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900000081

二十三、历史中的老回回马守应

马守应早年曾当过边兵。崇祯元年(1628年),率众起义,隶属闯王高迎祥、活动于甘肃东部,众至数万。崇祯四年(1631年),入山西,编入王自用的"三十六营",是仅次于王自用、高迎祥的重要首领。八年(1635年),参加河南荥阳大会,为十三家首领之一。转战于陕、晋、豫、鲁、川、鄂、皖、湘等地。势力极盛。后与贺一龙(绰号"革里眼")、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合军,称"回革五营"。崇祯九年,高迎祥牺牲后至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再起之前、实力最强,在起义军斗争处于低潮时,张献忠曾两度隶其部下,他在英霍山区建立的根据地,成为当时抗明运动重要基地。十六年(1643年),义军内讧,贺一龙为李自成所杀,他忍厚负重,顾全大局,仍据守荆州。十七年春,病故。

马守应绰号"老回回",陕西绥德人。只知他出身于边兵,家世和生年均不详。他是明末农民大起义中最早起义而又坚持到底的重要领袖之一,在回族人民反压迫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明代,回回已遍布全国。陕西北部延安府和马守应的家乡绥德州以及甘肃东部平凉、庆阳等地,曾是回民分布较多的地区。明中叶以后,由于吏治败坏、军政废弛和土地问题严重,导致流民外逃现象愈来愈普遍。这一带的回民,每当麦熟时节便携带妻小辗转流徙,靠拾麦穗或者卖药来维持最低下的生活,遇到灾荒年景更加贫困无依,便纷纷起来暴动,反抗地方官府。回民起义常常同汉**合,即"与荒民合党"①,而汉族农民起义也有当地回民参加。为此,陕西官府专门对回民规定了不许持兵器、不许群聚、不许抢掠的禁条,而且设法严防汉族军民"附回"造反。这说明在西北回汉杂居地区,回、汉两族人民的联合斗争成为阶级斗争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崇祯元年,陕西大旱,草木枯焦,出现了赤地千里、人相食的惨状。而明朝官府却不顾人民的灾难,对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各族农民仍旧"严为催科",毫不留情,这无异火上加油,更加激起反抗的怒火。长时期的民变和兵变,在天启末年和崇祯初年终于在天灾人祸频繁的陕北、陇东地区汇成了农民大起义的洪流。从明统治者所掌握的情况表明,当时陕西流民武装的成份"有饥民,有镇兵,有回夷","回夷"是明统治者对回民的侮辱性称呼,这充分说明回族人民是明末农民大起义最早发难的主力之一。天启七年(1627)十一月,揭开明末农民大起义序幕的白水县民王二掀起的暴动,就与这一带的回民起义有直接关系,王二劫了宜君县狱之后率众投入到白水县苜蓿沟回民起义军营垒里去,而白水县苜蓿沟的回民早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在这一带坚持抗明斗争了。到了崇祯初年,陕西鄜州、中部、雒川、宜川之间的回民便乘机而起,很快就发展到数万之众。

"老回回"马守应正是在浩浩荡荡的起义洪流里,涌现出的一位杰出的农民英雄。马守应最早是与高迎祥、罗汝才等人以边兵身份共同揭起义旗的。边兵或者叫镇兵,他们的起义主要是由于明朝廷财政困难和军官长期克扣军饷所致,从天启末年到崇祯二年,延绥、宁夏、固原三镇的军饷竟积欠了三十六个月,士兵无衣无食,忍无可忍,纷纷逃散,并与饥**合起义反抗。而在边兵当中,不仅有汉族,也有回族、蒙古族的成员,所以高迎祥、马守应的这支队伍,就是由所谓"夷汉降丁"组成的"坚甲铁骑,兵有纪律"的汉、回各族联合的流民武装,开始时他们转战在甘肃东部和陕西北部一带,崇祯三年(1630)三月,马守应与八金刚、王子顺(据说就是白水举义的王二)等几支义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破襄陵、吉州、太平。崇祯四年,马守应与高迎祥都成为以紫金梁(王自用)为首的三十六营农民起义军中的著名首领。崇祯五年,马守应与紫金梁等一度进军河南,活动于清化、修武,不久转入太行山。崇祯六年五月,马守应又与混天王等率军数万出太行山东进河北,逼邯郸、沙河诸县。这一年紫金梁不幸牺牲,三十六营起义军由高迎祥率领,他们又由黄河北岸渡渑池,突出豫西,开辟新的反明战场。

崇祯七年(1634)三月,马守应的一支武装连同过天星、满天星等共五营,以疾风般的速度由豫西进入湖北,经枣阳、巴东,西入四川,攻破川东重镇夔州,远近震动,这是明末农民军最早进入四川的一支武装。马守应与过天星等三万人马在川东停留的时间很短。

不久,他们又返回湖广,在郧阳的黄龙滩作短暂屯聚后,又转入陕南商雒山区,同混世王等几支农民军数万人一道,面对强大明军的包围,展开了艰苦的反围剿战斗。他们曾突入关中,连营五十里,猛扑西安,使明皇朝在西北的政治中心受到威胁。崇祯八年八月,马守应等营由陕南商雒东进河南,开辟了淅川山区作为据点,在豫西卢氏、永宁、陕州、灵宝、南阳一带坚持抗明斗争。

马守应率领所部,转战各地,飘忽不定,以灵活多变的战术打击敌人,常常以智诱敌或者反败为胜。崇祯八年(1635)十月夺取陕州之役,马守应让部下打扮成明军模样,到陕州诈称换马,乘机突入关厢,出敌不意一举夺取了这座豫西北的重镇。崇祯九年七月,农民军领袖高迎祥在陕西作战中不幸被俘牺牲,八月,马守应率军进攻河南省开封府城,火焚西关,明廷深为震恐。在河南鄢陵、扶沟,明军左良玉率部紧追马守应不舍。左良玉是颇为凶悍狡猾的,马守应沉着应战,并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向郑州方向转移,并避入深山派人骂阵诱敌。被激怒了的左良玉率军追入夹山,被马守应义军团团围住,不久粮尽援绝,左良玉自杀未遂,后来才率残部突围狼狈逃窜,这是马守应以智胜敌的一个典型战例。

正由于马守应在流动作战中的胜利和不断给官军以打击,他在明封建统治者眼里被认为是属于农民军里"反复狙诈,怙恶不悛"的一个。也正由于马守应在农民军中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和作战经验的"多权谲"的英雄人物,他受到各支义军的信赖,并被奉为"谋主"。

崇祯九年七月,闯王高迎祥的牺牲,使农民军遭到严重损失,农民战争一时陷入了低潮,就在这时,马守应不仅耀威开封,痛击左良玉,而且抓住战机,开辟新战场。他乘秋高足食和官军不备,联合罗汝才、张献忠等营共二十万人马,马守应被推举为盟主、总掌盘子,这说明他一度在各支农民军中处于相当高的地位。这支大军由豫西南经湖北襄、樊,浩浩荡荡沿江长驱而下,进军至湖北东部,与久据大别山区的英山、霍山地区的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等营会合,从崇祯十年(1637)到十五年(1642)间,回、革、左等营农民军主要活动于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地带,开辟和坚持了大别山区的斗争。马守应与革、左诸营善于利用山区的险阻,盛夏时在深山休整,秋高马肥再主动出击,又能避开官军的围攻和追击。他们还善于侦察敌情,掌握主动,各地老百姓包括"星卜市贩之流多为所用",官军的虚实动静,农民军了如指掌。他们可以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采用"兵多则窜,少则迎敌","官兵未至,旋即奔逸"的灵活战术,主动攻击。所以,镇压农民起义的明朝将官们在屡败之余也一再哀叹。由于回、革、左诸营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在江淮一带竟然出现了"贼为主,兵反为客,是以多败"的"民贼莫辨"的局面。就这样马守应与革、左诸营的铁骑纵横驰骋在大别山区和江淮平原,他们曾占据过和州、含江、江浦,明统治者的陪都金陵也暴露在农民军面前,以致沿江戒严,所在告警。

农民武装沉重地打击了明皇朝在这一地区的封建统治秩序,有的地方官吏慑于农民军的威势,不得不"洁印视事于濒江洲渚",在安庆竟出现了明朝守将与农民军之间"有无贸易,酒食交欢"的情况,明皇朝的威严扫地以尽,以致凤阳总督朱大典受到罢官的处分。在农民战争处于低潮的几年中,回、革、左诸营在江淮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其他各支农民武装的活动,为不久李自成、张献忠的东山再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马守应不仅足智多谋能征惯战,而且如同许多的农民起义领袖一样,他也是一位具有革命气节的英雄。明统治者曾经多次向他诱降,都被拒绝。崇祯九年马守应在河南淅川军营里还杀死了前来劝降的明朝总兵王进忠,然后移营而去。这也是明统治者把马守应视为"反复狙诈,怙恶不悛"者的一个原因。

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起义军进一步壮大,马守应率部北上正式并入李自成的闯王旗帜下,主要在湖北西部和湖南西北部一带活动,攻占了夷陵、澧州、常德等重要城市,这期间马守应还率军在河南配合李自成参加过几次重要的击败明军主力的战役,发挥了积极作用。李自成在北上之前曾授予马守应为"永辅营英武将军"的称号。李自成北上进攻北京的时候,马守应继续坐镇承天、荆州、澧州等处。牵制了这一带的明朝军队,成为独当一面的势力。在四川的张献忠这时也派人专程前来同马守应修好,表示进一步联合对敌。

老回回马守应本人和他这一支起义军的最后结局,据吴伟业在《绥寇纪略》里记载说,到了崇祯末年,"老回回已病死,众推其妻掌营"。又说,从马守应营里分出来一支别名"摇天动"的农民武装,共有八营二十余万,仍在江北的潜山、桐城一带坚持斗争。吴伟业的书中还有"大、小老回回"等绰号的出现。说明马守应虽然病死,他的队伍并未溃散。值得注意的是,到清朝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朝顺治帝在诏书里还说,当时在四川有张献忠、湖北有老回回等农民武装仍在坚持抗清斗争。由参加明末农民起义到坚持清初的抗清斗争,是一个有意义的转变,是由反封建压迫为主的斗争转变为以反抗清朝民族压迫为主的斗争,老回回一支人马在湖北的抗清同顺治五年回回人米喇印、丁国栋在甘肃发动的抗清斗争一样,都属于遍及全国的抗清总运动的一部分,代表了回族人民同汉族人民采取联合行动的正确方向。

那么,《绥寇纪略》和顺治帝诏书关于老回回存亡的记载是否产生了矛盾?老回回马守应到底在崇祯末年已经病死了,还是清朝顺治初年仍在坚持抗清斗争呢?问题在于对"老回回"一词的解释,"老回回"应是一种旗号,"老回回"有时指马守应这个人,有时指马守应和他所率领的那支武装,后来又指已经没有马守应的原马守应所率的那支武装。这样就可以说,崇祯末年"老回回"马守应已经病死,由他的妻子或者子侄辈掌营,继续打起"老回回"的旗号,或者使用"大老回回"、"小老回回"的旗号来统率这支重要的农民武装,而顺治初年仍在湖北坚持抗清斗争的"老回回",则已经是没有马守应的那支"老回回"武装了。"老回回"马守应和他的那支武装的结局大致如此。

马守应从崇祯初年同高迎祥、罗汝才一起成为明末最早起义的著名农民领袖之一。他历经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先后转战于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湖南等省。有三个被明统治者称为"巢穴"的最主要的活动地区,陕西北部的黄龙山区,这是起义最早发动地区;另外两个是以商雒山区为主的陕西、河南、四川、湖北交界地区和以大别山区为主的安徽、河南、湖北交界地区。马守应和他率领的这支"老回回"武装,则一直是这三大地区的积极开拓者和主力之一。特别是正当农民起义低潮时期,马守应与革、左诸营坚持大别山区的斗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瞩目的中坚力量。回、革、左的斗争及罗汝才诸营的斗争,对于张献忠的入蜀,对于李自成的北上推翻明朝的统治,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评论明朝之所以被推翻时说,这不单是李自成一支力量的作用,实际上是各支农民军即所谓"群盗"的共同作用。这一评论是颇为公允之谈。马守应足智多谋,能征善战,同时具有坚定不渝的革命气节。

他的威名和实力,使敌人闻风变色,受到各路友军们的普遍尊重。因此,在明末农民战争中,"老回回"马守应成为仅次于李自成、张献忠的重要领袖。

最可贵的是马守应始终坚持团结合作的品质,他的绰号是"老回回",说明他公开打出了民族的旗号参加到以汉族人民为主力的大起义中来,他继承和发扬了明代回汉联合战斗的历史情谊,他同其他各支农民军首领们的团结合作关系一直很好。在当时尽管明封建统治者对回族人民采取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手段,尽管封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起义特别是对于有少数民族参加的反抗斗争,总是极尽挑拨污蔑之能事,但是在有关文献记载中并没有发现回汉联合斗争方面发生过任何纠纷。在起义军内部回汉族人民之间,在马守应与各路农民军首领之间,没有因为民族成分的不同而产生矛盾与不团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回汉族人民能做到这一点确是极其可贵的。马守应最早同王自用、高迎祥、罗汝才,后来同张献忠、李自成、贺一龙、贺锦等农民军领袖们,都是并肩战斗,互相支援,患难与共,情同手足的。马守应同张献忠、李自成的关系尤为突出。崇祯初年马守应起兵反明的时候,张献忠响应马守应的起兵,投在他的部下,受到马守应的赏识,号为"黄虎",后来才独树一帜的。①不少文献提到,崇祯十一年(1638),李自成在一次严重失利之后,部伍失散殆尽,他单人独骑由陕西商雒跑到河南淅川马守应的营里,养病半年多,后来由马守应分给他一部分人马,再度起事反明。②这件事对于李自成后来的恢复与发展壮大显然是起了作用的。特别是鉴于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后期,在各路农民军中彼此猜忌,倾轧事件屡有发生,而马守应那种始终主动团结友军共同对敌的作风就更加可贵。这种作风不仅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中,即使在整个中国农民战争史中,也不多见,这是很值得重视并给以充分估价的。

同类推荐
  • 浮樽记

    浮樽记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本书讲述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末代国君姬俱酒在亡命天涯的道途上寻找真我的故事。侠、王、将、士,诸子百家笔下的绮丽世界,没有复杂的情感纠葛,只有萌萌哒基情(划掉)和狗血的剧情。有着哈姆雷特性子的俱酒公子,遇事总要犹豫再三,却在无数次回头中悟出了有关生命的真谛。北冥鲲鹏、九嶷湘神、禹王葬礼、阴晋之战、东皇祭典,以轻灵笔触唤起每个人心底的热忱,谨以此书献给同样热爱生活的你们。
  • 雁鸣长空

    雁鸣长空

    讲述江湖上风云堂,川中唐家堡,白帝城风华绝代唐三娘与巫山神女峰姬萧娘,几大门派悬疑曲折的故事
  • 画妻

    画妻

    北宋末年,金兵攻入汴梁,茂德帝姬被俘虏,并于押解途中诞下一女,身世成谜,后被武林盟主慕容天山所救,取名慕容嫣,并传授武艺,十年后,与梅山老妖一战却误入圈套不幸身亡,慕容嫣被封印于一幅画中,历经千年岁月轮回。到了公元2010年,这幅画在诅咒了四人死亡后无意中落在了一个严重口吃的何来手里,一面是警方追捕,一面是父母反对,何来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让岁月再度轮回,一段恩怨情仇就此展开。
  • 水浒后传之罡煞归天

    水浒后传之罡煞归天

    全书单表的是北宋徽宗年间,英雄辈出,暗合天意。徽宗用之以战四方,西胜西夏,东赢高丽,北败金国,南定日本。丰功伟绩,后世难比!怎料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祸从国生。有分教:一声炮响强宋落,几道刀光大国兴。千载伟业人难比,万古流芳世尽平!
  • 武侠世界的小配角

    武侠世界的小配角

    这是一个屌丝男稀里糊涂穿越到武侠世界,然后和附送的系统斗智斗勇,顺手解决几个大反派的故事。真的只是顺手,而已。
热门推荐
  • 无名有情

    无名有情

    无名人携无名游天下不斩无名;有情人着甲胄战庙堂扫平天下。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这里有江湖亦有庙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庙堂,心怀天下。人生多少事,当浮一大白。这里有你们想要的江湖,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江湖。
  • 穿书,生了反派崽肿么办

    穿书,生了反派崽肿么办

    路筠玉车祸意外来到了一本书里。刚过来就有一送一,不仅有了个儿子还给赠送了个系统。系统:“请宿主攻略大反派林行疆,将获得重生奖励。”路筠玉嘴角抽搐,说的容易,你来试试!系统:“放心,系统将会向宿主提供一定帮助!现在请宿主让反派主动亲你,即可获得任务点三分。”路筠玉暴躁:“让大反派主动亲我还不如让我去扑倒他!”系统:“宿主提议不错,如若宿主可以成功扑倒大反派,让反派心里对宿主产生感情,可奖励任务点!”路筠玉绝倒,以至于任务的最后路筠玉不知道自己任务做的如何,反正是彻底的赔上了自己。大反派提着冰剑阴沉着一张脸问她,“说!这毛孩子是谁的?胆敢抢我女人,本王现在就去杀了他!”路筠玉脸上冒出几条黑线,看了看怀里的酥软小饭团,无奈的道,“那你动手吧,你杀了你自己本姑娘就正好可以去找另一个攻略对象了!”系统:“宿主,反派怒气上升十个值,再这样你攻略反派的任务就要失败了哦。”路筠玉:what fuck……
  • 我的开挂之路
  • 命命相抵

    命命相抵

    当个人立场符合情理道德却触犯法律,该如何选择?一起命案,揭开了八十年代末期藏在一个北方小镇暗处的故事,德高望重的老医倌,冲动莽撞的小医生,横行乡里的无赖,富甲一方的沙场老兵,衣冠楚楚的教师,经验丰富的老刑警......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有立场,谁是凶手?
  • 女尊之你们不要过啊

    女尊之你们不要过啊

    夏雪穿越前和哥哥相依为命,可是由于自己的愚蠢,让疼爱自己的哥哥为自己付出了生命,直到死亡自己都活在悔恨和复仇中穿越后夏雪有了自保的能力又有了一个哥哥,看着和自己哥哥长相一样,性格爱好都一祥的哥哥,夏雪发誓这一世换自己来保护哥哥,给他他想要的一切可是我只想要保护自己哥哥啊,你们过来干嘛?你们不要过来啊~
  • 从磨刀开始的转生日常

    从磨刀开始的转生日常

    转生日记不知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天气:有点阴我叫陆缘梁,梁是栋梁的梁。我在成为国家栋梁的路上,非常突然的转生了。我相信科学且作为一名理科大学的高材生,我相信物质不灭定理,没有投胎转世一说!嗯……应该没有……故且咱们认为有,转生的契机被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砸中了。也就是传说中的——板砖,作为一名学习土木工程的高材生。土木工程工资高、待遇好、有专车接送、连五险一金都见往高了交。好不容易快毕业了,去工地实践一下。去工地要戴安全盔!去工地要戴安全盔!去工地要戴安全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咔嚓”开门声。师父回来了!今天就写到这里。转生后记日记的第一天(? ̄▽ ̄)?
  • 三月花期

    三月花期

    南初从未明白,季航的一句玩笑表白,却占据了她一整个童年,甚至多年之后回想起来,依然会惊艳很久。
  • 人在娘胎:隔壁女帝想踹我出去

    人在娘胎:隔壁女帝想踹我出去

    仙域女帝姬如霜惨遭暗算,自爆而亡。机缘巧合一缕神魂转世投胎下界仙朝!复仇大业未行,却发现隔壁居然还有一个男婴。“哼,不过是长生路上的累赘罢了。”可接下来,女帝却发现自己的这个弟弟有些变态。放弃神药灵液,居然让她觉醒轮回道体!摸摸自己,居然让她修为翻倍!……面对哥哥的无限宠爱,女帝则是羞红了脸。“哼,雕虫小技!”“复仇当前,本帝怎么可能屈服于这个男人的施舍。”“嗯,神药真香!谢谢哥哥!“
  • 我的卡片无所不能

    我的卡片无所不能

    阴星月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打工者,感情挫同时被陷害遭到刑拘,被释放回家的他心中不忿醉酒骂天,被雷电击中死里逃生偶得制卡系统傍身,从此逆天改命,踏上不凡人生。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