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
姓薛的人家的房子建成后,接着又把高家的房子和陈家的房子建成,这时就入了农历的七月。关东的天气,暖的晚,却冷的早,几场北风吹过,天气慢慢的冷了起来。此时每天的早晨,野外已经结了薄霜,各种树叶变得沧桑了,旷野的植物,也慢慢的枯黄了,每年一季的庄稼,这时也就开始丰收。
到了这个时候,老板手里还接了两家新活,一家姓徐,一家姓许,这两家都要建新房子。老板觉得时间很紧,他来关东几年了,对这里的气候,那是很清楚。入了七月的天气,北风频繁,这时如再接连刮上几场大北风,那就要开始地面结冰了,建房子的主体工程,那是就要停工。
这天吃过早饭。老板向大家说:“关东到了这个时候,天气开始变冷。等入了七月底,如再刮一场大北风,那就要结冰了,建房子主体的活,就要开始停工。”然后咳了一声,接着说:“咱们现在还接了两家新活,还没有动工。我劝大家努力一下,要给天气赛跑,争取在结冻之前,就把这两家房子的主体建成。”
老宋在一旁听了老板的话,觉得老板说的有点不恰当,就说:“老板,我们知道了,其实大家干活一直都很努力。咱们要想多干点活的话,那就得从时间上找,比如早去晚回。”老板听后,一笑,接着自我原谅说:“还是老宋说得对!咱们就多找一点时间,尽量的干快一点。”
一时老板又说:“今天咱们就给姓徐的这家去开始建房。”随即又转脸看着小芳说:“小芳,你再和小孙一起把工具推上,就直接去姓徐的宅基地上。姓徐的人家建房的位置,昨天我也给你说过了。”小芳答应了一声:“好。”就和小孙一起向房外走。老板接着又把陆师傅和小赵打发做木工活去了。
老板见他们几个人走后,又回头扫了眼大家,接着说:“他们走了,咱们也走。”话后,就带头向外走。大家见老板走了,就在后面跟了去。
老板带着大家到了姓徐的人家的宅基地上,小芳和小孙也推着工具到了。姓徐的人也是提前到了,同样也准备好了茶水。这时姓徐的人见大家到了,就热情的让大家喝茶。大家都也摆手谢绝!
这里老板就向老宋说:“老宋,咱们就抓紧时间开始放地基线,好让大家尽快的干活。”老宋答应了一声:“知道了。”又叫上小芳帮忙,三个人走过去,就开始标量房墙地基线。不一会的工夫,他们就把地基线做好了,这里老板就开始安排大家干活······
老板实行了老宋出的主意,大家早出勤,晚收工。姓徐的人家的这活,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房墙就砌到了四檐齐。接着就是支木壳子架,浇灌圈梁了。接着老板就吩咐陆师傅和小赵开始支木壳子架,随即又带着大家去姓许的人家开始施工。
这样两家穿插着干活,只用了十多天的时间,两家房子的主体,就完工了。就在这两家房子主体完工的第三天,天气就有了变化,那是北风狂作,天上布满了阴云,并且飘起了细雪。等风停雪止,就遍地成了冰海。
接下来,天气一天天的变得更冷,天上经常阴沉沉的,不住的往地上漂着雪花。并且飘下来的雪花,落到了地上,也不融化了,地面上越积越厚,到处白茫茫的一片。一年一落的树叶,这时也不见了,被冷风吹落到了地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树上的枝条,光秃秃的,却顶着白雪成了白头翁,被风一吹,又吹下好多乱发似的雪叶,如天上飘下的细雪。
每年到了这个时间,就成了关东的忙季。那些中年男男女女,只要能出力气干活的人员,他们闲过了夏季,现在都开始出动了。有人上山砍伐树木;有的人就把别人砍伐倒的树木,发挥自己的其能,给运输到储木场里。以往很少看到人走动马路上,现在变得人来人往了。大家忙忙碌碌,那是忙的不可开交。
建筑队的活,到了这个时候,也只有干室内活了。以前给一家一家建成的房子主体,陆师傅和小赵都给做好了门窗扇,也给安装好了,并且也镶上了玻璃。大家在房内干活,几乎不受房外寒气的影响。
老板带领着大家干活,每天来来去去的走在滑溜溜的路上,如走路不小心的话,就会被摔上一跤。如真的被摔上一跤,那可是不留情,把人摔的半天爬不起身来,并且还要疼上几天。老板心里也是有自己的安排,先给谁家建成的房子主体,就先给谁家搞内装饰,怕的是有人出意见。
建筑队的活,越是到了要收尾的时候,大家越是急着干完。此刻大家思念家乡的心情,开始高涨。这个时间大家闲聊时的言语,时常都是还乡的话题。大家那回乡的急切心情,那是无疑形容,都恨不得立时把所有的活干结束,然后像孙悟空一样,一个跟头云,就回到了家中,与亲人团聚。
时间又接连过去十几天,这时就入了农历八月了。关东这时的天气,就变得更冷了,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狂吹的冷风,吹着树枝,像吹起的哨子一样,嗖嗖作响,处处滴水成冰。不过,这里的房子室内,倒是挺舒适的。每年一入了冷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增加火坑的温度,整个室内暖烘烘的,室内有着春秋天的感觉。
时间过去的这些天,建筑上的活,也干完了不少,有多家的新房,都已经装饰结束了,就剩有一两家的活,还没有完成。越是到了最后,大家心情越急,特别是已入农历的八月,眼看着到了中秋节了,大家都想在中秋节前,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
这时老板不让大家加班加点的干活,大家也加班加点的干,归心似箭的心情,恨不得一天把所有的活干完。接连又是几天过去,这天已经是农历的八月十一日,这是大家干活的最后一日,建筑队所有的活,都已经结束了。
等大家晚上回住房后,吃过晚饭,都又上了炕,开心的闲聊起来。这时没有一个人躺下来休息的,就连老朱几个人,也来到了住房里,为的是等待老板过来,发给大家这几个月干活的工资,明天就要打点行李回老家了。大家一直等到了深夜,也没见老板来住房里。这时老朱叹息了一声,就说:“今天到了这个时间,老板都没有过来。工资的事,看来今天没有希望了。”话后,几个人就动身回去了。
又到了次日,吃过早饭。大家边坐在炕上闲聊,边又是等待着老板过来发工资。等了没有多时,老板来到了住房里,脸上一点笑的表情,都没有,见大家眼巴巴的看着他,有点难为情的说:“真的对不起大家了!建房费没有收上来,也不能发给大家工资了。只是副场长一家的建房费给了,我又向他借了点钱,先每人给一百块钱的路费,让大家先回家。过上一段时间,等我把建房费收上来,在过春节前,一定送到你们家中。”
老板这话,挺客气,可大家听了,心里不舒服。大家跟着老板干了几个月的活了,工资却领不到。但也是没有办法,老板话说的很明白。老宋也是不高兴,在一旁就说:“建房费收不上来,我们的工资暂时领不到,倒是情有可原。可你给我们一百元的路费,这也只能买票到家。我们出外这么久了,回到家去,怎么也得买点礼物吧?再说了,到家又是中秋节了,过节总要买点菜吧?一时大家也都跟着附和。
老板觉得老宋的话,也有道理,感觉心里不是个滋味,就说:“你们再多等一会儿,我去想想办法。”话后,就转身向外走。大家见老板走了,就七嘴八舌的议论了一阵子工资的事,可也没有得出结果。
又过了不多时,老板回来了。他一进房里,就向老宋说:“老宋,我实在是想不出办法来了,借了几个人的钱,才借了几百块钱。这样吧!每人再多给五十块钱。我向你们保证,在春节前,就把剩余的工资,送到你们每人家中。”
老宋点了点头,觉得再难为他,也是挤不出油水来了,就说:“这还有点过得去。”接着又向大家说:“大家就把钱接过来罢,看样子,老板是想不出办法来了。剩余的工资,就看老板说话,算不算数了!”老板就接着说:“一定、一定······”
过后,老板就每人发给了一百五十元钱。大家把钱接在手中,老板又说了些客气话,就转身走了。老板走后,大家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梁婶还没有回家去,她见大家开始收拾行李,就笑着说:咱们都触了几个月了,见大家要走,真还有点舍不得!”一时大家都向梁婶说:“梁婶,我们谢谢你了!你给我们做了这么久的饭吃。”梁婶说:“给你们做点饭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别放在心上。等明年你们再来时,我还是一样给你们做饭吃。”这话逗的大家一笑。
老宋说:“梁婶,你就回去罢,我们心里都记着你。如果明年再来的话,一定去你家里拜访!”梁婶一笑说:“那我就回了。欢迎你们明年再来!”接着转身走开了。
梁婶走后,大家接着收拾好了行李。老宋向大家说:“大家也把行李收拾好了。咱们就动身走罢。”大家回应了一声:“走。”小黄笑着自言自语说了声:“咱们这趟关东之行,也就结束了。”接着背起行李,与大家陆续的走出房门,又出来院门,就踏上了回老家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