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篱的小说《雪袍子》
宋音希
雪纯洁、温柔。如果没有雪的拥抱,土地怎么能够在春天醒来呢?如果妈妈正在回家的路上,她一定累了。如果她是一棵麦苗,就让雪袍子把她盖上……。
这是一个十三岁小男孩在雪的世界中的祈盼、祷告与诉说,他的名字,叫做周忻;这是一位任由女性的天性一直坚守诗性的女作家,为我们营造的弥漫着无边的梦想与憧憬的洁白无暇的雪世界,她的名字,叫西篱。
《雪袍子》是一部充盈着童真情怀的诗性小说。因为,作为作家,西篱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小说家,正如诗与小说原本就水**融、互动生辉。在文学世界中,诗意的浪漫一直在现实苦难的世界中挣扎,梦想着繁盛的生长,在忧伤中满怀祈盼。从诗性小说的角度看,《雪袍子》是在“雪”与“地”共同构成的象征意象中,向人们述说了一个关于大雪覆盖大地的故事。大雪与大地,让我们置身于梦想与真实、祈盼与苦难、童真与严酷、浪漫与现实所交织的境遇之中。也许,西篱想诉说的就是,在苦难挣扎里如何让梦想繁盛的生长。人们常常说,人活着一定要有梦想。没有梦的人生是乏味并且不完整的,即使,很多梦想我们无*实现。然而,也许梦想所给予我们最大的收获,并非是真正的实现,而是在与梦想共度的过程里中,梦,所赋予我们的力量。
梦想的力量,可以支撑起什么?它能够牵引或带领我们走过人生的冰原,走过所有苦难的记忆。与美好相比,人们总是会更深刻地铭记苦难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生活阅历的增加,有些苦难会化作青烟,有些则会像潮湿的青苔般,你越去冲刷它,它却愈加鲜明。在与苦难的抗争中,梦想,已不仅仅是一个充满着憧憬的符号,而是一种向未来发起冲击的力量,捉摸不定却又实实在在地留存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引领人生走过冰原,走出苦难。
这就是西篱的小说《雪袍子》向我们叙述的关于梦想的故事,十三岁的小主人公周忻行走徘徊于童真年少与严酷现实的边界,怀揣着梦想历经了一次充斥着苦难、迷茫与流浪的人生。
原本在一个山村小镇上读小学的周忻,在一次与同学的摩擦中,不慎将喜欢惹事生非的赵贵推倒在地。赵贵的头部撞到了石头,鲜血直流,小周忻误以为自己将赵贵打死,极度恐慌之下仓皇而逃,这是一个带有原罪隐喻的开场,同时也是苦难降临开始,从此他在南方城市凄苦的流浪生活;其间他曾被“鼠头”抓住,被迫行窃,依靠拣废品度日,并由于反抗险些被坏人打死。直到最后父亲和警察找到他并告知,赵贵并没有死,他才结束了流浪,与他心目中所崇拜的父亲在一起,回到曾经居住的乡村风镇,寻找那些往昔的美好,憧憬着下一个春天的来临。
《雪袍子》的叙事背景是在当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剧烈冲突中展开的。西篱给苦难的故事一个童话般美丽的结局,然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周忻所代表的农村少年群体,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留守儿童。当前社会下,农村家庭中父母双方或一方出外务工,在农村催生演化了这样一个留守儿童的群体,并且数量日益扩大。留守儿童不能得到很好的生活照顾,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难以得到家庭的温暖。他们年纪尚幼,便面临着失学、缺少生活来源、心理不健全、没有安全保障等种种残酷的现实问题。小周忻便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南下务工,所幸的是,他来自一个教师家庭,身为原凤谷中学校长的爷爷教导他要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灵,去面对生活所带来的一切梦想与苦难。但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在非常不健全的环境下成长,以至于在这个群体中,犯罪的比例逐年升高,并且由于青壮劳动力大批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土地大面积荒芜,留守儿童们所面临的是不断恶性循环的生存状态。周忻的出现使我们可以把目光聚焦到这个特殊群体所面临的困境,但在看似残酷的世事面前,周忻被塑造成一个有着童话色彩的形象,他带着梦想与爱,向我们走来。
在被“鼠王”囚禁只能被迫行窃的日子里,周忻在孩子中间显得尤为机智与正直,小伙伴们天真地称他为“奥特曼”,这是一个虽然充满卡通童趣但带有英雄色彩的名字。那是一段充满恐怖气息的黑暗日子,几个孩子被关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对话却能够传递给我们一种只有孩子才会有的天真无邪。那种纯净的力量无畏无惧,宛如一束在黑暗中照射出来的光芒,异常明亮。他们谈得最多的是脑海里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被迫行窃和被殴打虐待的日子里,就是那些留存在孩子们憧憬里的幻象,带着他们走过了那段本不应该经历的日子。而后,周忻成功的逃出了“鼠洞”,开始了靠着捡废品为生的日子。这期间,他遇到了另一个流浪儿北川,一个为了找寻在地震中失踪的姐姐而远走它乡的流浪儿。周忻和北川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在年幼的时候便经历了关于生死、关于坎坷命运的人生事件。这并不是一颗小小的心灵所能够承受的苦难,可是他们却成了相依为命的好兄弟,在一个废弃的烂尾楼里度过了别样的童年。周忻常常将城市的空气和乡村风镇的作比较。他总是在憧憬的时候看到风镇开满野花的小山坡,纵使那时的他其实坐在漆黑的烂尾楼里,穿着破旧肮脏的衣服。期间,他还帮助北川找到了哥哥,救了落水的漂亮模特,照顾被吸毒母亲遗弃的可怜女孩丁丁。他在梦想着未来的同时,把爱的力量散播在每一个他曾驻足的地方,留下他梦想的痕迹。在小说中,他是一个带着童话意味并且正直勇敢的正面形象,在他周围出现的一系列人物,雅克、阿黄、阿星等等,都围绕着他并由他串联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少年在成长中的问题全景图,迷茫、叛逆、心理不健全、缺少家庭温暖等等。
成长小说是西方传统小说中一个历久弥新的题材样式,西篱为我们叙述了一个当下中国的成长小说。每个人的成长期都要历经很多的变革与挣扎,才会渐渐懂得,其实长大是残酷又迷人的事情。而《雪袍子》所展现的是当今打工大潮中农村孩子的成长心路。西篱用她一如既往的诗意语言,以一个十三岁男孩的视角,来倾诉眼前的世界。这是作品的一大亮点,孩子的眼光更能发现成年人已经习以为常的黑暗与畸形。整部作品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部长篇散文诗,以大量的人物对白推动情节的前进,那些关于漂浮,关于歌唱,关于雪袍子的遥想、回忆与诉说,使文字变成了少年心中那还未被世事所污染的一片净土。“雪袍子”这一充满着象征寓意的意象,是在作品接近尾声时才出现的。一群孩子聚在一起憧憬着未来,他们相信,今年的冬季一定会下很厚很厚的雪,雪就像一件巨大的袍子,覆盖住广袤苍茫的大地,填平所有的沟壑。对孩子们来说,“雪袍子”所象征的更深层的心理期待是,雪可以带来最最美好的一切,可以填平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伤痕。
雪袍子,成为梦的化身,漫天飘洒,降落在每个孩子的心中。
人生要经历漫长的苦难历程,童年的伤痛记忆会伴随一生,留下永久的印记,这无疑是一种残酷年*。留守儿童群体的未来还会有着怎样的心理苦难?不健全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着怎样的心理缺陷?这是西篱为我们描绘美丽雪袍子的同时带给我们的思考。孩子们清澈的目光、纯真的童年,在残留的记忆里还剩下几许微光?周忻在最后和爸爸一同寻找关于风镇的记忆,能找到的,却是深深的失落与陌生感,大雪无痕,童年记忆在人生的蜕变中会留下多少美丽的传说?十年二十年后的周忻是否还会憧憬雪的拥抱?
然而,梦想真的能够填平或遮蔽人们内心的和现实的苦难吗?正如皑皑的大雪能够遮蔽住苍茫的大地吗?答案是一个在人们心中永恒挣扎的疑问。当然,梦想具有不灭的光芒,但仅有梦想是远远不够的,世事给予人们太多的考验与磨难,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年幼与否。我们憧憬着梦,渴望它成为现实,同时又被残酷的现实渐渐打磨掉浪漫的情怀,最终在梦想与苦难之间不断挣扎着。这是一个永恒的谜题,值得我们始终为之上下而求索。
诺大的世界也许容不下小小的梦想,然而只要心中有梦,爱与力量将会永远驻留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人生在世也许不过是一颗小小的麦苗,感谢西篱带领我们进入小周忻的世界,就让雪袍子盖在我们的身上吧,孕育下一个春季的繁盛与芬芳。
(作者为暨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