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以微臣所见,还是发兵剿灭为好,一则斩草除根,二则可以震慑一下那些江湖人士。”刑部尚书杨忠齐说。
“不可啊,此事牵连甚大,请皇上三思。”贾定则是急忙劝道。
“好了,孔亮和杨林也为朝廷立下了不少功劳,如今就放任他们去吧!诸卿不必再多言,自古以来,就没有哪位皇帝可以将江湖和天下都统一的,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上官仁打断了众人的争论。
“皇上,近来北燕和南蛮不时骚扰边境,虽然有定远王吴昕,平西王韩通镇守边疆,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但国内形势也同样是暗流涌动,东宫之位空悬已久,为了大齐的安定,臣斗胆奏请皇上,早立东宫。”总有人不怕死,比如这工部尚书卢仲谋。
“皇上,五皇子殿下乃皇上嫡长子,且温厚贤德,当立东宫啊!”刑部尚书一听立储之事,立马就跳了出来,极力支持上官子定。
“皇上,要论嫡长子,当属大皇子上官子宁。三皇子就是皇上的长子,当立为东宫啊!”工部尚书卢仲谋既然将此事提了出来,自然是要极力支持他投靠的三皇子了。
皇长子上官子宁三年前战死沙场,二皇子早就夭折了。所以三皇子上官子富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上官仁的长子了。
“皇上,若论嫡子,四皇子当仁不让。且四皇子贤德,当立为东宫啊!”户部尚书孙黎奏道。
“皇上,淑妃贤德,七皇子聪慧过人,颇有皇上的风范,以微臣之见,当立七皇子为东宫之主。”吏部尚书袁礼宏也跳了出来。
淑妃是上官仁最宠爱的妃子,而淑妃所生的七皇子上官子敬也成为了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
至于九皇子,倒是没人建议立为东宫。五皇子上官子定和九皇子上官子瞻都是当今皇后姜红皇所生,兄弟二人谁当太子,都一样。
当然,十皇子上官子容也有人建议立为太子,但却不是什么大官,没有什么话语权。
此时反倒是礼部尚书贾定,兵部尚书宋文远,翰林学士孙逊,滇南王欧阳北峰,镇国大将军呼延赞最轻松的时候。几人只做忠君之事,但却极少插手立储之事。
上官仁也是为难了,立了东宫太子,就意味着自己的皇帝位子,随时都可能不保。可不立东宫太子,臣子们又说国无储本,天下会大乱。加上早就有李靖的夜观天象,也不得不让上官仁考虑立东宫太子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上官仁也是有些担心,况且钦天监的消息向来很准。
想到这里,上官仁看了看孙逊,孙逊见上官仁看向自己,顿时明白了。皇上还不想立太子,需要一个台阶下。
于是孙逊出列奏道:“皇上,立东宫太子,乃国之储君,不可轻易为之,当三思而行。”
众朝臣也知道,他们继续争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他们也知道,这件事只有慢慢来,切不可急功近利。于是都大呼:“国之储君,事关天下苍生,请皇上三思。”
皇上有了台阶下,自然也不会再发怒了。只是含糊的说此事待他仔细思考,便在曹格的掩护下宣布退朝了。
回到养心殿,上官仁没有接见或召唤任何大臣。而后只允许曹格侍奉左右,看着曹格跟在自己身后,上官仁不由得问道。
“朕真的老了吗?”
“皇上万万岁,怎么可能老了!”曹格回答的很巧妙,既避开了上官仁忌讳的东西,又隐晦的回答了上官仁的问题,不愧是宫里的老油条。
“其实你不说朕也知道,朕是真的老了。朕的那些儿子,那些臣子们,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朕的皇位,一旦朕有个什么不测,恐怕他们都会挤破了脑袋的往前冲。”
“皇上,奴才虽然不明白什么大道理,但也知道,那些臣子们都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黎明百姓。”
“你啊,这张嘴怎么就这么会说呢?”上官仁这时候倒是不计较了,笑着说道。
上官仁一生都怕别人夺走他的皇位,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不相信。所以才有皇长子那一番话:子不知父,父不知子,血真浓于水否?权贵亲贱,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