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700000010

第十回 八王进献反间计 光美奉使说杨业

却说是夜太宗回归营中,只是闷闷不悦,无计可施。维时八王揣知上意,因进言曰:“陛下闷闷不乐,岂非为无计招降杨家父子耶?”太宗惊问曰;“汝今有何妙计来献?”八王顿首进曰:“依臣愚计,只可遣人往河东行反间之计,管教杨家父子来归。”太宗喜曰:“此计固妙,但恐无人可行。”八王又曰:“此行须得杨光美去,事必万全。”是时光美正在旁边,即出班奏曰:“臣不才愿往。”太宗大喜,即日给与黄金千两,锦缎千匹,以及珍宝货赂,前往河东。光美星夜来到赵遂府中。

却说赵遂是刘主宠的嬖幸,赵遂所言,钧无不从。光美来到,先赂其左右,引见了赵遂,送了他黄金、锦缎。赵遂本是小人,贪其厚利,便喜不自胜。问光美曰:“大人天朝大臣,何意收幸遐陬之老,但有所教,焉敢不从。”光美曰:“吾主极知大人宠幸于刘主,言无不从,故使光美布此诚意。河东、中原,原无大仇,所以兴兵,不过欲来讲和。奈有杨业父子,恃其勇悍,专耀兵威,遂使两国和好不成。且彼战不利,则祸移河东;彼战一胜,则阻兵而骄,刘主必大加宠幸,于大人之遇,未免少衰矣。我主是以愿乞大人一言,疏之刘主,则彼必勒兵而回。那时却与大人定其和议,使河东、中原,永为兄弟之国,则大人之宠益固,不让他人得专其美也。愿乞大人裁之。”

赵遂既受了他许多东西,又听见他这番言语,遂有攘功妒能之心,曰:“大人放心,赵遂自有区处,管教除了杨业父子。”将光美款待,潜地送回。赵遂自思:“得了宋人许多礼物,若不除杨业,他日功成,反让他得专其美,岂不又失了宋人面皮?”于是将些金银,日夜布卖谣言,说杨业受了宋人金珠,约与反兵助宋,同剿河东,待功既成,便与宋朝同分其地。此言一时传播。却又秘密通讯,戒宋人切勿交战,但须逗留十日半月,管教成功。

太宗得此消息,大喜,问光美道:“此事可信否?”光美曰:“臣视赵遂小人,只知食禄固宠,又且忌妒杨业,此事可信无疑。陛下只须传谕各营,坚壁勿战,俾遂得就中取事,疏间杨家父子。伺彼有隙,然后臣奉片言诏谕,管教山后军马,人吾彀中。”太宗击节称善。乃下令戒谕军中,各宜坚壁,勿与交战;若其请战,但只听之而已。此令既下,各营果是坚壁不出。刘主见此犹豫,每日只促杨业出阵。杨业奉令整军,日出讨战,奈何宋营人马,只是不出,杨业无计可施。又且河东纷坛,说是令公得宋金珠,羁縻欲叛。杨业愈慌,每日只是督军索战,宋军半分不理,故每日只是空回。

赵遂连夜入见刘钧,说杨业受宋人金珠,要举众降敌。刘钩大惊曰:“国舅何以得知?”遂曰:“此事臣知已久,往年泽州之围,杨业提兵速援,自与宋人通和而回,臣以国家用人之秋,未敢辄奏;今彼稽延不进,与宋师为观望之计。此反情已露,中外皆知,流言四起,万姓仓皇,非独臣一人知也。”刘钧信其言,因问赵遂拿杨业之计。遂曰:“陛下须降敕,宣其入国议事。预先埋伏甲士于殿下,待其来,投刀为号,齐出擒之,只消二十多人便能成事。”

次日,刘钩遣使径诣北营中宣召。杨业人至殿前拜见毕,刘钧拔所佩刀,投于阶下。两边伏兵听见刀声,一齐迸出,将杨业捉下。杨业不知其由,大惊曰:“臣无罪,陛下何以捉我?”刘钩怒骂曰:“汝与宋军通谋作叛,尚说无罪?”亟令推出斩之。宋齐丘苦谏曰:“杨业父子,忠勤为主,焉有反情?陛下勿信谣言而误大事。”钧曰:“彼有三反之罪,岂是谣言无据?屡日不出兵,一反也;不遣人通知出兵,二反也;往年私自受和而归,三反也,有此三反之罪,难以容留。”丁贵保奏曰:“即日宋师临敌,待其出战不胜,斩之未迟。”刘钩依奏,乃赦之,令退宋师。

令公默然而退。回至军中,谓诸子曰:“此必宋人用贿赂之计,使汉主疏我父子。顷间若非宋丞相等力奏,险些一命不保。今命杀退宋师,则免我诛戮;不然,仍要正罪。争奈敌兵不出,何以退之?”延德进曰:“大人何用深忧?既汉主信谗,而屏逐我父子,则将人马复回应州,待宋兵攻破河东,那时思我父子,悔之晚矣。”令公曰:“我今本欲尽忠于国,既出兵来援,岂有引退之理?汝众人明日只管出战,再作商议。”延德怀愤而退,与部将密议,欲有归附大朝之意。次日,延嗣、延朗两兄弟出阵溺战,宋营中无一骑来敌者。日晚,延嗣等只得退去。

太宗闻刘钧要诛杨业消息,因与谋臣商议招徕之计。杨光美进曰:“陛下正宜乘此机会,以诱杨家来降也。”太宗曰:“朕正苦未得其策。”光美曰:“臣有一计,不消半个月,河东唾手可取,使杨家父子径入我朝也。”太宗欣然曰:“卿有何妙策?”光美进前,于太宗耳边,连道几句“如此如此”。太宗大悦曰:“此事非卿不可行。”

光美欣然领命,径诣杨业寨中,先使人通知杨业。杨业曰:“往年正因此人来议和,吾厚待之而去,致汉主疑忌;今又至此,必有说词。”先令健卒二十,伏于帐外,并嘱曰:“吾喝一声,即出擒之。”分布已定,须臾光美昂然而入。杨业端坐不动,两边七子,齐齐立开。杨业乃问光美曰:“汝来欲何为?”光美曰:“特来劝将军归顺天朝也。”业大怒,喝一声,帐下走过二十人,将光美登时捉缚,辄令斩之。延嗣曰:“大人暂息雷霆,审其来语,如有不是,然后斩之。”业曰:“汝试说来,若说不通,即请试刀。”

光美全无惧色,朗声谓曰:“吾闻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佐。今将军来援河东,本欲竭尽其忠;殊猜忌日深,无以自明心迹,事必败矣。我宋主仁德远敷,诸镇仰服,只有河东未下,其能久安乎?背暗投明,古人所贵,愿明公垂察焉。”业听罢,半晌无语。既而曰:“吾不杀汝,放汝去,速令勇将来战。”光美不慌不忙,退出帐外,故意拂袖堕落一密封于军中而去。

左右拾得,被延德接着,拆开视之,却是画成图局一张,有无佞宅、梳装楼、歇马亭、圣旨坊,内写“接待杨家父子之所”,极其美丽。延德将与七郎等细玩。七郎曰:“莫说与吾等居住,便得一见,亦甘心也。”延辉曰:“且莫露机,看汉主势头如何,若不善待我父子,即反归南朝也。”众人隐下,不与令公知之。

数日,刘钧遣人督战,粮草赏军之物,又不给与。令公愈慌,与其子商议,分兵出战。延朗进曰:“非我众人不肯尽心,数日军中粮草不敷,众人各无斗志。若使出兵,必先自乱,焉能取胜?不如引退应州,再作计议何如?”业曰:“汝等若有此举,复何面目以见天下丈夫乎?”延德曰:“大人不自付量,军士亦欲激变矣。”业见众论纷纷,且刘钧屡来责罪,只得下令,将军马一夕退口应州去了。

消息报入宋营中,太宗知之,即召群臣商议,杨光美曰:“且令诸将暂缓河东之攻,先定计降了杨家父子,不愁河东不下也。今乘其军马已退,可布谣言于应州传说:北汉主以杨家父子有抗兵私逃之罪,欲结大辽出兵讨之。彼闻此消息,人怀内惧,陛下再遣人说之,事必成矣。”太宗依其议,即下令军中,布谣言传入山后。不题。

却说杨令公星夜归至镇下,不数日闻此消息,军士皇皇,统属不一。令公坐卧无计,忧形于色。夫人余氏问之曰:“令公自晋阳归山,何以日夕抱闷?”令公长叹不已,只得将汉主见罪之事告知。夫人曰:“曾与众儿子商议否?”令公曰:“多有劝我投降,只恐非长策也。”夫人曰:“若天朝厚待公父子,归之亦是长策,何必深忧?”令公曰:“正不知待我之情何如,若使不及汉主,反受负忠之名,那时进退两难矣。”令公言罢,径出军中。

适五郎延德入问母曰:“才方父亲所言何事?”余氏以令公之语告之。延德曰:“事不偶然,我父子有王佐之才,定乱之武,何所归而不厚哉?”言罢即以所得宋人绘图展开,与母观之,延德一一指说其详。时有二妹在旁:长曰八娘,年十五;次曰九妹,年十三。闻说如此之富贵,力怂其母,劝父归顺大朝。母曰:汝等且勿言,待我以机会劝之。”次日,与令公对席而饮,酒至半酣,夫人问曰:“妾闻军中日夕怀大辽出兵之忧,此事殊为可虑。令公值此进退不决之地,光景易去,年华**,致使功名不建,深为可惜。不如从众孩儿之言,弃河东而归顺大朝,上酬平生之志,下立金石之名,不胜幽沉于夷俗,致万古只是一武夫乎?”令公闻言,欣然曰:“夫人所论极是,我明日当与众将商议归降。”

令公思付一夜,次日,出军中召集诸将,定议归顺宋朝之计。牙将王贵进曰:“令公此举,亦非细事。必先自重,然后人重之。须先遣人通知宋主,待其差大臣勇将赍敕书来到,然后归之,可保全美。”令公然其言,先遣部将张文,前诣宋军中,来见太宗,道知令公将归顺大朝之事。太宗召集文武问曰:“令公将欲来归,当何以处之?”八玉进曰:“杨家父子若有此举,陛下难以等闲待他,须于文武班中,推二人赍诏前往通意,则彼必倾心归顺,无所疑惑。”太宗问:“谁可往?”道声未罢,杨光美进曰:“文臣牛思进,言词清朗;武臣呼延赞,英气慷慨。此二人若去,事必万全。”太宗允奏,即下诏,遣二人赍厚礼诣应州,来见令公。宣读诏书曰:

朕以国家多事之秋,所难得者人才也,是以即位之初,注意边将。兹尔山后应州杨令公父子,文能兴邦,武能定乱;隈屈于窎远之方,舍置于闲散之地,朕甚惜焉。且河东克在目下,君将何归?今特遣亲信文武二臣,赍来敕命,道知朕意。尔之父子果有幡然之志,投降我朝,朕将委以重职,使子孙受莫比之富贵,而令公得金石之高名,岂不伟欤?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杨令公得诏,拜受命毕,即请牛恩进与呼延赞入于帐中,分宾主坐定。牛思进曰:“主上以令公倾心归命,特遣小可二人,敬来麾下,面定其约。且众人望公之到,如大旱之望云霓。幸勿疑贰。”令公曰:“区区守此僻土,上不能尽忠汉主,下不能立功当朝,实为天下所羞。”呼延赞曰:“令公道差矣,君有文武全才,效忠为国,志亦勤劳,奈刘钧幸臣用事之日,不欲令公父子建立奇功,致使进退沉滞,而有归大朝之念。此诚夭意,使公等立不世之名于我朝,岂偶然哉?”令公见二人理通伺顺,甚加敬服,因令左右设酒醴相待,众人尽欢而散。

次日,令公入与夫人商议归降之事,夫人曰:“令公既然有意归顺于天朝,何必再四商议?”因先令差来二臣复命,再令其子调集边防军马,装载府库金帛,准备起行。后人有诗赞曰:

山川钟秀不徒然,致使英雄产太原。

父子从来归大宋,契丹拱手定三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永恒至尊道

    永恒至尊道

    苏辰穿越天玄界十年,陨落之际系统到来从此,咸鱼翻身,败天骄,斩大帝,征战诸天万界
  • 墓经传1

    墓经传1

    五千年前,黄帝向伏羲大神求得神器-伏羲剑,打败了蚩尤并击杀;蚩尤拥有五魂八魄,与常人不同,无法彻底将之灭杀。黄帝再次向伏羲大神求助,伏羲大神降下十三件青铜盒,梦中指点黄帝,将蚩尤的五魂八魄分别装入十三件青铜盒中封印镇压;但是伏羲大神推算出五千年后,也就是现代的2018年,蚩尤的五魂八魄将会被其后人聚集使蚩尤复活,蚩尤复活后世间将会沦为人间地狱。为了防止蚩尤复活,伏羲决定让自己五千后的后裔亲自解决。随即又降下两件青铜盒,将自己的伏羲剑、法宝帝王瑟、先天八卦、缚妖索封印起来,并附上充沛的神元,放入其中一盒,交给当代后裔,让其代代传承下去;又将自己的功法【墓经】用另一件青铜盒封印起来交给黄帝,并叮嘱黄帝要让此盒能陪伴在五千后的嫡系身边,若是嫡系识得此经,对寻得蚩尤魂魄事半功倍。在后面这四千九百多年的时间里,蚩尤后裔不断的的在寻找和收集关于蚩尤魂魄的地点、事物。在2013年,事情发生了变故……
  • 至喜终爱都予你

    至喜终爱都予你

    家庭纷争,朋友背叛,学业压力…曦和多想有一个肩膀,她也渴望有个肩膀,却总是犯错,面对彭煜宇,时间给了她答案。在阳光洒满的落地窗下,彭煜宇紧紧的搂着怀里的张曦和坐在秋千椅上,温柔宠溺地凑到曦和的耳边问到:“宝宝,你会一直待在我身边吧,我不想让你离开我了”,曦和抬头看着他,(mua~)“小傻瓜,在说什么呢,我不就在这里,谢谢你坚定的喜欢我,无论发生什么,你的这份坚定的喜欢,让我还是会爱上你…”
  • 末日天元

    末日天元

    末日降临,混沌转世,我……在哪里?姐姐,你还活着吗? 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有的只是一种诞生于天地本源的天元气,这里,是另一个世界。 少年自落阳出,踏入那凶险魔兽之地,修炼突破变强,为的,便是曾经所挚爱的女孩那句:你真的很幼稚冲入魔兽之森,踏入蛮荒之地,一切只为了变强,四年时日,终于蛮荒归来。 水月宝塔,大战群英荟萃,终于站在她面前:你的眼光真的挺烂的……莞尔一笑,却恍然发现,世界真的很大逃亡罪恶,等待复仇之日;地洲之东,勇斗三大天宫;南极之冰,父亲,我来了;西魔之地,谁敢动我兄弟!北天四海,战幽冥五霸;世界尽头,通往天空之域屹立龙族之地,把我的母亲还给我!踏步玉疆之领,我的女人,谁也不准动!傲视冥界之域,审判终将来临。玄火之尊,手握审判之轮最后之战,净化天地幽灵天地之主,成就大陆巅峰
  • 无上神途

    无上神途

    一道灵光,包罗乾坤,一轮古镜,负载万象。少年李昊背负苍穹,手掌星辰,注定将要走出一条通神之路,将诸天神佛踩在脚下,成就无上神途!书友群:427518463
  • 望书

    望书

    地府十殿阎罗之一的阎罗王因为受到蛊惑 导致欲望极度膨胀 再一次例行整理生生死簿时 将功过录破坏 导致早已被镇压的亡魂从新获得新生 飘散到人间 成为后代的武灵将 经过百十年来的发展 逐渐形成各个势力分庭抗礼并且有着镇灵域高级领导 后因为亡国组织入侵 挑起了各势力之间的斗争 宋家被灭 女主被杀 但被凤凰手串所救 灵魂被分为十道灵体散落世界各地 男主为了救女主 踏上了寻找女主的十条灵体之路 一路上结实很多伙伴 并不断接触了解事实真相 后为了保护自己东方世界的不被亡国组织破坏占领 不断通过战斗提升自身能力与武灵将的实力 守护者自己的大陆 最终救回女主 与亡国组织迎来决战
  • 英雄刀剑录!

    英雄刀剑录!

    刀剑有余音,胜败犹自扰。江湖儿女事,淹没江湖中。
  • 大明永双

    大明永双

    一觉醒来,朱晨发现自己成了明代宗,面对即将发生的夺门之变,又该何去何从,是束手就擒还是改变命运的安排,看朱晨玩转大明王朝,续写仁宣盛世。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梦回三世去修真

    梦回三世去修真

    前世身为妖婆大弟子享受一切修仙资源,因飞升未成受三世凄惨轮回,老妖婆子逆天改命寻找转世宿主,我的人生开始转变,一切的一切他都不放在眼里,只为夺回属于他的所有回到老妖婆子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