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4700000011

卷十

子张第十九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盖孔门自颜子以下,颖悟莫若子贡;自曾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凡二十五章。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授命也。四者立身之大节,一有不至,则余无足观。故言士能如此,则庶乎其可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焉,于虔反。亡,读作无,下同。有所得而守之太狭,则德孤;有所闻而信之不笃,则道废。焉能为有无,犹言不足为轻重。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贤与之与,平声。子夏之言迫狭,子张讥之是也。但其所言亦有过高之病。盖大贤虽无所不容,然大故亦所当绝;不贤固不可以拒人,然损友亦所当远。学者不可不察。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泥,去声。小道,如农圃医卜之属。泥,不通也。杨氏曰:"百家众技,犹耳目鼻口,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非无可观也,致远则泥矣,故君子不为也。"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亡,读作无。好,去声。亡,无也。谓己之所未有。尹氏曰:"好学者日新而不失。"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四者皆学问思辨之事耳,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然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程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又曰:"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切问近思在己者,则仁在其中矣。"又曰:"近思者以类而推。"苏氏曰:"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肆,谓官府造作之处。致,极也。工不居肆,则迁于异物而业不精。君子不学,则夺于外诱而志不笃。尹氏曰:"学所以致其道也。百工居肆,必务成其事。君子之于学,可不知所务哉?"愚按:二说相须,其义始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文,去声。文,饰之也。小人惮于改过,而不惮于自欺,故必文以重其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俨然者,貌之庄。温者,色之和。厉者,辞之确。程子曰:"他人俨然则不温,温则不厉,惟孔子全之。"谢氏曰:"此非有意于变,盖并行而不相悖也,如良玉温润而栗然。"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信,谓诚意恻怛而人信之也。厉,犹病也。事上使下,皆必诚意交孚,而后可以有为。

子夏曰:"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大德、小德,犹言大节、小节。闲,阑也,所以止物之出入。言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节虽或未尽合理,亦无害也。吴氏曰:"此章之言,不能无弊。学者详之。"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洒,色卖反。扫,素报反。子游讥子夏弟子,于威仪容节之间则可矣。然此小学之末耳,推其本,如大学正心诚意之事,则无有。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别,必列反。焉,于虔反。倦,如诲人不倦之倦。区,犹类也。言君子之道,非以其末为先而传之,非以其本为后而倦教。但学者所至,自有浅深,如草木之有大小,其类固有别矣。若不量其浅深,不问其生熟,而概以高且远者强而语之,则是诬之而已。君子之道,岂可如此?若夫始终本末一以贯之,则惟圣人为然,岂可责之门人小子乎?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又曰:"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慎独。"又曰:"圣人之道,更无精粗。从洒扫应对,与精义入神贯通只一理。虽洒扫应对,只看所以然如何。"又曰:"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又曰:"自洒扫应对上,便可到圣人事。"愚按:程子第一条,说此章文意,最为详尽。其后四条,皆以明精粗本末。其分虽殊,而理则一。学者当循序而渐进,不可厌末而求本。盖与第一条之意,实相表里。非谓末即是本,但学其末而本便在此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致极其哀,不尚文饰也。杨氏曰:"丧,与其易也宁戚,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之意。"愚按:"而止"二字,亦微有过于高远而简略细微之弊。学者详之。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子张行过高,而少诚实恻怛之意。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堂堂,容貌之盛。言其务外自高,不可辅而为仁,亦不能有以辅人之仁也。范氏曰"子张外有余而内不足,故门人皆不与其为仁。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宁外不足而内有余,庶可以为仁矣。"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致,尽其极也。盖人之真情所不能自已者。尹氏曰:"亲丧固所自尽也,于此不用其诚,恶乎用其诚。"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它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孟庄子,鲁大夫,名速。其父献子,名蔑。献子有贤德,而庄子能用其臣,守其政。故其它孝行虽有可称,而皆不若此事之为难。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阳肤,曾子弟子。民散,谓情义乖离,不相维系。谢氏曰:"民之散也,以使之无道,教之无素。故其犯法也,非迫于不得已,则陷于不知也。故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恶居之恶,去声。下流,地形卑下之处,众流之所归。喻人身有污贱之实,亦恶名之所聚也。子贡言此,欲人常自警省,不可一置其身于不善之地。非谓纣本无罪,而虚被恶名也。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更,平声。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朝,音潮。焉,于虔反。公孙朝,卫大夫。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识,音志。下焉字,于虔反。文武之道,谓文王、武王之谟训功烈,与凡周之礼乐文章皆是也。在人,言人有能记之者。识,记也。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语,去声。朝,音潮。武叔,鲁大夫,名州仇。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墙卑室浅。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七尺曰仞。不入其门,则不见其中之所有,言墙高而宫广也。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此夫子,指武叔。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量,去声。无以为,犹言无用为此。土高曰丘,大阜曰陵。日月,踰其至高。自绝,谓以谤毁自绝于孔子。多,与只同,适也。不知量,谓不自知其分量。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为恭,谓为恭敬推逊其师也。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知,去声。责子禽不谨言。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阶,梯也。大可为也,化不可为也,故曰不可阶而升。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道,去声。立之,谓植其生也。道,引也,谓教之也。行,从也。绥,安也。来,归附也。动,谓鼓舞之也。和,所谓于变时雍。言其感应之妙,神速如此。荣,谓莫不尊亲。哀,则如丧考妣。程子曰:"此圣人之神化,上下与天地同流者也。"谢氏曰:"观子贡称圣人语,乃知晚年进德,盖极于高远也。夫子之得邦家者,其鼓舞群动,捷于桴鼓影响。人虽见其变化,而莫窥其所以变化也。盖不离于圣,而有不可知者存焉,此殆难以思勉及也。"尧曰第二十凡三章。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此尧命舜,而禅以帝位之辞。咨,嗟叹声。历数,帝王相继之次第,犹岁时气节之先后也。允,信也。中者,无过不及之名。四海之人困穷,则君禄亦永绝矣,戒之也。舜亦以命禹。舜后逊位于禹,亦以此辞命之。今见于虞书大禹谟,比此加详。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此引商书汤诰之辞。盖汤既放桀而告诸侯也。与书文大同小异。曰上当有汤字。履,盖汤名。用玄牡,夏尚黑,未变其礼也。简,阅也。言桀有罪,己不敢赦。而天下贤人,皆上帝之臣,己不敢蔽。简在帝心,惟帝所命。此述其初请命而伐桀之辞也。又言君有罪非民所致,民有罪实君所为,见其厚于责己薄于责人之意。此其告诸侯之辞也。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赉,来代反。此以下述武王事。赉,予也。武王克商,大赉于四海。见周书武成篇。此言其所富者,皆善人也。诗序云"赉所以锡予善人",盖本于此。"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此周书太誓之辞。

孔氏曰:"周,至也。言纣至亲虽多,不如周家之多仁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权,称锤也。量,斗斛也。法度,礼乐制度皆是也。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兴灭继绝,谓封黄帝、尧、舜、夏、商之后。举逸民,谓释箕子之囚,复商容之位。三者皆人心之所欲也。所重:民、食、丧、祭。

武成曰:"重民五教,惟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说,音悦。此于武王之事无所见,恐或泛言帝王之道也。杨氏曰:"论语之书,皆圣人微言,而其徒传守之,以明斯道者也。故于终篇,具载尧舜咨命之言,汤武誓师之意,与夫施诸政事者。以明圣学之所传者,一于是而已。所以着明二十篇之大旨也。孟子于终篇,亦历叙尧、舜、汤、文、孔子相承之次,皆此意也。"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费,芳味反。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焉,于虔反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出,去声。虐,谓残酷不仁。暴,谓卒遽无渐。致期,刻期也。贼者,切害之意。缓于前而急于后,以误其民,而必刑之,是贼害之也。犹之,犹言均之也。均之以物与人,而于其出纳之际,乃或吝而不果。则是有司之事,而非为政之体。所与虽多,人亦不怀其惠矣。项羽使人,有功当封,刻印劊谈ツ苡瑁湟匀“埽嗥溲橐病R显唬?告问政者多矣,未有如此之备者也。故记之以继帝王之治,则夫子之为政可知也。"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程子曰:"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礼,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言之得失,可以知人之邪正。尹氏曰:"知斯三者,则君子之事备矣。弟子记此以终篇,得无意乎?学者少而读之,老而不知一言为可用,不几于侮圣言者乎?夫子之罪人也,可不念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贤妃很忙

    贤妃很忙

    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陆安瑾想,那她这辈子一定是太缺德了。都说男人娶妻当娶贤。齐霄昀想,那他这辈子一定是太走运了。王妃不好当,贤妃不闲,撸起袖子加油干,带着老百姓们致富奔小康!
  • 逆世永劫

    逆世永劫

    我真不是众神的祖宗!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始终爱你如初

    始终爱你如初

    在我最失望灰心的时候遇到了最好的你,你一身白衣翩然落进我心里。让失意的我从此心里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感谢你一直默默的陪伴使我能够再次充满信心站立起来牵起你的手。能够遇见这样好的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你不会知道当我站在你面前遭遇了多大的挫折与失败,又花费丁多大的勇气,耗费了多少的精力,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是如此的爱你!
  • 再见了我的公主殿下

    再见了我的公主殿下

    我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了一个女孩,她如同明月般干净沉稳,叫我难忘,这一见,叫我喜欢了三四载。
  • 青丝白衫

    青丝白衫

    一朝失足,被自己亲爱的妹妹挚爱未婚夫以及假面闺蜜欺骗,沉重的打击如同针刺骨一般向简北诺袭来。这一次,她决定远走他乡。一朝一夕,三年如光飞逝。她如同涅槃重生般归来,设下她们爱下的局,坐在顶端看跳梁小丑如何自取灭亡。“停停停....夸大了啊,人家是个普通的小女孩啦~”
  • 我在星际文里当地府代言人

    我在星际文里当地府代言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眼一闭一睁,一辈子就过去了,有的人一辈子过去了,他发现自己……过不去了?穿越成星际文里的小炮灰是什么体验?按理来说这样的问题实在轮不到时卿这样一个穿书新人来回答,前辈们的经验丰富,各种穿法各种人设各种世界观应有尽有。不过穿成地府职员还要当天就上任这种剧情是不是有些过于离谱了?她有金手指——她自带直播间,可惜直播间的观众都是爹,她做什么要看粉丝打钱。她开记忆挂——她是个原著粉,可惜她自带限制拒绝ooc,她要是暴露自己最后的下场就是魂飞魄散。她是大人物——她是地府里唯一一个上任的活人,可惜灵魂换了芯子,新官上任第一天,城门失火烧新官。兜兜转转时卿终于明白,作者不是爸爸。是敌人。ps:不是沙雕向小甜文,找快乐的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