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00000065

篇外章 重阳节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因为要过节,在下要忙于家事,无暇顾及更新,请读者朋友原谅!

以下是再下从网上搜集的有关于重阳节来历的资料,供大家欣赏!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已近晚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概也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

1.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起源荒诞,随着岁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渐淡薄,登高已不再是为了躲避灾难,而成为人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之一。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云淡的时节。此时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重阳节前后,北京西山的几十万棵黄栌变成一片徘红,将西山装点得分外美丽,别有风情。漫山遍野,犹似披上了一件红色的盛装。几个亲朋好友,三五结伴同登西山看红叶已成为北京人秋季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赏菊

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黄蟹肥时。菊花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千姿百态,非常逗人喜爱。人们喜爱的不仅仅是她美丽的容颜,更值得称赞的还是菊花刚强的气质。在深秋的冷风中,唯有菊花争奇斗艳,使秋日多了生气,多了艳丽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赏菊的风俗一直保留下来。在萧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园里还举办菊花会、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情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3.饮菊花酒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由屈原的《离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风俗早在战国时就已有了。后来,饮菊花酒又被附会上神话色彩,说饮菊花酒可以躲避灾难。菊花在秋日冷霜中开放,气味芬芳。人们认为它是延年益寿的佳品。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时候,人们便将花蕾茎叶一起采摘下来,和黍米一起酿制,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时候才开坛饮用。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4.插茱萸

插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有益于内脏。晋朝的时候,人们就已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并开始种植。重阳时节,人们折下茱萸插在头上,据说这样可以抵御寒冷,躲避灾难。此时茱萸的作用已被夸大,成为驱邪的神物。宋朝的时候,人们还给茱萸和菊花起了两个雅称,称茱萸为“避邪翁”,叫菊花为“延寿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各地过重阳节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有的地方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

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真实地描述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也表达了诗人渴望重阳节阖家团圆的愿望。宋朝以后,插茱萸的风俗逐渐淡薄。茱萸已不再被视为神物,仅仅是作为药材使用了。现在这一风俗已很少见了。

5.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应时食品,就如同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阳糕是用面粉加上枣、栗子或其它干果蒸制成的,上面插有小彩旗。明清的时候,人们吃重阳糕颇有讲究,还伴有一个小小的礼节。在九月初九这日清晨,长辈们将重阳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头上,口中还祝福道:“愿我的孩子事事皆高。”这是取“糕”与“高”同音,表达了人们对儿女的殷切祝福。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征着未来的日子步步皆高。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丰富多彩。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同类推荐
  • 一起修炼吧

    一起修炼吧

    一个叫王荣德的地球人落到了修武世界,还获得了一个系统,当自己达到这个世界最强,追随者也达到最强组织时,才能够返回地球......在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呢?
  • 通天云界

    通天云界

    一座神秘的白塔,令他三世为人。第一世,他因一张彩票从一个乞丐变成百万富翁,历经多年打拼,成为世界有数的富豪之一,最终却被唯一的亲人谋害致死。第二世,他身在异世。为兄弟,为红颜,他担起整个世界的希望,与魔族抗争,却身死道消。第三世,他背负血海深仇,孤身一人独闯天下,看少年云天如何报血仇,踩天骄,带领三千佳丽,闯天涯,云界之上,我为通天。
  • 执棋手

    执棋手

    在大陆灵山之巅,凌霄仰天怒吼:我不要做棋子,我要做棋手!我要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我要让整个大陆为我而颤抖。遇到美女肿么办?一个字,收!遇到敌人怎么办?还是一个字,杀!突然凌霄不好意思外加腼腆的说道:如果他家有姐姐妹妹什么的,我还是会考虑一下的。毕竟都是一家人了,再下杀手的话就说不过去了!有人问凌霄,此事你怎么看?凌霄不屑的轻笑一声,他们都是羡慕嫉妒恨,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友情提示:此书很黄很暴力 ,各位书友慎点。PS:本书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已成立帝宫(欢迎加入帝宫,群号码:540313955),欢迎大家加入讨论,提供意见。
  • 上古鬼笛

    上古鬼笛

    我这是来到了哪个世界啊?仙?魔?我不是乞丐的吗......修炼?我成道士了?!盗墓?做摸金校尉?!谁能告诉我,我到底是谁?!为什么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人,活到最后,还能够真正属于自己、支配自己吗?!----------------------------------------------------------------------------------------鬼笛的企鹅群号——71387765 壹目欢迎大家~
  • 异世宅男魔法师

    异世宅男魔法师

    旋转中滑落的索菲亚干脆利落的扭转身体,手中的长剑随着她的身形摆动,自头顶划过一道火红的弧线。恍若一条飞跃的火龙从空中一闪而逝。变体的转身拔刀斩!自高空急速坠落,叶飞在即将着地时一摸衣领,激活了制服上附带的缓落术,白光一闪,蓝灰色制服猎猎作响的法师突然变得好像一根轻柔的羽毛,慢慢的落在了地上。两个小法术在叶飞的手中被组合了起来,横躺着悬浮在空中的叶飞猛然加速,仿佛喷气式飞机一样高速漂浮,利用这短短的三秒钟滞空时间,远离了土墙。“没有好法术与坏法术的区别,只看你怎么使用它。”叶飞总结道——“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强大。”
热门推荐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灰墙之下

    灰墙之下

    一个月来,太平镇里发生了许多不寻常的事,最为震惊的是太平学校接二连三的有人莫名其妙的死亡,随着方秀和柯昊俩人一步步接近深渊,发现似乎有人在暗中将他们牵引,抽丝剥茧的探寻中,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幸存的人又是否能够直面自己的内心:如果能够重新选择,是否会做出那般的决定?
  • 魔运

    魔运

    来场朴素的冒险。
  • 我主宰了灵气复苏

    我主宰了灵气复苏

    地球灵气复苏,沈安收到了未来的自己,发来的消息,从此开启了无敌之路!沈安也想低调,可身边的美人们不允许啊!
  • 粉色气球

    粉色气球

    “不是因为救了我才喜欢你的,是我真的喜欢你哥哥!”“杏儿,你还小在大一点好不好。”5年过去了……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兽衍神兵

    兽衍神兵

    因为年少无知与一只小猫签订了契约,强横的天赋毁于一旦。林澈穿越而来,接手被玩坏的满级号。 小猫怎么了? 林澈表示,系统YYDS。
  • 相遇是缘相爱是份

    相遇是缘相爱是份

    大龄剩女李多多和大龄剩男王晓晓相亲、相爱相恋的故事
  • 三战之从鬼区开始征服

    三战之从鬼区开始征服

    2020年9月,燕京五环新龙小区一居民楼内。此时姜涛坐在电脑前,右手掐着一支点燃的香烟正在发呆。叮!微信来消息提醒的声音惊醒了发呆中的姜涛。看着块烧到手的烟姜涛赶忙把烟丢到了烟灰缸里随后拿起电脑前的手机。是游戏里的好友发来的消息。刘玄德:“老姜,真不玩了?”“嗯,这帮glz给我搞的心累,没想到一个游戏真给他们玩出三国的感觉来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姜涛回复完消息又点了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随后把目光看向窗外。一个月前,姜涛接触了一款三国战略游戏“三国志战略版”因为从小就喜欢三国这段历史,所以连带着喜欢三国题材的游戏。据悉这个游戏开了快一年了,异常火爆,只不过姜涛一直在玩王者直到最近感觉有些玩累了换个游戏换换心情。
  • 两仪剑心

    两仪剑心

    热血玄幻小说,万族林立,争霸寰宇,这里有美女如云,和我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