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700000143

第143章 新任知府

当然,接下来,对于宣州其他的官员是否替换,则先要由魏文德进行一番考察之后再来定夺了,由他提出拟办意见,再报吏部和皇帝最终裁决。

正因为他手中握有如此重权,使得他踌躇满志,颇有大展宏图的豪情,忍不住在轿子中哼起了小曲,尽管轿子外面雨声哗哗,却好像在跟他配乐似的。

刚才在十里长亭,这些官员们大多淋得跟落汤鸡似的,见到他的神情又是恭敬又是害怕,这让他很是享受,而即将卸任调整到其他地方为官的知府,则很显然有些惆怅,因为他要调去的地方远比不上吴越江南鱼米之乡富足。

在十里长亭里,原宣州知府给魏文德挨个介绍了当地府、县衙门的官员,他大多没有记住,他不着急去记住他们,因为他相信,这些官员很快会想尽办法让他记住的他们名字的。

冒着雨,头顶响着滚雷,魏文德却一点没有影响心情,进了城之后,他甚至撩起了轿帘看沿街商铺,看打着雨伞来往行色匆匆的行人,听着轿夫啪嗒啪嗒踩在青石板积水地上的声音,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想着以后这里就是自己辖区了,自己要做个爱民如子的好官,要让这些百姓感受到大宋皇帝的恩泽,这可是自己来之前皇帝亲口叮嘱他的。他可不想做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官,还是想为百姓做一点事,当然千里做官只为财,能在百姓做事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行囊填满,那可就双方都满意了。

他正胡思乱想,他的官轿在数百人簇拥下,来到宣州城知府衙门。知府衙门在宣州城的西边,东边是宣州城所在的宣城县衙门。

衙门朱漆大门全都打开了,官轿直接从大门抬了进去,官府里剩下的胥吏、三班衙役都在甬道两边恭候着新来的衙门主人。尽管大雨如注,这些人都已经淋得湿透了,却没有一个人敢打伞,站在雨中神情毕恭毕敬,恭迎他的轿子进来,再目送轿子进去。

对于衙门官吏对自己的敬重,魏文德很是满意。他其实心里也知道,这些官吏从上到下,之所以对他如此恭敬,那是因为他们头顶的天已经换了,改朝换代,原来的吴越国已不复存在,他们成了大宋朝的官吏了,大宋朝的皇帝究竟会怎么处置他们,这些官吏心头都是没有底的。在没有摸清底数的情况下,人最容易惶恐,更何况涉及到他们头顶的乌纱帽或者在衙门中的差事还能不能得以保留。

知府的内宅已经全部都腾出来了,因为原来的知府的东西已经装了马车运走了,就等着新官上任交接工作。按照大宋的要求,交接当天,旧官必须离城,哪怕是出城之后在外面休息都可以,这叫一山不容二虎。

所以,魏文德可以带着家眷和随身的东西直接住进知府衙门内宅。

他稍事休息,便来到大堂,与前知府进行交割。他们的交割其实只是形式上的,不过是前知府带着他在各处转一转,把一些情况跟他说一下也就罢了,至于钱谷、财产、债务、账本等等具体事务,由双方各自的属官自行进行交割,那就不是一两天能办完的了,不过这些具体事务的交割不影响知府的离任。

交代完毕,知府便要告辞离开了。魏文德一直把他送到衙门大门之外,目送他的远去,这才在哗哗的雨中,躲在伞夫撑着的巨大官伞下,悠然的踩着碎石铺成的甬道回到了自己的内宅。

稍事歇息,便有门房进来禀报,说通判大人来访。

先前通判跟着前知府大人到十里长亭迎接,通判是知府重要的佐官,所以得以跟着知府呆在小小凉亭中,没有被雨水淋湿,同时又跟新的知府魏文德寒暄了几句。魏文德对这位宣州城通判印象比较好,为人谦恭,热情而又不失礼节。

当下魏知府赶紧吩咐有请,在内宅花厅相见。他整了整官袍,沿着长廊来到了花厅,花厅雕花木椅上端坐着刚见过面的胡通判。

胡通判起身满脸堆笑迎了上来,说:“知府大人,是这样的,咱们宣州府县两个衙门的同僚们,以及宣州当地乡绅名流,今晚在宣州酒楼设下宴席,给大人接风洗尘,恭请大人光临。”

这种场面上迎来送往那是必然的,也是接触宣州各界的一个开端,魏文德当然要去的,便点了点头,微笑说:“难得各位同僚和各位乡绅如此厚爱,不知都有哪些人参加呀?”

他当然需要事先了解一下参加的人,心里有个数,到时候,聊起来也方便。胡通判当然已经有了准备,当下从袖中取出一个折子,递了过去,说:“这是今晚参加酒宴的所有同僚和乡绅名单,以及他们进献给大人的贺礼,还请大人笑纳。”

宣州官员到底身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这贺礼肯定轻不了。

魏文德微微一笑,接过折子,慢慢打开,逐个观瞧。不仅要看姓名职务或者身份,重点要看下面礼金。

果然,礼金的数量相比其他地方要厚重得多,这让魏文德心里乐开了花。

当很多人给自己送礼的时候,人们都会下意识地进行对比,会关注谁送的最多谁送的最少。魏文德当然也不能落俗套。所以看完之后,他又回头看了一遍,找到了送得最多的,竟然是一个韩氏医馆的馆主,人称韩神医。

魏文德不仅嘴角露出了微笑,这韩神医还真懂事。他既然称神医,医术肯定了得,这种人那是一定要交的,将来自己和家人有个灾星病痛的少不了要找到他。

魏文德微笑点头,又接着看,找到了送的最少的一个。

他一看之下,不由心中勃然大怒,——这人居然只送了区区四两银子!而倒数第二的是二十两银子,相差倒数第二都有十六两银子!

魏文德一张胖脸顿时拉了下来。这人是否故意标新立异呀?

魏文德阴冷的目光往上一扫,见送礼的人写的是杨明德、杨仙茅父子,身份是回春堂郎中。

假如是自己或者家人的寿辰,逢年过节之类的送礼,那魏文德也就一笑了之,也不会在意的,多少是人家的心意,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是他出任宣州父母官,这些送礼之人可都是能宣州上得了台面的乡绅名流。送这点银子岂不是小瞧了他这位宣州新任父母官吗?

不过,魏文德是个有城府的人,当然不会因为礼金少而表现出恼怒。

他若无其事地轻轻将把折子放在了茶几之上,捧起茶盏,抿了一口,说:“宣州地方百姓对父母官的爱戴,当真是让本官感动啊!”

“那是,那是,大家想表达对大人的一番敬意。”

魏文德点了点头,说:“刚才我看这折子,上面有一个韩神医。此人号称神医,想必医术很是了得啦?”

胡通判忙说道:“韩神医的医术在宣州那可是顶尖的,不仅宣州,附近州县不少人病患都慕名前来,请他前去治病。尽管他出诊费用高得吓人,但是趋之若鹜之人络绎不绝,毕竟咱们吴越是江南鱼米之乡,家境殷实的还是多的。当然,大多百姓则生活穷困,知府大人沿路之上也体察到了。今年雨水特别多,很多稻子长起来没等抽穗就被冲毁了,只怕今年是个歉收之年,而且,若是雨水再这么下去,造成洪涝,那恐怕百姓就更苦了。”

魏文德眉毛微微皱了皱,来的第一天,这位通判就跟自己说百姓庄稼收成的事情,好像他比自己还爱民如子似的,你就不能说说别的事情,比如风花雪月吗?这些烦人的事情等过两天说也坏不了呀!

魏文德对着胡通判太过正经有些不快,不过他没表露出来,静静的听他说完了,这才点头说:“是呀,我大宋刚刚建国,百废待兴,各地都是这样。吴越相对于别的地方要好一些的。当今皇帝对医科非常看重的,百姓疾苦,除了钱粮、饮食之外,还有医药。生了病有钱看病,看病能遇到好郎中,这才是福气。很多百姓虽然小康之家,可是一旦有人生病,而郎中又久治不愈,家庭就会重新陷入贫困。这样的事例可是比比皆是,让人痛心疾首啊。所以,如何把我们宣州的药铺医馆搞好,也是我们造福百姓之事。”

魏文德一听,频频点头,说:“是这样的,我们宣州郎中到的确比其他府县强。”

“那是自然,你们有号称神医的郎中在此,自然要强过其他州县的。”

胡通判微微摇头,面露几分神秘而又得意的微笑,说:“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宣州除了韩神医之外,最近还出了一位医术如神的小郎中,他的医术神技那才是让人叹为观止。”

“哦,这小郎中是谁?小小年纪有何过人之处啊?”

胡通判说:“他是回春堂郎中杨明德的儿子,名叫杨仙茅。这人原来是吴越国太医院的学徒,从太医院学成归来,学到了一种神奇医术,能给人开膛破肚治病疗伤,医术之神奇,实在是我们宣州城的骄傲啊。”

同类推荐
  • 马陵传

    马陵传

    内容承接《荡寇志》第六十七回,即《结水浒传》第一百三十七回,讲述了梁山好汉被朝廷派遣的雷部神将剿灭后,新一轮被官府欺压迫害的好汉,以马陵山(马陵泊)为根据地,与朝廷作斗争。随着不断地有好汉加入,以陈明远、庄浩为首的新108将,屡次战胜朝廷派来的军队。最终副天罡地煞108星与雷部神将及散仙大打出手,将云天彪、陈希真等人诛戮。之后又北上抗金,最终受九天玄女娘娘之封,回归天庭。
  • 黑坟

    黑坟

    北洋军阀统治时的民国九年。这一年五月,我国北方某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一千余名矿工被困井下。井下大火猛烈燃烧,整个优质煤田毁灭在即,举国为之震惊。北洋政府为保住煤田,下令封闭矿井。不料,激发民变,几万民众在当地绅商、封建遗老及各色人等的纵下,攻占矿井,武装暴乱。
  • 后唐风云

    后唐风云

    本书就是描写从后唐武皇李克用,历庄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闵帝李从厚,至末帝李从珂的那段历史;亦即从公元856年到公元936年,从武皇李克用出生到末帝李从珂身死国灭的那段往事,历时80年。本书的定位是一部正史战争小说,资料来源于24史中的《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北宋名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本书以基本历史事实为依据,再现了后唐帝国那段尘封的往事。本书尤其采用了中国古典兵学中的兵法、阵法来诠释那一场场浴血厮杀背后的未战先算、正合奇胜、谋形造势、避实击虚,让我们有机会再一次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驿马照命

    驿马照命

    本书通过主人公吕奇,与高人研究甲午海战,参加三江口海战,参与刺杀日军高级将领,参加笕桥空战,参加石牌保卫战等一系列抗击列强的战争……
  • 辽末悲歌

    辽末悲歌

    辽末,天祚皇帝耽与玩乐,致使国事渐微,金人完颜氏趁势侵掠。辽廷在风雨飘摇中求偏安而不可得。北安州刺史韩可孤及麾下合纵连横抗击金兵,勉力支撑行将倾覆的辽国半壁江山,以其令人景仰的忧国忧民精神,用生命演绎出一曲绝望而不失壮丽的悲歌。
热门推荐
  • 天煞孤星:女帝附在我体内

    天煞孤星:女帝附在我体内

    在这个发达的现代社会,霓虹隐匿之下。一直都发生着稀奇古怪的事。在这个世界上,仅有少数人拥有非同一般的体质跟天赋。大浪淘沙,在悠长的华夏文明长河里,最后能传承下来的少之又少。他们隐藏在繁华的都市,幽静的乡村,甚至是恶劣的荒漠戈壁。守护着秘密。一个平凡的小子,却有着不平凡的命格。一次偶然,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成为了其中一个......
  • 狼烟起万里

    狼烟起万里

    狼烟四起,华夏悲歌。抗日的滚滚洪流中,一个小人物,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面大旗。天佑我中华,华夏永不屈服!
  • 我的旧神乐园

    我的旧神乐园

    当人们重新回想起那个时代,毛骨悚然
  • 祸殃

    祸殃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妭。”战后不公,置于赤河之北。身死魂灭怨念长存。由清化浊,至善极恶。不让成神,那便为祸。旱魃为虐,如倓如焚。祸殃三界,天地疮痍!
  • 人非草木,我非圣贤

    人非草木,我非圣贤

    此书主要讲的是乡下的傻子偶遇仙缘,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
  • 天启,终末时代

    天启,终末时代

    第一次写书,多多支持
  • 脑洞里的世界

    脑洞里的世界

    本故事纯属虚构,故事描述了远古人的文明发展,将几千万年的时间缩写成一个时代的变化。用几代人的更替,绘画了人类文明栩栩如生的发展状态。
  • 道士的圣母心又泛滥了

    道士的圣母心又泛滥了

    十年前,江湖传闻“异象西起,圣女现,得圣女者,可得天下”。结果方向找对了,却认错了圣女,这一错就错了十几年。十年后,江湖传闻日月谷中住着无所不能的仙人。结果仙人是真,无所不能是假,里面其实只有一位向往和平的道士。谢姈在日月谷住了大半辈子,每天的生活除了下棋,就是听书,一时兴起便会出门行善,也算是乐得清闲。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几百年,直到这一年她算出九州将迎来一次巨大的变数,正巧山下又遭遇了百年难遇的瘟疫。于是,她借此机会再次踏入凡尘,不曾想却是一去不返。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谢姈恍然大悟,终于得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圣女竟是我自己!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众神降临:开局被赶进地狱

    众神降临:开局被赶进地狱

    众神来到地球,将地球上的人类全部赶进地狱,北歌背着妹妹,穿着防护服和防毒面具在充满致命气体和满是岩浆的地狱艰难求生。直到,遇见了一个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