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700000815

第814章 御林军的病

那士兵慢慢推开了搀扶着他的两个士兵,上前两步,捂着腰部,用孱弱的声音说:“我这里肿了一大块,非常痛。我……我实在受不了,用刀把它割了。割的地方开始流黄水,另外一块地方又长了一个,你看。”

说着把衣裤带解开,退掉裤子,掀开衣袍后,只见他的左股沟处有一个酒杯大的伤口,还流着脓血,而且竟然是红黄色的。而在他左边又长出了几个小包,颜色微红。

这太医姓陶,皱了皱眉,说:“你躺下我看看。”

每一个太医旁边都有一块门板,是给这些御林军们躺下问诊用的。当下两个兵士上前,搀扶他躺下之后,陶太医捋着胡须上前。用手按了按那坚硬的小块,肿块都硬的跟石头一样,每按一次那士兵就会痛的惨叫,听得让人毛骨悚然。

随后陶太医问道:“除了长的这些包以外,还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那士兵痛苦的说道:“身上没力气,头痛骨头痛四肢酸痛。”陶太医点点头,然后坐回了桌子后面,提笔写了个方子,他两边的士兵将那士兵搀了起来,一个年纪大一点的陪着笑,问陶太医说:“我们兄弟这是什么病?”

“这是风症脱症,不要紧的,我给他开个药内服外搽。”

随后问了那士兵的姓名和部队的编号,然后让他下午的时候他拿自己的处方去领。

高参林忽然对那老陶太医说:“先生,我觉得有些不对劲。”

“什么地方不对劲?”

高参林想了想说:“我看着医书说风症脱症是不会出现周身发红的症状的,但是我见这个病人身上发红,也包括眼珠子。而且这病人手足有些抽搐,虽然程度很轻,但是我觉得我没有看错。如果真是这样,这就不是风症脱症。”

陶太医被一个学生所质问,觉得很是没面子,脸色阴沉地望着抄方的高参林:“那你说他是什么病?”

高参林摇头说:“学生不知,所以想请先生指教,但是我总觉得不是风症脱症,按照这个治估计不能治好。”

“治不好再说,目前老朽认为他就是风症脱症,既然你也不知道是什么病,那还是按照老朽说的来进行诊治吧。”

高参林便没再说话了,接下来治疗了几个也都是普通的伤寒伤风,还有暑温,但病情不重。接着又有一个病人是用门板抬着来的,抬他的是他的几个同乡战友。将他放在了小床上后,一个兵士对陶太医说道:“太医,请你好生瞧瞧他这病,不知道怎么的,有点吓人。”

陶太医哦了一声问:“怎么个吓人法,他还能自己说吗?”

“他已经不认人了。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我们叫他,他就不认人了。”

“那他怎么病的,你知道吗?”

“知道,我们是老乡,又在一个队里。这些日子我们一直在城里头清理淤泥,也都在一起的。他是从前天开始,身上一会冷一会热的,而且头也痛,身体也痛。”

一个太医书院的学生插话说道:“一会儿冷一会儿热,那就是寒热往来呀,是不是少阳病?”

陶太医回头瞪了他一眼,说:“没听别人说完病情就做判断,谁教你的?很多病都有相似病症,你难道从他一个病症就能断定他是什么病?岂不是太武断了。我是以前是这么教你们的吗?你要是这个态度,就不要学医了,不然,不知道多少人会被你治死。”

那太医院的学生不好意思的讪讪笑了笑,说:“学生知错了。”不敢再吭声。

陶太医接着说道:“你们接着说,这病人的病情后来怎么了。”

“后来开始烦躁,腋下这个地方出了一些疙瘩,还有些红肿,不能按,每次按了之后就痛得要死,大便也排不出来。我们看了,他舌头都起毛刺了。昨天开始就下不了床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今天早上快天亮时就开始抽抽,整个人一直翻白眼,也听不到别人说话。有时突然爬起来就要下床,我们去扶他,问他要去哪儿,他就不说。然后又倒在床上,呼呼的喘气,把人吓死了,我们都在想,他是不是中了什么邪了?”

“荒谬。”陶太医重重地在桌上拍了一巴掌,说道:“自古巫医不两立,你要信医就求医问药,你要信巫,就去找道士捉鬼驱邪,竟然来找我说什么中邪,你难道想指望我给你设坛作法抓鬼驱邪吗?”

这些太医在这些御林军士兵面前,那是绝对的高高在上的存在。军人在宋朝地位本来就比文官低下,同样级别的武将在文官面前那是要毕恭毕敬的,更何况没有官品的普通兵士。而太医则是有官品的朝廷官员。

所以这陶太医抓住对方这一句话,大发脾气,吹胡子瞪眼。把那几个兵士吓了一大跳,再不敢多说。

眼看几个兵士噤若寒蝉,这陶太医才又重重地哼了一声。说到:“昏懵谵语,这在很多病中都有。同时还身兼寒热往来,头痛身痛,腋下又长有疙瘩。这样的话,这病就要慎重了。让我瞧瞧,他腋下那疙瘩是什么样的,看看是不是麻豆。”

说罢他站起身,捋着胡须走到小床边的凳子上坐下。吩咐抬他来的士兵将他的衣服解开,要查看她腋下的那小疙瘩

他刚把头伸过去,那士兵忽然眼睛嗖的一下睁开了,茫然地望着前方。嘴里喉咙处发出咯咯的声音,就好像青蛙打鸣似的。

跟着过来的高参林和其他太医院书院的学生,顿时被吓了一跳,后退了两步,惊恐的望着这病人。那陶太医冷冷一笑,说道:“这有什么可怕的?你们既然选择从医,那将来遇到可怕的事情多着呢。现在就怕成这样,以后又如何应对呀?真是的。”

说到这里,陶太医扭头过来,正要上前去检查。而就在这时,那病人忽然哇的一声,吐出了一口鲜血。而且这鲜血还带着一种浓烈的臭味,竟然劈头盖脸淋了这陶太医一头一脸。

那陶太医哎呀的惊叫一声,站起身来,后退两步,连屁股下的凳子都撞翻了。一边用袍袖擦着脸上的血,一边怒道:“你这混蛋,怎么回事。吐我一脸,你是存心的吧?”

几个送他来的士兵,赶紧扶着他,赔着笑解释说:“我们先前还没说完,他今天天快亮时就开始吐血,吐了好几次了,我们都被他吐过。他倒不是故意的,他是不由自主的吐血,而且是喷出来的,很吓人。”

“既然这样为何不早说?”

陶太医忿忿地叫道,心想:他们如果早说的话,他就叫这些太医院书院的学生上去看看,自己就免得如此狼狈了。

御林军的一个小旗见状,赶紧吩咐人去端了一盆清水,来给太医洗脸,同时又找了一件衣袍给太医换上。这太医匆匆洗了脸,又换了衣袍,这才嘴里骂骂咧咧地,重新坐了回来。也不敢再上前去看那病人腋下的那疙瘩了,说道:“我给他开剂药,你们喂他吃了就行了。这药里有化瘀血的,吃了之后就不会再吐血,也有治头痛身痛的,还有退热的。就这么着吧。”

说罢列出了配伍。旁边的高参林小心的问道:“先生,他这究竟是什么病呢?”

陶太医眼睛一瞪,说道:“为什么一定要确定什么病呢?难道不确定什么病就不能治了吗?辨症论治,有症就能治,根据他的病症来治疗不就行了,何必要去推更刨根问底搞清楚他是什么病?这一点,你们将来学到如何给人看病时候就会知道了。有很多病,是根本没办法确定是什么病的。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有没有弄清楚他是些什么症状。然后根据这些症状来对症下药就可以了,这就叫辨证论治。像这个病人,他有头身疼痛发热,吐血,腋下有肿瘤。根据这些症状相应用药就可以,只要把这些症状都消除了,他的病就治好了,你们说对吧。”

高参林对这陶太医的这番话颇有些不以为然。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除此之外又该如何医治。于是也就没有说什么,其他的学生,那当然是听老师的。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学,所以频频点头,用心记在心中。

左京生所跟的太医却没有那么打马虎眼的,这位童太医已经得到了左京生的父亲左钱通的叮嘱和贿赂,要利用这一次看病,扶持他的儿子左京生,让他扬扬名。

因此,他专门让左京生在他这一组负责抄方,而其他人则是站在病人身边学着望闻问切,锻炼他们如何看病。一方面,口头上是锻炼他们如何看病,实际上是要把他们与他和左京生隔开,这样他给左京生支招,开小灶作弊,就容易多了。

童太医先让其他的太医书院的学生望闻问切。当太医发现差不多说对了之后,就会让左京生来负责诊治。这时他就会大声夸赞说左京生看得很准。实际上,左京生所说的都是根据先前那些已经望闻问切的学生得出来的结论,并在童太医点评和纠正之下修正之后的结果,当然最接近标准答案。

而所谓的标准答案,又都是由这位童太医来决定的。即便是左京生所说的还有偏差,这位童太医口头上,也会以左京生的答案为标准答案,大加夸赞。不过,在写方子的时候,他还是根据自己的诊断来进行调整,反正这些学生刚进学校不久,还没有能力分辨出药剂之间的细致差别。

同类推荐
  • 朱灿的唐朝生活

    朱灿的唐朝生活

    这是隋末唐初的乱世,那个传说中《西游记》曾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神仙,也没有妖怪,有的只是人!当传说与历史交汇,两世为人的朱灿这才发现,神话故事中的满天神佛和妖魔鬼怪都变成了这个世界上活生生的人,有无敌的高手,有绝色的佳人,有生死与共的兄弟,也有不死不休的仇寇!天下一统,佛道相争、北伐突厥、玄奘西行……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时,朱灿的选择是做那挡车的螳螂,还是驾车的御者呢?
  • 异明之惊世龙吟

    异明之惊世龙吟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凤有虚颈,犯者必亡!两世为人,两次痛失至亲的残酷现实,硬生生将一个人畜无害,与世无争的普通人变成一个暴戾无情的刽子手。冷兵器与热武器的碰撞。血与火的交融、情与爱的缠绵,轰轰烈烈,纷纷扰扰!让我们随着他一同搅起异世大明的血腥风云!
  • 三国的女人

    三国的女人

    《三国演义》里把刘备塑造成正统,因此说他不好色,说他的观点是:女人如衣服,可以随时脱掉,换了云云。实际上,演义里掩盖了许多史实:比如,一向被看做极其正人君子的关羽,和曹操争一个女人这样的事,不能提;也是正面形象的张飞,在田野里虏获一个小女孩的事,同样不能提。等等诸如此类的。本文宗旨是:为三国时期,被战争和男权思想淹没的女人、以及女人在这段历史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名。“作用”,向来有正面,有负面甚至有反面的,笔者不做历史、道德的评判。就是这个样子,随便你怎么评判,那是你的事情。总之,三国时期有女人,女人是推动三国进程的一只手。
  • 晋风汉魂

    晋风汉魂

    一段真实的历史。。。古战场上,金戈铁马,浴血征战;茅草屋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血光与火影吟唱着一首首历史的悲歌。。。晋风与汉魂诉说着汉民族不屈的精神。。。这里有汉文明的厚重与苍凉,更有华夏文化的璀璨与光明。本书将通过以下三部,带您去领略“五胡乱华”那段纷乱的历史,与您一起重温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您共同见证我们华夏儿女那段不屈的脊梁。。。第一部,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 第二部,吴钩双雪,颯踏关山月 第三部,千秋壮志,万世侠骨香新书期,急需急需收藏,喜欢本书的朋友,点击阅读人数右侧的 收藏,那个就是传说中的加入书架!各位举起手之劳,就是对本人莫大的鼓舞!
  • 无形之手

    无形之手

    人,是地球上最智慧的动物,而常感叹:身不由己!就象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仿似有一只无形之手,被它操控摆布!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钱币;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土地;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思想;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信仰;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地方风俗;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人的嘴巴,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人情社会,也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仁义道德。。。。。。。。这般交织缠绕,仿似我们处于混沌文明之中,战争与和平历史周期交相更替,人们不禁又感叹:做人真难!活得好累!仿似我们幸福安全要靠天,出生在皇帝好的时代是运气好,出生在战乱年代,那是命不好!本书以拜天主教的太平天国为开端,几个年轻人为躲避战乱,逃落他乡,后几代人历经不同时代的境遇。。。。。。。直至改革开放的2010年,这一代人是否能找到无形之手到底是什么?我们决不拘泥于统属,我们将以致力追求格物事物的本质,以追求人生的目标!
热门推荐
  • 罪恶善罚

    罪恶善罚

    我出现在善与恶交错的混乱中人性的丑陋在我眼中不断重复一双双泯灭了善意的无情双眼不断蚕食着人的底线活着成为我们这样的人唯一的追求死亡成为我们这样的人救赎的解脱失去了对生的渴望留下了对死的畏惧
  • 圣剑祖师

    圣剑祖师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本是九龙血脉却被家族遗弃!重开血脉,修剑道,寻求大道巅峰!“什么”你说武道才是正统?我修的剑道是旁门左道?我一人一剑闯荡九龙!一剑屠魔界、两剑破苍穹、三剑斩天道、四剑震八荒!如此风姿可是旁门?如此气势可是左道?你们武道之人,可敢接我一剑?
  • 阅世道典

    阅世道典

    大道修为已不愁,每次轮回有底蕴,行走于灰色地带,干自己想干的事,本来洛枫以为,自己可以无限期享受这样的生活,但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自己那牛批师傅早已算好了一切,这一世的洛枫就需要将自己的所有融汇贯通,去完成师傅的任务。“等我完成任务了,一定找到你,让你好看。”洛枫比出一个中指,表达着自己的不满。无奈之下,身为书痴和游历狂魔的洛枫,只好一边升级,一边积攒着自己的一切,准备与世间最大的黑暗斗上一斗。
  • 诡迷心窍

    诡迷心窍

    名为“罪孽”的鲜血染红了我的身躯,我一度被认为是一切罪与恶的本体。我独自吞咽着最腥臭的仇恨,只因为了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下去……最后,一切的错误都被指认为我的原因……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赎魂之旅

    赎魂之旅

    一张奇怪的宣传单,一个诡异的写字楼。当你踏入这个写字楼的开始,你的灵魂,就不属于自己了……
  • 指尖的光

    指尖的光

    小说由一名即平凡又普通的大学生著作,讲述了高中美好的生活及大学的经历。既有惊心胆颤的初次经历,又有事情解决不当的懊悔,同时也有高中生活的浪漫回忆。此小说展现了一名懵懵懂懂的少女长大成人,经历了种种事件后变得逐渐成熟的故事。
  • 思在不语中

    思在不语中

    〈人的一生会有所谓的命数,而我们要做的,往往是打破常规的思考,和大胆的跳跃,跳出那个让你舒适又不适的圈子,打破你所谓的命格〉‖你是我未曾料想到的意外,也是我要用全部真心守护的良人
  • 快穿:当佛系遇上渣

    快穿:当佛系遇上渣

    当佛系少年遇到渣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撩到会长带回家

    撩到会长带回家

    感谢你出现在我的少女时代 给予我平淡的生活里一束光表面坚强内心脆弱女主vs温柔霸道伪男狗男主“你是什么时候喜欢我的啊?”“你猜猜?”“大概是我没穿校服的那一天?”“比那还早。”“啊?”“我是一一,记得你小时候被一群男生欺负,是我帮你赶走他们,你那时候就告诉我要以身相许嫁给我。”“终于找到一一了,原来我们已经认识这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