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3000000344

第三百四十三章 局势稍安商议对策

当初杨璟替王不留洗刷了冤屈,还让王不留的妻子住在他的宅院,嘱托夏至丫头好生照料,更是将王不留带在身边,但凡有疑,无不求教,许多人都不甚理解。

即便到了现在,杨璟仍旧称呼王不留一声老先生,并非仅仅因为王不留的年岁大了,而是因为在杨璟的心里,王不留确实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人。

这一路艰辛走来,王不留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了他的价值,除了让杨璟敬重有加之外,更获得了宗云等一干小伙伴们的尊敬。

就如同今夜参详密文一般,在所有人束手无措之时,王不留再一次挺身而出,为杨璟解决了天大的难题,一旦能够通过这封密文,破解魏潜传递密令的方式,杨璟便能够暂时消除官家身边的隐患,对于家国百姓,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王不留走到了桌子边上,将那密文摊开来,而后找来纸笔,将密文一个个拆开,一边给杨璟等人讲解着。

“这苗文使用极少,便如西夏党项人的文字一般,由于不是自古有之,所以需要借鉴汉字,若懂得了其中关节,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难...”

王不留将字体一个个拆开之后,干脆将这些拆字都剪了下来,摆在桌面上,便如同一块块凌乱的拼图一般。

这种方式也让杨璟感到眼前一亮,因为如此直观的观察之下,可以直接进行拼凑,当然了,这些都只能由王不留来完成,因为只有他看得懂苗文。

王不留又将另一份誊抄的密文放在一旁,似乎在寻找着其中的规律,还单独将几个偏旁挑了出来,对照了一番,又摇了摇头,将这些偏旁重新丢回故纸堆之中。

杨璟等人见得此状,自是不敢打扰,而王不留则全神贯注,丝毫没有受到外界影响,渐渐地竟然进入了忘我的状态!

杨璟也不好打扰,便悄悄挥了挥手,让所有人都走出了房间,可正当他要离开之时,王不留却开声道。

“还请大人和林爵兄弟留下来,这魏潜倒是有些斤两,这等保密方式,若能够为皇城司所用,试问董宋臣和机速房又如何能够再掌控皇城司的情报往来?”

杨璟听得王不留如此一说,不由心头大喜,正要将林爵给叫回来,但想了想,林文忠的丧礼需要操办,眼下又发现了小妹林雀儿的尸首,杨璟便让林爵先行回去,措置了家务事,再回来公干。

当林爵来到房间前面之时,杨璟才突然想起来,贵州城已经失陷,眼下怕是全城骚乱,刺史府和知府衙门怕是早就让人攻占了,也不知邹氏和林官等人情况如何,林爵又如何能够回去?

“大人?唤了卑职有何吩咐?”林爵见得杨璟失神,不由低声提醒了一句。

杨璟这才回过神来,让林爵跟着自己进房来,向王不留学习苗文,以备往后在皇城司的情报系统里头推广使用,不过他的心里却在想着,贵州城务必要夺回来!

经历了大半夜的折腾,其实杨璟自己也有些扛不住,但王不留都撑着熬夜,自己没道理中途休息,便用冷水洗了脸,抖擞了精神,与林爵一道,听着王不留讲解苗文的规则和运用。

当杨璟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王不留在隔间里头小睡,林爵已经不在,杨璟迷迷糊糊起来,恍惚了许久,才想起昨夜王不留已经破译了密文的规则,并伪造了一封密文,让林爵通过魏潜的递信渠道,发给深宫中的唐安安。

也亏得杨璟让李彧掌控了岳东驿,白牛教的情报中转站就掌控在皇城司的手里,也就不虞有失了。

杨璟走到隔间外头,探头瞄了一眼,但见得王不留如卧佛一般侧躺,呼吸绵长而匀称且沉稳,给人感觉就好像他的灵魂在身体内外进进出出一般,实在让杨璟感到有些诡异。

见得王不留睡得不错,杨璟也不忍打扰,便走出了房间,正要出去找点吃食,便见得吴克敌和陈铸联袂而来,见得杨璟便急问道:“杨大人,咱们是时候商议一下贵州城的事情了吧?”

杨璟此时睡眼惺忪,双眼通红,打个哈就满眼泪水,不过也只能点头应了下来:“好,辛苦二位大人了。”

吴克敌和陈铸带着杨璟来到了驿馆的客厅,此时杨璟才发现,弟兄们也都在客厅里头,已经准备好了食物,只是大家都没有动筷。

杨璟朝吴克敌和陈铸笑了笑道:“两位大人有心了...”

陈铸呵呵一笑道:“大人一夜辛苦,那魏潜的一封密信,能够暂时平息各地白牛教的叛乱,给朝廷一线喘息之机,这些都多亏了杨大人的功劳,咱们且先用饭,稍后再谈矩州军事。”

杨璟道谢了一声,便走进客厅,与众人告罪,大家便开始用饭。

这驿馆倒也不似岳东驿那般清苦,因为临近贵州城,往来客商也不少,是故物资也不缺,大碗白米饭、煮得烂熟的酱肉、水煮的白菜浇上热豆油,风干的竹鼠肉与山中老菌干一道爆炒出来,便是宗云都没打算守那清规戒律。

众人也是饿极了,吴克敌和陈铸又秉持着军队的风格,好不好吃权且两说,一定要管饱管够,每人还配了一小壶蛮族人自酿的黄酒,在火塘里温着,这一顿下来,便是酒足饭饱,心满意足。

眼见得差不多了,陈铸便让人收拾了一番,换上粗苦的清茶,而后朝杨璟道。

“提刑司这边的探子已经发回消息,贵州城已经被韦镇仙占领,矩州境内诸多县乡也被白牛教的凶徒以及诸多蛮族占据,他们非但没有强夺百姓,反而打开了公仓,将粮食分给百姓,以收买人心,眼下也是风头正盛,老百姓都被眼前的蝇头小利给蒙蔽了...”

“白牛教的圣母现身,在城中说法宣教,并打算过几日举行白牛圣母法会,城内非但没有发生混乱,反而很是热闹...韦镇仙毕竟是大土司,本土人氏对他都很支持,便是有些反对的汉人,都第一时间被清除掉了...”

“刺史府和知州衙门也已经沦陷,矩州兵马钤辖林勋带着诸多官员和家眷奋力拼杀,逃了出来,又有全真道南无派董尚志真人和诸多道家高手护卫,这才得以脱离了掩杀,晚些就会抵达驿馆这边来...”

“但问题是,这驿馆周遭无险可据,林勋的人会将矩州的叛贼引到这厢来,咱们得及早做好准备,是打是逃,还需杨大人来参详一二...”

陈铸将大体的情况说出来,众人也是松了一口气,但听说贵州城中的汉人遭受残害,大家心里也莫名地发堵。

虽然西南地区臣服大宋已久,但很多本土人氏并没有归降之心,对待汉人一向非常的仇视,当然了,许多汉人也摒弃种族之见,本着包容之心,对待土人也很是宽厚,汉人的商品也给西南地区带来了繁华景象,让这些土人了解外面的世界,也提升了这些土人的生活质量。

早年有汉臣主政,并没有韦镇仙这类枭雄从中作梗,许多本地蛮族的高门大户,其后裔弟子也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甚至一度还出了不少士子举人。

可惜这些都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韦镇仙与白牛教挑拨土人对汉人的仇恨,矩州既破,汉人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杨璟闻言,沉思了片刻,也没有立即给出自己的建议,而是朝陈铸和吴克敌问道。

“敢问两位大人打算如何措置此事?”

陈铸朝吴克敌看了一眼,后者直截了当地朝杨璟答道:“若能够以林勋钤辖为饵,将这些追兵一网打尽,倒也未尝不可,奈何眼下咱们兵力不足,就怕埋伏不成,反被掩杀,到时候情势可就越发严峻了...”

杨璟点了点头,朝吴克敌问道:“指挥使的大部队何时抵达?”

吴克敌寻思了片刻,这才开口道:“约莫二十六吧,本官领着先锋营过来,走的快了些,指挥使大人将着五千余步卒,紧赶慢赶少不得也要五天后才能到...”

“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杨璟皱了皱眉,过得片刻又问道:“指挥使大人可曾携带攻城辎重?”

吴克敌显得有些鄙夷,似乎在看一个军事白痴一般,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答道。

“早先大人只是说来阻止韦镇仙的叛乱,并未想到韦镇仙会以风雷之势,眨眼夺下了贵州城,彼时为了加速行军,并未携带攻城器械...”

杨璟又点了点头,而后低声自语道:“没有攻城器械,来了也是白搭啊...”

虽然他的声音不大,但吴克敌却听在了耳中,脸色当即就有些不悦,毕竟指挥使领着五千人马,而杨璟身边也就几十个人,怎地就敢说宁西军来了也是白搭?

杨璟并未在意吴克敌的反应,虽然他确实对军事,或者说古代军事不甚精通,但却很清楚一点。

贵州乃是西南第一大城之一,城墙高固,易守难攻,没有攻城器械,五千人也不顶用。

古代战争之中,城墙就是防御的最大利器,如果杨璟记得没错,蒙古人不久之后便会攻打襄阳,而南宋军队靠着襄阳城,会将蒙古人整整抵挡六年之久!

只靠着一座城,就能够抵挡蒙古铁蹄六年,虽然游牧民族对攻城有着先天性的劣势,但这六年也是足以让人心生震撼。

再往后一些,元末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夺天下,陈友谅带着几十万大军,围困小小的洪都城,最终在八十五天之后无奈撤兵,由此可见城池对古代战争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

而抛开这些不谈,有一道更大的城墙,千百年来,一直保护着中原大地,那便是从始皇帝时期就开始建造的万里长城!

长城很大程度上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略,历史上每一个中原皇朝,机会都会对长城进行扩建或者修缮,尤其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朝,二百多年的皇朝历史,几乎都没间断过修造长城。

宁西军没有携带攻城器械,他们又如何能够收复城高池深的贵州?

同类推荐
  • 胤王纪

    胤王纪

    他是个脾气暴躁的小乞丐,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要在破庙桥洞和商铺的屋檐下度过了,没想到当他接受了幼时玩伴的邀请成为一个操刀屠夫的时候命运之轮转动了起来,将他不断地往上推着,纵览一生,他干过乞丐,屠夫,厨子,也当过卧底特勤,刺客杀手。在帝国风雨飘摇之际,诸侯侵凌之时,他果断地带着手下的残兵败将们干起了革命,啊不,造了前王朝的反。
  • 汉末开元

    汉末开元

    汉末三国,豪杰辈起,江山美人,英雄名士,名将谋士,各展风流。李惟义因为一块东皇钟碎片,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正处于汉末三国的时空泡,降临老奸巨猾的陈珪陈汉瑜的儿子,大名士陈登陈元龙的弟弟陈应陈承之的身上,带着陈应的残魂,从陈应死时的建安二年的寿春逆流到了光和四年五月的庐江郡皖县,此时,大军新败,城池空虚,叛贼黄穰正率领数万大军扑向皖县,他该何去何从?是遵循历史,逃离皖县,以求东山再起,还是逆流而上,坚守城池,抗击叛贼,以求一飞冲天?
  • 邪染三国

    邪染三国

    龚隼重生为公孙瓒之子,本想偏安一隅,可天不遂人愿,乱世的烽火燃起了他争霸三国的雄心,长枪白马,邪气凛然,且看他如何邪染天下。正所谓:天生双目赤如丹,此生注定非等闲,古有项羽称霸王,如今公子邪气然。
  • 终极昏君道

    终极昏君道

    咱也成皇帝了?郑飞乐呵呵地想着!“来人!明日启动选秀计划,朕要充实充实一下后宫。”“来人啊,给我拟旨,我要全天下寻找双修秘籍!”“来人!给这个谋朝篡位的家伙拉出去毙了!”“朕要御驾亲征,教训教训一下北方的狼崽子们!”“来人!启航!朕要去率领大军讨伐一下不听话的东洋鬼子!”“英吉利、法兰西、普鲁士、俄罗斯那边谁去当总督,我们来议一议!”“不要劝朕,朕决心要当个昏君。谁要拦我,朕跟他一家子急!”当了皇帝的郑飞还没个正形,嬉笑怒骂之间把一个濒临死亡的国家给拉了回来。造船、造枪、造炮、搜刮银子,国家强大了,敌人弱小了,一个崭新的大帝国即将在他的手里诞生了。小群期待大家的进入:131438097
  • 荒唐小道士

    荒唐小道士

    新作《东方海盗王》正在陆续上传,请关注!(本作包括武侠、仙侠、军事、言情等因素 求传统历史小说的弟兄请谨慎下眼)...........草根小海盗、奇葩皇帝、各路枭雄,纷纷乱乱的世界尽头,一轮朝阳升起。乱世出英豪,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是我的海!...........
热门推荐
  • 断裂危机

    断裂危机

    五枚核弹被窃,国际、国内形势危机重重,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该如何破局?军人、特工、赌徒、美女、邪教徒、地下黑帮纷纷登场,谁能笑傲江湖?本故事结构精巧,文风独特凌厉,您可能会读出点金庸的影子,又可能会发现有古龙的味道,间或还可能夹杂着些许钱钟书先生的幽默风趣和鲁迅先生的辛辣批判。爱人、仇人——数十年的羁绊;家仇、国恨——半世纪的纠缠。本书将为您讲述一个精巧、好玩、宏大、奇妙、令人不可思议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有趣故事。
  • 我的家乡:河曲

    我的家乡:河曲

    主要讲述了作者的家乡——河曲,有着美好的风土人情,以及流传下来的美好传统文化。
  • 狂龙炽

    狂龙炽

    三千年前,一场席卷各大位面的大战将所有的人物都带入到绝境中。三千年后,二十岁的任永长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异界,却发现...到底一切是否都只是一场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安排好的游戏?还是世界运行的规律所致?带着想要回到原来世界的想法来到帝都,却从而开启了一个逆天强者的崛起征程。
  • 三界无佛

    三界无佛

    找遍大千世界,只为与你相见;一怒屠遍众生,只为你能安好;一念之间入魔,只为与你厮守;我,只为你而生……………………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重生边军小兵

    重生边军小兵

    一个徒手攀岩爱好者左青峰,失手坠崖,灵魂穿越附身到古代一个边军身上,发现和自己知道的明朝历史格格不入,每日分餐露宿,浑浑噩噩混了半年发现自己没有可以回去的迹象,决定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之后克服战场恐惧,适应军旅生活,积累军功、名望成为一方诸侯,娶妻纳妾,生儿育女。之后朝堂变动,皇帝无诏而崩,不得已卷出夺嫡之争,被各方势力拉拢,身在旋涡不得不割据一方,明哲保身。夺嫡风波平息,各方势力,实力大大缩水。一时间风口浪尖,明枪暗箭层出不穷。一次家人遇险,左青峰彻底暴走,不想看到身边妻小兄弟遭遇不测,宣布独立,依托地势,计谋,尸山血海,终究推翻朝廷。
  • 武道破虚录

    武道破虚录

    上古破虚强者的无故消失,破虚紫录的神秘出现,天行大陆的一切谜团究竟谁能解开。天生具有异魂之首——吞噬之魂,在山洞中更是得到了强大的功法——吞天决,一切秘密将围绕他而展开,他能否凭借自己的实力走上武道的巅峰,他能否将围绕他的秘密一一揭开,所有的秘密之后又将隐藏了什么。书中修炼等级:练体,引气,成丹,阴阳九转,武王,武帝,武尊,武圣,武神,破虚。————书友群:202614906
  • 大明:不想争霸只想快活

    大明:不想争霸只想快活

    大明末年宦官当道,民不聊生。在这种乱世谁能活下来谁就是英雄,别的都是虚的只有逍遥快活才是真的。朱由校、朱由检、努尔哈赤、皇太极、李自成你们都是大哥,给小弟点空间让我再发育发育。
  • 燕语莺声,旧忆风华

    燕语莺声,旧忆风华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我遇见很多人,后来也弄丢了很多人,失去的不止是喜欢过的人,也有我曾最好的朋友。在时光的河流里,随着支流分道走,毕业时的我们,像摇摇欲坠的秋叶,秋风一来,就吹散了。我曾心心念念,也曾了然于心!青春的燕语莺声,过往的意气风华,织成我的旧忆,洒满我的一生……我们的故事,平淡无奇,毫无波澜,像大多数人一样有着到不了头的友谊,也像大多数人一样有着无疾而终的感情,可是,余生很长,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