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民风淳朴的海南人印象
海南岛多年来是以农业为发展基础的,一直以来没有什么重工业。所以它的污染就很少。祖祖辈辈、勤劳的海南岛人一直过着男耕女织比较原始的生活,现在坐高铁和开车路过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还能看到很多茅草屋,好像现代人故意装扮拟的。这些茅草屋建在密林深处,真的给人一种古朴原始的感觉,真的太美啦!
海南岛的男人,是世界上最潇洒最休闲的男人。可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男人们一天游游荡荡都很休闲,早上起来就开始喝早茶,大家在一起抽烟唠嗑儿,就连说话都慢声慢语,这一坐就是一整天,紧接着就是喝晚茶,一天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他们好像对生活没有更高的奢望和追求,家里就是住的茅草屋只要不漏雨,他们就很满足了!这是不是人们所说的无欲则刚呢?这让我想起了广东地区的琼洲女人,这些海边儿的女人,承受了家里所有的重体力活,抬石头,盖房子都是她们的活,我们过去看到的女子炮兵连,拼刺刀的女民兵都是她们所为。她们每天带着草编的斗笠,扎着围巾从早晨干到晚上无怨无悔,每天还在一起有说有笑!家里只要有男人,不管他干啥都行。据说是男人们出海风险太大,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员死亡,造成了男人“荒”,所以这些女人特别珍惜身边的男人。不让他们干活,海南岛的男人这样休闲是不是和这个传统有关系呢?我们这些在城里忙忙碌碌的男人和这些男人相比,他们真的太幸福了!
( 8 )小区周边的农贸市场
我所居住的“四季春天”小区有一个农贸市场,规模不是很大,卖各种农贸产品的商人有二十余人,各种蔬莱、水果、肉类一应俱全。觉的最新鲜和好奇的是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奇异水果和蔬菜,因为海南一年四季如春,所以蔬菜水果长得特别茂盛,不存在什么淡季和旺季的问题。
当地农村的人经商很有特点,卖菜一般不给你找零钱,如果差个三毛、五毛的就给你添上一把菜,因为都是自己家产的菜,所以要得价格也不高,一般情况下不愿意讲价,卖的小白莱菜叶上面都有虫眼,很明显这就是绿色食品。各种水果有很多都叫不上名字,新鲜的三四两重的木瓜,一块五二斤,稍微熟透了一点儿的五毛钱一斤。香蕉、苹果和蜜糖桔子和沈阳地区都差不多,只不过是更新鲜一些。
最有特点的是猪肉和羊肉,不知什么原因?当地产的猪肉和羊肉炒菜都比较硬,羊肉涮火锅觉得肉的纤维比较粗也比较硬,不像东北那边儿口感比较软。我问了很多人,他们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我自己分析,可能是老百姓没有喂任何添加剂和什么混合饲料,他们喂猪羊都是玉米杂粮和各种蔬菜野草。猪和羊生长过程中光照时间比较长,想想我们曾经吃过的纯野猪肉不是很硬很柴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宁愿吃口感比较硬的。
(9) 南海边上的海鲜美味
海南岛周边辽阔的大海,可以说是海南岛的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海。它用它那广阔的胸怀和温柔的臂膀包揽着整个海南岛,一望无际的大海中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和数不清的海产品,无私的奉献给了这里的人们,使这里纯朴的百姓能够不断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在海南现在还有举家定居在船上的渔民。在海边经常能看到有一首歌所唱的美丽景色,大海边哎……,大海上哎……,渔家姑娘织鱼网,织呀嘛织鱼网……。
海边有无数的小码头,打鱼归来的鱼船随意就靠在了人多的岸边,每当这时,岸边的人兴奋的围拢过去争相购买各种新鲜的海产品,有的游客兴奋的拿起活蹦乱跳的海虾直接放到嘴里吃起来。
来海南一周的时间,吃的海鲜中印象最深的是两种鱼,都是深海鱼。一种当地老百姓叫做海岸鱼,价格每斤十二元,一种叫做马鲛鱼,每斤25元左右,可能属比较稀有的品种。这两种鱼的特点是肉质特别的细嫩,就和我们所吃的大黄花鱼差不多,鱼肉有明显的瓦块儿状,鱼身有一根主刺,没有更多的小毛刺,特别适合老人和小孩子食用。这两种海鱼红烧和家闷都可以,炒上两道新鲜的蔬莱,倒一杯白酒,再配上一碗白米饭,真的美味极了!
(10)不同寻常的打工仔
改革春风吹满大地,相对比较闭塞的海南岛也同样带来了经商的热潮。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商人也齐聚海南岛。我所接触的有福建人、河南、河北还有不少东北人,甚至还有很多新疆人。他们做的生意五花八门儿,搞房地产的,搞建材的,服装批发和水果长途贩运的都有。
今天,也就是一月十号,我就遇到了三位不同寻常的打工仔,一位是给我家护拦刷油的小林师傅,人长的典型的南方人特别干练,和他交谈有很多地方方言听不太懂,只能听其意思罢了。后来得知,他和爱人都是大学毕业,为了增加收入,小夫妻两人媳妇在海口,他在邦溪打工,小两地生活,只是为了每月多挣几千元钱,为以后的生活打基础。
第二个是为海尔专卖店做售后服务的小田师傅,二十八九岁,高高的个头,身体很硬朗,安装电器手法很熟练,站在高处一只手拿电钻工作很久,充分了显示了他的臂力和持久的耐力。工作之前,他掏出的手机和香烟吸引了我的目光,手机绝对是名牌儿大屏幕,在看香烟中华软包,我真觉得有点惊呀!就和小田师傅攀谈起来,我问他家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固定职业?他回答说:“家就在附近,从事橡胶树生产。”我说你给别人打工吗?他说不是,自己家有五六十亩地橡胶林,每年从事橡胶生产,收入都在几十万。只是在农闲时出来挣点零花钱,天呐!他是个农场主呀!我说你的橡胶林收入已经很可观了,为什么还要出来打工呢?他说:勤劳致富嘛!闲着干嘛?他的回答即朴素简单又深刻!我在心里想,开着私家车抽着软包中华的打工仔。嘿!真有你的。
第三位是安装家具的余师傅,一九六四年生人,一米七四左右的个头,不胖不瘦很结实。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余师傅给人的印象是谦虚活泼,和他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交谈中才知道,他和哥哥在海口有一家规模较大的物流公司,他在帮溪镇有一家最大的家具商店,即当老板又当工人,在今年还要搞一家运矿石的车队,余师傅跟我说:真的感谢党的好政策,用不了多少年我们一定赶上美国。只要人勤劳肯吃苦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这三个师傅,我给他们剩余的二公斤油漆和一大堆包装纸盒箱他们都没有要,这在沈阳是截然不同的。真了不起呀!这些勤劳能干的人们真是我学习的榜样啊!
(11)椰子树的风采
海南岛的大海边,道路的两侧,山坡上面到处都是成片的椰树林。比较大的椰子树树干一个成年人是抱不过来的,椰子树的树干翠绿挺拨,虽然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但它还是刚直不阿!一条直线向着太阳往上长。椰子树的顶端长着宽大茂密的树叶,这样能争取更多阳光的沐浴和雨水的滋润。椰子树的树干纤维组织不是很硬,比较松软,并不像水曲柳、橡木、色木那样坚硬。但它的性格是相当顽强的。小椰子树一旦成熟,叶子中间就会长出猴头般大小的果实,大的成熟的椰子能有足球般大小。人们能品尝到的天然的椰汁就贮存在果实的里面。熟练的海南商人会用月牙刀把椰子头坎开,用刀尖弄一个小洞,游客就会捧着椰子喝上里面纯“天然”的椰汁了,椰汁清纯甘甜,别样风味。
在缺少淡水的大山中,椰子树的果实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在海南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海上的一艘渔船因为风浪触礁,渔船上的十几个人不幸都掉入大海从此渺无音讯,一年以后,渔船上一个姓姚的老头回到了漁村,白发苍苍满脸胡须,把村里的人吓得够呛!真不知道是人还是鬼?后来听姓姚的老头讲述了那不寻常的经历,渔船触礁翻沉后,老姚头靠他超人的身体素质和游泳能力,顺着海流飘荡了两个多小时才爬上一个荒岛,由于没有淡水,他就爬上岛上的椰子树摘椰子用石头砸开喝椰汁,后来又凭他丰富的生存经验钻木取火,弄一些小鱼小虾和野果充饥。在荒岛上整整生活了一年多,碰到了路过的鱼船搭救才幸运安全的回到了家。没有成片的椰林和甘甜的椰汁作保障,他是无论如何活不到现在。
高大的椰子树一旦倒下,在几年内迅速地腐烂,用它高大的身躯为高山大地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这可真是高风亮节呀!生的伟大,无私的奉献!死的光荣,化作泥土更护花。我由衷的赞美你伟大平凡的椰子树!
(12)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没有“静电”
海南岛周边一片翠绿,到处都是热带雨淋,百分之八十五的覆盖率,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森林的覆盖率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由于大量的绿色森林的存在,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极高,由于海南岛被大海环抱,又没有什么工业和重工业,所以很少污染,每吸一口清新的空气直接透到肺里,真是太舒服了!我来海南岛之前,看到中央台的新闻联播里面,播我国有人从澳大利亚购买小瓶的空气,而且一瓶二百元钱,真是太奢华浪费了。何必去到澳大利亚购买呢?我们海南岛有的是免费的清新空气呀!要按那个价格计算,我一天下来需要花多少钱呐!是土豪和富翁也消费不起呀!过去人们是喝自来水,现在要喝矿泉水,现在就连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都要去国外购买,这只能是富人们干的事情,普通消费者是不可能也是望尘莫及的事情。
由于海南岛是海洋气候,空气稍有湿润,所以从来没有什么静电的感觉。不像在东北和沈阳地区,由于太过干躁,随时都有可怕的静电产生,真是防不胜防,比如开车门,熟人朋友握手,甚至在家里面和自己的亲人不经意的触碰,都会产生强烈的静电,更为可怕的是,有人穿着化纤和混纺的衣服,在加油站时还会引发大火!静电的那种感觉很让人讨厌!如有心脏病的人更为危险。在海南岛内,人们不论穿着什么衣服,都不会产生这种可恶的静电!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