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600000402

四零一 苏州

那时的黄勃如日中天,带着诸女调查那命案之事了。

三百水路成欢畅,数千旌旗如战狼。闻知风吹天下香,不知哪里来佳酿。

姑苏的歌是婉转流畅的,也是绵绵不绝的,还是十分回味无穷的。

姑苏的酒也是绵柔的,初一入口不觉如何甘甜,越是细品也是回味无穷。

姑苏的酒,如其地,如其人,如其花草,如其底蕴。

姑苏的人,好客之极,姑苏的酒,也是十分的甘醇而回味不尽的。

苏州的调,苏州的酒,苏州的女人,苏州的 景,都是这里的绝处了,美景一番了。

大有那种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感了。

苏州园林(或名:苏州古典园林)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是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全国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留园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园中分四个风景区,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

网师园占地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是苏州园林中建筑最早的园林,因而得以博采众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苏州园林景色优美,从而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纷纷留下墨宝。如唐朝的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皆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文徵明提拙政园若墅堂的“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等等。为苏州园林增加了文化性和艺术性。

晋朝时开始出现官绅的私家花园,最著名的是东晋顾辟疆营造的”辟疆园“,其池馆林泉之胜,当时号称吴中第一。这一名园一直到唐代都还存在,唐代大诗人李白还有“竹暗辟疆园”的诗句描述此园。六朝以后,豪族南侵,苏州私家园林渐趋兴盛,造园艺术也有了新的发展,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寺庙建筑也大量出现,仅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五年,苏州兴建的寺庙就有32处之多,寒山寺、灵岩寺、光福寺等都是在此时建造。

隋唐时期,苏州经济发展很快,园林建设也新旺一时。五代时苏州已经是全国最富庶地区之一,造园活动十分兴盛,吴王钱镠之子最喜园林,所以南园规模宏大,是当时最大的园林。据说宋代诗人王禹偁来苏州,见到这座园林称赞不已,写下了“他年我若功成后,乞取南园做醉乡。”的诗句。统治者不仅广造园林,还大力提倡佛教,兴建了虎丘的云岩寺、北寺、开元寺等著名寺庙。

宋代时苏州经济更为繁荣,已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称谓,造园活动更是盛极一时。当时苏舜钦的沧浪亭、史政志的万卷堂(网师园的前身)、蒋希鲁的隐园、以及姚淳建造的园林,都是非常出色的。元末在苏州称王的张士诚造有锦春园,里面有假山池塘,亭台楼阁,式式具备有别出心裁把锦帆泾浚成御花苑河,和妃子们在此扬帆荡舟。元代至正二年(1432年),天如禅师邀请著名画家共同设计建造狮林禅寺(即“狮子林”),以假山著称,院内石峰林立,玲珑俊秀,山峦起伏,气势磅礴,有“假山王国”之称。乾隆皇帝对此十分着迷,并在北京圆明园畅春园以及热河避暑山庄仿造狮子林,重现十六景。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苏州园林之侧壁就是一处山庄了,那里却是隐士们的天堂了。

山庄里一路走来,却是很少人的,只有一个老者在此垂钓,一只鱼竿,一副器具,一条大口袋,一盒鱼饵,再无别物了。老者闭着眼睛,鱼竿垂到河里,似乎已经很久了。

那时,一边的龙轩低声说道:“似这样,能不能钓到鱼呢?“

黄勃拦住她说道:‘其实,垂钓的乐趣不在于是否可以钓到鱼,而在于本身的乐趣,就如欧阳修之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龙轩微懂,不再说了,

老者忽的开口说道:‘年轻人,你好像很懂的样子,好,我不钓鱼了,听你讲讲喽!’

老者果真抛下了鱼竿,任由他滑下了水中,龙轩单手一抬,鱼竿顿时飞出了水面。、

龙轩抓住了鱼竿,说道:“老伯,还你鱼竿!”

老者睁开了眼睛,接过了鱼竿,说道:“好姑娘,懂礼数!”

龙轩嫣然一笑,送过去那鱼竿,毕恭毕敬的。

龙轩是受不得别人的夸的,越是夸她,越是有做事的激情的。

老者说道:‘你们这是去玩啊,还是去查案啊,这么多人?“

黄勃躬身施礼,说道:“前辈,晚辈是路过此地,不敢说去查案,以免亵渎前辈之地了!“

老者掀开了头顶的斗笠,褪去了蓑衣,哈哈笑道:‘你小子有点意思!‘

黄勃说道:‘晚辈不敢!“老者说道:‘你别叫我前辈,虽然我很老的,可是我就是不喜欢别人叫我前辈,一叫我就浑身不自在的!“黄勃呵呵一笑。

老者说道:“你们且到我的别院小住吧,这里都是我的山庄,名曰小憩山庄!“

黄勃说道:“那我们就叨扰了,走吧!“

老者带着他们越过小桥,过了一处花廊,穿过那片绿色的菜田,就是山庄了。

龙轩说道:“老伯,你还自己种菜?“

老者说道:‘自然,种菜钓鱼,人间乐趣,“

黄勃说道:“其实,这年代烽烟四起的,前辈还有闲情雅致种菜消遣,属实难得可贵!”

老者说道:‘年轻人,那是你心里乱,外面才乱,你心里安静,外面就是安静的!’

黄勃点头;老者引着他们径直去了山庄里,给他们沏茶去了,山庄似乎只有他一人而已、

黄勃诸人坐定,越觉得这里十分典雅肃穆了,看来老这也不是寻常人呢。

不多时,茶水到了,一时倒是清新之极,几人喝了,都是赞不绝口的。

最后老者端来了甜点,那似乎是宫廷所制的那种味道。

接下来是老者的拿手菜了,一时的清炖鱼,文炒青笋,松鼠鲑鱼,兰花豆腐汤,都是人间美味了。

诸人都是沉醉于此,乐不思蜀的。

那时,忽闻一阵的风声响起,老者呵呵一笑,说道:‘来贵客了,你们稍坐一下,我去去就来!’

外面却是来了贵客,他的老对头耿鲜龙到了,。

那是杭州湾的耿鲜龙,他们的地方合起来正好是人间天堂,苏杭二州了。

耿鲜龙却是只闻风,未见其人,老者裘心龙也是只见其武功,不见其龙影了。

耿鲜龙以风化形,化作武功而进攻;裘心龙是内化龙影,到处玄机,迎击十分妥贴。

最后,耿鲜龙走了,他们的武功比斗经常限于念力层面,最多是比斗些龙形龙气罢了。

黄勃不禁暗自惊骇,老者和耿鲜龙都是内化了龙影龙气,看来自己的修为还差得远呢、

裘心龙回转,依旧是谈笑风生的,和几人喝酒品茶的。

裘心龙拿过来一瓶酒,好像不是中原的酒,一开瓶子,就是一股辛辣之气;

黄勃闻了闻,说道:“这好像是云都的酒,好辣的!”

老者挑指称赞,说道:“你喝过?”

黄勃说道:“喝过,不过当时就睡了四个时辰,怎么叫都叫不醒了!|”

老者裘心龙说道:‘今天敢不敢喝?“

黄勃说道:“晚辈只好舍命相陪了!”

诸女都要尝尝,老者给她们都倒了一茶盅了。

却给黄勃到了多半碗了。

那种酒初喝并不如何刺鼻,或者难以下咽,反而觉得很舒服,可是过不了多久,就开始晕乎乎的了。

诸人都是如此,不知何时,都睡着了。

直到次日天明,黄勃才缓缓醒来,看到了老者出去练武了,自己也就没打扰睡得横七竖八的诸女了。

黄勃出去,看看老者似乎在走着八卦步,似乎是太极了。

黄勃没说话,也没走开。

裘心龙缓缓收了 功,回身说道:“年轻人,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

黄勃说道:‘前辈明鉴,海天幻境,离乱风景。几时能解,我自空灵。“

裘心龙说道:“你其实欠的是火候,因为天下的真龙天子还未出现,所以你需等等,等到真命天子出现了,你就好办了!“黄勃说道:“对了,前辈,慈航静斋该是擅长找那种天下真龙的吧?”

裘心龙说道:“那是讹传,那是外人对于慈航静斋的膜拜之处,也是他们借以迷惑天下人的手段,你何以信得?”黄勃顿悟,点头称是。

裘心龙说道:‘不过他们的意见,可以参考,往往是有点眉目的!“

黄勃说道:“如此说来,解开封印的秘诀,会不会和他们有关系呢?“

裘心龙说道:‘那是未知之数,希望你慎重对待,这封印之事闻所未闻,你知道其中的缘由吗?‘

黄勃说道:‘似乎是应劫而生的!‘裘心龙说道:“应劫而生,劫在何处?“

黄勃无语,裘心龙说道:“那是融伯的说法,也许不给你们太大的压力,其实我以为是人为所致的!“

黄勃说道:“人为所致,难道有人故意为之的?“

裘心龙说道:‘你说呢,你去过那里了,还是完好如初的封印着,为什么呢?“

黄勃摇头,裘心龙说道:‘这就是封印的问题了,不知何缘由,你又如何解?“

黄勃懂了,说道::“前辈金玉之言,晚辈受益匪浅!“

裘心龙说道:“你是一时被世事迷住了眼睛,禅宗有烦恼障,业障,报障三种,你是沉迷于此的!“

无相颂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这几句话是偈颂的前引。六祖大师说:‘我有一首无相颂’。《坛经》中所有偈颂,都称作无相颂。特别是此处十五首六十句,是《六祖坛经》的精华。我们要想研究《坛经》,应当先将这十五首颂文念熟,然后细心去研讨,这样你就晓得中国禅宗的旨趣。从此之后学佛,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尤其是禅宗,自然不会落于空谈。于学佛过程中,则不易受他人的欺骗,更不会自欺。可见这十五首颂文相当重要,是我们学佛的原理原则。大师这几句话嘱咐得非常好,教我们必须要记诵、要取法。无论在家修行或者出家修行,只要依照这十五首颂的原理原则去修行,必定有成就。若是不能自修,仅仅把这六十句颂文背得很熟,还是无有益处。

颂有十五首,大致分为五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讲‘佛教教学的宗旨’,这一段只有一首颂。第二首是独立的一段,‘说明佛法理论的依据’。第三首以下到十三首,共有十一首颂,这一长段是讲‘修学的方法’。第四段是一首,是讲‘果证’。末后第十五首颂,是‘结劝’。颂文体系、组织以及义理,非常精严,有条不紊,不但便于读诵,也是行门重要的原理原则。

【东山法门】

(杂语)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黄梅东山,引接学人。故云:宋高僧传八曰:‘昔魏末有天竺沙门达摩者,得禅宗妙法。自释迦佛相传,授以衣钵为记。隐于嵩山少林寺。寻卒,以法付慧可,可付璨,璨付道信,信付忍。忍与信俱住东山,故谓其法为东山法门。’

【七情】

情者,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或指喜、怒、哀、乐、爱、恶、欲;或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或指喜、怒、忧、惧、爱、憎、欲。[释氏要览卷下]

【五欲】

梵语pan~ca ka^ma^h!,巴利语 pan~ca ka^ma^。(一)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即:(一)色欲(梵ru^pa -ka^ma ),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二)声欲(梵s/abda -ka^ma ),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三)香欲(梵gandha-ka^ma ),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四)味欲(梵rasa -ka^ma ),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五)触欲(梵spras!t!avya -ka^ma ),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又相对于欲界粗弊之五欲,称色界、无色界之五欲为‘净洁五欲’。[佛遗教经、大智度论卷十七、卷三十七、摩诃止观卷四下]

【根】

梵语indriya 之意译。通常指器官、机能、能力之意。佛教用语中,‘根’一词亦含有器官能力之意。草木之根不仅具有增长方,且可衍生出枝干、花叶果实等。又如人类之眼、耳、鼻、舌、身等,不仅有助于人类之觉悟,且可促进信、精进、念、定、慧等,故以五根称之。

【戒相】

谓持戒表现之相状差别。如持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别,按其持犯之轻重,各有不同之相状。一般指切切实实遵守戒律之相状。此乃南山行事钞所立戒四别之一。

于印度,其原意即指静坐敛心、正思审虑,以达定慧均等之状态。于释尊之前,印度即有以生天为坐禅目的之思想;至释尊时,始展开远离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印度佛教之禅观思想乃渐次发达,并产生无数之禅经。随佛典之传译,自汉末,禅法已传入中国,惟最初均为小乘系统之禅观思想。东晋鸠摩罗什以后,介绍各种禅法,尤以念佛法门为要。至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四卷楞伽经,列举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等四种禅之说,乃激发当时讲究禅法者另辟途径,如后世所说之五类禅,即是依于楞伽经四种禅之说而来;又肇启中国禅宗之菩提达磨,虽即禅经(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中之达磨多罗禅师,然其所传之如来自性清净禅即是基于楞伽经所说者。此外,慧可、僧璨均被称为楞伽师,道信、弘忍更受大乘起信论影响,提倡一行三昧之说,至六祖惠能方以金刚般若经为正宗;盖彼时楞伽经已偏重文句疏解,不免名相支离之故。至中唐以后,盛行拳拳棒喝之机法,禅之意义扩大,不必静坐敛心才是禅,即搬柴运水、吃饭穿衣等平常动作亦可称之为禅。

要之,该宗与其他诸宗之相异处,在于不立正依之经典,即使引用经典亦为一时之方便施设,最主要者莫过于依佛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为在不涉思惟计度之情形下,外加学问修证之功,以明取本心之故,乃有清规之创设。尊宿、大众于一定之规矩下,定时起卧、打坐;尊宿为大众开示诸佛列祖之机缘以提撕之。又阅读经典虽非要务,然仍以楞伽、维摩、金刚般若、首楞严等诸经为众经之核心。古来尊宿亦6 遗有语录,成为后世禅徒习禅悟道之重要参考资料。[禅门师资承袭图、祖堂集卷十七、卷二十、景德传灯录、传法正宗记、五灯会元、禅门宝藏录卷上、卷中、八宗纲要卷下、朝鲜禅教考、日本禅宗史要、禅学思想史、日本佛教要览](参阅‘五家七宗’1128)。

六祖惠能得法后,在广东曲江县的曹溪宝林寺说法。三十年后,创立禅宗南派,与北派相对。他整顿教义

其心性论是明心见性论,所谓一切法尽在自身中。因此,人皆有佛性,不需向外寻求,佛性就在人的内心。人要成佛,只要明心见性。其中,结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人人皆可为尧舜”学说。

据佛家的说法,人除了色身以外,都有一颗灵性,不生不灭,<人的灵性(自性),本自俱足一切大福报。

只因灵性投胎来到人间,受到现实社会中贪嗔痴慢疑的污染,造了各种恶业,

这些污浊的业力有如乌云蔽日,使原有的佛性光芒,完全透不出来。

就像下雨天,虽然太阳仍然当空,人们却看不到太阳,因为都被乌云遮住了。

只要太阳一出来,一切阴霾自会不扫而空。

同理,只要将人内在的乌云扫开,灵性光辉一显,健康幸福智慧和福报就会源源不绝而来。

所以“明心见性”,就是要人藉着禅定,往内去见证本有的灵性光辉,让被业力障蔽的灵性能够解脱;“见性成佛”则是,当人看清自己灵性本有的光明后,自然会明白,佛不在外,佛性就是灵性,而可以当下成佛了。

就方**而言,禅宗南派主张自性真空论。惠能主张无相,无往及无念。人们若要成佛,不要有任何思维,要听而不闻(无念);不有任何的感性认识,视而不见(无相)以及不要受客观世界影响和束缚(无往)。惠能提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结合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思想。

?惠能认为经书只是引导自悟成佛的工具,不能执着经典,不能靠诵读经典成佛,解脱要靠自己的本心。?因为成佛得解脱的道理和路径在于个人的心中,不必外求,外在的文字没有用处,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惠能以后的禅宗大师反对念经,并反对一切语言文字。结合道家废除知识的观念。

?禅宗南派认为“顿悟”就可以成佛。惠能主张人的本性原来清净,具有般若的智慧,只因被妄念浮云覆盖而不能自悟。假如得到善的知识指示,一旦妄念俱灭,内外明澈,顿见真如本性,自然能够成佛,这就是所谓“一悟即至佛地”。禅宗讲顿悟成佛和德性,这种主张继承了儒家的性善论,切合中国传统注重直觉和顿悟的思维方式。

?惠能之前,禅宗以“坐禅”为修行的最佳方法。?禅宗南派认为,旧有“住心观净,长坐不卧”的坐禅方式是错误的,认为悟在于自心不起妄念执着,而不在于坐卧的形式,所以主张废止坐禅。惠能认为坐禅不能悟道,反而会被禅法的清规戒律所拘束,成为执着,结果不能成佛。禅宗反对一切形式化的修习,提出修行无须出家,所谓“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将日常生活融入修行中,繁琐的佛教修行经改造而简便易行,从而使一佛教进一步中国化。

同类推荐
  • 星神变

    星神变

    ========【磊少强烈推荐作品:血色轮回】=======众神开辟的空间 很混乱?魔法 斗气 修真 天使 ?都有,忘了还有和尚。情节伴随主角的成长由简单到复杂。坑很多,绝对不会是BUG美丽的精灵 化形的小狐狸没有种马,却有说不清道不完的柔情没有yy,却能让你有片刻的放松没有神秘,你却能读到新奇没有一步成神的实力 却能绝处逢生想知道乞丐出身的主角是怎么在自卑中成长为拯救众神的强者吗?血色轮回:一本漫画般绚丽的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谁主苍生

    谁主苍生

    上古有强者掌握大神通,纵横血域,叱咤风云,焚天煮海,法天象地。度过黑暗动荡年代,如今大世再次来临,百战不死之人杰逆天归来,拥有神明之万族再次崛起,逆天体质重现天地间,大圣血脉一夜觉醒,禁忌神通执掌造化,这世苍生,谁来主宰!每日两更,成绩好,咱就无封顶……希望大大们可以施舍些收藏……
  • 神魔霸体

    神魔霸体

    拓拔野逆天重生、身藏神根、手握神符、拥有前世记忆,从小开始修炼最难修炼的炼体法决神魔九变。神魔九变,每修炼成功一变,不但肉体力量暴增,还多一些神奇的本领。为了修炼神魔九变,拓拔野走遍无数星宇世界,闯过无数险地绝域,大战神魔神兽鬼神。最终,神魔九变大成,成就真正的神魔霸体,无敌诸天万界。完本老书《六道仙尊》,五百二十万字,人品保证!放心收藏!老云新书群 229522850 云霆阁-神魔霸体 96318746 (VIP书友群,要求粉丝弟子以上,需要验证ID)
  • 极品武道

    极品武道

    天罗之域,天罗神墟;陨落之地,森罗万象。万剑悬浮,南方剑阁;滔天剑意,焚天罚海。无尽沼泽,生死冥渊;阴阳空间,审判之镰。浩瀚虚空,天兽一族;神秘势力,执掌虚无。武道一途,执于心念;诸天三千,悟道之灵。少年自风道院而出,踏向了武道之行,三千大道,谁主沦浮?尽在极品武道!本书完!等级设定:感元境 聚元境 元动境 玄元境 虚元境 玄至尊 地至尊 天至尊...
  • 正义的猫阎王

    正义的猫阎王

    谁也没想到这只可爱的猫妖会成为新任阎王,她的性格和猫儿一样,非常好奇,但是也心软善良,她在阳间视察,发现了职场的黑暗,人性的善恶,她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看她是如何对付讹人的老人、杀人的未成年人、拐卖儿童的春姨,如何教训害人的黑粉?可是为何玉帝要派这么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子去当阎王,到底有什么天大的秘密?帅出天际的白九宇又是什么人?地藏王为何一直不出现?老阎王为何要给曼珠和沙华下封咒,规定花叶永不相见….
热门推荐
  • 全民打怪:开局百倍增幅

    全民打怪:开局百倍增幅

    2040年,一座座石门从天而降。林天因为好奇被吸了进去,竟意外获得了百倍增幅。不仅爆率百倍,就连得到的经验和物品都有百倍加成。从此,他在打怪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当别人还在升级而苦恼时,他却早已到了等级上限。当别人还在为武器和材料而肝疼时,他连送人的材料都是数以千计。”什么?你说你很富有?丁大哥,把我给你的神器无尽拳套拿出来亮瞎他们的狗眼!“”什么?你说你实力强劲,天下无敌?拜托~你连我养的宠物都打不过,还敢说自己无敌?真是逊呐!“
  • 灾变X新纪元

    灾变X新纪元

    在未来的某一天,世界遭受未知的巨型生物侵袭,面对拥有强大实力以及不同的未知能力的外来生物,各国人类开始放下以往的芥蒂,开始联手对抗外来的未知生物。在经历长达二十多年与这些未知生物对抗中,人类渐渐找到了对付这些外来生物的方法。在日渐安稳的世界局势中,矛盾也在不断激化,最终分裂成两个不同的派系……
  • 仙之冢

    仙之冢

    爱恨交错的情感纠葛,眼花缭乱的仙家法宝,美轮美奂的世间奇景,通天彻地的修真技能。是感动让你无法释怀,是共鸣让你久久回味,是兴奋让你欣喜若狂,是挑战让你欲罢不能。前尘往事断肠诗,我为君痴君不知。成仙得道均无意,与尔天涯共此时。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
  • 星云天之痕

    星云天之痕

    地渊大陆上,神魔后裔,,上古血脉,妖皇妖后,千古强者无数,主角雷然,能否在地渊大陆,成就无上武道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斩域杀神

    斩域杀神

    忘记前世,只为今生。一入修罗血,绝灭万界情。修罗有情弃天下。无情修罗战苍生。吾之父母,哪怕要屠尽苍生,踏灭天道。孩儿也要寻到你们。仙若挡我,我灭仙!神若阻我,我屠神!世间情爱,与吾无缘。如果只有杀戮才能使我变强,吾就用苍生的鲜血染红这片大陆。
  • 离和

    离和

    1.赵婘,兰城十二中的传奇,作为女生打架闹事样样在行,纹身抽烟也是样样都会,偏偏还是学霸。长相也是美的不像话。让十二中的老师又爱又恨。有一天,赵婘看着这个新转来的男生,说了句“长的不赖,我的了。”从此他便是她的了。2.赵婘:“沈先生别跟着我了,我们分手了,记得吗?”沈词:“婘婘,我错了,真的”她眼眶湿润:“哦,沈先生还知道什么是错?我告诉你沈词,当初是你不要我的,既然以前不要,现在也别要了!”沈词看着面前的人:"可是你说过,我是你的,既然之前是,那以后都是。”她是他唯一的光,以前是,以后都是
  • 愿望永生

    愿望永生

    灵气复苏?异界空间开启?动植物成精?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叫陈默的小人物许了个愿开始说起。
  • 忘川河下

    忘川河下

    传说孟婆桥下有一条河名为忘川,以忘川河水所炮制的孟婆汤,喝下即可让人忘却一切的前尘往事。但是这茫茫世间,芸芸众生所经历的又岂是一碗孟婆汤所能忘却的,难忘的人,难忘的事,值得纪念的事,以及那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遗憾。这些深刻的经历,都印在我们的心灵最深处,在本书中我们将会去探寻这些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的记忆。
  • 网球王子之全国大赛

    网球王子之全国大赛

    以美国回归的越前龙马所在的青春学园为网球名校奋斗到全国大赛的网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