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400000020

18、群战三妖

神见阎寿山剑法森严,迅疾威凛,自己原料他不敢出手,所以初时没加防范,见他挥剑加掌地迅猛而攻,情若拼命,自己倒被迫得左支右绌,无法还掌反攻,心下甚恼,大悔自己太也轻心小觑此人。

天魔猛向后退,化去对方来剑,这一退身快速无比。阎寿山见他退身之快如同闪电,当下也施展八步赶蝉的“大阔步法”随击而去。天魔身子急退,已化开敌剑,才方始腾出手来。

阎寿山追到天魔近前,长剑自下挑上,乃是嵩山剑法中极厉害的招数,叫“划空裂云”。这招没等到使老,剑势向右一转,斜身运剑反刺天魔左胁,这招叫“电闪石开”。和那招“划空裂云”相辅相成。敌人若闪不过第一招,这第二招也会随之而来,其实应两招合为一招才对。嵩山派祖师研创这路剑法时,那招自下上挑的招数不足之处在于胸,部大开,是一大忌所在,如没雄厚的掌力做盾,与高手过招大为凶险。若使这划空裂云到了招老时,会步法大乱,收势不住。所以不必把招用老,便须向右斜身,闪躲对方向胸腹破绽的攻袭,再同时下压剑尖左刺对方。两招合一,这套剑法才无太大的破绽能让敌手乘虚可寻。

群豪见阎寿山剑法精妙,内力强盛,均想此人武功确是精湛,嵩山一派也着实不同凡响。

天魔见这来剑诡异,可对方胸部大开,欲出掌击其胸腹,可人家如先已察觉出来似的,剑尖却疾刺自己左胁。天魔惊得当即身形左转,右手拂尘向右后方急劲挥出,只听“当啷”一声,阎寿山手中钢剑已被拂尘扫中,顿时断为两截,手握那半截断剑也被震落于地,膀骨也似要折断。心下大骇,暗忖此人功力之强,高于自己不知多少倍。

阎寿山见天魔震断自己长剑,瞬尔又发毒掌袭来,急忙一招“一鹤冲天”向空中穿去,人在半空未稳,天魔那股凌厉之极的掌力业已发出。阎寿山上身在空中,可下半身却能被那毒掌击中,百忙中两腿迅极叉开,同时催掌向下击去。

刚才天魔那一掌正是“隔空腐骨掌”,这掌的力势虽是雄猛,可掌中腐骨之毒却少些了。毒掌在发之前,必先把毒气慢慢附于掌中,以轻缓浑柔的力道送出,四丈之内也可制敌死命,而且对手亦难察觉,待有察觉时必会出掌反击或接引。若此,便会中毒。除非瞧出出掌者脸色绿光大盛,若见此色浮现,需即上腾下伏或左右闪躲,不可迎击。此掌虽极霸道,但掌风所矢的目标不大,范围也不广。若遇掌力较己强厚者提前或及时迎击,自己却会反遭自祸,这毒掌不足之处便此。

阎寿山身在半空击掌而下,天魔左掌伸出来接,右手拂尘则向上扫去。

他见出掌不效,敌人兵刃已到,自己的身子又欲下降,情知难躲此招,便疾抽右腿向天魔腕部踢去。天魔右腕往下微落,拂尘仍是朝上劲扫。阎寿山又见脚踢不中,对方那铁拂尘仍向自己腹部打来,再也难以闪避招架,唯闭目待死。只听“嘭”地一声,那铁拂尘已扫中前胸,体内登时如受巨雷轰击,痛彻肺腑,又忽感身子受有一股极柔和的劲力一缕之被推向一边。竟间捡了条命。

智明等人见阎寿山抢先下手得以优势,便想观看那恶人武功究竟如何。地鬼和人妖两人也在观看,总觉老大武功甚高,胜之绰绰有余,即使落败也不会在片刻间。这三人艺成时间虽短,但得遇奇学,所向罕逢敌手,普通武师怎消得这等奇功妖术?自以举手之劳或不需动手便可溃败对方。三人均想这阎寿山和普通武师差不多,不足为虑,岂不知寻常武师怎可和正宗武学大师相较?这两人此时见天魔已胜券在握,也就不去上前相帮,只顾尽情欣赏,浑没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智明看到阎寿山已命在顷刻,如再不去救,势难得以活命,趁地鬼人妖二人不加留意,身形突地拔起,疾向二人掠去,不足一丈处便出两掌击救。右掌击向天魔右臂,左掌以柔和的掌风把阎寿山推向一边。拂尘原是打向阎寿山腹部,天魔右腕受智明掌震,微向后缩,而阎寿山又被掌风带向左后方,时机恰到好处,应该不会被拂尘扫中才对,可那拂尘是用弹簧之类的物事所做,被内力传激之下,自然弹长尺许,阎寿山仍是难免受创。

若智明唯掌击天魔或单掌救助阎寿山,仍是无效于救人之旨,那拂尘所弹疾猛,非把阎寿山的头部给打得碎裂不可。众人见天魔所持兵器古怪厉害,尽皆悚惧。

天魔见智明相救阎寿山,又出掌迎击自己,知道这年老和尚武功才是真正深高,自是不敢落以轻心。一时脸色绿光大盛,拂尘扫得呼呼直响。智明感,到此人功力强盛之极,不敢与天魔对掌,恐受其腐骨之毒,便施展轻飘打法旋战。

天魔见对方采取这种打法,自己也迅速改为游荡相击。智明直感对方掌风袭来隐隐有股腥臭之味,当下不敢靠近迎击,身形向下一缩,全身有若弓弦劲射,向右疾贯。这身子闪退之下约有四丈开外,同时拽下三颗佛珠向天魔运力弹去。

天魔见智明无故逃避,正感惊异不解,却突见三颗弹丸似的物事向自己疾射而来。

这三颗佛珠分取天魔的头、胸、腹三处,智明武功修为甚深,这三颗佛珠虽质里轻虚,但受他的内力弹射,其质不亚金铁。

天魔见珠粒疾猛,身形急向左移,拂尘迅去迎击,登将两粒打得破碎,另一粒则受拂尘的贯力冲击,失了准头,偏向射出。

智通见师兄也无必胜把握,又恐地鬼和人妖前去助战,心想时下应群起而攻,诛此三妖,否则后患无尽。虽群攻一人厮杀,未免有损脸面,可对此等妖恶之徒无需讲究什么江湖规矩,再去循那按图索骥的愚辙。智通刚欲起身,恒山掌门缘苦师太和其师姊缘慧立身道:“这三大恶人搅此大会,残戮无辜,已是穷凶极恶,大伙应携手联力诛灭三妖,以福武林。”

各派众人也早有群攻之意,唯感胜之不武,见缘苦、缘慧二人一说,智通又欲出击,遂心宣而应,齐向三人围杀过去。

地鬼和人妖突见诸人恶狠狠向自己杀来,当即迎扑接战。地鬼一甩那支大笔,哈哈大笑:“今日正可大杀过瘾,和那些草木庸人打斗实无滋味,还是这些鸡腿、熊掌的味道好!”

众人见地鬼的那支大毛笔古怪,均留意在心,恐生有什么奇特邪门来。地鬼叫道:“老三退后,且莫阻碍笔威!”人妖听此一说,便即退到地鬼身后。杀招。众人却不解其意,只道他可能是自恃武功深高,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想单身来斗。

地鬼见诸人蜂拥杀来,哈哈狂笑,笔锋运力劲甩,但见万千点墨液劲疾喷出。众人惊骇之极,不晓笔中所喷是何毒液。有的把刀剑舞得风雨不透,有的迅速俯身闪避。那笔中所喷之物打在刀剑之上,诸人直感兵器受震,骇想此人内力之霸猛,的是罕闻仅遇。

青城派的伍杵山和崆峒派的邺无畏没有闪开,伍杵山中有三滴,左肩两点,左耳一点,邺无畏的腹部中有一点。起初伍杵山唯觉左耳隐隐火辣,瞬间整个耳朵都剧痛起来,不由大惊失色,暗骇这恶贼笔中所喷之物竟如此剧毒。当下不加细想,当机立断用剑把左耳削下。耳朵被削,自是疼痛厉害,可此疼痛之味是正常外伤的疼痛,自与刚才的火辣奇痛不同,幸亏自己果断斩耳,否则毒浸入脑,势必倒尸就地。

这时忽听缘慧师太“啊”地一声,显是她也被毒液甩中。伍杵山大叫道:“师太,快用长剑把所中毒液之处斩下,不然必有性命之忧。”刚说到此,忽感左肩亦有两处火辣般奇痛,只听邺无畏也是“嗳哟”大叫。他两人起初不知另一处也同时中了毒液,因穿有衣衫隔住肌肤,加之内力鼓荡,未能当时发觉。可这毒液竟能烧透衣服向内浸入。

邺无畏听伍杵山刚才大叫,又见缘慧也中了毒,听伍杵山提醒缘慧时,顿感自己的小腹也有火辣般地奇痛,忙地闪向左侧,操刀划烂裤子,只见腹部已有拳头大小的褐色毒斑还在快速向周边蔓延。邺无畏甚恐,迅速用刀把毒斑割下,幸好中毒时短,不致浸透于肠内,若毒透肠内,这在攸紧关头想止毒延,却是绝不可能,唯有待死。邺无畏把伤口裹好,顿觉已无那火辣之痛,不知这毒为何物所炼,端是如此厉害。

几人斩下毒后,仍狼命拼杀过去,心想这三妖若不锄掉,今日众人均会丧在这黄山之巅。故此,诸人情急如同拼命,战状有若狂云翻滚、黄沙飞天。

这三大恶人虽武功妖异,要想取胜也着实不易,见众人无一不是招精力厚,心感惊讶。这几人均是武林中数一数二的武学高手,各派剑法刀术自是各有奇妙之处,加之战践老到丰富,配合无缝,斯战又势在必夺,一时登转优势。

那地鬼笔中毒液业已喷尽,但毛锋内仍沾有一些毒液,众人刀剑撞击笔杆时,大感双臂被震得木麻,心下均骇叹不止。

人妖的钢扇本有暗器藏内,唯恐施发暗器会误伤地鬼,所以投鼠忌器,无生那钢扇威效,只是腾挪扑跃,掌击扇戳。人妖身法极快,掌力凌厚固猛,如同鬼魅穿梭其中。

贞云见人妖掌力浑猛,轻功佳绝,便气蕴丹田,毕力把一口唾液朝他脸上喷去。这唾液虽难伤劲敌,但受内力激注,其劲猛之势绝不逊寻常暗器。人妖见这道人口中有点点唾液疾喷过来,忙地躲避,回扇向贞云颈部划来。人妖只这么一闪,却给群雄一大良机,众人刀剑疾迅刺砍过去。

同类推荐
  • 元辰:真武之道

    元辰:真武之道

    悠悠江湖间,蔼蔼人和情。
  • 金鼓碧箫传

    金鼓碧箫传

    又迎来了一个乱世。皇帝的龙椅被权臣密谋推翻,忠义骁勇的侯爷回天无力,皇帝驾崩,因此刀兵四起,群雄并立。有战场上的明争暗斗,也有江湖中的恩怨情仇。最后的胜者之道路,是肩负重担,统一江山;还是抛弃一切,欣然归隐。真正得到了的是胜者还是智者。“江湖版的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并不是跟风,所以内容也并不是现在所流行,但相信,它至少会成为一些人心中的经典。我坚持我的经典。
  • 秦岭刀剑缘

    秦岭刀剑缘

    一个江湖,两把神器,三地武林,四对情侣,元末明初,正值东洋外夷入侵,两代父子一生只为挽救江湖,随着武林神刀的出现,惹起江湖一场腥风血雨……
  • 闪剑飞血

    闪剑飞血

    江湖是什么。我们都想在那里,仗剑走天涯,策马平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曾是个奴隶,后来成为一个杀手。但无论奴隶还是杀手,我都还算是个人。所以我也有我的江湖。一个杀手。他的每一次伏击就是他的江湖。 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他的脑袋里就是他的江湖。一个一辈子被关押在牢笼里的奴隶,他的牢笼就是他的江湖。有一天,他出了牢狱,手中的剑,也是江湖。一剑,刺向,太阳。谨以寥寥不堪之笔,向古龙大师致敬,此生能有缘续写大师之作,天降泽福。晴空新建书友QQ群:195160132 欢迎大家呀。
  • 叙刀引

    叙刀引

    明朝天永乐间一段不为人知的武侠故事。这是一个不为公众熟知的职业,就算做的多好也不会载入史册。这个职业每天刀尖舔血,主角江血雨就是此中佼佼者,但是在这个实权粗乱年代里,虽为翘楚却也凄凉!
热门推荐
  • 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 【明】文康
  • 吟千歌

    吟千歌

    “敢问公子何时才愿意娶小女子为妻?”“待我归来之时,必定娶你为妻。不负你,不欺你,爱你,惜你, 只愿你永远在,只要……”只要与你共白头“阮……阮小姐,前线传来消息说……说……”“说王爷……王爷薨了!”所谓的战争不过是皇上与邱丞相的骗局,裴吟昱没想过自己唯一的皇兄只因丞相一人的谗言将自己赶尽杀绝,他为了阮千歌别无选择,只能孤身一人远赴战场。阮千歌从来不知道这深秋原来如此的冰冷,与他相遇同样是深秋,那个深秋的阳光灿烂温暖,那个人,温柔又疏远,他对每个人都是温柔的,他的身影是她一生都不肯忘记的,一生只愿与他在一起,不管世间纷扰,平平淡淡。“此生无法与你共白头,愿来世你我能再次相遇相爱,我再次为你吟歌,等我……”“小姐!”她与他初见是一袭红衣,再次相见依旧是一袭红衣。风卷起她的红衣青丝,他与她相见了,世间再无阮千歌与裴吟昱,只有那棵桂花树依旧绽放桂花……
  • 大长生之逍遥游

    大长生之逍遥游

    真武殿守殿人魏渊,身具道门秘法却不得不低调行事,下山玩转风云,上山大杀四方,神魔两道不过尔尔、仙帝人皇不过云烟。遇见真正的江湖,美人与美酒、道法与真理。且看小道士如何逆转乾坤,游戏天地之间,万物之上。
  • 闲情偶趣

    闲情偶趣

    紫薇?传说中的帝星、人间的圣人。脚踏一星——脚踏紫薇星奔走呼喊先古哲人思想。《闲情偶趣》讲述一条主线,一个思想,一个目标。《闲情偶趣》集古人、今人、海外、海内思想为一体。《闲情偶趣》为困惑的人生,纷扰的人生,斗争的人生,迷茫的人生送上一丝安静。《闲情偶趣》是休闲中的小乐趣,不要期望这本书有许多乐趣。《闲情偶趣》只给需要的人,绝不送给锦上添花的人。《闲情偶趣》的隐晦不亚于《易经》,《闲情偶趣》的担心不亚于《道德经》,《闲情偶趣》里没有《本经阴符七术》,《闲情偶趣》只是紫薇星的小思考。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重生后,我成为了

    重生后,我成为了

    别人重生:小心、谨慎,步步为营。荆沅沅重生:我一定要作个大的!于是害死她的荆家一夜灭门,觊觎她的死的死、伤的伤。修真界充满了鬼主的传说。传说中鬼主睚眦必报、貌丑无盐、残忍噬杀。修真界终于集齐了七位勇士杀上鬼师楼,他们看着楼中那位高挑、苍白但极其美丽的少女,面色凝重:“这位小姐,请问那个凶残丑恶的鬼主在哪儿?我们一定会救你出去的。”就在他们面前的鬼主本人:???
  • 郡主又去听曲儿了!

    郡主又去听曲儿了!

    【1v1甜宠爽文】走马穿街的京城第一纨绔曦和郡主,一朝醉酒把进京为皇帝贺寿的姑苏启南王给轻薄了。当街拿折扇挑人下巴,语气轻浮。徐景昭:“哟,这是哪家…小公子啊,模样…真俊,要不跟本郡主回家吧…”众人联想起启南王在外的凶名只觉得曦和郡主这次怕是没好果子吃了。谁知启南王不仅没发作反倒意味不明的笑了笑,低头靠在小郡主耳边。“好啊,阿琼可要说话算数。”醉酒醒后把这件事抛之脑外,只当是自己平日美男看多了大梦一场罢了,直到过了小半月在宫宴上再次相见。看着启南王阴沉的面色才发觉不好,不知为何徐景昭莫名觉得心虚,回府后连夜收拾东西带着丫鬟逃去了金陵。等到启南王找到人的时候就看见倚靠在榻上环伺乐在其中小郡主。“阿琼,我没他们好看吗?为什么你不愿意多看看我?”【人形醋坛异性王×明艳动人小郡主】
  • 与你相遇在回忆的季节

    与你相遇在回忆的季节

    从校园到职场再步入婚姻殿堂,长达十四年的爱情长跑终于迎来终点,可是更让沈音心累的竟然还要面对婚后的各种烦恼:婆婆的不待见,丈夫的隐瞒,公公的软弱,无娘家庇护的长女是否能坚持到最后……
  • 开局无限两倍返现

    开局无限两倍返现

    魏什么,作为汽修工人的他一天被刁难的师傅骂了以后无意间获得了金手指,习惯了穷苦日子的他变成了神豪还有点不习惯
  • 儒圣

    儒圣

    儒者,以仁者之心度化世人苦难,求万民之超脱;圣者,以不仁之心俯览万物生灵,观众生之所变;儒者?何以成圣?灵华仙山得真传,千岁万载访名师,三灾九难成仁学,无量劫数布功德。三清四御、五方五老、十方神魔,汝等玄门修士识相的,速速皈依,如若不然,定叫你等魂飞烟灭吾以三魂七魄无量功德许下宏愿愿三界六道种种生灵皆得超脱,如若不然,我不得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