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100000034

第三十三章 练达宁弦外有音

练达宁正要说,两个丫环进来,一人端着茶盘,上面是一壶刚煮好的茶,另一人端着一个漆盘,上面是两个青蓝透明的瓷杯。

“老爷公子请喝茶。”领头那个丫环笑着说。

况且急忙欠身致意,为人处世就是这样,宁对主人礼疏,决不怠慢下人,下人往往是主人的脸面。

唐代宗时,他派出去的宫女宦官到各大臣武将,甚至外戚家传旨,回来后,代宗总要问都得了什么礼物,如果礼物少了,他就大怒,觉得此人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如果礼物丰厚,他就大喜。

有一些穷嫔妃,实在拿不出像样的礼物,只好将皇上赏赐给自己的物件,再赏这些要命的使节。

代宗做得虽然有点过分,也有他的道理。你如果当着一个人的面踢打他养的猫狗,他肯定不高兴。打狗看主人嘛。

见况且知书达理,练达宁颇为高兴,说了一句:“你坐着就是,不用多礼。”

说到茶,只是在唐朝才逐渐被人们所饮用,早先一直是做药材,有一些药剂就讲明要先煮茶汤,然后送下药丸。

茶的日常饮用,是由禅僧发明的,他们发现茶叶具有提神醒脑作用,可以用来在坐禅时解除困意。

唐朝士大夫多数信佛,跟禅僧们彼此往来频繁,也就学会了饮茶。

不过那时候的茶必须得煮着喝,没法用滚水泡着喝。品茶名家们慢慢鉴定出许多好的茶叶品种,研究出茶炉、茶壶、煮茶用的水跟炭火等一系列考究至极的饮茶方式,形成了茶艺即茶道。

唐人陆羽的《茶经》极尽绘声绘色之能,把煮茶的工艺描绘成如同书法绘画一般的艺术,成为茶道的开山鼻祖。

茶壶也是精美的瓷器,容量只有一茶杯大小,茶盏更是小如酒盅,可是一盏茶喝下去,却满口生津,舌底不住有甜津滋生,身体也瞬间似乎被茶香浸透了。

饮茶的习惯,在五代时得到发扬光大,传播到了民间。

中原普遍饮茶形成风气后,塞外的游牧民族也开始引进,不但学会了喝茶,而且喝上了瘾。

因为游牧民族是肉食族,对蔬菜从不问津,每日里除了牛羊肉就是奶制品,当然其他飞禽走兽的肉也都在食谱上。肉食多了,消化就是个问题,而茶叶最解油腻,通肠胃,提精神,几碗滚烫的茶水喝下去,就觉得遍体舒坦,飘飘欲仙。

中原朝廷由此发现了一条财路,向塞外输出茶叶,慢慢茶叶就成了国库的大宗买卖之一。堪与茶叶相比的只有绸缎布匹与铁器。

游牧民族引进茶叶布匹,输出马匹,由此形成了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

明朝初,茶叶还是煮着喝,慢慢炒茶工艺提高,出现一些可以用滚水泡着喝的茶,称为点茶,意思是说用滚水一点就能喝。这跟速溶咖啡的发明有的一拼。

说到点茶,《金瓶梅》里有所描述,书中人物饮茶,没有煮茶的,基本都是点茶,甚至直接把茶叶嚼着吃。

不过考究的人,还是用炉具耐心煮茶喝。

用今天的话讲,哥不是饮茶,哥饮的是一门艺术。

“好茶。”况且脱口赞道。

“那是,夫人的茶艺可是比我审案的功夫高明多了。”练达宁颇为得意地说。

“是师母亲手煮的?这怎么敢当。”况且面现惶恐,十成十装出来的。

“她听说你会品茶,才肯亲手给你煮,我平日里想喝,也不是随时都能喝得到,怎么样,不比陈老夫子的茶艺差吧?”

况且心中一凛,他在陈慕沙府中品茶的事,练达宁如何得知?当时可是只有陈慕沙的一个大弟子在旁。难道……他有些不敢想下去了。

“茶叶不一样,可是茶艺都是绝顶境界。”他笑着说道,心里却充满诡异的问号。

练达宁嘿嘿一笑,似乎看破了他的心事,却把话题拉回来。

“咱们刚才说到哪儿了?对了,说到那两个小姑娘的死相的事。”

两个丫环本来侍立在练达宁身后,准备给两人续茶,听见老爷的话后,都不禁身子一缩,赶紧悄悄退出去了。

练达宁接着说,令他最感到恐惧的是这两个小姑娘的死,舌头肿胀着伸出嘴外,可是脸上却挂着诡异的笑容,是的,不是痛苦,而是笑,很舒服很得意的笑容。

另外一件事更加深了他的恐惧,四个人都是身着大红吉服自缢的,两个小姑娘脸上还精心化过妆。

听到这里,况且感觉有一股冷风从骨头缝里冒出来,瞬间遍布周身。他急忙给自己倒杯茶,喝下去暖暖,同时也压压惊。

当时就有人下结论:这四人是被吊死鬼害死的,看情形应该是两个吊死鬼,附身在两个小姑娘身上,先诱惑两个老的自缢,然后害死两个小姑娘。

似乎也只有吊死鬼附身一说,能解释两个小姑娘脸上诡异得令人恐惧的表情:微笑。

练达宁对这种说法半信半疑,而且也无法形诸案牍,最后只好把案子悬起来,将卷宗封存。

“老师是想让我从行医角度,看看会不会是某种毒药造成的?”况且问道。

“这我也打听过太医院的太医了,他们完全否决了毒药迷药的可能。所以我最后想,这会不会是有人下蛊?”

“下蛊?苗疆人的巫蛊之术?”况且惊问道。

“据说令尊曾为了采药,深入过苗疆,对苗人的下蛊手段最为稔熟。也应该当故事对你说过吧?”

“家父讲过一些,无非是些传奇故事。跟三宝太监下南洋回来对成祖讲的故事一样,都是传奇。”况且苦笑道。

这回轮到练达宁惊疑了:“怎么?你觉得三宝太监下南洋,记载下来的那些事不是实事吗?”

况且当然知道南洋是怎么回事,那些小岛国住民的生活状况,在明朝时肯定和中原不一样,但也绝对不会像郑和口中所讲的那样。

什么有一个民族,惯会偷盗,夜间就让自己的手臂飞出去,到别人家里偷东西,然后自己回来,再安在身上。如果被发现了,手臂就被扣下,明天就要备重礼去把自己的手臂赎回,不然就成了独臂人。

还有的民族更加奇葩,头颅会飞出去,四处游玩,也有被人发现扣住的危险。

凡此种种,荒诞不稽的事比比皆是。

郑和没事就在宫里讲给成祖朱棣听,朱棣也未必全信,却是逗乐的好材料。旁边给皇上做起居录的翰林学士,却老老实实把每个字都写上了,后来也都堂而皇之写在明史里。

“恕弟子大胆猜测,三宝太监下南洋的事当然是真的,可是他说的那些化外岛民的事,根本不在天地情理之内,所以不敢置信。”况且巧妙解释道。

“嗯,我原来也疑着此事,只是看到白纸黑字写的明白,就只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或许有些岛民真如三宝太监所说的那样,看来也跟吊死鬼的传说一样不可信。”练达宁沉吟到。

“然则,苗人下蛊的事也是虚无缥缈的吗?”他又问道。

“这倒不然,苗人的确善于养蛊,放蛊,给人下蛊,其实是当地巫教的遗风。但是如江湖上传闻的那样,什么给人放蛊就能完全迷惑住一个人,然后尽情摆布,也只是传说,至少没人亲眼见过。家父倒是亲眼见过苗人祭司怎样养蛊。这方面的传说那是太多了。”

“令尊行医多年,没治过被人下蛊的病人吗?”

“家父见过病例,有人在饮食或酒中下蛊虫,被害者喝下去,蛊虫就会存活在体内,吸食人的精血,直至亡故。家父曾经从病人体内查出了蛊虫,还用药物驱除出来过。”况且仔细回想着,慢慢说到。

“嗯,你回去再问问令尊,看看是否跟苗人祭司还有来往,可以就此案咨询一下。另外,你抛开所有这些,用你的智慧大胆设想一下,这案子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练达宁布置作业似的说到。

况且点头应诺道:“弟子明白。”

“嗯,此事跟破案已经没关系,反而倒成了我的前世宿怨,我只是想解开自己这个心结,不想让它时不时冒出来干扰我。”练达宁忽然长长喟叹一声。

“弟子一定竭尽所能!”况且这回答应得十分爽快。

他以前没事时也研究过各种密室案件的可能性,而且很喜欢这种题材,就如同喜爱象棋残局、围棋珍珑一样,都是烧脑的活儿,却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成就感。

“那就好。但愿今世能解开这个谜团,不然恐怕我会带到下世,难说不会成恶因而结恶果。”

“老师多虑了。您就是太勤于案牍了,这些事当由交给刑房师爷处置。”

“别人做官是这样,我不行,看各房师爷做事颟顸、圆滑的样子,总不放心,不能不用他们,却也不能都由着他们来。一些事还是要自己亲自动手才行。”练达宁慨然叹道。

明人做官,都是通过八股科举应试而得,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治理地方,大多数人一窍不通,更无动手能力,要想当好官,就得依靠别人帮忙。做官的方式形成了定式,并不复杂。

第一是自己聘请一些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幕僚团,由这些人来出谋划策,官员只是按照他们的决定去发号施令。

第二是各衙门的固定吏员,比如刑房专管刑事,财房专管财务,就是赋税收入和各项花费等等,下面又有三班衙役、捕快等人,这些基本都是固定吏员,说他们固定,是因为这些职位都可以世袭。

是故,明朝有两种继承制度,一种是帝王公侯伯,一种就是由中央到地方的吏员。继承者的地位虽是高低悬殊天地之差,但实质却是一样。

明朝将吏员的工作叫差事,什么布政衙门的差事,按察使衙门的差事等等。差事不仅可以由后代继承,奇葩的是,差事还是一笔固定资产,没钱时可以作价卖掉。

官员们自己聘请的幕僚有能力者实际很少,大多是生活困窘、不得不投靠某个官员的文人,这些人通行政管理的同样少之又少。

是以,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大部分行政工作实际不是官员在做,而是吏员在做。

从古人的一些文章中可以看出端倪,官员们往往没事就出去游玩、和朋友一起喝酒做诗,吟啸自若。这不是他们真能干,也不是地方事情少,而是他们不能干什么,都交给手下人去做了。

了解了这些情况,况且不禁点头道:“有道是,铁打的衙门水流的官,老师却是忠于职守。”

练达宁的确属于那种喜好吏务的官员,凡事都亲力亲为,不想依靠手下吏员,所以方能以“能员”、“干员”闻名于江南官场。由此,也就有了他将要升为按察使的传闻。

按察使就是一省主管官员纪律风纪的官员,每年负责考察所有官员的行政绩效,然后向朝廷报告,又称为臬史,这是所有官员都畏惧三分的官。

明初,布政使就是一省的地方长官,官职全名为承宣布政使,即直接领命于皇上,管理地方政务的意思,又称为藩使,即封疆大吏的意思,权力最重。后来朝廷又加派巡按、巡抚,重要地方还加派总督,布政使的职权基本被瓜分,只保留主管财政的权力。

明朝中后期,就形成了巡抚(巡按)、按察使、布政使这一省级行政的三驾马车。清朝几乎完全继承了这种行政制度,直到王朝覆灭。

两人正谈着,一个丫环进来禀报:“老爷,苏州县令求见。”

练达宁眉毛微扬,颇感意外,站起来对况且说:“你在这里等我,我去去就来。”

况且起身道:“是。”

练达宁转身出去,先去了卧室,换上常服、乌纱帽和朝鞋,这才出去会客。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无敌军团

    三国之无敌军团

    书中的主角并非是21世纪便观穿越小说之辈,亦非可以轰动历史之人。主角仅仅是一平凡的二战时期一普通步兵营长。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进行,而缅甸这时候遭到了日军的侵略,重庆方面为了得到美军的战略物资,必须打通滇缅公路来获得美军援华物资,可单独一条驼峰航线根本无法满足庞大的军队,为此,民国政府出兵远征缅甸。可战时并不顺利,盟军在战略上面是先欧后亚,英军在缅甸也没有尽心去打,远征军在曼德勒被英军出卖,10万精锐远征军被迫通过恐怖之极的野人山撤退。主角李群在野人山中带领一个营执行撤退的任务,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茫茫大雾,阴差阳错的出现了东汉末年
  • 绝世名臣

    绝世名臣

    后世小生成了内阁大学士尹泰的庶子,乡试中举后又成了八品笔帖式,杀了一品提督却高升郎中,抄了二品侍郎的家还去岭南斩了两个大员,得罪了诚亲王却在不久之后成了封疆总督,阵前斩大将连镇国公都未能幸免可后来居然成了太子太保,遇见了雍正的爷爷还与穿越人物弘历同掌大清江山,本是大学生却成了大学士的他会演绎出怎样的一场精彩历史,且请看看吧。
  • 唐朝三世祖

    唐朝三世祖

    贞观六年,郭善从后世的兰州城来到了兵祸的兰州城。这一年,距离玄武门之变仅六年之遥。这一年,千古仁君刚刚表现出了他的雄图大志。这一年,千古贤后仍然著作着她的女则。这一年太子只是个贪玩的少年,这一年李泰只是个懵懂无知的顽童,这一年武媚娘刚随赴任的父亲来到荆州。文成公主未嫁,四方蛮夷来朝。这是大唐最可歌的时代,也是大唐最可泣的时代。读者讨论群:435902151 欢迎加入
  • 回到大航海时代

    回到大航海时代

    航海,异域风光,海怪,海盗,海战
  • 乱战秦殇

    乱战秦殇

    堂堂大秦太子扶苏被千里追杀,这追杀的背后,又有着何种阴谋;本是死对头的他们却成为了好友,共同完成一件大事;为了查明真相,探皇陵,秦离浪迹天涯寻找奇能异士;隐迹多年的刺客、力士纷纷出现,在一展道术神秘的同时,另一个更加神秘的巫术也现于世人面前。还记得《秦殇》吗?还记得沉浸于其中的乐趣吗?如果还想重温那时的岁月,那请跟我来,走进《乱战秦殇》。
热门推荐
  • 剑儒天下

    剑儒天下

    我从尸骸遍野中醒来,看着周围无数同伴的尸体,不由感慨战争残酷。而我已不知在这待了多少岁月,身体早已是锈迹斑斑。没错,我是一把剑。有了自己思想的一把剑。或许,说我是一把妖剑更确切。
  • 今天你要嫁给我

    今天你要嫁给我

    这个主要讲的是 暮浩宇刚开始追一个女生 多次邀请她出去玩 但女孩多次拒绝,后来暮浩宇知道这个女生有男朋友,叫詹浩祺,暮浩宇主动和詹浩祺挑起事端,但因为一些原因他们之间的约架取消了,关系也发生了天大的变化…后来经历了分分合合最终他们俩有情人终成眷属
  • 原能时代

    原能时代

    一块石子,能带动巨大的能量,变成了一个个传奇。一个城市,孕育了无数的传奇,成为英雄们驰骋的舞台。一名少年,却成为最强的英雄,最终指引着一个世界的命运。原能,一切物质存在时的原始能量,在未来300年后的悲悯之城,蕴含着巨大原能的原能石被开采出来,尖端的科学家首次提出了运用原能造福人类的概念,原能使应运而生,他们利用原能强化自身,他们五人一组,成为了一支几乎能够做到一切事情的队伍,原能使的出现,将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层次。而就在这时,一个令人不安的因素躁动了起来,而当我们的主角出生的那天匹配到传说中具有着最纯净能量的太阳石的时候,一代被人铭记而又被人遗忘的传奇,以这个不安的因素一起,流传在这个三百年后的世界...
  • 我有一个飞仙宗

    我有一个飞仙宗

    仙道渺渺,武道沧桑。青阳穿越到了仙道破灭,武道起步的全新时代。奉师尊之命复兴仙道,一步一步揭开那被尘封的秘密。无数的谜题一一解开,慢慢的,历史的惊天答案逐渐浮现。青阳将带着飞仙宗的一众弟子打开世界的大门,开启新的仙道纪元。
  • 诡棺

    诡棺

    我师父半夜梦游时,躺进了棺材。三天后,师父暴病而亡。师父死后,我心神不宁。夜间猝醒时,发现自己……也躺在了棺材里。
  • 异界之最强炼药师

    异界之最强炼药师

    罗君浩意外穿越,成为宗门里面最废最无用的炼药师,人家炼的药能提升修为,他炼的药却能让人修为倒退。罗君浩无语,什么倒退,顶多...
  • 九天神脉

    九天神脉

    风涌、浪起、神脉开;屠神、弑仙、踏九天。
  • 隔 岸 观 火

    隔 岸 观 火

    两个女孩在考试路上摔倒意外穿越,穿越后两人分别在两个城,雪霏性格开朗人际关系广泛,家里商户大家。朱子灵性格内向城主之女武门世家
  • 想去云端摘颗星
  • 堕落天使的归途

    堕落天使的归途

    谨以本书纪念我中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