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400000121

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诏(下)

赵歇为一方郡守,为政清明,造福百姓。与邻国韩国执行开明的政策,深受上党郡和韩地百姓拥戴。

攻秦击齐,落得大败,赵国宫廷将失败的责任推给了赵歇。赵歇回国便锒铛下狱,上党郡内的人也是不服。

晋阳郡主赵云舒和代郡郡守兼代相赵固两人出列反对驱逐王后、处死上党郡赵歇。

赵云舒和赵固的意思,也是代表了三郡的心声。

赵庄等年轻的将领,也纷纷出列表示拥护。

公子成见赵固和赵云舒出来为赵歇说话,语调冰冷道:“你们是想逼宫、造反吗?”

公子成此言一出,形势对赵固和赵云舒极为不利。逼宫、造反是多大的罪名。

“大司寇,我等实话实说,并无造反之意。”赵云舒神色不惧,反击道:“你们逼迫王上驱逐王后、处死赵歇,逼宫之意甚浓。”

“根据赵律,战败则死。赵歇先败齐,后败秦。理应处死,以谢国人。”公子成语调平和,“韩女蛊惑了王上的心智,才导致我国损失数万健儿。国内怨恨四起,皆说韩女是不祥之人,为赵国带来噩运。王上不驱逐韩女,忤逆国人。一旦发生民变,赵国危矣。为了顾全大局,驱逐韩女,处死赵歇,方可平息众怒。”

赵云舒大笑道:“赵歇将军为国家做的奉献,你们也选择视而不见吗?”

公子成冷哼道:“功是功,过是过。赵歇战败,理应处死。”

“战败则死。”赵云舒的目光,迎向众人,“试问有谁还会真心实意为国戍守边关。谁还愿意为国效力。尔等身在繁花似锦之地,怎知边塞之苦寒。赵歇将军尚有胆量与敌人开战。尔等,岂有半点胆色。”

赵文冷声道:“赵歇战败,不以赵律论处。律法威严何在。”

“我们打不赢齐、秦两国,乃实力不济所致,非人谋所能及。怎可将责任推给王后和赵歇将军。尔等身为男儿,岂不羞愧。”赵云舒双眸充满鄙夷,“七尺男儿,不能保护家国,不能保护自己的女人,要之何用。”

赵云舒这句话既是说给众人听的,也是说给赵雍听的。

赵雍闻言,脑海深处涌现出昔日立下的誓言…我的女人,我来保护。

与君一诺,此生必践。此刻,正是捍卫自己誓言的时候。

赵云舒在大殿上不俗的表现,比他这个国君要出色得多。赵云舒虽是女儿之身,但其智慧、魄力、胆识,不输于男儿。

赵雍身为国君,岂能输给她。

众臣见王上伸手示意,停止争吵。大殿内陷入一片安静。他们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王上最终的决断。

“你们要寡人给国人一个交代。好,寡人给你们交代。”赵雍起身往前走了几步,面向众人。诸臣只见王上伸手从头顶上摘下王冠。面对王上怪异的举动,大殿内一片躁动。

赵豹惊道:“王上,这是干什么。”

“你们不是要寡人一个交代吗?”赵雍指着放在一边的王冠,续道:“这就是寡人的交代。”

李兑道:“王上,这是什么意思。”

“修鱼、观泽,我国付出数万人的生命。寡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怎可怪罪他人。”赵雍仰头吸了一口气,怅然道:“寡人愧对死去的将士,也无颜面对国人。寡人摘去王冠,自贬为君,以谢国人。你们想要一个交代,寡人成全你们。即日向国人昭告寡人的过失。”

赵雍下达罪己诏,给臣子和国人一个交代。赵国宫廷因为赵雍去王称君之事,引发了一场强烈的地震。

行王道,以争天下。此乃,赵国先君的梦想。今,赵国已行王道,尚未争天下。赵雍主动摘去王冠,自贬为君。群臣闻言,一片躁动。皆认为王上之举,太过儿戏。

那日,夜深人静。

赵雍对着司马望族道:“他们不是要一个交代吗?寡人就给他们一个交代。寡人就算负罪天下人,此生亦不会负她。他们怎么说寡人,寡人不在乎。寡人在乎的是她。”

司马望族闻言,脸色恐惧道:“王上,你为王后负罪天下人,值得吗?”

“身为男儿,就应该做男儿之事。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岂配拥有男儿之躯。”赵雍的双眸异常坚定,无论任何人皆不能动摇他的决心,“望族,你会支持寡人吗?”

“望族誓死追随王上。”司马望族道:“王上,邯郸将会迎来一场暴风雨。”

赵雍笑道:“寡人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难道这就是王上要给国人的交代。去掉王的称谓,这个代价是否太大了。”司马望族眼神往王上哪里看了看,再快速扫视群臣的神情,心道:“王上的这场暴风雨,着实不小。不知王上稚嫩的肩膀,能否承担起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称王乃争天下之本,岂能废除。”赵豹情绪难平,语调颇有责怪之意,“王上,不可任性。”

“相邦所言有理。”公子成心平气和地道:“不行王道,自贬为君。天下者,从未闻之事。请王上收回成命。”

群臣纷纷附和道:“请王上收回成命。”

“卫候去候称君,为三晋之臣。今,寡人亦可自贬为君。”赵雍不惧臣子的压迫,扬声道:“古之没有去王自贬为君者,寡人便做天下第一人。”

“当今乃大争之世,中原诸侯国效仿魏、齐、秦三国,行王道,争天下。王者霸业,乃有为之君所推崇。亦是有为之君之志向。我国不行王道,中原诸侯岂非不讥笑于我。”

“王上不行王道,自贬为君,乃自甘堕落。一旦天下格局有变,赵国以何名义面对诸侯,与之争天下。”

“寡人就是要告诉中原诸侯,赵国没有称霸诸侯的志向,亦不会与之争天下。”赵雍正色道:“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无王者之实,安敢称王乎。”

“当今乃大争之世,行王道已被诸侯国纷纷效仿。赵国的实力比不上魏、齐、秦、楚四国。但比得过韩、燕、宋三国。如今就连中山、楼烦、林胡、东胡等国,皆自立为王。赵国岂能不行王道,以争天下。”

“寡人,不行王道,自甘为君。即刻昭告国人,昭告诸侯列国。”

散朝后。赵豹追着大司马肥义问道:“王上去王称君,你怎么也不说句话,规劝王上。”

肥义无奈道:“王上的性子,相邦岂能不明白。”

“但也不能由着王上胡来。”赵豹叹了一口气,自责不已,“都怪我,我不逼迫王上驱逐王后,处死赵歇将军。王上,也不会...不会...”

赵豹见肥义不答,似乎在想什么,问道:“你怎么了。”

肥义道:“没什么。”

驱逐王后,处死赵歇。肥义已然察觉到,这场宫廷会议好像是有人刻意安排的。王上顶不住臣子的压力,顺从了他们的心意。不知会寒了多少将士的心。

肥义虽然明白其中的大义,但他身为外族之臣,人微言轻没有分量。故而,在大殿上他选择缄默不发一语。

赵豹道:“你主意多。有没有良策,劝王上收回成命。”

“王上此举是正确的。”肥义见相邦准备开口反驳,续道:“去王称君看似胡闹,实则不是明智之举。”

赵豹闻言,顿时气急道:“哪有人不当王,反而为君。王上之举,难道不是胡闹。”

肥义见对方情绪缓和,方道:“相邦,王上之举,有三个好处。”

赵豹语调不善地回道:“我倒要听听,你说的好处是什么。”

肥义斟词酌句,“其一,中原诸侯纷纷自称为王,相互攻伐,以成霸业。王上不图虚名,难能可贵。”

“此乃君上自甘堕落。”赵豹冷哼道:“其二呢?”

肥义答道:“其二,三晋合纵威胁了齐、秦。此次齐、秦两国联合攻打三晋,也是给我们上了一课。三晋的实力是无法与之争雄。”

赵豹闻言,也觉得对方所言不虚。三晋,已经不能主宰天下格局。

肥义顿了顿,又道:“其三,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欲行王者,必有其实。王上能够从血的代价,认识到赵国国力不足,此乃幸事。”

“话虽如此,我也实在难以接受。”赵豹愤愤不平地说道:“国君乃国人寄托所在,也是国人的精神寄托。王上自贬为君传了出去,岂不是将自己的错误,公布与众吗?国人得知后,会不会掀起一场风波。犯错的永远是臣子,岂能是国君。为了国君的声誉,牺牲我也在所不辞。”

“这就是国君的魅力所在啊!不会因为自己,牺牲任何人。”肥义懂他话语之中的意思,为了维护国君的声誉,哪怕是牺牲再多的人也是应该的。

国君的威仪是至高无上。国人也相信国君是不会犯错的。犯错的只会是臣子。

赵豹赞成驱逐王后、处死赵歇不是因为和他们有间隙,而是他为了维护国君的威仪,不得已而为之。然,赵豹忽视了王后在国君心中的分量。也忽视了国君是一位怎样的人。

“王上去王称君,昭告诸侯,昭告国人。此乃证明王上是一个有当担、有责任之人。国君公开认错,也是明君之姿。”肥义面对着和煦的阳光,深情地道:“这样的国君,才是我们臣子想要的君主。”

修鱼、观泽战败,主将赵歇自知难逃一死。但他的死能够挽回国君的威仪,对他来说是无上的荣幸。他在牢里漫长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赵歇看着狱卒死人般地表情打开牢门,他已然知晓这一日总算来了。

赵歇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摊开手道:“能否为我取一樽酒来。”

狱卒不敢怠慢,一边命人去取美酒,另一边解开赵歇手上的铁链。

“多谢。”赵歇虽陷入牢狱,也不失将者之风,接过酒樽,痛快畅饮,笑道:“还是上党郡的酒好喝。此生,再也喝不到了。遗憾啊!”

狱卒引路道:“郡守,请。”

“多谢。”赵歇归还了酒樽,整顿衣襟走出了牢门,已然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当赵歇走出牢房大门,便看见晋阳郡主赵云舒、代郡郡守赵固及宫卫使司马望族和赵庄等一干人等,心道:“有这么多人来为我送刑,此生足矣。”

赵歇对着众人,拱手行礼。

众人也拱手回礼。

赵歇,意气风发道:“多谢诸位前来送我。”

赵云舒笑道:“赵歇将军,我等是来迎接你的,并非是前来送你。”

“你什么意思。”赵歇纳闷道:“你们不是来送我上路的吗?”

赵固笑道:“送你走了,我去上党郡找谁喝酒。”

赵歇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狱卒忙道:“大人,你自由了。你是我第一个见过从大牢中活着走出来的人。”

赵歇茫然道:“这是怎么回事。”

赵云舒一字一句道:“王上下达罪己诏,去王自贬为君。此次战败的责任,王上一人承担。”

“什么,王上...自贬为君...下达罪己诏...这...”赵歇双眸含泪凝视着丛台宫的方向,哀道:“王上,我有负于你。”

同类推荐
  • 东周策

    东周策

    风卷云涌,雷震九宵,随之周室王朝大厦倾倒崩塌,一幅波澜壮阔历史长卷,展现于世人眼前。春秋诸侯争霸,战国七雄混战,大争之世,中华文明复兴之时!其时,诸子百家,各施其义;文坛巨匠,著史流芳;将士豪杰,浴血沙场;王侯将相,决胜庙堂!前后历时五百余年,成就无数不朽佳话,百世传颂
  • 大象无形曾国藩

    大象无形曾国藩

    丁忧侍郎,被朝廷夺情起复,帮办湖南团练大臣:一介书生,为国家出生入死,终成一代相国名臣。他是大清开国文官封侯第一人,他是后世争议最大、毁誉最多、至今尚无定论的人。他到底是睁眼看世界、推动历史进程的功臣,还是镇压农民起义、阻碍历史前进的元凶?揭开层层迷雾,让你看一个全新、全面、真实的曾国藩!
  • 穿越之侠骨神医

    穿越之侠骨神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正值霸业有成之时却忽然得了风头病。神医华佗为了给曹操治病反遭牢狱之灾,临死之前把医学奇书《青囊经》送给挚友叶怀仁。不料,叶怀仁妻子误烧奇书,仅剩半本留存人间。叶怀仁单凭半本医书行走江湖,悬壶济世,人人称呼“叶神医”,从此美名扬遍天下。
  • 战国演绎

    战国演绎

    本书《七国争霸》系《战国演绎》的第五册,全书65章,约38万字。主要内容是楚怀王时期三十三年(公元前329年至296年)的战国历史。这里所说的七国,是指楚、秦、齐、魏、韩、越、蜀的七国争霸战。小说再现了当年的楚蜀之战、汉阴之战、褒汉之战、楚定汉中、古城之战、陉山之战、襄陵之战、荷泽之战、联横合纵、魏王禅冠、郑庄比武、纵约伐秦、大战函谷关、屈原被贬、郑袖立后、怀袖论兵、曲沃之战、商於之争、三战商南、楚失汉中、丹阳之战、鏖战商洛、蓝田之战、三战蓝关、广陵之战、楚定江东、楚困韩雍、诏告会稽、楚廷兵变、垂沙之战、楚秦联盟等。本书上承的是《诸侯争王》,下启的是《战国联盟》。
  • 三国之先锋廖化

    三国之先锋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歇后语有两层意思,一是蜀汉后期人才凋敝;二是廖化能力平平。然而廖化真是一个平庸之辈吗?人们对三国的了解大多来自《三国演义》,那个时代群英荟萃、名将云集,区区六十万字的小说确实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时候廖化的出场都只是简单的露个脸,甚至露脸只是为了衬托别人的光辉,如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而真正的廖化却躲在历史的迷雾里,你可曾知道“千里走单骑”的不只有忠义化身的关二爷,还有忠孝两全,只身一人背着老母千里寻主逃回蜀国的廖化?本书将以蜀汉三老将之一的廖化为主人公,向您展示一个不一样的,却是相对真实的三国......
热门推荐
  • 邪心之成

    邪心之成

    一个心存善良的孩子一步步走入了罪恶的深渊
  • 末世之星星

    末世之星星

    一个突然出现的血人,打破了平和的生活。以为丧尸在热武器下不值一提,突然日全食,让病毒发生了变异。刚开始出现的丧尸,不过是序幕而已,真正的怪物,躲在人类探测不到的地方虎视眈眈。这场只有敌人在不断强大,人类只能依靠武器的战争,又怎么才能生存下去呢?
  • 周易

    周易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 笔墨人生

    笔墨人生

    我有一笔,写人。我有一心,写事。我是一名小说家,遍体鳞伤却心向光明的人。“这一次,我要在这个世界留下我的作品!”
  • 小仙妻,乖乖宠

    小仙妻,乖乖宠

    他是因异常原因不能与人亲近的豪门大少,她是养得骄贵的隐世家族小姐,他们都市相遇会有怎样的火花?
  • 叶沉

    叶沉

    叶沉,原本是一个什么都不挣不抢,可总有人觉得只要脾气好,乖顺的,就是一只猫咪,任人摆布。
  • 直播:从山海界震惊全网

    直播:从山海界震惊全网

    穿越异界,获得系统,本以为踏上人生巅峰的屠宁,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小丑罢了!“系统,你确定这是龙,不是菜花蛇吗?”看着自己面对的任务目标,屠宁心中藏着万千羊驼,无处发泄。咬了咬牙关,感慨一句“都是为了生活啊!”屠宁开启了羞涩的直播生涯。
  • 六界杂记

    六界杂记

    华玉上仙大概是这届最不求上进的上仙,天资过人,风华绝代,就是对修行无甚兴趣,你若问他为何成仙,大概是有更长的时间吃喝玩乐。后来,仙界要编一本《六界杂记》给仙界年轻一代当教科书。。在众神推脱之际,华玉领了任务便六界游历去了。只是,这个任务真的这么简单吗?
  • 无限副本,求生

    无限副本,求生

    暗恋女神的一个求助,竟将沐乾拉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疗养院的真假病患,古书中记载的神秘鬼国,电影院荧幕后的观众,悬疑烧脑步步紧逼。小白若不成长,只怕尸骨无存。
  • 开心超人联盟之宇宙争霸

    开心超人联盟之宇宙争霸

    这是一场光明和黑暗的决战。但是实际上这一场赵燕两国在综合国力上的首轮竞争。因为很快宇宙就会被血风腥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