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4000000035

第三十二回 腐头巾拦路说人情 醉典史私衙通贿赂诗:

世态炎凉朝夕非,黄金交结总成虚。

有恩还向恩中报,无义何须义上培。

人情薄似三春雪,世事纷如一局棋。

缅想醉翁亭②在否?至今遗得口中碑。

却说杨员外到了天明,不见张秀起来,哪里知他先已走去,还只道睡熟未醒。拿了一碗姜汤,殷殷勤勤,推进房门。四下一看,哪里见个张秀?只见两扇窗子,丢在地上。心中暗想道:“有这样事,终不然悄自不别而行去了?”再把皮匣开来,仔细一看,单单止剩得两本帐簿,银子都没有了,便叹一口气道:“古人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果然不差。我到好意怜悯他贫苦,与他几件衣服换了,又留在此歇宿一夜,怎知恩将仇报,反把我三百两生钱尽皆拿去,将我一片热肠化为冰雪。若是呈告官司,揖获起来,恐那孩儿又埋怨我老人家惹这样闲气。”只索含忍不提。

却说那两个在李妈妈家拿银子去的,你道是什么人?一个叫做方帮,一个叫做李篾。原是终日在那些娼妓人家串进串出趁水钱、吃闲饭的白日鬼。

你看他两个拿了这几锭银子,一路商量计较。李篾道:“哥哥,我和你两个在娼家走了半世,眼睛里见过了多少公子王孙,几曾有这样一个撒漫使钱的,一口气拿出二百两银子来?这个定是杨员外家弟兄子侄。我们如今也不要管他什么生钱不生钱,且把这三锭拿来,和你分了。只将一锭竟到县中,连那李妈儿一齐首告,说他私和人命,现有真赃为证。那时他们各自要保守身家,自然上钩,来买嘱我们,却不是一举两得,也强如做一场大大的买卖。

你道如何?”方帮道:“说得有理,说得有理。兄弟,只把两锭和你先分,将一锭去首告,再把这一锭出些银水,留做衙门使用便了。”李篾道:“哥哥言之有理。事不宜迟,快与你到县前去。”方帮道:“兄弟,还有一件熟商量,这还是你嘴舌停当,到要你去当官出首。”李篾道:“哥哥又来说得没搭撤,终不然坐在家里,那银子肯滚进门来?”方帮道:“我就去,我就去。”

他两个急忙忙一齐走到县前。恰是巳牌时分,正值知县坐堂。李篾在大门外连声喊叫:“出首私和人命!”你看,霎时间县门上围了百十余人。你也来问一句,我也来问一句。李篾只不回答,只是喊叫。

好笑这方帮,原来平日只好私下出头,说起见官,便有些害怕。看见李篾不住叫喊,恐怕到官干系自身,就往人队里先钻了回家。

知县便问皂隶:“看是什么人喧嚷,快拿进来。”那皂隶走出大门,一把扭了李篾,竟到堂上跪下。李篾道:“爷爷,小的出首私和人命。”知县道:“人命关天,岂容轻息。且问你凶身是什么人?苦主是什么人?”这果然是李篾嘴舌停当,哪里晓得张秀姓名,又不敢支吾答应,便想到那锭银子上去,随口答应道:“爷爷,苦主是李氏,凶身叫做杨一”。知县道:“私和人命,事关郑重,有甚作证么?”李 249 篾正要说出方帮是个干证,回头② 醉翁亭——在滁州(今安徽滁县)琅琊山。北宋欧阳修被谪为滁州太守时,常来此亭宴饮,因以“醉翁”

自号,亦以名亭。写有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一看,哪里晓得他先钻过了,便向袖中取出那锭银子,道:“爷爷,这锭银子是杨一行使的真赃,望爷爷龙目电察。”

原来那知县是个纳贡出身①,自到任来,不曾行得一件好事,只要剥虐下民。看他接过这锭银子,就如见血的苍蝇,两眼通红,哪里坐得稳?走出公位,站在那滴水中间,问道:“你这首人,叫做甚么名字?快说上来。”李篾便改口道:“小的叫做李元。”那知县唤过公差,把朱笔标在臂上:“速押首人李元,立刻拘拿私和人命犯杨一、犯妇李氏赴审毋违!”

李篾同了公差,先去扣方帮门。他妻子回说:“适才走得回来,偶患头疼,还睡倒在床上哩。”李篾本要回他几句,见公差在旁,便不开口,竟到李妈妈家。只见那李妈泪纷纷的看着地,张秀眼巴巴的望着天,忽见他两个走到,心中打上一个趷蹬。连那李妈妈,丈二的和尚摸头不着,也不知什么势头,便扯过李篾,问道:“银子的根脚访着了么?”李蔑大叫道:“你们私和人命,赃银都在当官,这泼贱还不知死活!且看他臂上是甚么东西?”

张秀看了,惊得魂不附体,目定口呆,止不住濠淘大哭。

那公差不由分说,竟把张秀,李妈两个,扭了便走,一齐扭到县前。纷纷来看的人,不计其数。有说是捉奸的,有说是送忤逆②的。那张秀两件衣服,都被大门上的人剥得精光,只穿得一个旧白布衫,把两锭银子紧紧的拴在裤腰里。曲着身,熬着冷,仍旧是昨日的穷模样。

恰好知县此时还未退堂,公差把他三人一齐带下。知县看见张秀,心中十分疑虑,便问李篾道:“这就是凶犯么?”李篾满口答应道:“爷爷,他正是凶身。”知县又把张秀看了两眼,暗想道:“这样一个穷人,怎得有那一锭银子?”便唤道:“叫那杨一上来审问。”张秀答应不来,道:“爷爷,小的叫做张秀,并不叫做杨一。”

知县听说,一发疑惑起来,便对公差骂道:“这奴才好大胆,一件人命重情,老爷水也不曾沾着一口,你就得了他许多赃,卖放了正犯,把这一个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的来当官搪塞!”喝声:“打!”倒把公差打了四十,叫把这张秀快赶出去。张秀听说声“赶”,磕个头,就往县门外一跑,不知去向。知县道:“速拿正犯来便罢,不然,每人各打四十!”

这公差也是悔气,一步一拐,走出大门,和李篾商量道:“怎么好?如今哪里去寻个正犯还他?”李篾道:“只是难为了你。我今有个计策在此,适才那锭银子上凿着杨亨姓名,我们再同进去,当官禀一禀,拘那杨亨来顶缸,却不是好。”公差道:“说得有理。火烧眉光,且救眼下。”

二人商量停当,同了李妈妈,径到县堂上,知县道:“正犯在哪里?”

李篾道:“爷爷,那张秀原是杨一家雇佣的,爷爷要拿正犯,只求再出钧牌,去拘他家长杨亨身上着落,就有杨一。”知县听说个“杨亨”,便想得起他是县中一个有名巨富。眉头一蹙,计上心来,就要思量起发他一块儿。便唤原差过来,标臂“速拘杨亨听审”六字,一壁厢又委典史官相验尸首报伤。

却说那原差同李篾,竟到杨员外家。只见那杨员外,正在忧郁之际,见他两人走到,回嗔作喜,道:“二位何来?”公差道:“本县老爷,特着相请老员外。这臂上朱笔标的就是大名。”你看那老人家,终久惯练世务,目不变睛,脸不改色,从从容容的问道:“二位见教,老朽一时不明,有话还① 纳贡出身——即捐监之人。花钱买官做的人。

② 忤(wǔ,音午)逆——即迕逆。违反、背逆。此指违反刑律的人。

请进草堂细讲一讲。”便叫家童,快治酒饭相待。公差便与李篾,同进草堂坐下。

酒至数巡,杨员外袖中取出五两一锭雪花银子,送与公差。公差看了,假意推却道:“这个怎么好收?”杨员外道:“二位若不嫌少,权请收下。

老朽还有一言奉渎。”公差只得收了。杨员外道:“二位大哥,老朽祖居在此二百余年,屡遗德行,极是个良善人家。止有一个孩儿,年不满二十岁,日夜不出门庭,苦攻书史,从来不肯占人半分便宜,做一件非为的事。不知县主老爷今日拘我老朽,有甚公干?”那衙门里人,走到人家,不论贫富,先有一个入门诀窍,惊吓一番,才起发得钱钞出来。这公差见杨员外先送出银子,然后讲话,晓得他是在行的,便对他实说道:“老员外,自古道:官差吏差,来人不差。宅上有个后生叫做杨一,又名张秀,不知是老员外家中甚么人?昨夜三更时分,走到村中李妈妈家去嫖。那李妈妈因女儿有客,不留他,便一时怒发,打进大门,把他女儿立时两脚踢死。李妈妈连夜要到官司讨命,他见事势不好,就向身边取出五十两一锭银子,要与李妈妈私和。

这一位李元,在一旁看见,拿住赃银,当官出首。适承县主大爷钧命,只要老员外去讨个正犯下落。”

那杨员外起初听说个“张秀”,就有十分疑惑,后来又见说个五十两一锭银子,晓得决然是他,便推托道:“老朽家中,并没有个什么杨一和什么张秀,怎么好教老朽当官承认?”公差道:“本县大爷只因那锭赃银上凿着大名,故此要拘老员外去。”杨员外道:“这一件事,虽然不致着我偿命,却也要费些唇舌。便问公差大哥,这事如何分解?”公差笑道:“老员外,你这样财主人家,莫说是干连人命,便活活打死了一个人在这里,也不用着忙。依我愚见,这时候四爷已去相验过了,你明早央几个秀才,拿了手本,先去当堂见他一见。你晓得我们老爷,一味朦胧,又是不肯做清官的,再将百十两银子,托一个心腹衙役,着肉一揌,强如去讨人情。不是一件天大事情,脱得干干净净?”杨员外勉强笑道:“大哥见教有理。”分付家童,再暖酒来。二人就走起身,作别先去。

那杨员外事到燃眉,出于无奈,只得唤出孩儿,把前事细说一遍,商量明早要寻几个秀才出官。孩儿道:“爹爹,你是老年人,且放开心绪。村中有几个秀才,都是先生日常间相处的好朋友。只要今晚着人先去送下请帖,明早一齐来了。”杨员外当晚便着人先去接下。

却说那些秀才,个个都是酸丁。原在各处乡村,训蒙①糊口的,因到冬尽,都歇馆在家过年。听说杨员外家要接去出官,个个应承。次日,未到天明,老成的,后生的,欣欣然来了二三十。有头巾的没了蓝衫,有蓝衫的没了皂靴。杨员外见了,也不嫌多。就齐整先治酒肴款待,各送轿金五钱,再把事情细说一遍:“事妥回来,每位再谢白金二两,白米三石。”众人听说,欣然齐到县前,都会集在公馆里。那公馆原是县官见宾客的所在。只听得乱纷纷,有说去写手本的,也有说只用口禀的。那管门皂隶看见,把他众人一齐推出。

恰好知县远远拜客回来,你看那些秀才,急急忙忙,跑的跑,提的提,一齐簇拥上前,围住轿子,把手本乱递。知县问道:“这些生员,为着甚事?”

众人道:“生员们是为保良民杨亨的。”知县听得说保杨亨,思量自己一厘① 训蒙——教书。蒙,蒙童。

尚未到手,难道就肯干休罢了?便着恼起来,把手本劈面丢去,厉声怒骂道:

“你这些无耻生员!朝廷与你这顶头巾,教你们去习个进路,难道是与你们揽公事,换酒肉吃的?况且如今宗师岁考在迩,还不思量去早早着紧攻书。

终日缠官扰民,今日是手本,明日是呈子,兴讼也是你们,息讼也是你们。

莫说我做官的竟没个主张,就是孔仲尼②的体面,也不替他存些!”喝声:“快快赶去!”

你看那些小胆的,恐怕干系前程,远远先退去了。有几个老年的。拼着这顶头巾,一心只是想着杨员外的二两银子、三石白米,紧紧扯住着知县的员领,只叫:“求老父母开恩!”知县被他缠扰不过,止得勉强应承,收下手本①,方才散去。

那知县回到堂上,只见典史亲自上堂送递尸单,看了知县气冲冲的,便问道:“堂尊原何着恼?”知县就把杨亨央生员扳轿子的事,细说一遍。典史摇头道:“说起那些生员,真个惫赖②。莫说是堂尊,就是典史衙内,日日被他吵吵闹闹,缠扰不过。这是杨亨那刁民的诡计。终不然大大一桩人命,可是央得这几个小小生员,讲得人情,也必先来尽堂尊一个礼才是!”那知县听见典史说来正合心窍,便道:“那杨亨虽是个财主,就有许多大,难道不服本县拘唤的?也罢,我敢劳你去亲提他来。”那典史听说委他亲提,辞了知县,带领从人便走。

却说那些秀才,回见杨员外,你也夸逞,我也夸逞,各自要表殷勤。杨员外道:“多承列位盛情,得与老朽鸣此冤抑。事毕,另当重酬。”分付快备午饭,先暖些酒出来,御一御寒。家童连忙整治。

杨员外正在堂前陪那些秀才饮酒,只听得门外远远喝道声来,闹嚷嚷的说:“休放走了杨亨!”正开门,那典史便下了马,摇摇摆摆,竟到堂前坐下。这杨员外此时觉也心慌。内中有两个在行的秀才,分付跟随从人,俱出去伺候。掩上大门,独留典史。便与杨员外计议,齐齐整整重治酒肴。不想这典史又是个好酒的,听说个“酒”字,竟把亲提杨亨一件公事撇在东洋大海。与那些生员,逐个个见了礼,上下分席而坐。杨员外分付开了陈年香雪酒。你看:

众生员一个个齐来劝饮,这典史逐杯杯到口便吞。斟一盏,饮一盏,那等得催花击鼓;你一巡,我一巡,说什么瓮尽杯干。顷刻间醉魔来摇头咬齿,霎时节酒兴至意乱心迷。也不管乌纱斜戴,也不管角带横拖。虽不是狠判官执笔行头,恰便是怒钟馗③脱靴模样。

你看那些生员,落得官路当人情,你一杯,我一杯,霎时间把一个清清白白的典史,灌得糊糊涂涂。杨员外又去取了两个元宝送上,这典史接在手,把眼睛睁了一睁,认得是两个元宝,便笑吟吟对众生员道:“这个,学生怎么好受?待学生还转送到堂尊那里去罢。”众生员晓得是替知县开门路的说话,便又扯过杨员外计议,取出二百两来,送与典史,道:“这二百两,烦老父母转送上堂尊,把舍亲事体周支一周支。”

典史欣欣然把自家两个元宝先藏在右手袖里,再把送堂尊二百两,收在② 孔仲尼——孔子。字仲尼。

① 手本——求见的帖子。

② 备(bèi,音倍)赖——泼赖,不讲理。

③ 钟馗(kuí ,音葵)——传说唐明皇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吃。问他,自称名钟馗,生 前曾应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像。旧 俗除夕端午多悬其像,谓能打鬼除邪。

左手袖里,作别上马,竟回衙内。放了那一百两头,便将那二百两送与知县。

心中思忖道:“青天白日,送将进去,岂不昭彰耳目?且等到黄昏,悄悄送进私衙里去罢。”他就除了官带,呼呼的直睡到更尽方醒。

那知县正在衙里思想:“典史去了一日,不见回报。”只见那典史,还是醉醺醺的,拿了四个元宝,轻轻走到私衙门首,把梆乱敲了几下,直宿的连忙走来,看见是四爷,便传进私衙。知县道:“悄悄的,快请进来相见!”

这典史扶墙摸壁,那里站得稳,两只脚就是写“之”字的一般。见了知县,送上元宝,只管作揖。把“杨亨”两字,口中念了又念,咿咿唔唔,再也不知讲些什么。知县晓得这银子是杨亨的来头,恐怕泄漏风声,便向袖中一缩,竟不问起一句,便着家童扶回衙去。

知县次日侵晨出堂,唤那拘杨亨的原差过来比较。原来这公差也是受过杨员外厚贿的,只得朦胧回答道:“只求老爷转限。”知县道:“快唤首人李元和李氏来!”二人慌忙跪下。知县对李篾骂道:“那杨亨原是本县一个良民,怎么反把人命去扳陷他?你出首私和,拿了两三日,凶身却在哪里?

难道官府与你戏耍的?良民把你扳害的?”喝叫:“打!”李篾知他有了钱路,浑身有口,也难分解,只得熬了四十。知县道:“把那一锭出首的赃银,贮库入官,快出去买下衣衾棺木,收殓他女儿尸首。仍断银十两与苦主李氏烧埋。”大家一齐逐出。

噫,这正是弱莫与强争,贫莫与富斗。这回也是李妈妈悔气,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可惜一旦死于非命,反把一件天大人命事情,弄得冰消瓦解。

李篾回去就把和方帮分的那一锭银子兑了十两,与了李妈妈。不想那方帮是个呆里藏乖的人,打听得消息不好,又恐李篾怀恨,当官实说出来,竟拿了那些银子,先自挈家而走。

毕竟不知那张秀自赶出了县门。奔投何处?再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阴阳山海纪

    阴阳山海纪

    亿万年前,山海世纪,异兽之地。“这里处处是神话。”亿万年后,人类文明,都市生活。“过去都已成为传说。”
  • 重返十八岁才出道

    重返十八岁才出道

    那年十八,一米四八,村里笑话!学校舞会,站着如喽啰。 我含泪发誓各位必须看到我。 重返18岁,剧情向,没系统,经典的歌曲,明星等等。节奏有点慢热,请耐心等待。
  • 穿越之懒女翻身

    穿越之懒女翻身

    不甘于命,一朝重来一生。某晚大雨倾盆,郑晨睁眼醒来竟再次回到了高中时期!“呵,要不是亲身经历,还以为这真是在拍电视剧呢!”—造化弄人,时来运转。郑晨一个无业游民竟是突然莫名其妙的穿越,重回到了高中时期?不论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竟然能重活一世,那对上一世的所有不甘,委屈,愤恨。这一世,她都必将一一奉还,绝不再忍受她人的嘲弄,委屈了自己!—“天下大同,我又只是个普通人,又不是什么明星,哪管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十全十美的人太假,我思想一不古板,二不腐旧。所以,你只要做你自己就很好了。”—
  • 网游之灵武

    网游之灵武

    “何为灵武?”“灵者,修神,引天地灵气,毁天灭地。”“武者,炼身,以铜身铁骨,力拔山河。”“灵武者,对灵气不是借用引导,而是掌控。神念一动,即有灭世之威。”“灵武者,以灵气淬炼己身,以身躯存储灵气。移山填海,可撑天地。”“灵动随心,天地无不可去。”主角只是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热爱游戏,追逐梦想。在走投无路时进入了游戏《新纪元》中,不为名垂千古,不为功成名就,不为腰缠万贯,只为能够很好的活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游戏人生的梦想。且看他如何成为系统唯一的灵武者,如何走向属于他的人生顶点。
  • 30岁以后的青春

    30岁以后的青春

    一个刚过30岁在外打拼的女孩子,当失恋失业同时发生,大城市里人情冷暖,职场的勾心斗角,朋友间的算计欺骗,唯有那碗热腾腾的长寿面还有眼角温热的泪水,成年人的时间,糖也是苦的,砥砺前行,谁说30岁就得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就算磕磕碰碰,就算一事无成,也要活得自由自在.......
  • 夜香

    夜香

    《夜香》是继“文革”手抄本《一只绣花鞋》享誉文坛后,沉寂多年的著名作家张宝瑞推出了长篇小说。该书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描写了一个名为老庆的被人戏谑为“多余的人”的生活,他离婚多年,落魄潦倒,虽混迹于北京街头,但却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同时,他还为正义打抱不平,但却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 遥见明月照君颜

    遥见明月照君颜

    人总说:“旁观莫问局中事。”可我偏偏是个怪胎。旁人的事情我自负看得透彻,却偏偏猜不透自己的命格。少年时代的我喜欢了简兮,他却只当我是个没有开化的少年,对我不予置会。15岁那年,声称是我的未婚夫婿的炎君出现在草箩,高傲清冷的姿态仿佛要为我带来一场倾世烟雨,而我却只当那是一个浮华的梦境。而后来那个叫做白梓轩的冷淡皇子,却自始至终都是我的一个劫,避不开,躲不掉。或许直到局尽天晓之时,我才能明白,自己将要把最后一子落往何处。也才能明白,在经历了重重雾瘴之后,仍然守候在我身边的,会是怎样一双手。(本文慢热,希望你读到最后,能喜欢上。)
  • 从获得神井开始的开挂人生

    从获得神井开始的开挂人生

    受奸人所害,李旭坐了十年冤狱。出狱找寻旧友,意外获得身世线索。为找亲人,李旭踏上归家之路。回到老家,发现竟有一口枯井立于屋内。顷刻,枯井无根起水,焕发金光,变成了一口神井。神井之中可以钓出各种东西。凭借着这口神井,李旭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最终扬名于世!
  • 浪子回头!

    浪子回头!

    这是一个男人的回忆录,从初中一直到现在的血与泪,爱与恨,悲与乐,过来人可以借着它回忆过去,正在经历的可以借着它有所启发。
  • 象棋王:我的技能复刻系统

    象棋王:我的技能复刻系统

    奇妙的时空中,有无数个和地球一样的平行世界,上一世出生就被遗弃的孤儿,重生在一个平行世界中。叱咤商场,老爸在他六岁那年已经达成了一个小目标;成为学神,爷爷奶奶都是高校的高级教授。人生还是要奋斗下的,恰巧……叮,您的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