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映雪很庆幸自己当初读理科的决定,随着所学内容的的深入,她越来越觉得理科王国的乐趣——
物理:机械功、能量转化、运动合成分解、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相对论量子论初步.
化学:元素周期律、化学键、晶体类型、同分异构、同素异形、化学反应速率、能量变化、电化学、太阳能.
生物:质能、氢能的利用、有机化学部分,烃类、醇、酸、酯类 油脂、糖类、蛋白质 氨基酸、人工合成。
数学:算法、统计、概率、数学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互换……
这一切确实都很难,有些女生看到这些字眼就头疼,而梅映雪则是一个喜欢挑战的女孩,越有难度她就越兴奋,数学里面的立体几何,函数里的抛物线平移,对于她来说都是小儿科。经常全班做不出的题只有她手到擒拿。更何况她还可以挑战傲慢的汪洋。
因为自己平时比较爱阅读,自学能力很强,所以语文老师的课梅映雪经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挂羊头卖狗肉,之所以她能成功全得归功于天然屏障(高中生课本太多,大家都将课本竖在桌上,两边用书夹),所以她常常是将语文课本摊开在桌上,然后钻到数、理、化的题海里。
有时候被语文老师发现,老师就会向她钉粉笔头,“梅映雪,你来回答这个问题。”说也奇怪,虽然梅映雪没有怎么听讲,但是犹如神助,她恰恰就将老师刁难她的问题听到了,并且能轻松地回答出来,噎得老师半天说不出话来,老师本想揪住她的小辫大做文章,好好训训她,结果没想到她居然能回答出来,最后尴尬地偃旗息鼓不了了之。加上梅映雪的语文从来没有低于130分,语文老师还能说什么呢?
所以当汪洋每次为梅映雪提着的心还没有放下来,梅映雪就已经在冲他扮鬼脸了。
如此一来,梅映雪的数、理、化迅速进步,汪洋更感到有压力。他也就恶补英语和语文。英语还能立竿见影,但是语文则是劳而无功,就像蛇咬刺猬无处下手。他最讨厌语文,其他科目知识点明确,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复习,强化训练。唯有语文,并非学什么考什么。花了时间也没有效果,这让他很有挫败感。见到语文老师就绕道行走,上语文课就头疼又不能不听讲。他很不甘心,梅映雪上课从来不听成绩却很出色。他越着急就越烦躁,越烦躁就越考不好,他虽然有过想向梅映雪请教的念头,他的骄傲让他开不了口。
“汪洋,你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语文越考越差。”
“……”
“怎么?我说的不对吗?如果你语文成绩太烂,我挑战你就没有意义了。我可不想跟一个瘸子竞争!”
“你什么意思,谁要跟你比,我可不感兴趣。”
“好好,你不必跟我比!不过实话告诉你,语文好并非靠上几节语文课就行,我得感谢我妈,要不是从小就受她影响酷爱看课外书,有了丰富的积累,我的语文不会学得那么轻松。厚积而薄发嘛,这是我妈教我的,她以前特爱看书,所以作文写得好,语文成绩一直独占鳌头。我建议你课余时间可以好好看看书,语感不是一天形成的,你看多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自然就上来了。”
“看书?哪有那么多时间?”
“其实见缝插针看点还是可以的,上学时间你可以看看《意林》《读者》《青年文摘》这样的杂志或者周国平、龙应台、刘墉、毕淑敏等人的散文,下课看看这些快餐,不会花很多时间,正好大脑可以调节,节假日可以看看长篇,我最近在看《明朝那些事》真好看。”
“我试试吧,谢谢你。我爸喜欢看书,有时间我去翻翻他的,好像他也正在看《明朝那些事》”
“真的?你也看看正好,你看完我们一起交流读后感。嘿嘿”
从小不爱阅读的汪洋自此迷上了阅读,那些杂志只能算调味品,他特别喜欢毕淑敏的《我很重要》
《我的五样》、 龙应台的《目送》、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让他惊叹的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情在那些作家眼里居然有那么多的内涵,能引发那么多深刻的思考。汪洋的心思也开始细密起来,所见所闻,他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常常在作文里也能发表些高见。
语文老师夸汪洋的次数越来越多,先是夸他的作文开始有深度,然后夸他的阅读能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图,再然后是他那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分数。汪洋的语文兴趣大增,天天盼望上语文课,仿佛武林高手有了用武之地,不露一手就全身发痒。当然对梅映雪这个同桌那是感激涕零,愿意为之肝脑涂地。
梅映雪差遣汪洋,他都乐颠颠效犬马之劳。
“杨洋,我想吃雪糕。”“好想吃薯片。”“真渴哇!”……不出十分钟,汪洋就先呈现阳光的笑脸,然后右手从背后伸出来口里还念念有词:“变变变!来啰!”
谁说高中生活是痛苦的压抑的无趣的?梅映雪和汪洋的生活是轻松的、愉快的、上进的、甜蜜的。他们二人就像是比翼双飞的鸟,谁也不甘心落后,你追我赶,你教我学,共同进步。
张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对这俩孩子的偏爱毫不掩饰,虽然也略有隐忧,她想:“如果不影响学习,不做出格的事,将精力用在正当的地方,自己又何必做恶人呢!”所以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为防万一,她也是密切关注,经常去他们旁边聊聊敲敲边鼓“映雪,下次有把握超过汪洋吗?”“汪洋,怎么这次输给映雪啦?”
时间过得真快,高一下学期的期末即将来临,有一次下课,张老师来到他们身边:“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准备得怎样了?你们俩都把对方当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很好,不过我觉得你们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说说看,高中毕业想考什么学校?有憧憬吗?”
“北大,我想考北大,我妈当年的梦想由我去实现!”梅映雪脱口而出。
“啊,我爸也希望我考北大。他就是北大毕业的,我要和我老爸读同一所学校。”
“张老师,那你就作为见证,汪洋我们一起考北大?怎么样?”梅映雪眨着纯净明亮的双眸,一会看老师,一会盯着汪洋。
“你这孩子,清华的大门也会向你们闯开的,不考虑?”张老师爱怜地揽过梅映雪的头。
“好的我们一起考北大,决不食言!到时候未名湖畔见!”汪洋言之凿凿!
愿望往往多么美好,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