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900000173

七十、老百姓为什么恨袁崇焕?

袁崇焕死前,有无数老百姓非议他、漫骂他、指责他、怀疑他。袁崇焕死的时候,想生吃他肉的老百姓成群结队。老百姓为什么为这样对待袁崇焕?原因多了。但有一点可以保证,这与皇太极的反间计没有一丁点关系。所谓两个太监从敌营跑回来的事,到满清乾隆年间才有人开始传言。事实上,在袁崇焕被抓前、被抓时、审讯时、处斩时、处斩后,都没有一个人说过什么有太监从敌营跑回来的事。

事实上,根本就没有把袁崇焕的死和什么太监联系过在一起。直到100多年后的乾隆年间,才有了这种惊人的变化。(所谓的皇太极反间计,可信度有多高。诸位可以想象了)

无数的人老百姓非议、漫骂、怀疑、指责、恨一个人到了惊人的地步。泪痕不敢说这个人一定死有余辜,但这样一个人死后的盖棺定论居然是:崇焕既死,天下冤之。泪痕实在奇怪极了!后来泪痕终于发现,原来一切不过是御用文人给满清皇帝拍马屁罢了。既然皇太极说袁崇焕是自己反间计给弄死的,那御用文人自然只有表示一百个认同,而不敢表示一丁点反对。相反还得找一百个、一千个理由证明这一切是千真万确的。

在这种背景下,自然没有人敢对无数老百姓非议、恨袁崇焕的原因深入分析了。他们对此只是含糊其词罢了。因为如果深入分析,那袁崇焕之死还和皇太极的反间计有什么关系?所以一方面御用文人说了,袁崇焕死的时候,愿意花钱生吃他肉的人成群结队,另一方面却又说袁崇焕既死,天下冤之。但既然是写历史,御用文人当然多少还有一点职业道德。否则?他们写的东西就没有资格叫历史了。所以对老百姓非议、怀疑、漫骂、恨袁崇焕的原因。御用文人们只是含糊其词,却绝不敢把责任全推给老百姓,更不敢因此肆意污损老百姓。

金庸先生是写武侠小说的,初写历史自然是毫无顾忌。于是在这段历史公案中,自然是信口开河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总而言之,袁崇焕伟大极了,完美极了。老百姓之所以非议他、怀疑、指责、漫骂他。无它!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愚昧、偏见、自私、残忍罢了。岂只是老百姓,一切敢对袁崇焕不恭敬的人,都会被金庸先生用这些词对待的。

当然金庸先生这样写,绝不是为给了皇帝拍马尼。他只是想塑造一个完美的大英雄罢了。但因此,就可以乱写历史吗?(如果金庸先生说自己写的是小说,泪痕自然无话可说。但金庸先生非要说自己写的是历史。)

金庸先生一再说,只因为敌人肆虐京师,老百姓自己的利益受损了。于是就拿袁崇焕及其军队发泄,于是就不可理喻的对待袁崇焕。但泪痕奇怪极了。唐、五代、两宋、明王朝,游牧民族南下长城的次数多了,甚至包围京城的次数也多了。老百姓何时因为敌人肆虐自己,就拿自己的边防军发泄呢?

唐王朝时土蕃一度攻入过长安、回纥两度屠过洛阳。五代时,契丹一度攻入过开封。两宋时,金人两度包围过开封(一次更是攻了进去),一度攻入过杭州,明王朝时蒙古两度包围过北京城(也先、俺答)。这全是包围或攻入京城,自然普通的大城市,次数就更多的难以计数了。

在这种背景下,老百姓的利益自然是受损了,而且是大大的受损了。恕泪痕孤陋寡闻,我可真没有听说过什么时候有老百姓因此丧失理智、不可理喻的拿自己的边防军,或边防司令发泄过。

为什么老百姓因为敌人包围了京城,侵害了自己的利益。就独独拿袁崇焕及其军队发泄呢? 为什么老百姓从不因此,这样对待别的军队呢?

无论是明史、还是清史学者。恕泪痕孤陋寡闻。为了证明袁崇焕伟大,就这样肆意污损老百姓的人。可真只有金庸先生一个人罢了。

而这种根本经不起推敲的说法,居然为众多人所接受。

很多人,老百姓受了舆论的欺骗后,常常会不可理喻与丧失理智。变得疯狂与残忍。这种说法表面上有理,但实则上根本经不起推敲。 是非对错,任舆论宣传怎样扑天盖地。普遍老百姓也能分清是非对错的,不会被真正愚弄的。 相信**中愿意理解刘少奇,愿意为刘少奇辩解人的也很多。只是他们不敢说罢了。一旦说出来,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中。许多人也不是都想骂刘少奇,只是不骂能行吗?

老百姓什么时候普遍被舆论、宣传弄得分不甭是非对错来着?! 一切只不过是迫于形势,只有心里揣着明白,嘴上装糊涂罢了。因为他们都也知道,敢把心里所想的说出来,绝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当时明王朝老百姓非议、漫骂、怀疑、指责、恨袁崇焕有这种客观背景吗? 老百姓所做的这一切,根本就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得出来的罢了。 袁崇焕绝没有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完美,甚至他所错的地方多了。 否则,绝不会惹得整个地区的老百姓都骂他、非议、怀疑、指责、恨得想生吃他的肉。

美化袁崇焕的人多了,但敢因此肆意污损老百姓的人。却真是只是金庸先生一人。而这种根本经不起推敲的内容,居然有许多人相信。

袁崇焕身为平辽最高指挥官,面对满清东征西控蒙古,一日日坐大于长城以北地区。却死守和议之策,蒙头只顾修宁锦一隅的防线。满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放手东征朝鲜、西控蒙古遂奠定长城以北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

对于袁崇焕的这种和议,满清有识之士都情不自禁说:“我太宗文皇帝用和谈稳住明王朝,放手东征、西控,一日壮大自己。长此以往明王朝不亡更待何时呢?”明王朝有识之士都说:“敌人一日坐大长城以北,我们从前的盟友朝鲜、蒙古诸部都不断被满清削弱、控制。长此以往,大明王朝危险哪!” 在这种背景下,老百姓跟着非议袁崇焕什么错?好象袁崇焕的和议,真的伟大极了。

如果一切只停留在这种背景下,也好说。问题是满清东征西控蒙古,遂一日称奠定长城以北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明王朝与满清的事实边界不经意中延长了几千里,在这种背景下,面对如此漫长的边界线,明王朝靠什么防守的过来。在这种背景下,满清遂从蒙古东部地区南下城了。

甚至在满清大军南下长城前三个月,面对西部防线天大的漏洞。袁崇焕管也不多管,反而把全部精力与时间用于杀毛文龙去了。毛文龙是什么人?他纵有千般不是,千般罪责。但他却绝对是满清一心想杀之而后快的人,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罢了。 在西部防线存在天大漏洞的背景下。(满清大军随时可能从此攻入长城,并直逼京城)袁崇焕对此管也不多管,却是急不可耐的杀一个敌人一心想杀之而后快的人。 袁崇焕他有个轻重缓急吗?有个权衡利弊吗?

10月中旬,满清大军已云集远离宁锦防线的东部长城。身为平辽最高指挥官的袁崇焕居然对此一无所知。

10月24日,满清大军开始进攻长城,11月1日北京接到边防警报。

11月18日满清大军陈兵于北京城下。

在这20多天的时间进而,身为平辽最高指挥官的袁崇焕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阻击、拦截。相反被敌人牵着鼻子四处东游西逛,任由满清大军一步步逼向北京城。在这20多天时间里,袁崇焕没敢对满清进行任何阻击、拦截。只是围着敌人乱转。恰恰相反,大同、宣化、山海关、蓟门总兵都曾率兵阻击、拦截过满清大军。一个总兵战死、一个总兵自杀,全军覆灭。

正是这种背景下,京城老百姓才都看不起这支军队,怀疑这支军队,漫骂这支军队。岂非自然而然!泪痕不敢说老百姓这样非常正确,但也绝说不上不可理喻的! 老百姓为什么不怀疑别的军队、非议别的军队?

如果事情仅停留在这种地步也好说。皇帝命令袁崇焕率所有勤王大军,(总共20多万吧)把满清赶出境外。退而求其次,只是叫他把敌人赶的离京城远一点。 但袁崇焕就是无力做到。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漫骂、怀疑、非议那个曾夸口五年辽的统帅,有什么奇怪?

五年平辽,诚然五年未到。但一年后,敌人就已打到家门口了。而且他费尽牛劲,也不过是没有让敌人攻入京城罢了!皇帝让他把敌人打得离京城远一点,他都没有力量做到!就凭他着两下子,还敢胡吹五年平辽!

事实上,除了将历史看成武侠小说的人,谁也不敢在所谓历史中写什么袁崇焕九千对十万,袁崇焕力敌十倍之敌,更不要说袁崇焕打退了十倍之敌,或是皇帝逼袁崇焕用九千人和十万人打仗。

如果袁崇焕有这本事,就用不着过去的20多天时间里,只是围着敌人乱转,却不敢进行任何一次阻击与拦截。如果袁崇焕有这本事,就用不着在过去的20多天时间里,眼睁睁看着敌人一路杀向京城了!

如果他真有这种本事,至少他可以在稍远离北京的地方构筑起一条防线拖延敌人几天,甚至可以静等各路援军把敌人阻止于稍远离京城的地方。(起码不能敌人在20多天内,一步步兵临京城之下吧!)

事实上,不要说写历史的人了。就是写小说的人,也非得金庸先生这种大手笔。

如果一切只是停留在这里面也好说。问题是:由于袁崇焕的失职。由于无数人的言词都有意无意表明他是一个极度危险的犯罪嫌疑人。如果不及时拘捕他,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基于京城安全把他拘捕了。

在京城危急之中,皇帝拘捕一个城防总司令,固然是历史上没有的事。但在京城危急之中,一个城防司令居然是满清风雨有着通敌叛国嫌疑的人,这在历史上也是没有的事。这种独一无二的背景下,才有了独一无二的结果。这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吗?

这本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正确,但绝不能说皇帝做错了什么。但袁崇焕的军队却因此,在京城极度危急之中。不管不顾的集体撤走了!当时是12月3、4日,敌人大军依然包围着北京城。直到12月底后,敌人才开始逐步从北京城撤走。在此期间,袁崇焕的军队就在距京城上千里外的锦州管也不管,直到满清军队决定撤出长城后。这支军队才开始帮助孙承宗去收复失地。当然了,这些失地无一例外的都在长城以内!(那已是第二年4、5月份的事了)

老百姓每年为辽饷弄得贫困不堪,现在到好。敌人打到家门口烧杀劫掠了。

而一支每年耗费绝大部分辽饷的军队,竟然在这种时候因为私人恩怨(他主帅被皇帝冤枉、拘捕了)不管不顾的集体撤走了。

这叫什么事?!

在这种背景下,老百姓恨这支军队有什么奇怪?老百姓由此恨他的主帅有什么错?如果他的主帅是个好东西。就把军队给训练成这副德性?!

而在此其间明王朝战死的高级将领多了(著名的有满桂、孙祖寿、赵率教),战死的将士也多了。(据普遍历史书中写,这次保卫北京城明王朝死伤将士有好几万)。独独他袁崇焕的军队,从开始敌人逼向京城时,就围着敌人乱转一仗不敢打。后来广渠门保卫战,据普遍历史学者写,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大仗。(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怀疑袁崇焕与敌人有什么默契),因为同一天还有德胜门保卫战,那是皇太极亲率大军进攻。事实上这里才是主战场。

很多人敢漠视这种史实,开口闭口当时袁崇焕在广渠门九千对十万,打退十倍于己的敌人。如果这是真的,皇太亲自率军进攻的德胜门有多少满清军队。总不成皇太极就带一枝偏师、甚至是几百、几千人亲征吧!

事实上,很多人把满清攻打得广渠门的满清将帅数了个溜够。对德胜门的满清领军人物,提也不敢提。因为一提德胜门是皇太极亲率大军进攻,那再无知的人也知道当天主战场绝不可能在广渠门。

11月20日,满清兵分两路从广渠门、德胜门进攻北京城。皇太极亲率大军进攻德胜门。对此所有的历史书都直言不讳。但金庸先生却是讳莫如深。为什么?因为这样一写,那袁崇焕的广渠门之战就不可能是主战场了。为了突出袁崇焕的伟大,金庸先生就只有这样略改动一下历史了!

袁崇焕做的绝对不够完美。老百姓非议、指责、漫骂、怀疑、恨他绝对有着足够的理由。而做为一方统帅,就把自己军队训练的眼里只有将帅,全然无皇帝、朝廷、民族、百姓利益。只因自己主帅受了冤枉就在京城极度危急之中,敌兵肆虐百姓之际不管不顾的集体撤走。这本身就是无可饶恕的大罪!放在任何年代也是一样的!

皇帝在京城极度危急之中,居然无法使这支军队留下来保卫京城。 只因他的主帅涉嫌通敌叛国罪被拘捕了。

这叫什么事?!

同类推荐
  • 蛟龙决

    蛟龙决

    东海之巅,有一个为暗礁所绕的奇异所在,名曰:碧游海。在这片波澜不兴的海域里又有一座临海而立的“潜蛟崖”。一位老者便隐居于此,身边,只有一只巨蛟终日陪伴着他,看似孤独而淡然。谁也不曾想到,他,就是杀人如草芥的“东海四魔岛”的师尊!一个会遁地术的少年,误打误撞进入了那里......从此后人间便出现了一个手持金光降魔杵,驱蛟龙的少年,统领魔岛邪教,风云跌宕里,创下多少惊天的传奇!其中亦不乏宫廷内斗,历史沉浮,江湖恩怨,人世情缘,勾连缠绕其间风起云涌,尽在《蛟龙决》
  • 奇异怪侠录
  • 明月风云录

    明月风云录

    明朝嘉靖末年,擅专国政的一代权奸严嵩倒台,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隐藏着的严党余孽蠢蠢欲动,意图死灰复燃,同时北方鞑靼虎视眈眈,东南沿海倭患不绝,各种势力都网罗江湖异士图谋不轨,一时间朝野之上、江湖之中山雨欲来,波云诡谲……
  • 北月当空

    北月当空

    有好的东西总喜欢分给需要帮助的人,虽然有人说这样的我痴痴傻傻,我自己却总能乐在其中,因为我本月池宠儿,可惜自从第一天看这世界,便被逼着用刀,开始手生,渐渐地很熟悉,甚至于一刹那都感觉到一刀可以开山裂海,直到很久以后才知道,那已经不是刀,而是道。但我依然不曾杀一只蚂蚁,不曾断一缕禅翼,只因不愿,最多我只杀人......
  • 武侠世界的小配角

    武侠世界的小配角

    这是一个屌丝男稀里糊涂穿越到武侠世界,然后和附送的系统斗智斗勇,顺手解决几个大反派的故事。真的只是顺手,而已。
热门推荐
  • 苍渊玄灵志

    苍渊玄灵志

    鬼妖横行的世道,催生出一个由众多武艺高强的年轻女性所组成的神秘除妖组织——玄灵教。然而玄灵教背后所影藏的内幕是如此深厚,所有女教徒居然都处于半人半魔之间。玄灵教与横行世间的妖魔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切竟又牵扯到遥远西方的另一个文明——尼罗之域。本作涉及的场景横跨东西方两大文明,有诸如北方极寒之地的冰湖深渊,尼罗巨河与金字塔大墓,以及深山中的秘冢等等,必会给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绝妙体验。
  • 异界收徒系统

    异界收徒系统

    作为武侠爱好者的林峰在去世后灵魂被系统带到异界,开启了异界收徒之旅,让异界武者知道什么是侠。
  • 穿越过去拯救自己

    穿越过去拯救自己

    苏九身为九大上神之一,却一直遭到邪神的围追毒打,苏九内心也是1万个妈皮,”邪神大人,我到底惹到你哪里了啊?”邪神冷笑”呵,前世你挖我双眼,夺我内丹,伤我,嘲我,竟还敢问!!!拿命来。”
  • 后世异闻录

    后世异闻录

    浩劫过后,文明重启。文明为何历经浩劫?残存的人类是如何苟延残喘,文明的未来又该走向何方?
  • 火影忍者穿越到日向家

    火影忍者穿越到日向家

    现代热血火影迷穿越到忍者世界,了解了大筒木一族的由来和崛起,最终由于他的穿越而导致了整个故事剧情的发展发生了改变,这又将是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 武剑破苍穹

    武剑破苍穹

    上三天紫竹崖,“楚严,你以无路可逃”,“交出大荒剑尔等还能留你全尸”,楚严仿佛早知有这一天,紧绷的手放松下来“老秃驴,你们也配”,说罢纵身跳入崖底…
  • 珊有木兮

    珊有木兮

    在这世上 总有那么个人 是你的劫秦珊和王树伟的故事 便是你我 错过就错过 遇见才遇见在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没有战争,没有生死,没有那些不可抗拒的力量将我们分开。倘若这样,我们还是没有在一起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不够相爱。
  • 六界神尊李逍遥

    六界神尊李逍遥

    李逍遥,手握凝血转世重生,这一世他收神兽狴犴当坐骑,得混沌神器轩辕剑为兵器,喝最烈的酒、泡最美的妞、修练最顶级的功法,战人界、挑鬼界、屠魔界、虐妖界,仙界、神界也要在他的脚下瑟瑟发抖,以战证道,成就六界无上神尊。
  • 谈个恋爱

    谈个恋爱

    我生来平淡,尤其有幸能遇到你啊…暗恋本不是一件美好的事,青涩又甜腻,但幸运的是,你也喜欢我…
  • 绝恋天涯之侠骨柔情

    绝恋天涯之侠骨柔情

    侠游寰宇,傲骨轩昂,拎剑挥沉泯恩仇。柔水坚石,难情难为,远避迷途返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