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900000103

三十二、明代户籍是如何管控的?

户籍登记制度的存在,对于社会稳定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不过,人们一旦受制于一纸户籍,自然就会失去选择居住权的流动自由。当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社会流动日趋加速的时候,户籍管控制度必然随之发生变革。

明朝人生活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的社会,是以急剧变化为特征的。如果把明代的社会变迁置于“社会流动”与“都市化”的背景下加以考察,明代中后期户籍管控的松动相当明显,且可为当前户籍制度的改革提供诸多有益的借鉴。

一、户籍控制的确立:路引、户帖、黄册

大明帝国建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通过采取两大措施,加强对社会与人口的严密控制。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确保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

首先,就是“路引”制度的实施。明代的路引,说白了就是路条,大致类似于现在地方政府所开具的介绍信,以便人们外出经商、务工乃至进城探亲。朱元璋立国定策的根本宗旨,就是要让他统治下的臣民能重新安于士、农、工、商四种身份,让传统的四民各守本业,即使是医生、卜相之人,也强迫他们必须“土著”,不得远游。凡是有人无所事事而游惰好闲,或者有人移居或藏匿别处成为游民,一概将他们贬窜到边远地方。

明初颁布的具有法律性质的《大诰》,同样要求邻里之间,互相知晓各自家中的丁口多少以及所从事的职业。譬如工匠、商人外出务工、经商,无论是道途远近,还是走水路、陆路,都应该在路引上明白开明,并在外出之时,随身携带路引。众多史实已经证明,明初严厉的控制政策确实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如洪武五年(1372),曾有人因祖母生急病而外出求医,走时匆忙,忘了带路引,被常州吕城巡检司查获,拟送法司论罪。此事虽因明太祖的宽矜而免于论罪,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明初对人口的控制相当严格,人们缺乏流动的自由。至于史料所说的“夜无群饮,村无宵行”,决非夸大之词,而是明初的实录。

其次,就是户籍制度的确立。明初所定户籍制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一家一户所备的“户帖”、“户由”,相当于现在每家的户口本,由本户自己收执,早在洪武三年(1370)就已经颁行。户帖所载事项,包括户主、居住的乡贯、户等的归属(即属民户抑或军户之类)、丁口数、事产(家中拥有的房产与田地),且钤以户部半印。二是户籍,也即所谓的“黄册”,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黄册是户帖的汇总,即10户为一甲,110户为一里,以地方府州县为统计单位,而后汇总并收藏于中央的户部。

黄册的正式颁行,则迟至洪武十四年(1381)。在这一年,明政府下令,让天下之人各以“本等名色占籍”。所谓以“本等名色占籍”,就是以业占籍,不同职业的人占有不同的户籍,对国家承担不同的差役。例如承当民差的民户,承当军差的军户,承当造作的匠户,承当煮盐的灶户,分别归为军、民、匠、灶四籍。除了这四种基本的户籍之外,明代户籍尚有弓兵籍、铺兵籍、医籍、儒籍、商籍、官籍、先贤籍、卫籍等名色。

所有上述户籍,均属于良民的登记记录。在明代,惟有游食光棍无籍,被称为“无籍之徒”,即使地方官对他们有所登记,也是入于“弃民簿”。除此之外,诸如南京教坊司乃至各王府的乐户、绍兴惰民之类,则属于贱民,只能名落贱籍,从而体现出礼教等级制度上的良贱之别。

二、社会流动的加速——“土著人少而客居多”

明初所定十年一造版籍的制度,尽管在中后期仍然在执行,但往往流于形式,最终导致社会流动的加速,以及户籍人口的不实。

按照传统的观念,士、农、工、商四民各有定业,而后民志可定;而民志一定,则天下大治。然自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的变化已经不允许四民各安其生、各专其业。朝廷赋役的加重,农村土地兼并的加剧,已经导致传统社会统治基础的分崩离析,失去土地或者已经无法在农村存身的农民,不得不到城市中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处。

明代中期以后,在社会各阶层中,普遍出现了人口流动的现象,其中最基本的流动形式就是游寓或寄籍。细加概括,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士人之游寓。明代士人游寓之风相当盛行,且山人、游客遍布各地,这势必带来科举考试中的“冒籍”问题。明代取士之制,从府、县考试一直到乡试,都要求士子回原籍参加考试,禁止冒籍。然而,明代中期以后,很多州县“土著人少而客居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无疑给科举考试中的籍贯问题带来严峻的挑战。

至于那些在科举仕进上已经失去前途的知识人,更是通过游历天下而维持自己的生计,尤以绍兴人为甚。清代因为绍兴师爷游幕天下的事实,导致民间有“麻雀、豆腐、绍兴人(到处都有)”的俗谚。然这种现象,至少在明代已初露端倪,尤其是在北京,六部书吏之职,多为绍兴人所盘踞,甚至世代承袭,进而导致在京城的郊区形成了绍兴人生活的专门社区。

二是农民之流动。根据明人何良俊的记载,在正德以前,百姓十分之一在官服役,而十分之九则在家力田。当时是四民各有定业,农民安于田地。自正德以后,由于赋税日增,徭役渐重,于是出现了农民纷纷徙业的现象。这些失地的农村劳动力,大多进城谋生,其谋生方式主要包括成为乡官仆人、衙门皂隶,或经营工商、游手做苦力四种。

三是商人之游寓。由于地狭人广的原因,像安徽的徽州、福建的福州,当地土地资源显然已经无法保证居民谋生的基本需求,只能向外流动。如南京的典当铺,在正德以前全是本地人开设,但到了万历年间,这些典当铺与绸缎铺、盐店,基本已经被外省、外府的富民所占据,说明外地商人大量涌入南京城经商。

商人常年在外经商,在客居地娶妻生子,这种现象至迟在正统年间已大量出现。明人丘濬的记载显示,当时江西有大量人口向外迁移,聚居于荆州、湖广一带。他们在当地生活时间一久,就纷纷置办产业,甚至被列入“税户”的名目。

四是工匠、技艺之人之游寓。明中期以后,工匠大多离开原籍,在外务工,凭借自己的手艺挣钱,养家糊口。尤其是来自江西的工匠与医卜星相一类的技艺之人,更是行遍天下,甚至在有些地方形成“南昌街”一类的集聚社区。为了挣钱,有些工匠甚至到了一些边地。如在宣府镇,聚集了来自各地的手艺工匠,如土木工匠,主要来自山西;而巾帽工匠,则来自江西。

五是卫所军人之流寓。在明初,由于边地骚乱,一些军士跟随大军征讨。乱定之后,就在附近留屯。随着子孙的繁衍,人口渐增,慢慢也就成为当地的移民。如湖南蓝山县之宁溪所军士,就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从南京随大军征讨而来,而后留屯宁溪,设城守御。至明代中叶以后,族姓蕃昌,除了原有的屯田之外,还开始置办民田。

在卫所中,除了军官、军与舍人、馀丁之外,尚有一些流官。这些流官多为一些杂职,上进的仕途既无多少希望,于是就在卫所寄寓下来,而他们的子弟也就进入卫学学习,并以卫籍的身份参加科举考试。

三、户籍管控的松动: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允许异地参加科考

面对社会各阶层流动性的加速,明代政府不得不就户籍政策作出适当的调整,从总体上说,是顺应流动性的增加而使户籍管控政策趋于部分的松动。明代户籍政策的变革,大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通过“客籍”的设置而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如明代的北京号称“四方辐辏”,居民并非全是当地土著。晚明北京城中的居住人口,有十分之六七是外地移民,或寄寓,或客籍。而在这些外地移民中,绍兴一府又占了十分之四五。

自明代中期以后,明政府已经允许附籍的存在。正统元年(1436),明英宗下令,凡是各处流移就食之民,居住年久,又不想回归故土者,允许他们在所寓居的州县占籍。嘉靖六年(1527),明世宗下诏巡城御史,让他们严督兵马司官员,查勘在北京及附近居住的军人、民人等,凡是寄寓已久,且在北京置有产业的人,允许他们在北京宛平、大兴二县附籍。这是官方正式下令,允许附住居民在当地入籍。

其二,通过新设“商籍”、“卫籍”等户籍形式,进而解决流动人口的科举考试资格问题。嘉靖年间,政府为行贾天下的商人专门设立了商籍,如山东临清、浙江杭州,很多徽商就在当地占籍。商籍的出现,不仅说明商人在原籍之外获得了客居地的合法身份,而且还获得了民籍之外合法的商人户籍。

在明代的户籍制度中,军籍的设立与世袭,显然是为了保证军队能有完整的兵员储备,所以除去军籍相当困难。值得关注的是,明代在军籍之外,随后又陆续增添了“卫籍”这样一种户籍名色。为此,军籍与卫籍开始分离。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军籍是指老家军人家属的户籍名色,而卫籍则指从老家军户出来当兵以及他们后裔的户籍名色。

商籍、卫籍的设立,无疑给商人或卫所军人子弟带来了诸多的便利。自此以后,他们的子弟,就可以合法参加寄住地的科举考试。如寄寓在浙江杭州的徽商子弟,就可以通过商籍而报名参加当地的考试。

除了通过商籍、卫籍的设立以保证商人、军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之外,自嘉靖之后,科举“冒籍”也开始得到官方的部分承认。嘉靖年间,浙江会稽人章礼参加顺天府乡试,并最终荣获解元。当时众人哄然相攻,纷纷指责他冒籍,但明世宗的回答似乎大出攻击者的意外,他说:“普天下皆是我的秀才,何得言冒?”这显然给那些客居或游寓他乡的读书人一个合法地参加当地科举考试的默认。

按照生活区域来说,明朝人当然有“城里人”与“乡下人”之别,城里人也不乏带着势利的且颇具优越感的眼光去讥刺乡下人。但总体说来,明代户籍登记制度的特点属于以业占籍,尽管在户籍册的登记事项上,通过乡贯可以分出户籍人口居住地的城乡之别,但户籍制度并未呈现出城乡二元结构。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籍贯”一词,在明代的户籍册中,“籍”与“贯”是分离的,乡贯可以有城乡差异,但户籍并无城乡之别,而是根据职业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社会流动性的强弱,大抵可以判定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换句话说,社会流动性与户籍登记制度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流动的加速,必然导致户籍制度的变革;而户籍制度的变革,则会进而适应甚至加剧社会流动。

(作者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同类推荐
  • 红雨行

    红雨行

    “唐寒窗,又见你了。”柳烟然,“你确定不是故意的?”唐寒窗。
  • 雁鸣长空

    雁鸣长空

    讲述江湖上风云堂,川中唐家堡,白帝城风华绝代唐三娘与巫山神女峰姬萧娘,几大门派悬疑曲折的故事
  • 大明风云录

    大明风云录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终取得胜利,是为永乐皇帝。大侠铁震临危出山力保建文皇帝朱允炆,为完成复国大业,一路凶险保护建文帝远赴鞑靼国。途中结识一代由帼英雄唐赛儿和美丽善良的鞑靼国公主阿米赤拉。于是关乎铁震和永乐帝朱棣之间的争斗就此展开,与二位红颜之间说不清理还乱的凄美爱情就此发生。永乐年间轰动朝野的白莲教起义爆发,最终一代佛母唐赛儿将何去何从?大明最为传奇的建文皇帝生死之谜是何结局?而铁震面对复国大业和天下苍生祸福,又将做何抉择·········
  • 浮樽记

    浮樽记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本书讲述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末代国君姬俱酒在亡命天涯的道途上寻找真我的故事。侠、王、将、士,诸子百家笔下的绮丽世界,没有复杂的情感纠葛,只有萌萌哒基情(划掉)和狗血的剧情。有着哈姆雷特性子的俱酒公子,遇事总要犹豫再三,却在无数次回头中悟出了有关生命的真谛。北冥鲲鹏、九嶷湘神、禹王葬礼、阴晋之战、东皇祭典,以轻灵笔触唤起每个人心底的热忱,谨以此书献给同样热爱生活的你们。
  • 喋血鹰嘴崖

    喋血鹰嘴崖

    亲爱的读者朋友,请静心阅读我的小说,用鲜花和收藏支持我吧。
热门推荐
  • 我,天道神剑,开局伴生女帝!

    我,天道神剑,开局伴生女帝!

    玄幻世界,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会有一只伴生物,随着伴生物的增强,原主自身也会越来越强。我是罗尘,重生成了一把平平无奇的小铁剑,还好绑定了神级签到系统,每天签到就能进化。我的契约者她总是想握我,让我授之以柄。可男人,从不轻易授人以柄,所以我天天躲着她!——我叫萧焰儿,乃是烈焰女帝重生到小时候。现在,我练气境三段,即将惨遭退婚。所以我格外想要变强,可是我的伴生剑天天跟我玩捉迷藏……
  • 穿成皇后我渣了狗皇帝

    穿成皇后我渣了狗皇帝

    作为特工的风软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架空世界的皇后,和一群娇柔妃子争抢一个冷面皇帝。可去他的争宠副本,本宫拿的分明是保命副本。前有暗杀,毒害,后有,谋权,夺位。在诡谲云动的后宫中她研究了一系列保命法则。首当其冲,抱大腿:“太后姑母,这是云儿亲手为您去求的平安符,请大师开过光的,能保佑您岁岁平安,长命百岁。”紧随其后,表立场:“我发誓,我和我爹真的不熟,他的言行仅代表个人。“重中之重,表态度:”不好意思,本人天生犯寒气,不喜欢冰块。”某冷面煞神剑眉一挑,“哦是吗?来人,撤掉所有人的绿头牌,只丢下皇后一个人的,三伏天太热了,朕要给皇后降降火。“风软云激动吐血,“天杀的!你会遭报应了!”
  • 九荒天庭

    九荒天庭

    九荒世界百族林立,上古时期人族、海族、修罗族、魔族、妖族、鬼族等强大种族为争夺天地第一神器无量芥子天庭爆发大战,使得各族元气大伤,百族不得不归隐。拥有混沌圣体的帝天羽无意间得到天庭,从此开始了他的征伐九荒、战百族之途。平八荒、征魔族,立天庭、建地狱、控六道轮回 ,封神碑分封诸神,成为万族共尊的天帝。 天庭势力组成:九阁十八殿三十六宫七十二部。天罚阁,直隶于帝天羽。天策阁,智囊谋士。药阁,掌管天庭神药天,主要职责炼丹、炼药、治伤、培育神药神草。器阁,掌管天庭神器天,主要负责炼器、开矿。武阁,天庭主要武力部门,分为金木水火土等部。天机阁,情报机构,分为天罗地网两大机构。天杀阁:刺杀机构。天政阁,负责天庭内政。天兵阁,掌管天庭军队。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妖怪纪元

    妖怪纪元

    人与妖怪并存的世界,充满了血腥与杀戮。流浪街道食不果腹的少年被镇妖司教头收养,少年赖奕只以吃食为目标而被迫为此与妖战斗,想在眼前的残酷下平安幸福的活着……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千妖阁

    千妖阁

    情字不知何时深重百转千回,青楼红泪染衣裳。浅言小九等等在世俗里的纯纯爱恋,从无知少女到魅惑的妖孽。生生世世缘起缘断。本作品是从各个小片段结合到大片段的角度下笔
  • 情深孽重

    情深孽重

    情深孽重 一瓢饮
  • 她是本公主的驸马

    她是本公主的驸马

    漫天花瓣,流光飞舞,朦胧的水雾中,对面的那个人她看清了。东方琉夏轻轻的点了点头,用食指将东方璃琴小巧的下巴抬了起来,低语道:“你的媚眼,可以抛给我吗?”东方璃琴微微一怔,紧接着便感觉脸上一热,便痛痛快快的将黏在自己身上的人推了出去。东方琉夏踉跄的后退两步,咧嘴一笑,”姐,你还是这么狠。“东方璃琴白了他一眼,”彼此彼此,毕竟我也没有见过像你这般恬不知此的人了。“前世,她只是那个旁观的人,今生她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在她的面前。告诉她:“我从上辈子就开始喜欢你了,那么,你现在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了吗?你,喜不喜欢我?”东方璃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她,良久,送上了自己滚烫的红唇。“这一次,我不会再跑了,标记我吧!”她也从不知道,那一次挡在自己身前的女子,就这么成为了她一生的羁绊。一眼,望穿秋水。苦等,君回眸一顾。
  • 最强鸟人之霁雨天明

    最强鸟人之霁雨天明

    我从天空坠落,划破长空,状若流星,形似游龙,下界凡人双手合十沉静许愿,我嘴角勾起一丝微笑,啊,我就是......咔吧。我脖子一歪,一头栽进隔壁王二婶亲戚家栏杆前的大草垛上。“妈妈妈妈,咱家门前落了一只鸟人!”“小鬼!爷是鸟,不对不对,爷是!”“鸟人。”“你这个小屁孩!!!!!!”有热血有成长有感动有轻松的日常与欢笑还充满了有趣的吐槽,希望能给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观看的读者姥爷们带去属于你们的感触与欢笑。谢谢你看我写的小说!愿你你接下来能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PS作者语:世界上本就有那么多悲剧,所以少我一个,没什么大不了吧。一起迎来最终的happyend吧,在这个,属于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