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000000046

第四十五回 伏甲士骈诛权宦 溃御营窜死孱君

却说杨、史弘肇等,揽权执政,势焰薰天,就是皇帝老子,亦奈何他不得。汉主近侍,及太后亲戚,夤缘得位,多被等撤除。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弘肇不但不允,反把他斩首示众。还有太后弟李业,充武德使,夙掌内帑,适宣徽使出缺,业密白太后,乞请升补。太后转告承,承复转语执政,与弘肇,俱抗声说道:“内使迁补,须有次第,不得超擢外戚,紊乱旧纲!”理非不正,语亦太激。承入禀太后,只好作为罢论。客省使阎晋卿,依次当升宣徽使,久不得补。这是何理?枢密承旨聂文进,飞龙使後匡赞,茶酒使郭允明,皆汉主幸臣,亦始终不得迁官。平卢节度使刘铢,罢职还都,守候数月,并未调任。因此各生怨恨,渐启杀机。

承三年服阕,除丧听乐,赐伶人锦袍玉带。伶人知弘肇骄横,不得不前去道谢,果然触怒弘肇,当面叱辱道:“士卒守边苦战,尚未得此重赏,汝等何功,乃得此赐。”立命脱下,还贮官库。伶人固不应重赏,但亦须上疏谏阻,不得如此专横。承尝娶张彦成女为妃,不甚和协。嗣得一耿氏女,秀丽绝伦,大加宠信,便欲立她为后。商诸杨,谓立后太速,且从缓议。何不辨明嫡庶。偏偏红颜薄命,遽尔夭逝。速死实是幸事。累得承哀毁,如丧考妣,且欲用后礼殓葬。又被从旁阻挠,不得如愿。承已恨为所制,积不能平。有时与杨、史弘肇商议政事,承面谕道:“事须审慎,勿使人有违言!”与弘肇齐声道:“陛下但禁声,有臣等在,还怕何人!”骄恣极了。承虽不敢斥责,心中却懊恨得很。退朝后与左右谈及恨事,左右趁势进言道:“等专恣,后必为乱,陛下如欲安枕,亟宜设法除奸!”承尚不能决,是夕闻作坊锻声,疑有急兵,起床危坐,达旦不寐。嗣是虑祸益深,遂欲除去权臣,为自安计。

宰相苏逢吉与弘肇有隙,屡用微言挑拨李业,使诛弘肇。业即与文进、匡赞、允明,定好密计,入白承,承令转禀太后。太后道:“这事何可轻发,应与宰相等熟权利害,方可定议。”业答道:“先帝在日,尝谓朝廷大事,不可谋及书生,文人怯懦,容易误人。”太后终不以为然,召入承,嘱他慎重。承愤愤道:“国家重事,非闺阁所知,儿自有主张。”言已,拂衣径出。业等亦退告阎晋卿,晋卿恐谋事不成,反致及祸,急诣弘肇第求见,欲述所闻。也是弘肇恶贯已盈,适有他故,不遑见客,竟命门吏谢绝晋卿。晋卿不得已驰归。

越日天明,杨、史弘肇、王章入朝,甫至广政殿东庑,忽有甲士数十人驰出,拔出腰刀,先向弘肇砍去,弘肇猝不及防,竟被砍倒,杨、王章骇极欲奔,怎禁得甲士攒集,七手八脚,立将两人砍翻,结果又是三刀,三道冤魂,同往冥府。殿外官吏,不知何因,都惊惶的了不得,忽由聂文进趋出,宣召宰相朝臣,排班崇元殿,听读诏书。宰臣等硬着头皮,入殿候旨。文进复趋入宣诏道:“杨、史弘肇、王章,同谋叛逆,欲危宗社,故并处斩,当与卿等同庆。”大众听诏毕,退出朝房,未敢散去。嗣由汉主承,亲御万岁殿,召入诸军将校,面加慰谕道:“杨、史弘肇、王章,欺朕年幼,专权擅命,使汝等常怀忧恐。朕今除此大憝,始得为汝等主,汝等总可免横祸了!”大众皆拜谢而退。又召前任节度使、刺史等升殿,晓谕如前,大众亦无异言,陆续趋退。无如宫城诸门,尚有禁军守住,不放一人,待至日旰,始放大众出宫。大众步行归第,才知杨、史弘肇、王章三家,尽被屠戮,家产亦籍没无遗了。可为争权守利者鉴。

到了次日,又闻得缇骑四出,收捕杨、史、王三人戚党,并平时仆从,随到随杀。大众都恐连坐,待至日暮无事,才得安心。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向与弘肇友善,此时正出屯澶州,承闻信李业等言,遣供奉官孟业,赍着密敕,令业弟澶州节度使李洪义,乘便杀殷。又因邺都留守郭威,素与杨、史等联络一气,也遣使赍诏,密授邺都行营马军指挥使郭崇威,步军指挥使曹威,令杀郭威及监军王峻。令两威杀一威,恐还是一威利害。

是时高行周调镇天平,符彦卿调镇平卢,慕容彦超调泰宁,俱由承颁敕,令与永兴节度使郭从义,同州节度使薛怀让,郑州防御使吴虔裕,陈州刺史李谷,一同入朝。命宰相苏逢吉权知枢密院事,前平卢节度使刘铢,权知开封府事;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李洪建,权判侍卫司事;客省使阎晋卿,权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逢吉虽与弘肇有嫌,但李业等私下定谋,实是未曾预议。蓦闻此变,也觉惊心,私语同僚道:“事太匆匆,倘主上有言问我,也不至这般仓皇了!”刘铢素性残忍,既任开封尹职务,便与李业合谋,为斩草除根的计画,凡郭威、王峻的家族,一律捕戮,老少无遗。李洪建本为业兄,业使他捕诛王殷家属,他却不肯逞凶,但派兵吏监守殷家,仍令照常寝食,殷家竟得平安。独殷在澶州,尚未知悉,忽有李洪义入帐,递交密诏,令殷自阅。殷览毕大惊,问从何处得来?洪义道:“朝廷正遣孟业到此,嘱洪义依着密旨,加害使君,洪义与使君交好有年,怎忍下此毒手?”殷慌忙下拜道:“如殷余生,尽出公赐!”又问孟业尚在否?洪义道:“适与他同来,想在门外。”说至此,即出引孟业,同入见殷。殷问及朝事,略得数语,已是愤愤,便将业囚住,立派副使陈光穗,转报邺都。

郭威至邺都后,去烦除弊,严饬边将谨守疆埸,不得妄动,如遇辽人寇掠,尽可坚壁清野,以逸待劳。边将相率遵令,辽人也不敢入侵,河北粗安。

一日正与宣徽使监军王峻,出城巡阅,坐论边事,忽来澶州副使陈光穗,便即延入。光穗呈上密书,由威披阅,才知京都有变,将来书藏入袖中,即引光穗回入府署。王峻尚未知底细,也即随归。威遽召入郭崇威、曹威及大小三军将校,齐集一堂,当面宣言道:“我与诸公拔除荆棘,从先帝取天下,先帝升遐,亲受顾命,与杨、史诸公弹压经营,忘寝与餐,才令国家无事。今杨、史诸公,无故遭戮,又有密诏到来,取我及监军首级。我想故人皆死,亦不愿独生,汝等可奉行诏书,断我首以报天子,庶不至相累呢!”

郭崇威等听着,不禁失色,俱涕泣答言道:“天子幼冲,此事必非圣意,定是左右小人,诬罔窃发;假使此辈得志,国家尚能治安么?末将等愿从公入朝,面自洗雪,荡涤鼠辈,廓清朝廷,万不可为单使所杀,徒受恶名!”威尚有难色,假意为之。枢密使魏仁浦进言道:“公系国家大臣,功名素著,今握强兵,据重镇,致为群小所构,此岂辞说所能自解?时事至此,怎得坐而待毙!”翰林天文赵修己亦从旁接入道:“公徒死无益,不若顺从众请,驱兵南向,天意授公,违天是不祥呢!”威意乃决,留养子荣镇守邺都。

荣本姓柴,父名守礼,系威妻兄子,天姿沈敏,为威所爱,乃令为义儿。汉命荣为贵州刺史,荣愿随义父麾下,未尝赴任,故留居邺城,任牙内都指挥使,遥领贵州。为后文入嗣周祚,故特从详。威以留守有人,遂命郭崇威为前驱,自与王峻带领部众,向南进发。道出澶州,李洪义、王殷,出郊相见,殷对威恸哭,愿举兵属威,乃率部众从威渡河。途次获得一谍,审讯姓名,叫作脱,是汉宫中的小竖,受汉主命,来探邺军进止。威喜道:“我正劳汝还奏阙廷,当下命随吏属草,缮起一疏,置脱衣领中,令他返奏。疏中略云:

臣威言:臣发迹寒贱,遭际圣明,既富且贵,实过平生之望,唯思报国,敢有他图!今奉诏命,忽令郭崇威等杀臣,即时俟死,而诸军不肯行刑,逼臣赴阙,令臣请罪廷前,且言致有此事,必是陛下左右谮臣耳!今脱至此,天假其便,得伸臣心,三五日当及阙朝。陛下若以臣有欺天之罪,臣岂敢惜死。若实有谮臣者,乞陛下缚送军前,以快三军之意,则臣虽死无恨矣!谨托脱附奏以闻。

郭威既遣还脱,驱众再进。到了滑州,节度使宋延渥,本尚高祖女永宁公主,自思力不能敌,开城迎威。威入城取出库物,犒赏将士,且申告道:“主上为谗邪所惑,诛戮功臣,我此来实不得已。但以臣拒君,究属非是,我日夜筹思,益增惭汗。汝等家在京师,不若奉行前诏,我死亦无恨了!”还要笼络军士。诸将应声道:“国家负公,公不负国家,请公速行毋迟!安邦雪怨,正在此时!”威乃无言,王峻却私谕军士道:“我得郭公处分,俟克京城,听汝等旬日剽掠!”观王峻言,则郭威之志在灭汉,不问可知。况剽掠何事,乃堪令经旬日耶!众闻命益奋,怂恿郭威,飞速进兵。威乃与宋延渥同出滑城,直趋大梁。

是时汉廷君臣,已闻郭威南来,拟发兵出拒。可巧慕容彦超,与吴虔裕应召入朝。汉主承,即与商发兵事宜,慕容彦超力请出师。前开封尹侯益,亦列朝班,独出奏道:“邺军前来,势不可遏,宜闭城坚守,挫他锐气!臣意谓邺都家属,多在京师,最好是令他母妻,登城招致,可不战自下哩!”郭威正防到此着,故前此一再谕军。彦超应声道:“这是懦夫的愚计哩!叛臣入犯,理应发兵声讨,侯益衰老,不足与言大计!”看你有何妙策。汉主承道:“慎重亦是好处,朕当令卿等同行便了!”乃令益与彦超,及阎晋卿、吴虔裕,并前州节度使张彦超,率禁军趋澶州。

诏敕甫下,正值脱回朝,报称郭威军已至河上,且取出原疏,呈上御览。承且阅且惧,且惧且悔,忙召宰臣等入商。窦贞固首先开口道:“日前急变,臣等实未与闻。既得幸除三逆,奈何尚连及外藩?”承亦叹息道:“前事原太草草,今已至此,说亦无益了。”李业在旁,抗声说道:“前事休提!目今叛兵前来,总宜截击,请倾库赐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足深虑!”苏禹驳业道:“库帑一倾,国用将何从支给?臣意以为未可!”这语说出,急得李业头筋爆绽,向禹下拜道:“相公且顾全天子,勿惜库资!”乃开库取钱,分赐禁军,每人二十缗,下军十缗。所有邺军家属,仍加抚恤,使通家信诱降。

未几接得紧急军报,乃是威军已到封邱,封邱距都城不过百里。宫廷内外,得此消息,相率震骇。李太后在宫中闻悉,不禁泣下道:“前不用李涛言,应该受祸,悔也迟了!”我说尚不止此误。承也很觉不安。独慕容彦超自恃骁勇,入朝奏请道:“前因叛臣郭威,已至河上,所以陛下收回前命,留臣宿卫。臣看北军如同蠛蠓,当为陛下生擒渠魁,愿陛下勿忧!”又来说大话了。承慰劳一番,令出朝候旨。彦超退出,碰见聂文进,问北来兵数,及将校姓名,由文进约略说明,彦超方失色道:“似此剧贼,到也未易轻视哩!”徒恃血气,不战即馁!

俄顷有朝旨颁出,令慕容彦超为前锋,左神武统军袁,前邓州节度使刘重进,与侯益为后应,出拒郭威。彦超即领军出都,至七里店驻营,掘堑自守,令坊市出酒色饷军。袁、刘重进、侯益,也出都驻扎赤岗,两军待了半日,未见邺军到来。俄而天色已暮,各退守都城。翌日复出,至刘子坡,与邺军相遇,彼此下营,按兵不战。

承欲自出劳军,禀白李太后。太后道:“郭威是我家故旧,非死亡切身,何至如此!但教守住都城,飞诏慰谕。威必有说自解,可从即从,不可从再与理论。那时君臣名分,尚可保全,慎勿轻出临兵!”尚不失为下策。承不从,出召聂文进等扈驾,竟出都门。李太后又遣内侍戒文进道:“贼军向迩,大须留意!”文进答道:“有臣随驾,必不失策,就使有一百个郭威,也可悉数擒归!太后何必多心!”比彦超还要瞎闹。内侍自去,文进即导车驾至七里店,慰劳彦超,留营多时,又值薄暮,南北军仍然不动,乃启跸还宫。彦超送承出营,复扬声道:“陛下宫中无事,请明日再莅臣营,看臣破贼!臣实不必与战,但一加呵叱,贼众自然散归了。”还要说大话。承很是欣慰,还宫酣睡。

越日早起,用过早膳,又欲出城观战。李太后忙来劝阻,禁不住少年豪兴,定要自去督军,究竟慈母无威,只好眼睁睁的由他自去。承率侍从出城,忽御马无故失足,险些儿将乘舆掀翻。已示不祥。亏得扈从人多,忙将马缰代为勒住,方得前进。既至刘子坡,立马高阜,看他交战。南北军各出营列阵,郭威下令道:“我此来欲入清君侧,非敢与天子为仇。如南军未曾来攻,汝等休得轻动!”

道言甫毕,突闻南军阵内,鼓声一震,那慕容彦超,引着轻骑,跃马前来。邺军指挥使郭崇威,与前博州刺史李筠,也领骑兵出战。两下相交,喊声震地,约有数十回合,未见胜负。郭威又遣前曹州防御使何福进,前复州防御使王彦超,领劲骑出阵,横冲南军。彦超未及防备,骤被突入,眼见得人仰马翻,不可禁遏,自尚仗着勇力,上前拦阻。怎禁得铁骑纵横,劲气直达,扑喇一声,竟将彦超坐马撞倒,邺军一齐上前,来捉彦超。幸彦超跃起得快,改乘他马,再欲督战,左右旁顾,见敌骑已围裹拢来,自恐陷入垓心,不如速走,乃怒马冲出,引兵退去,麾下死了百余人。汉军里面,全仗这位慕容彦超,彦超败退,众皆夺气,陆续走降北军。侯益、吴虔裕、张彦超、袁、刘重进等,俱向威通款,威军大振。一班不要脸的狗官,令人愤叹!彦超知不可为,自率数十骑奔兖州。威知汉主孤危,顾语宋延渥道:“天子方危,公系国戚,可率牙兵往卫乘舆。且又面奏主上,请乘间速至我营,免生意外!”延渥奉令,引兵趋汉营,但见乱兵云扰,无从进步,只得半途折还。

是夕汉主承,与宰相从官数十人,留宿七里寨。吴虔裕、张彦超等,相继遁去,侯益且潜奔威营,自请投降,余众已失统帅,当然四溃。到了天明,由汉主承起视,只剩得一座空营,慌忙登高北望,见邺营高悬旗帜,烨烨生光。将士出入营门,甚是雄壮,不由得魂飞天外,当即策马下岗,加鞭驰回。行至玄化门,门已紧闭,城上立着开封尹刘铢,厉声问道:“陛下回来,如何没有兵马!”承无词可对,回顾从吏,拟令他代答刘铢,蓦闻弓弦声响,急忙闪避,那从吏已应声倒地,吓得承胆裂,回辔乱跑,向西北驰去。苏逢吉、聂文进、郭允明等,尚跟着同跑,一口气趋至赵村。后面尘头大起,人声马声,杂沓而来,承料有追兵,慌忙下马,将入民家暂避,不意背后刺入一刀,痛苦至不可名状,一声狂号,倒地而亡,享年只二十岁。小子有诗叹道:

主少由来虑国危,况兼群小日相随;

将军降敌君王走,刃胸中果孰悲!

欲知何人弑主,待至下回叙明。

杨、史弘肇专权自恣,目无君上,王章横征暴敛,民怨日滋,声其罪而诛之,谁曰不宜!乃与群小密谋,伏甲图逞,已失人君之道。幸而得手,则权恶已诛,余宜赦宥以示宽大,乃必屠其家,夷其族,何其酷也!不宁唯是,且于积功最著之郭威,又欲并诛之而后快,天下有淫刑以逞者,而可保有国家耶!邺军一出,全局瓦解,仅一慕容彦超,亦乌足恃!刘子坡一战,彦超虽败,止伤亡百余人,而余将即通款邺营,不战自降,盖鉴于立功之被戮,毋宁卖主以求荣,有激而来,非必其皆无耻也。惟郭威引兵向阙,托言入清君侧,一再申令,似与窥窃神器者不同。抑知大奸似忠,大诈似信,观其申谕将士之言,无非激成众愤,入阙图君。王峻且谓克君以后,任军士剽掠旬日,是可忍,孰不可忍乎!《纲目》以承被弑,归罪郭威,谅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霸世皇后顾倾城

    霸世皇后顾倾城

    我一代才女王呦呦,二十一世纪的当红小说家,就因为一次传说中的“九星连珠”,意外得到了一块星石,意外穿越到了临泉国,并且临泉国护国公长女顾倾城,世人皆知的丑女竟然与我长得一模一样,更让人觉得意外的是,穿越就穿越吧,穿越的时候,顾倾城被人杀害,死在了我面前,临死前,她央求我,一定为她报仇,我就这样,顶替她的位置留在了临泉国,本以为,穿越到这个地方的只有我一个人,哪知道,其他三人也意外穿越了过来,在这乱世中,我王呦呦逆风翻盘,最终成为了一代霸世皇后顾倾城……
  • 道入凡尘

    道入凡尘

    在这个人,神,仙,鬼,妖存在的世界中,看道士杨螭如何在这红尘中风生水起,笑看人生。(咳,简介嘛随便写写别当真)
  • 如果梦里允许

    如果梦里允许

    简言死前把自己最疼的弟弟叫到了床边,撑着最后一口气对他说:“阿尧,一定要帮你栾哥把新恒守着,一定要……”她在得到承诺之后安心的闭上了眼。谢栾,如果梦里允许,这一次我一定来寻你,我们过一辈子。
  • 我是龙王有九子

    我是龙王有九子

    敖青患病绝望自杀,沉入海底获得龙王传承,重活一世,他决心要活的潇洒肆意,却被九个祖宗团团围住!父王!你不要丢下我们啊!!生活还没有潇洒肆意,人生已经满是大坑,不是在给儿子擦屁股,就是在去擦屁股的路上……
  • 梦境管理者

    梦境管理者

    人的梦境来源于什么?有人说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有人说是灵魂出窍......众说风云 但实际真的是如此吗?她是梦境管理者,每个人的梦境她都可以随意进入,但是梦又是自然衍生的 ,其实当人进入沉睡状态时,都进入了同一个梦境(或者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当你在梦里梦见心中的ta时,实际是你们相遇了 ,这个时候管理者就会出现 ,施点小幻术。这也是为什么梦里发生的一切都是莫名其妙,奇奇怪怪的原因。能做同一种梦境的人真的少之又少。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管理员偷懒的情况下,或者命定也就是上天安排。但是 ,作为梦境管理者的她 ,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 天阔
  • 神诡世界:从通幽开始

    神诡世界:从通幽开始

    你说!瞎子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李三思知道瞎子的世界是黑色的,他已经瞎了二十年,却在今天忽然恢复了光明。抬眼望,眼前不是什么美景,而是一个波澜诡谲的世界。这里妖魔环生,前有尸群林间语,后有野狗食人脑……在这般世界下,李三思唯有依靠怀中的七十二变方可艰难生存……
  • 团宠女主
  • 西凉传神

    西凉传神

    传神,一项古老的神灵祭祀活动。在一次传神仪式上发生的意外,引出了一段数百年之前的佛道之争。故事中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各路仙佛,也有那些在历史洪荒中曾“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创下了赫赫战功的大将军和大英雄,更有那些凭借自己卓越才华开创了旷古盛世的千古帝王!他们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与本书中的主角命运交织,最终形成了本故事。这个故事主要分三部,第一部主要讲述了男主的觉醒和技艺的提升;第二部则是回到过去,各大历史人物相继出现;第三部则是又回到现世,之前挖坑埋下线索中的各路大仙相继亮明身份,展开了最后的大决战。
  • 打工人保命守则

    打工人保命守则

    一个黄色团子怎么在遍地强者的世界保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