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3800000006

卷六 复恩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勤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牧下而无所德,故易曰:"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君臣相与以市道接,君县禄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臣有不测之功,则主加之以重赏,如主有超异之恩,则臣必死以复之。孔子曰:北方有兽,其名曰(厥虫),前足鼠,后足兔,是兽也,甚矣其爱蛩蛩巨虚也,食得甘草,必啮以遗蛩蛩巨虚,蛩蛩巨虚见人将来,必负(厥虫)以走,(厥虫)非性之爱蛩蛩巨虚也,为其假足之故也,二兽者亦非性之爱(厥虫)也,为其得甘草而遗之故也。夫禽兽昆虫犹知比假而相有报也,况于士君子之欲与名利于天下者乎!夫臣不复君之恩而苟营其私门,祸之源也;君不能报臣之功而惮刑赏者,亦乱之基也。夫祸乱之原基,由不报恩生矣。

赵襄子见围于晋阳,罢围,赏有功之臣五人,高赫无功而受上赏,五人皆怒,张孟谈谓襄子曰:"晋阳之中,赫无大功,今与之上赏,何也?"襄子曰:"吾在拘厄之中,不失臣主之礼唯赫也。子虽有功皆骄,寡人与赫上赏,不亦可乎?"仲尼闻之曰:"赵襄子可谓善赏士乎!赏一人而天下之人臣,莫敢失君臣之礼矣。"

晋文公亡时,陶叔狐从,文公反国,行三赏而不及陶叔狐,陶叔狐见咎犯曰:"吾从君而亡十有三年,颜色黎黑,手足胼胝,今君反国行三赏而不及我也,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子试为我言之君。"咎犯言之文公,文公曰:"嘻,我岂忘是子哉!夫高明至贤,德行全诚,耽我以道,说我以仁,暴浣我行,昭明我名,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防我以礼,谏我以谊,蕃援我使我不得为非,数引我而请于贤人之门,吾以为次赏;夫勇壮强御,难在前则居前,难在后则居后,免我于患难之中者,吾又以为之次。且子独不闻乎?死人者,不如存人之身;亡人者,不如存人之国;三行赏之后,而劳苦之士次之,夫劳苦之士,是子固为首矣,岂敢忘子哉!"周内史叔舆闻之曰:"文公其霸乎!昔圣王先德而后力,文公其当之矣,诗云:‘率履不越',此之谓也。"晋文公入国,至于河,令弃笾豆茵席,颜色黎黑,手足胼胝者在后,咎犯闻之,中夜而哭,文公曰:"吾亡也十有九年矣,今将反国,夫子不喜而哭,何也?其不欲吾反国乎?"对曰:"笾豆茵席,所以官者也,而弃之;颜色黎黑,手足胼胝,所以执劳苦,而皆后之;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大夫蔽游,无所取忠友;今至于国,臣在所蔽之中矣,不胜其哀,故哭也。"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刀沈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至死不复见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文公出见书曰:"嗟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其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表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

晋文公出亡,周流天下,舟之侨去虞而从焉,文公反国,择可爵而爵之,择可禄而禄之,舟之侨独不与焉,文公酌诸大夫酒,酒酣,文公曰:"二三子盍为寡人赋乎?"舟之侨曰:"君子为赋,小人请陈其辞,辞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一蛇从之,周流天下,龙反其渊,安宁其处,一蛇耆干,独不得其所。"文公瞿然曰:"子欲爵耶?请待旦日之期;子欲禄邪?请今命廪人。"舟之侨曰:"请而得其赏,廉者不受也;言尽而名至,仁者不为也。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曲草兴起,莫之能御。今为一人言施一人,犹为一块土下雨也,土亦不生之矣。"遂历阶而去。文公求之不得,终身诵甫田之诗。

邴吉有阴德于孝宣皇帝微时,孝宣皇帝即位,众莫知,吉亦不言,吉从大将军长史转迁至御史大夫,宣帝闻之,将封之,会吉病甚,将使人加绅而封之,及其生也,太子太傅夏侯胜曰:"此未死也,臣闻之,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其子孙;今此未获其乐而病甚,非具死病也。"后病果愈,封为博阳侯,终飨其乐。

魏文侯攻中山,乐羊将,已得中山,还反报文侯,有喜功之色,文侯命主书曰:"群臣宾客所献书操以进。"主书者举两箧以进,令将军视之,尽难中山之事也,将军还走北面而再拜曰:"中山之举也,非臣之力,君之功也。"

平原君既归赵,楚使春申君将兵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谈谓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乎?"平原君曰:"赵亡即胜虏,何为不忧?"李谈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之,可谓至困;而君之后宫数百,妇妾荷绮,厨余粱肉;士民兵尽,或剡木为矛戟;而君之器物钟磬自恣,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而全,君何患无有?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间,分工而作之,家所有尽散以飨食士,方其危苦时易为惠耳。"于是平原君如其计,而勇敢之士三千人皆出死,因从李谈赴秦军,秦军为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军遂罢。李谈死,封其父为孝侯。

秦缪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缪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缪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缪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缪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赵宣孟将上之绛,见翳桑下有卧饿人不能动,宣孟止车为之下,餐自含而之,饿人再咽而能食,宣孟问:"尔何为饥若此?"对曰:"臣居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致,以故至若此。"宣孟与之壶餐,脯二句,再拜顿首受之,不敢食,问其故,对曰:"向者食之而美,臣有老母,将以贡之。"宣孟曰:"子斯食之,吾更与汝。"乃复为之箪食,以脯二束与钱百。去之绛,居三年,晋灵公欲杀宣孟,置伏士于房中,召宣孟而饮之酒,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命房中士疾追杀之,一人追疾,既及宣孟,向宣孟之面曰:"今固是君邪!请为君反,死。"宣孟曰:"子名为谁?"及是且对曰:"何以名为?臣是夫桑下之饿人也。"遂斗,而死,宣孟得以活,此所谓德惠也。故惠君子,君子得其福;惠小人,小人尽其力;夫德一人活其身,而况置惠于万人乎?故曰德无细,怨无小,岂可无树德而除怨,务利于人哉!利施者福报,怨往者祸来,形于内者应于外,不可不慎也,此书之所谓德无小者也。诗云:"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君胡可不务爱士乎!

孝景时,吴楚反,袁盎以太常使吴,吴王欲使将不肯,欲杀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围守盎;盎为吴相时,从史与盎侍儿私通,盎知之不泄,遇之如故人,有告从史,从史惧亡归,盎自追,遂以侍儿贿之,复为从史。及盎使吴见围守,从史适为守盎校司马,夜引盎起曰:"君可以去矣,吴王期旦日斩君。"盎不信,曰:"公何为者也?"司马曰:"臣故为君从史盗侍儿者也。"盎乃敬对曰:"公见亲,吾不足以累公。"司马曰:"君去,臣亦且亡避,吾亲君,何患!"乃以刀决帐,率徒卒道出,令皆去,盎遂归报。

智伯与赵襄子战于晋阳下而死,智伯之臣豫让者怒,以其精气能使襄主动心,乃漆身变形,吞炭更声,襄主将出,豫让伪为死人,处于梁下,驷马惊不进,襄主动心,使使视梁下得豫让,襄主重其义不杀也。又盗,为抵罪,被刑人赭衣,入缮宫,襄主动心,则曰必豫让也,襄主执而问之曰:"子始事中行君,智伯杀中行君,子不能死,还反事之;今吾杀智伯,乃漆身为疠,吞炭为哑,欲杀寡人,何与先行异也?"豫让曰:"中行君众人畜臣,臣亦众人事之;智伯朝士待臣,臣亦朝士为之用。"襄子曰:"非义也?子壮士也!"乃自置车库中,水浆毋入口者三,日以礼豫让,让自知,遂自杀也。

晋逐栾盈之族,命其家臣有敢从者死,其臣曰:"辛俞从之。"吏得而将杀之,君曰:"命汝无得从,敢从何也?"辛俞对曰:"臣闻三世仕于家者君之,二世者主之;事君以死,事主以勤,为之赐之多也。今臣三世于栾氏,受其赐多矣,臣敢畏死而忘三世之恩哉?"晋君释之。

留侯张良之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浪家童三百人,弟死不葬,良悉以家财求刺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遂学礼淮阳,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于博浪沙,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购甚急,良更易姓名,深亡匿,后卒随汉报秦。

鲍叔死,管仲举上衽而哭之,泣下如雨,从者曰:"非君父子也,此亦有说乎?"管仲曰:"非夫子所知也,吾尝与鲍子负贩于南阳,吾三辱于市,鲍子不以我为怯,知我之欲有所明也;鲍子尝与我有所说王者,而三不见听,鲍子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之不遇明君也;鲍子尝与我临财分货,吾自取多者三,鲍子不以我为贪,知我之不足于财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

晋赵盾举韩厥,晋君以为中军尉;赵盾死,子朔嗣为卿。至景公三年,赵朔为晋将,朔取成公姊为夫人,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梦见叔带持龟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占,垂绝而后好,赵史援占曰:此甚恶非君之身,及君之子,然亦君之咎也。至子赵朔,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晋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至,赵盾遍告诸将曰:"赵穿弑灵公,盾虽不知犹为首贼,臣杀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后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厥告赵朔趋亡,赵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且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后生男乳,朔客程婴持亡匿山中,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曰:"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疾问韩厥,韩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行衍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喙,降佐殷帝太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有绝祀;今及吾君独灭之,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曰:"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对,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官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令,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令,群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军,将军遂返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故人安可以无恩,夫有恩于此故复于彼;非程婴则赵孤不全,非韩厥则赵后不复。韩厥可谓不忘恩矣。

北郭骚踵见晏子曰:"窃悦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悦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吾闻之曰:养其亲者,身更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白之。"遂造公庭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齐国必侵矣,方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绝颈以白晏子。"逡巡而退,因自杀也。公闻之大骇,乘驰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之,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不肖,罪过固其所也,而士以身明之,哀哉!"

吴赤市使于智氏,假道于卫,宁文子具三百制,将以送之,大夫豹曰:"吴虽大国也,不坏交假之道,则亦敬矣,又何礼焉!"宁文子不听,遂致之吴赤市。至于智氏,既得事,将归吴,智伯命造舟为梁,吴赤市曰:"吾闻之,天子济于水,造舟为梁,诸侯维舟为梁,大夫方舟。方舟,臣之职也,且敬太甚必有故。"使人视之,视则用兵在后矣,将亦袭卫。吴赤市曰:"卫假吾道而厚赠我,我见难而不告,是与为谋也。"称疾而留,使人告卫,卫人警戒,智伯闻之,乃止。

楚魏会于晋阳,将以伐齐,齐王患之,使人召淳于髡曰:"楚魏谋欲伐齐。愿先生与寡人共忧之。"淳于髡大笑而不应,王后问之,又复大笑而不应,三问而不应,王怫然作色曰:"先生以寡人国为戏乎?"淳于髡对曰:"臣不敢以王国为戏也,臣笑臣邻之祠田也,以奁饭与一鲋鱼。其祝曰:下田氵夸邪,得谷百车,蟹果者宜禾。臣笑其所以祠者少而所求者多。"王曰善,赐之千金,革车百乘,立为上卿。

阳虎得罪于卫,北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人矣。"简子曰:"何哉?"阳虎对曰:"夫堂上之人,臣所树者过半矣;朝廷之吏,臣所立者亦过半矣;边境之士,臣所立者亦过半矣。今夫堂上之人,亲郄臣于君;朝廷之吏,亲危臣于众;边境之士,亲劫臣于兵。"简子曰:"唯贤者为能报恩,不肖者不能。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今子之所树者,蒺藜也,自今以来,择人而树,毋已树而择之。"

魏文侯与田子方语,有两僮子衣青白衣,而侍于君前,子方曰:"此君之宠子乎!"文侯曰:"非也,其父死于战,此其幼孤也,寡人收之。"子方曰:"臣以君之贼心为足矣,今滋甚,君之宠此子也,又且以谁之父杀之乎?"文侯愍然曰:"寡人受令矣。"自是以后,兵革不用。

吴起为魏将,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子自吮其脓,其母泣之,旁人曰:"将军于而子如是,尚何为泣?"对曰:"吴子吮此子父之创而杀之于注水之战,战不旋踵而死;今又吮之,安知是子何战而死,是以哭之矣!"

东闾子尝富贵而后乞,人问之,曰:"公何为如是?"曰:"吾自知吾尝相六七年未尝荐一人也;吾尝富三千万者再,未尝富一人;不知士出身之咎然也。孔子曰:‘物之难矣,小大多少各有怨恶,数之理也,人而得之,在于外假之也。'"

齐懿公之为公子也,与邴蜀之父争田,不胜。及即位,乃掘而刖之,而使蜀为仆;夺庸织之妻,而使织为参乘;公游于申池,二人浴于池,蜀以鞭扌失织,织怒,蜀曰:"人夺女妻,而不敢怒;一扌失女,庸何伤!"织曰:"孰与刖其父而不病,奚若?"乃谋杀公,纳之竹中。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家见公子宋之食指动,谓公子家曰:"我如是必尝异味。"及食大夫鼋,召公子宋而不与;公子宋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之。公子宋与公子家先遂杀灵公。子夏曰:"春秋者,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者也;此非一日之事也,有渐以至焉。"

热门推荐
  • 神魔遗迹之寒心未央

    神魔遗迹之寒心未央

    为天地立心,神魔留下的,是传承。
  • 破王成帝

    破王成帝

    一位绝世真仙的血贯穿了一个大宇宙,被宇宙分解,让这个冰冷与黑暗的宇宙诞生了星空万族,这个纪元被称为仙路纪元
  • 穿成恶毒师尊后,我把孽徒养娇了

    穿成恶毒师尊后,我把孽徒养娇了

    【傲骄宠徒无下限的直女师尊VS病娇柠檬精的魔尊徒弟】沈婉穿成了分分钟要被徒弟虐杀的恶毒师尊,于是……【师尊视角】:哄好男主,抱着这个大粗腿可以横行修仙界坐等大结局。可这徒弟养着养着竟然敢欺师。惨了,这是养个爹出来?【孽徒视角】:人嫌狗厌的师尊突然成了香饽饽?还男女通吃!师尊太不省心,得看紧了!师尊周围十里活物不留!【读者视角】:一只一脸凶相的大狼狗不让任何人靠近他的傲娇猫的故事。
  • 太爷爷之死

    太爷爷之死

    80年代中期,土坷垃十一二岁还在读初中时,因班主任传达的一个电话得知:太爷爷生命垂危,时间紧迫,想见重孙土坷垃最后一面。当时土坷垃远在镇上读书,他独自一人在午夜时分的回家路上,经过小镇蛤蟆沟和乱坟岗时所经历的一系列灵异事件。到家后的土坷垃在围绕太爷爷的死因又展开了一番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推理和调查。书中故事跌宕起伏,迷雾重重,引人入胜。
  • 小红帽与灰太狼

    小红帽与灰太狼

    他们因为阴差阳错的住到了同一个房子里,发生了搞笑连连的趣事,男主角其实是一名富二代,而女主角则是城市里的小白领,他们吵架拌嘴,趣事纠纷,发生了一系列很是搞笑的趣事。
  • 诸天之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诸天之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一座废墟般的城市,一群衣着褴褛的蜥蜴人正在佝偻着身体清理街面上的碎石。头顶巨大飞船依旧不分昼夜的播放着那位人族暴君的录音:“秩序是我们的命脉,然而它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你们都是罪人......一个浑身伤痕瘦小的蜥蜴人问道“爸爸,什么是秩序?” 带着镣铐的长者沉默的看了看周围荷枪实弹的陆战队员,街面上巡逻的装甲车然后指着天上那个比城市还大战略巡洋舰说道:“那就是秩序!”头顶的声音还在喋喋不休“帝国武装力量,无数的优秀儿女正时刻守卫着我们的家园大门,但是他们孤木难支。凡是今天应征入伍者,所获的所有刑罚罪责减半......”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开局干尸加难民

    开局干尸加难民

    穿越到战乱年代当干尸,还有比这个更惨的穿越者吗?更离谱的是这个干尸还十分爱学习,励志科举。楚刑:我其实是一个千年老干尸。公主:难民嘛我知道,幸亏你养回来了。
  • 星纪元恋爱学院

    星纪元恋爱学院

    某天,一阵神秘的宇宙风穿透了地球北纬三十度的所有城市,一个月后,在这些城市里所有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开始显现出不同的异能。这些正处在叛逆或是激进时期的青少年们,分成了正邪两派。终于,在二十年年后,爆发了世界第一次异能之战。转眼,十三年过去,世界已经稳定。苏灵和白墨是第一次异能大战所在城市的幸存者,两个经历了战争的孩子从小相依为命,相伴长大,他们也被认为是普通人。直到一天,他们乘坐平日坐的地铁时遇到了一位星族擎天,他们一直隐藏的能力因他而暴露,被迫进入了星族学院学习掌控自己的能力。而苏灵没想到,这一切,早在白墨的计划之内。白墨到底为什么进入星族学院,又带着怎样的巨大阴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