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400000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晋的噩耗

秦将嬴疾一边指挥秦军抵挡三晋的进攻,另一边修书送回咸阳宫,请求援兵。

秦王驷给他的回复只有两个字...撤军。

嬴疾拿着书信,瘫坐在地上。他不相信自己双眼看到的会是真的。秦国出兵攻打韩国,嬴疾记得离开咸阳之时,秦王对他说的那些振奋人心的话。

嬴疾相信只要秦国增兵五万前来支援,他自信能够击败三晋联军,重新占领修鱼城,进而攻破韩都新郑。这几日,嬴疾心中已然琢磨出攻破三晋的良策。秦王一道撤军的书信,瞬间打乱了嬴疾的军事部署。嬴疾的心血和汗水,也付之一炬。

嬴疾双目呆滞,用颤抖着声音喊道:“来...人。”

账外士兵闻言,快步走了进来。

嬴疾稳了稳思绪,闭上双目,“去把嬴华给我找来。”

“喏”将士领命,躬身退了出去。

秦将嬴华正在指挥大军抵挡三晋的进攻。忽闻将士来报,说主帅喊他回去。

嬴华也没从来者哪里问出有用的信息,只好将指挥防御的权利交给了司马错。嬴华掀开营帐见嬴疾坐在地上,眸色无神,笑道:“你怎么坐在地上。”

嬴疾右手颤抖地将书信递给嬴华,一句话也没说。

“这是什么。咸阳有消息了。”嬴华展开书信,见着书信中的内容,脸色瞬间一沉。嬴华凝视着嬴疾,神色茫然地问道:“王上要我们撤军。”

嬴疾沉重地出了一口气,平和地点头回应他。

嬴华单手握拳,骨头咔咔作响,愤然道:“撤军?凭什么。我们没输,为何要撤军。”

嬴疾的双眸之中也是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王上之命,岂能违抗。”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嬴华激动道:“我们…”

“胡闹。嬴华,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公然违抗王命,你可知后果。你呀!说话要经过大脑,不要信口雌黄。我就是担心你知道此事后,第一个沉不住气,才特意将你找来。”

嬴华呼吸沉重,重重一拳击在案桌上,发泄心中的怒气,“不甘心,真不甘心。”

嬴疾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们不甘心又有什么用,难不成公然地违抗王命不成。

午时,秦军千夫长以上的将领皆被召进大帐。今日众将齐心协力,击退了三晋联军的多次进攻,心情正欢。众将得知王上撤军的命令,一片哗然。每个人瞪着大大的眼睛目视着嬴疾。那些疑惑的眼神是否在向嬴疾讨个说辞。

撤军,意味着什么,在场的每个人都明白。三晋和秦国战事陷入胶着,一旦秦国撤军便会遭至三晋联军疯狂反扑。撤军,对秦国极为不利。嬴疾明白这个道理,众将士也明白。奈何,秦王嬴驷不明白。

嬴疾不能让场面失去控制,以强硬地气势压迫众将,“王上有命,莫敢不从。诸位,请执行军令。不听王命,不从军令者,斩。”

嬴疾凌冽的目光从众人的脸颊扫过,随后停在一人的身上,发出政令,“司马错将军,你负责掩护大军主力后撤。”

司马错愣了片刻,掩护大军撤退是何等的重要。按军功,这里在场的每个人都比他高。嬴疾为何会将这件事交给他。嬴疾见司马错不上前领命,问道:“司马错将军,你不愿意掩护大军撤退。”

司马错出列,拱手道:“喏。”

嬴华气急道:“末将也愿意断后,掩护主力后撤。”

嬴疾知晓嬴华的性子,也不阻拦道:“好。”

嬴华喜道:“喏。”

公孙衍领着三晋联军攻打秦军,才发现秦军阵地早已经人影无踪。韩鹏见秦军撤军,提议道:“秦人忌惮我三晋之力,慌忙撤退。犀首,我们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攻下夺回我国被秦国占据的土地。”

赵歇也道:“此乃挫败秦人最好的时机。犀首,我们不能错过。”

公孙衍吐出两个字,“不可。”

韩鹏问道:“为何不可。”

进入秦军大营,公孙衍留意营内里的蛛丝马迹。公孙衍将收集得到的信息,简单整理。已然得出一个结论…秦军撤退是有计划有顺序的。

公孙衍指着空荡荡地秦军营帐对着众将反对道:“秦军大帐内没留下半点慌乱地迹象。足以严明,秦军是主动撤退,亦或者说秦人是诈退。兵法有云,穷寇莫击,以免掉进秦军设下的陷阱。”

韩鹏问道:“犀首,我们眼睁睁见着秦人离开,什么都不做。”

“我们先静观其变。”

公孙衍看了看空无一人的秦军大营,他在琢磨是什么原因导致秦军退兵的。

秦国先是狂揍了义渠,义渠人远遁大草原。义渠人没有几年时间恢复元气,是不会找秦国的麻烦。随后,秦国安定西戎。西戎见强大的义渠人被秦国狠狠地揍了一顿,他们自然也不会挑起战事。秦国就是因为稳定义渠、西戎,方才出兵攻打韩国。

秦国没有外患,那就是内忧。秦国的内忧又是什么?

秦王嬴驷继位之初,就敢腰斩先君重臣公孙鞅。而今,嬴驷掌控秦国朝政数十年,秦国有他,怎会有内忧。秦国没有内忧,嬴疾退兵又该如何解释。公孙衍想了很多,仍旧未能理清秦国退兵的缘由。前去打探消息的斥候,回来禀报之后,公孙衍才断定,秦人不是诈退,而是真的撤退。公孙衍指挥三晋夺回了秦国占据韩国的土地。

韩鹏见秦国退了,他脑海之中涌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乘胜追击,攻破函谷关。

这个想法很快被公孙衍否决了。公孙衍拒绝这个提议,不是因为他怕了秦国。而是,他明白一个道理。当今的天下格局,已然不是三晋的天下。他的目光盯着东边的强国齐国。

三晋走在一起,齐国是不愿意看到的。公孙衍断定,齐国也会出兵攻打三晋。不出公孙衍所料,三晋携手应对秦国的同时。齐国也对三晋出手。

秦国与三晋一战,双方皆有伤亡。如今,三晋夺回了韩国的领土。秦国撤军退回国内。三晋与秦国的战事算是告一段落。为了避免秦军卷土重来,韩国境内仍然留有数万的魏赵军队。公孙衍和赵歇带领着剩下的军队,赶往东边的战场,迎战齐军。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邀集韩赵魏楚燕义渠六国攻秦。

齐国不想参加合纵攻秦,也不想明面上拒绝中原五国联军。齐国想要看到的就是秦国和中原五国打得两败俱伤。然而,齐王田辟彊没能如愿,中原五国攻秦无功而返,五国也没有多大的损失。但是秦国的声威一日比一日强大,甚至掩盖了齐国的光芒。

齐军主将率领大军走走停停,刚至魏国边境。已然知晓五国退兵的消息。五国和秦国不相互攻伐,齐军也就没有向西前进的必要。匡章建议将大军撤回去。

田罂唇角露出诡谲的微笑,问道:“我和你领着数万将士远征,怎能无半点功劳就回到国内。匡章,回到国内,我等如何面对王上,面对国中的百姓。”

匡章心中一惊,吞吞吐吐道:“齐相,你的意思是说…”

“没错。”田罂截断匡章的话,“五国联军攻秦不克,中原诸侯国只知秦国 ,不知齐国。我们不折腾出大动静,中原诸侯岂会来临淄朝拜吾王。五国没能攻破函谷关,秦国出函谷关迎战三晋,亦不分胜负。我们也该证明一下,天下诸侯打不赢秦国,亦不能打赢我齐国。齐国乃东方第一强国的地位,谁也不能动摇。”

“齐相,打算怎么做。”

“对三晋动手。”

“王上没有下达对三晋开战的命令。”

“离开临淄前,王上有交代。匡章,你忘了吗?”

匡章仔细回味,他不记得王上下达过与三晋开战的命令。

“王上说了,五国胜,则攻秦。五国败,则攻三晋。”田罂道:“今日五国撤军,已然是败了。我们就该对三晋出手。”

“齐相,攻伐三晋一事。我们是否应该请示王上。”

“这是王上派人送来的国书。”田罂从宽大的衣袖之中拿出一封国书递给他。匡章接过文书看了看,郑重道:“匡章听齐相调遣。”

齐国大军驻扎在魏国边境,自然不是友好。

魏嗣也猜到齐国会对魏国动手,也在边境上驻扎大量的魏军,应对突发的状况。

匡章趁魏国向西援救韩国,领着齐国的竞技之师攻入魏国境内。魏国的注意力在秦国。齐军突然发动进攻,赢得先机。一路攻城略地,抵达魏地观泽。

观泽,离魏国大梁不足百里。离赵都邯郸也是亦然。齐军占据观泽,可攻打魏国大梁,也威胁到赵国邯郸。魏嗣、赵雍见情况不妙,急忙调回援韩的大军,迎战齐军。

齐国突然对三晋出手,打了三晋一个措手不及。

五国联军攻秦不克,其余威震动诸侯。中原诸侯只说秦国如何如何,田辟彊闻言心中很不是滋味。

公元前317年,秦国稳住西边的戎狄,将秦剑挥向韩国。韩国一国之力,自然是抵挡不住秦国前进的脚步,只能向中原诸侯求助。魏、赵两国君主不仅牢记着三晋先祖合作时的辉煌,亦没忘却那日赵国龙台的誓言。魏、赵两国出兵救韩,抵挡秦国东进的锋芒。

秦国攻打韩国颇有疲惫之态,魏、赵两国加入战场,战场不利于秦国。秦王嬴驷以张仪之策,一边撤兵示弱,另一边派出使者有说齐王。张仪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把齐国拖进来,转移秦国对付三晋的压力。

公孙衍邀集韩赵魏楚燕五国攻秦,以楚王熊槐为合纵长,完全没有将齐王田辟彊放在眼中。

齐国也意识到五国合纵的威胁。五国合纵向西可以谋秦,向东可以灭齐。五国合纵攻灭的对象除了秦国,也会威胁到齐国。齐王田辟彊上台后,自认为天下乃齐国主导,岂能任由五国合纵。五国合纵不仅是秦国的敌人,也是齐国的敌人。

对齐王田辟彊来说,攻打三晋是打破五国合纵、重树中原霸权的良机。齐王田辟彊为了让中原诸侯记得他,给田罂送去国书,与三晋开战。三晋此次合纵,不仅要应对秦国,还要应对齐国的攻击。

魏赵两军在观泽与齐国交战,齐国大胜。魏赵两国惨败,给秦国嬴驷看到了机会。

嬴驷道:“张仪,魏赵败给了齐国。韩国没有了援助,我们也该再次对韩国动手。”

“这一天,我们终于等到了。”张仪正色道:“王上,此战必胜。中原诸侯才会看到我秦国。我秦国他日争天下,中原诸侯也会忌惮我们。”

“寡人也是这个意思。”嬴驷面对赢疾,厉声道:“上次攻打三晋,寡人让你撤军,你不服气。寡人命你再次率领我大秦将士,出函谷攻韩,以争天下。”

“不破韩国,不破三晋。”嬴驷立誓道:“赢疾绝不回来。”

嬴驷双眼绽放出光芒,“寡人等着你的好消息。”

秦国卷土重来,三晋联军仓促迎战,韩将申差、韩盛战死。秦军斩首三晋联军8.2万。

三晋再次合纵,携手共制诸侯。向东败于齐国,向西败于秦国。三晋对齐、秦两国,落得惨败。悠悠三晋大地,数万悲壮之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三晋合纵对敌,不败诸侯。那个时代,已经渐渐远去。秦国、齐国后军突起,成为了三晋的噩耗。

同类推荐
  • 马陵传

    马陵传

    内容承接《荡寇志》第六十七回,即《结水浒传》第一百三十七回,讲述了梁山好汉被朝廷派遣的雷部神将剿灭后,新一轮被官府欺压迫害的好汉,以马陵山(马陵泊)为根据地,与朝廷作斗争。随着不断地有好汉加入,以陈明远、庄浩为首的新108将,屡次战胜朝廷派来的军队。最终副天罡地煞108星与雷部神将及散仙大打出手,将云天彪、陈希真等人诛戮。之后又北上抗金,最终受九天玄女娘娘之封,回归天庭。
  • 大宋燕王

    大宋燕王

    绍兴十一年,南宋君臣赐死岳飞,收缴张俊、韩世忠等武将兵权,宋金议和,断送了大宋收复北方领土的最后机会,在不远的将来只能在苟延残喘中,一步步走向灭亡。而此时,不知道自己身负特殊使命,被安排来到宋代的杨丛义,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却被冤进死狱,面对未知危险,看他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从囚犯到入仕为官,与赵构、秦桧等南宋君臣斗智斗勇,得陆游、辛弃疾等辅助,最终统御天下军马,挥剑北伐,逆改南宋天下!一统东方沃土,功成名就!
  • 十三岁娃

    十三岁娃

    我抓不住人世间最美好事情的样子,我为双目神明失去了希望的火把,可这叫做世人的危险信号!
  • 五代群英

    五代群英

    唐朝末年,中国大地上有数十个军事实体先后存在,分别是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还有角逐中原,称王称帝,与五朝或合或离,不相统属的国度,称作十国:吴国、南唐、吴越、闽国、楚国、荆南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他们间不断争夺、残杀、吞并、分裂、兴起、败亡。。。。。。区区53年,中华大地上简直乱成了一锅粥,众强权你方唱罢我登场,直杀得人尽鸟飞,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后来军人出生的赵匡胤,趁着主幼国疑的机会,制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继而又演出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把戏,巩固了赵氏政权,全国逐步统一。然而北方辽、金、夏先后兴起,宋廷积弱难返,北宋两个皇帝都做了俘虏。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最后重蹈覆辙,三个小皇帝或被俘,或死亡,或葬身大海。。。。。。
  • 隋乱

    隋乱

    《隋乱》网络版原名《家园》,获得2008原创网络文学评选10大优秀作品奖。目前全部六卷都已经出版。《隋乱》是出版的版本,与网络版《家园》略有不同,请各方朋友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阅读。酒徒QQ粉丝群31174986,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热门推荐
  • 万法唯心造

    万法唯心造

    吾有一剑名:斩神剑。剑中之剑,锋利如刃,杀人于千里之外。这一刻的我已经将自己融入到这个世界,将这一剑融进这个世界的一切,就好像我现在正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而且还是这个世界中唯一的王者。
  • 异界法神

    异界法神

    小职员林泉穿越到了异界之后,无意中开启了一处远古遗迹,在美丽动人的遗迹守护者教导下,努力学习魔法,一步一步的成为这个世界的最强者的旅程……!
  • 夫君,吃我一剑

    夫君,吃我一剑

    原本以为自己可以无法无天作恶多端,就这么仗着一身修为打家劫舍和漂亮脸蛋持靓行凶,没想到遇到了个一板一眼的帅气老学究,老娘天下第一管所有妖精!你天下第二管老娘!行吧。。。
  • 诸天邪祖

    诸天邪祖

    千年前,他陨落。千年后,他重生。他是否能够踏天寻路,再踏武之巅峰。他是否能够寻回红颜,再闯诸天万界。一次重生,一个少年,一把剑尺,一场争锋天下的传说,便在这里缓缓拉开序幕。
  • 暴力始祖

    暴力始祖

    一个人拥有神的力量会怎么样?会颠覆这个世界,还是会做一个护国护民的英雄?人类的黑暗,人之初,性本恶!一切都看自己,人内心深处的欲望被无限放大后,一切会往什么地方发展?
  • 江湖寻宝传奇

    江湖寻宝传奇

    没错,在经过辛苦学艺之后要经历寻宝的漫漫长路,男主会如何闯荡江湖?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又会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闯荡江湖又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会遇到怎样的意外?到最后又会有怎样的结局?一切敬请期待。
  • 凌总离个婚呗

    凌总离个婚呗

    卑微网文作者沈小南凌晨赶稿,一觉醒来居然穿进了自己写的总裁文里,穿的还是个结局死状凄惨的恶毒女配……玩不起她还躲不起吗?她可是有上帝视角的作者大大哎,穿到自己的书里,不做一次富婆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呢?可这男主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喂?!!“我只想当个炮灰而已,凌总你就当没看到我呗……”凌御:“那可不行,我老婆我怎么能当没看到呢。”
  • 爆炎虚空传

    爆炎虚空传

    申屠星澜被最亲近的家族遗弃,被未婚妻羞辱,甚至被信任的堂哥骗到悬崖边,推下悬崖。但大命不死必有后,他不仅在崖底遇到了天机老人的残魂,还收获了天地至宝爆炎枪……
  • 天枰世界

    天枰世界

    我们的人生究竟是自己主宰着还是被所谓的因果推动的不断前行
  • 沧海一粟的我

    沧海一粟的我

    活得太通透的人都没有特别想维持的关系,主动靠近的人不抗拒,非要离开的人不挽留。我只是想写下我前三十年的经历,半身风雨半身伤,半句别恨半心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