到我国。君上,是见,还是不见。”

“告诉使者,燕国之事,燕国自行做主。寡人,不帮子之,亦不会帮太子。寡人要的是燕、赵两国边境之安稳。”赵雍笑道:“燕国一乱,齐国将会有大的动作。燕、齐两国的友好岁月,算是走到了尽头。”

出使齐、赵两国的使者回到燕国蓟城,转达了赵、齐两国的态度。子之闻言齐国出言不逊,试图插手燕国内政,怒道:“齐王胆敢管我燕国之事。寡人,倾国之兵与之相抗。”

“王上,不可。”子玉急色道:“王上刚继位,国内不稳。我们不可与齐国相抗。”

“齐王如此羞辱我,我安能咽下这口气。”子之目光折射出怒火,“我要让齐国,付出惨重地代价。”

“王上推行新政受阻,国内大臣多有不服。我们要和齐国相争,还需时日。当务之急是稳定内部。”燕相担忧道:“王上,万万不可逞一时之能。”

子之收起慈善地面目,露出狼牙,“安敢反对寡人者,寡人将以血的代价给他们长记性。”

“如此一来,人心惶惶。燕国势必大乱。”

“寡人管不了那么多。”子之咆哮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燕相泣道:“燕国是要亡了。”

“燕相,安敢诅咒寡人。”子之闻言不喜,怒喊道:“来人,将燕相拉下去。”

两名侍卫,走了进来。

“放开,我自己走。”燕相泣道:“燕国亡了。”

‘燕国亡了’这几个字,回荡在燕国的大殿上,久久不能弥散。

“王上息怒。”子玉出列道:“斥候来报,齐国护送太子回国。王上,我们如何应对。”

“齐国派了多少人护送太子归国。”

“不足百人。”

“什么,不足百人。”子之当堂大笑道:“太子手中就这点人马,也想和寡人争燕国的天下。可笑,可笑啊!齐王是有多鄙视寡人了。区区百人的齐国勇士,安能与我数十万将士相抗。”

“王上不可大意。”子玉提醒道:“齐国虽不足百人。但燕国之内,尚有拥护太子之人。若效忠王上之人,转投太子麾下。王上和太子势必有一场大战。王上,我们还是早点做准备才行。”

“你的意思是说,我打不过竖子。”子之语调阴沉道:“背叛寡人者,灭三族。”

“齐王当堂放言,插手燕国内政。护送太子归国,齐国必有后招。”鹿毛寿神色不安道:“姬平不是王上的对手,但他身后的齐国才是王上真正的对手。王上,与齐国开战。我们不可大意。”

“中山之地,不足八百里,兵不过九千乘。尚不屈服齐国的大兵压境。”子之讥讽道:“寡人拥地千里,代甲数十万。岂会怕了齐国。”

“王上…”

“不用说了。”子之大袖一挥,武断道:“寡人心意已决,先教训庶子,再与齐国以争高下。”

齐王田辟彊派田阳护送燕太子平归国。

姬平归国心切,昼夜奔袭赶回燕国。当他双脚踏上燕境之时,望着燕国的大好山河,双眸热泪盈眶,“燕国,我回来。”

这时,燕国境内扬起一片尘土。等到尘土消散,大批燕军将士整装而至。秦真见状,立马做好迎战之势。田阳也指挥齐军做好防御。

齐王田辟彊给齐将田阳的命令是护佑姬平归国争位。姬平死在了燕、齐两国的边境之上,齐王之谋终将落空。他的一世英名,也会毁于一旦。姬平的生死,牵扯了太多人。

姬平死在哪里,被何人杀死,田阳漠不关心。但田阳绝不能让姬平在自己手中有任何闪失。

“保护太子。”秦真指挥身边的护卫上前,叮嘱道:“太子小心。”

姬平虽分不清眼前的燕军将士是敌是友,但他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使他临危不乱。对于姬平而言,生死是小,辱节是大。

燕军将士分出一条路来,一名燕将走了出来,喊道:“来者,可是太子。”

姬平面不改色道:“我乃燕国太子。尔乃何人。”

“太子,你总算回来。这一天,我等好苦”。燕将哭泣道:“末将栗源,恭迎太子。”

秦真警惕道:“太子,小心有诈。”

“栗源世代受燕国先祖之恩,子之谋逆,夺了王位。太子归来,末将麾下一万将士,供太子驱使。”栗源躬身一跪,起誓道:“栗源,誓死效忠太子。”

燕军将士齐声高呼,“誓死效忠太子。”

“老将军快快请起。”姬平上前搀扶,“将军,受苦了。”

“子之乃人臣,夺了主君之位。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请太子主持正义,出兵攻打子之。”栗源泣道:“我愿为太子身先士卒。”

姬平拍了拍栗源宽厚的肩膀,对着燕军将士高道:“子之夺了我的江山。我决不会放过他。我回到蓟城就是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我才是最有资格成为燕国的王。诸位将士,愿意随我讨伐奸贼,匡扶正道否。”

众人齐声道:“我等誓死追随,效忠太子,匡扶正道。”

“好。你们是大燕的好男儿。”姬平对着燕国的山川起誓道:“这次我回来了,便会不惜一切代价夺回王位。我成为王上那日,尔等皆是有功之臣。”

燕军将士,齐声高呼,“燕国万岁,太子万岁。”

姬平问道:“将军,国内的局势如何。”

“先王让国之后,子之实行新政,大力改革。宗室不满,百姓多怨。太子归国,上承天意,下安黎民。自然会受万民拥护。”

姬平仰天长叹道:“民心向我,乱臣可灭,燕可复。”

栗源吸了一口气,叹道:“只可惜。忠于王上,忠于太子的文臣武将,或被革职,或被流放,或被杀害。现在燕国朝中皆是与子之同流合污者。太子想要夺回江山,夺回王位。恐非易事。”

“纵使前途黑暗,我也要一路前行。”姬平握紧拳头,放言道:“我回来了,就不会允许小人放肆。我是燕国的太子,未来燕国的王。我才是燕国之主。”

“臣誓死效忠太子。”

姬平眸色阴冷道:“我不但要夺回王位,我还要与诸侯一脚长短,争霸天下。那些背叛我,效忠子之的人,我会全部杀光。”

秦真道:“子之党羽众多。太子,不如我们向诸侯求助。”

“夺回自己的江山,要靠自己的双手。”姬平吐出一口气道:“燕国之事,由燕国人自己说了算。”

“太子,接下来由栗源将军护送,我的使命完成了。”田阳道:“告辞。”

“田将军护送我归国,一路辛苦。将军若肯助我回国争位,一旦我成为燕王,燕国军政悉数交给将军。”姬平留意着田阳脸上的变化,又道:“将军是否有意留下来,帮助我。”

“承蒙太子看得起我。”田阳不为姬平开出的条件所诱,正色答道:“齐王待我不薄,我怎可背弃之。”

“将军心意如此,我也不好强加挽留。”姬平行礼道:“将军慢走。”

田王行礼,便返程归国。

“我手中若有此等良将。燕国的王位,何尝不是我的。”姬平看着田阳远去,重新振作精神道:“众将士,随我兵发蓟城,斩杀乱臣贼子。”

同类推荐
  • 战国演绎

    战国演绎

    本书《七国争霸》系《战国演绎》的第五册,全书65章,约38万字。主要内容是楚怀王时期三十三年(公元前329年至296年)的战国历史。这里所说的七国,是指楚、秦、齐、魏、韩、越、蜀的七国争霸战。小说再现了当年的楚蜀之战、汉阴之战、褒汉之战、楚定汉中、古城之战、陉山之战、襄陵之战、荷泽之战、联横合纵、魏王禅冠、郑庄比武、纵约伐秦、大战函谷关、屈原被贬、郑袖立后、怀袖论兵、曲沃之战、商於之争、三战商南、楚失汉中、丹阳之战、鏖战商洛、蓝田之战、三战蓝关、广陵之战、楚定江东、楚困韩雍、诏告会稽、楚廷兵变、垂沙之战、楚秦联盟等。本书上承的是《诸侯争王》,下启的是《战国联盟》。
  • 大宋燕王

    大宋燕王

    绍兴十一年,南宋君臣赐死岳飞,收缴张俊、韩世忠等武将兵权,宋金议和,断送了大宋收复北方领土的最后机会,在不远的将来只能在苟延残喘中,一步步走向灭亡。而此时,不知道自己身负特殊使命,被安排来到宋代的杨丛义,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却被冤进死狱,面对未知危险,看他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从囚犯到入仕为官,与赵构、秦桧等南宋君臣斗智斗勇,得陆游、辛弃疾等辅助,最终统御天下军马,挥剑北伐,逆改南宋天下!一统东方沃土,功成名就!
  • 大海商

    大海商

    才子赴京化身幕僚,权力巅峰游刃有余,天子倚重,内有百年皇家隐情。荡倭寇,平海盗,开一代海上丝绸之路,功德无量,令世人敬仰,却有万般艰险,生死两茫茫。
  • 大宋鸣镝风云录

    大宋鸣镝风云录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厥。”当年岳武穆的一首满江红,曾唱得多少我大宋华夏热血男儿的热泪盈眶。靖康耻啊,这是我华夏大汉民族心中一种永远的痛。如果历史在这里发生一个转折,来拐一个弯,那大宋会走向何方?那我煌煌中华,将会走向何方?
  • 大明门之锦衣三少

    大明门之锦衣三少

    永乐末年正逢乱世之秋,混入锦衣卫的他举步维艰,掩藏一个惊天秘密为与养父共辅明君,险象环生与兄弟共进退,暗潮汹涌的官场之中尔虞我诈,他步步为营、以身犯险,不惜一切!与挚爱一路艰辛,携兄弟浴血抗争,力挽狂澜于大明门,且看锦衣三少如何执掌风云成就一世功绩!谱写一段属于他的传奇……推荐自己的另外两本书《陆鼎记》《熊渝记》桥那谢谢!拜托收藏啊!谢谢!新书《熊渝记》,续写古龙残稿,谢谢捧场!
热门推荐
  • 贱贱剑修

    贱贱剑修

    平凡的林小米,遇到一个女鬼,不小心成为剑修。但,他很怂。
  • 鬼斧·神工

    鬼斧·神工

    神兵天成,惊世再现,试问天下谁与争锋;魔教复生,纷乱武林,笑看世间孰是英雄。朝野江湖,山河画卷,刀剑如歌风月如梦;少年侠客,天之骄女,执手偕老快意人生。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战流

    战流

    科技与玄幻的碰撞,野蛮、狂野与理性文明的交锋。看情节,悟人生,阅尽世间百态。汪洋恣意、天马行空的想象海洋中,君主沉浮。第一次天地大破灭之后,人类科技覆灭,世界悄然改变。当迎来新的第一抹黎明,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曾经立于食物链最顶端的人,奉行天地规则的天敌灭,科技遗留的余患机械以及混乱的野兽,神秘的其他生命。错综复杂中,一个出身于普通人族,黑山中的小村庄的普通少年,悄然走进世界的眼帘。揭开尘封的过去……
  • 及时止损

    及时止损

    从初一到大一走向沈行次的一百步凌随走到第99步时往回走了即使走到一百步沈行次也不会看凌随一眼
  • 二代神话

    二代神话

    凡界之上是天界,天界之上是九级世界,九级世界之上是神秘的零世界。进入零世界,有一道看不见的门,称为造化之门。打开门,进入造化界,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白衣服的老人坐在那里,随手一抓再一握,手中出现一颗金色种子。老人将种子扔向茫茫混沌,种子金光闪烁,吸收混沌精华,长成世界树,每片叶子就是一个星球。姚三来到老人身前,老人说:“你来了,从今后你就是造化之主!”
  • 惊华

    惊华

    安娴之喜欢悬丝傀儡戏。因为面对那些傀儡,她可以操控着纤纤银丝变换着它们的一举一动,同样的道理放在人与事之间,以一驭万也并非痴人说梦。谋势设局,所有人都在交错缠绵的银丝中癫狂起舞,聪慧者绞线厮杀,愚昧者受人摆布。在这诡异的云波中,她时而明若观火,时而迟钝浑噩。生死博弈。“杀人诛心,是我的乐趣。”侠肝义胆。“我与文修,乃生死之交也。”爱恨嗔痴。“短折而死是我罪有应得。”“我终究是恨透了你。”
  • 御九界

    御九界

    火灼灭苍生古道,水淹尽日月星辰。折一片黄花柳叶,可斩山河破碎;落一篇楷笔行文,可定九界乾坤。生于悲惨,起于信念,持于拼搏,终于埃落!定意志于天地,灭万法于水火,我荒允尘抉择这九域,荡踏这乾坤!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