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上官仁与文武百官,正在早朝。如今的大齐,在失去了上官子宁和上官子焱两位最优秀的皇子后,已经不再是高枕无忧了。
敌国的虎视眈眈,国内的诸王内斗不断,让大齐早就是千疮百孔了。上官仁年老,又疏于政事,导致国力日渐衰弱。
在这种时候,朝中再议立储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上官仁也知道,是时候立太子了,大齐也确实陷入了危险之中。
这一次,立储的事情,怎么也推不掉了。
“皇上,如今京城叛乱刚稳定,周边各国又虎视眈眈,大凉虽然同意议和,但是也不是真心臣服。国中储君之位空悬,又让各王各怀心思。臣斗胆,请皇上早立太子。”
孙逊乃满朝忠臣之一,对大齐有利的事情,他自然会不断的谏言。
“依卿等之意见,立哪位皇子合适呢?”上官仁知道,朝中各大臣立场不同,自然也就会有不同的意见。
如今,朝中皇子,三皇子上官子富,因叛乱兵败,所以被上官仁幽禁。工部尚书卢仲谋,被判死刑,工部尚书由原工部侍郎张远山担任。
张远山也是满朝忠臣之一,因其敢于上书直谏,所以并不受上官仁的提拔。
“皇上,微臣以为,四皇子上官子风,才德兼备,又多次立有战功。以四皇子殿下的才能,应当立为太子啊!”兵部尚书宋文远是个急性子,忍不住就直接说。
“皇上,五皇子殿下乃当今皇后所生嫡子。若皇上不立嫡长,而立庶出,恐怕有些说不过去吧。”刑部尚书杨忠齐,与姜皇后娘家相交甚好,这个时候,他不可能不站出来为上官子定争取。
“皇上,太子乃是国之储本,如果不仔细权衡利弊,那么对大齐,无疑是一场灾难啊!”
孙逊出列奏道,他自然听出了刑部尚书杨忠齐隐晦的意思。他是想说,如果一个国家,连嫡长子都不立了,那么对国家来说,还能服众吗?
“是啊,皇上,立太子乃是国家的大事,皇上可不能听信一家之言。皇上的诸多皇子中,不乏优秀之辈,比如说,皇子殿下。”礼部尚书袁礼宏也站出来,横插一脚。
孙逊此时心中那个恨呐,原本是想让上官仁仔细考虑下,却不想礼部尚书袁礼宏蹭鼻子上脸,倒是说得有理由了。
“皇上,若论嫡长子,当属皇长子殿下。如今,皇长子已经去世,但四皇子殿下才是嫡子。其余皇子,均为庶子。况且,四皇子殿下战功卓著,远非其他皇子可以比拟。臣以为,太子之位,当属四皇子殿下。”礼部尚书贾定清晰的分析了利弊之后,把所有朝臣的嘴都堵住了。
“皇上,四皇子殿下,有能力胜任东宫太子啊!”宋文远又大声说道。
“朕都知道,卿等是为了大齐的安危着想,但立太子一事,本就无比重要。卿等暂且放下此话题,容朕三思,如何?”上官仁知道,这样无休止的争论下去,终究是不会有结果的。
“臣等遵旨!”众朝臣齐声应道。
既然上官仁都这么说了,这些大臣们有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若是把皇帝上官仁逼急了,一番雷霆之怒下,大家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所以这些朝臣们也识趣,见好就收。上官仁既然承诺了,那么就不会再有什么说辞。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上官仁是皇帝,一言九鼎。
上官仁也记不清楚了,这是第几次在朝堂之上被提出立皇子的了。最早的时候,凭借皇帝的威严,他还能压住朝臣。
那时侯,他也还算不上年老,所以朝臣们自然要避讳许多。可如今,不同以往了。他上了年纪,又疏于政事,对大齐来说,他已经算得上是个不称职的皇帝了。
朝臣们自然希望能够得到新皇帝的认可,继续为大齐效力。又或者是说,为自己谋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