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因为512大地震的一篇文章走进丰子的。欣赏他的兄弟,欣赏他的文笔。慢慢的看到了丰子的小说 《北京尖叫》。
一开始并不太感兴趣,不太习惯那些调侃的,略带色的语言,忘记了被哪一章吸引,几乎一次看完的。
从一开始的诧异,怎么会有如此人等。到后来喜欢这部小说,喜欢那些细致的人物、心理的描写,被小说中的语言震撼。到后来不喜欢小说中的丰子,他太可怕了。
现在,我不去看《北京尖叫》了。已经不需要看了,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总在我眼前。来来往往的,撞击着。
秀 燕 丹 月 菲 丰
秀是清纯的,燕是理智的,丹是沉默的,月是逃避的,菲是报复的,这一切都因为丰。
秀带着爱独自留守,燕带着爱远走异乡,丹带着爱嫁与他人,月带着爱陪伴清灯,菲带着爱替姐报复,丰带着爱徘徊木屋。
看过之后,那种记忆,以及记忆的延伸,再延伸,让我感觉不好,是凄?是悲?总之是压抑的。那在五室一厅中孤单的影子,那在万里之外独自抚养孩子的影子,那在多少个静夜凝神向北的影子,那在青灯黄卷中了此一生的影子。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那个在木屋昼夜听雨,翘望褐衣尼的影子。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痛楚难言。
《北京尖叫》——唯美的名字,凄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