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300000438

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钦死其子显勇

诸葛诞被围困在乱军之中,以为必死,却见文钦带兵来救。也顾不得早晨的言语龌龊,急忙高声喊道:“文将军救我,文将军救我。”文钦远远听得,便带人奋勇杀来,吴军众将难挡其锋,两下合在一处。诸葛诞绝境逢生,喜出望外,连声道:“多谢将军,多谢将军。”兵败丧师,文钦虽然很想一拳将诸葛诞那张脸揍得稀烂,但还是生硬地道:“末将在前,望将军紧随在后,突围回城。”诸葛诞那里需要他吩咐?打马跟在文钦身后,生怕文钦弃他不顾。

孙桓远远看见文钦带兵杀入阵中,不禁感叹道:“曹魏竟有如此猛将?”却恼了旁边一员老将,乃琅邪莒人徐盛,出马道:“某愿取文钦首级来献。”徐盛曾随周瑜等人征战,与之同辈者,诸如凌统等都以亡故,他自己也是年过半百之人。孙桓见其请战,乃劝止道:“文钦勇猛,老将军恐难为其敌。”徐盛顿时须发倒立,大声道:“廉颇七十不言老,何况某才过半百之数?若不能取文钦首级,某提头来见都督。”遂不等孙桓下令,便打马杀向文钦。

朱桓在后,深知文钦之勇,乃进言道:“文钦勇猛,恐非老将军所能敌。”孙桓斜看他一眼,道:“本都督却以为,斩杀文钦非徐老将军不可。”朱桓听出其言外之意,满脸通红,不复再言,心中却始终不信徐盛能战过文钦。

文钦护着诸葛诞眼看要杀出吴军包围,却听得一声大喝:“文钦休得猖狂,可识得上将徐盛。”文钦闻得徐盛之名,抬眼见其须发多已斑白,不由道:“将军老矣,不在家中清闲,何敢再战?若有闪失,岂不徒损多年威名。”徐盛闻之大怒,不再答话,挥刀直取文钦。文钦见其刀势沉重,固知其勇,不敢大意,乃小心应战。

两人交战,十余回合,不分胜败。眼见吴军又围至,文钦转头喊道:“诸葛将军可先去,末将随后便到。”却哪里还能看到诸葛诞身影,后面军士乃高声道:“诸葛将军见吴兵围来,已先带人逃命去了。”

“无耻小人。”文钦只轻骂了一声,知道自己部下只有数百骑,远非吴军之敌,便撇下徐盛,望斜里冲杀。徐盛杀得兴起,哪里肯舍?乃喝道:“文钦休走。”一路赶杀在后。孙桓在高处观战,早部下重兵围堵文钦,且悬有重金欲得文钦首级。文钦往左,他手中红旗便向左;文钦往右,他手中旗子却又向右指,东吴兵将见其令旗,争先恐后围杀。

文钦厮杀半响,却始终不能破围为出,左右兵将也越战越少,自己身上也多处受伤。又见徐盛赶来,不由怒道:“老匹夫欺人何其甚也?”不复逃遁,转而与之再战。徐盛虽有心与文钦独自交战,见个雌雄,奈何孙桓重赏已下,吴军众将皆贪其赏,尽数上前围攻。文钦久战之躯,便是独战徐盛也十分吃力,何况众人围攻?自知必死,乃握短刀在手,高声喝道:“且住。”

众人皆停住手中兵器,徐盛乃上前问道:“将军欲降否?”他与文钦交战多时,佩服其武艺,便有相惜之意。文钦却大笑,道:“吾为大国上将,岂能降贼?”乃将短刀插入胸口,自尽而亡。周围吴将面面相觑,终于有人想上前割其首级请赏,徐盛却将刀一横,喝道:“谁敢?”众人忌惮其勇,皆不敢动手。直到孙桓前来,下令将文钦斩首号令军中,徐盛才只能长叹一声,打马自去。

再说诸葛诞引败兵逃回城中,文鸯开门接入,不见其父,乃问道:“将军,家父何在?”诸葛诞不好说自己临阵而逃,只得道:“文将军甘愿断后,使吾先回城中。少将军尽可宽心,以文将军之勇,必能平安回城。”文鸯心知吴军有十万之众,其父断后,九死一生,便要带人接应。诸葛诞早被吴兵吓破了胆,哪里还敢再使人出战,急忙劝道:“文将军吩咐我等好生守城,少将军不可意气用事,违了文将军之令。”文鸯被他用父命一压,只得隐忍退回城中,等候消息。

直到吴军齐聚城下,文鸯在城上望去,军中旗杆下悬着一颗首级,不是父亲文钦,还是何人?文鸯只“啊”得大叫一声,便晕厥过去。左右将士急忙将其救醒,文鸯大哭着来见诸葛诞请求出兵,去夺取父亲首级。诸葛诞搓了搓手,故作无奈地道:“文将军为国尽忠,本将军心中也十分悲痛。但城中兵马不多,只宜坚守,哪里还能有多的兵将派与少将军出战?”文鸯再三请求,诸葛诞却执意不肯。文鸯激得兴起,勃然骂道:“匹夫,我父拼死救汝出围,汝非但独自逃生,此刻却连派兵夺取我父遗体也不肯,真是狼心狗肺,猪狗不如。”诸葛诞早就怨恨在心,虽然文钦之死,让他有些惭愧,但被文鸯这样一骂,也不禁怒道:“汝父已死,本将军身担守土之责,岂能因一死人,而置满城将士百姓于不顾?”

“怕不是被吴军吓破你的狗胆了吧?”文鸯冷哼一声,复道:“某自出城厮杀,吴军纵有百万,某岂惧之?”乃转身出帐。诸葛诞恐其出城时,被吴军乘势夺了城门,便下令将其阻拦。但左右诸将皆鄙视其人品,不为所动。诸葛诞见号令不行,只得讪讪笑道:“其孝心可嘉,本将军就不阻拦了。”心中却将众人记下,暗道:等吴军退后,本将军再一一收拾你们。

文鸯离开诸葛诞大帐之后,只身上马,径自出城,来到东吴阵前,喝道:“小爷来取父亲遗体,要命得闪开。”乃纵马踹营。吴军先时见其独自一人,都蜂拥上前,但被文鸯枪挑鞭打,杀了数十百人,都不敢上前,急忙报向主将。孙桓等将急忙出帐观看,果见文鸯少年英雄,一杆枪,一条鞭,在吴军阵中,左右冲突,直如无人之境。

孙桓才被文钦杀了一阵,此刻又见来了员小将,复叹道:“曹魏果然多猛将。这员小将比文钦更狠。”朱桓在后认得便是将自己打伤的文鸯,乃告道:“这小将便是文钦之子,文鸯。还请将军下令围杀,为末将报仇。”孙桓点了点头,见文鸯一路直奔文钦首级,便知其意,道:“彼意在其父首级。来人,在文钦首级周围多下几道绊马索,再挖几个陷坑。”然后使别将带兵上前阻拦文鸯,等陷阱布好,才能放其近前。

孙桓既然下令,几个陷坑还是顷刻而成。文鸯一路奋战,杀至父亲首级旁边,只觉得马下一空,便跌入陷坑之中。朱桓早等候在旁,见其中计,急忙上前笑道:“小贼,中某家都督之计了。”说着便挺枪向陷坑中刺去。

文鸯在陷坑之中,听得真切,但身体辗转不得,被一枪刺在肩头。他却顺势抓住枪杆,借力跃起,左手钢鞭照着朱桓天灵盖,便是狠狠一下。朱桓哪里想到文鸯竟有如此神勇?躲避不及,被打个正着,顿时头骨迸裂,死于非命。文鸳却夺下其枪,步行至旗杆下,割断绳索,放下父亲首级,放声大哭。左右吴军一则忌惮其勇,二则感念其孝心,皆不复上前。文鸯乃将其父亲首级包裹妥当,系于腰间,复持枪鞭,喝道:“来啊,让小爷送你们一程。”他身上尽是鲜血,神色狰狞,如同厉鬼一般。吴军尽皆胆寒,便有两员裨将坐马不稳,跌落下地。

正相持不下,却见东吴军中一骑飞来,高声道:“孙都督敬佩少将军忠孝,愿放少将军入城,众将不得阻拦,请少将军自便。”说着又派人送上一匹战马。文鸯翻身上马,抱拳道:“多谢孙都督好意。只是父仇不共戴天,来日阵前,某定不留情。”那将也点头道:“少将军保重。”挥手便让吴军闪开一条大路,让文鸯通行。

见孙桓释放文鸯回城,周围诸将皆有不悦,全综乃道:“都督怎可不报朱将军大仇,而纵虎归山?”孙桓冷笑几声,道:“文鸯一人生死何惜?本都督早密令人马埋伏在后,只等城中开门迎其入内,便杀出争夺城门。若能拿下汝南,岂不比斩文鸯一人胜过百倍?”众将方才心服,齐道:“都督高见。”

孙桓算盘虽然打得精细,却高估了诸葛诞的人品。那诸葛诞在城上见文鸯回来,却不敢下令开门。任凭文鸯在城下高喊,诸葛诞却始终不出面相见。城中本有将欲开城相迎,诸葛诞却下令斩杀,诸将心中敢怒而不敢言。文鸯叫喊半日,天色渐晚,无奈只好打马投别出去。孙桓见诸葛诞始终不肯开门,也不禁哑然失笑,道:“本都督倒高看了诸葛诞。”恰巧朱桓之弟朱据在旁,乃道:“既然都督计谋不得行,末将请带兵追杀文鸯,以报兄长之仇。”孙桓见计不行,只得点头应允。朱据遂率部下百余骑,出阵追杀文鸯。

文鸯不得入城,正欲绕城而走,投洛阳而去,一则为父亲请求封谥,二则也要状告诸葛诞。行不数里,却听后面蹄声大作,立马视之,却是吴军旗号,乃横枪喝道:“贼人不惧死也?”朱据心忌其勇,不敢出战,乃喝令部下军士上前,众人却都迟疑不敢进。文鸯遂大笑道:“无胆鼠辈。”乃持兵器,纵马杀入朱据军中,枪条鞭打,连杀十余人,复出阵喝道:“念在孙都督高义,吾也放汝等狗命。”便打马而去。

朱据来是夸下海口,哪里舍得?又带兵跟出里许,却始终不敢上前。文鸯被跟得怒起,喝道:“鼠辈何不惜命也?”复调转马头,直取朱据。朱据急欲使兵阻拦,部下却先四散而走,眼见文鸯杀来,心胆俱裂,急忙拔马而走。文鸯又杀得二三十人,方才勒马,徐徐前行。朱据收拢败兵,叹道:“此子神勇,非常人能及也。”遂不再追赶,收兵回营。孙桓见其形状,便知必是吃了苦头,也不责怪,复命众将扎下营寨,来日攻城。

再说诸葛诞在城中,见文鸯远去,始才心安,命诸将严守城池,自己却回帐休息。是夜噩梦惊醒,惟恐吴军夜里偷袭,乃亲自提剑巡视。却听得有几名军士私下商议,一人道:“诸葛将军无义,且城中兵少,难以久守,不如缚而杀之,去吴营中请降。”众人皆点头称是,又有一人道:“大家小声些,再去多联络些弟兄,然后行事不迟。”诸葛诞听得军心变动,心中大骇,急忙回帐收拾妥当,便带着心腹,偷偷出北门而逃。等魏军将士得知,已经追赶不及,城中主将,文钦战死,诸葛诞又弃城而逃,魏军走的走,降的降。孙桓兵不血刃,便得了汝南。

诸葛诞一路北逃,到了颖川地界,却听说右将军徐晃带兵驻在邵陵,急忙赶往求见。原来曹真得知东吴兴兵攻打汝南,恐他将难以抵挡,乃调徐晃带兵赶往救援。但徐晃兵马未至,汝南却已经失守,只得驻兵邵陵,以防吴军再进。听得诸葛诞求见,徐晃急忙命人请入。诸葛诞一入帐中,便哭拜在地,道:“末将失了城池,还请将军责罚。”

徐晃奉命救援汝南,却并无专征杀伐之权,乃将其扶起,道:“将军不必如此。只是汝南城中兵马虽然不多,但坚守有余,怎么这么快便失了城池?”诸葛诞却哪里敢说真相?眼珠一转,便道:“吴军虽然势大,但如将军之言,城中坚守有余。奈何文钦父子自恃武艺,不听末将良言相劝,执意带兵出城交战。却中了吴军的埋伏,自己身死不说,还折损大半将士。城中军心惶惶,皆欲投降,末将无力坚守,只得弃城而走。险些被那些乱兵抓住,献于孙桓为进见之礼。”

徐晃并不知其有假,乃叹息道:“文钦恃勇好胜,非将军之罪也。但吴军已得汝南,必会北进许昌,还请将军赶往洛阳曹大将军处求援。”诸葛诞正巴不得远离前方战事,急忙应承道:“末将这便赶回洛阳,向陛下请罪。”徐晃又复赠其干粮、马匹,亲自送出辕门,才长叹一声,迈步回帐。其子徐盖问道:“父亲何故长叹?”徐晃摇了摇头,道:“为父跟随武皇帝征战半身,已是将死之人,却还要看着这大好河山沦于贼手,岂不可叹?”徐盖乃宽慰道:“大人勿忧,我军虽然数次失利,但国中还有数十万精锐,大将军坐镇洛阳,岂惧吴蜀二国?”徐晃微微点头,不再多言,心中却有着从所未有的悲凉。

同类推荐
  • 三国轻骑兵

    三国轻骑兵

    一个年青人穿越到三国时代,他该如何生存和发展?与黄巾斗、与朝廷斗、与胡人斗、与诸候斗,最后斗出一个新天下!
  • 改造唐朝

    改造唐朝

    亲爱的读者朋友,请静心阅读我的小说,用鲜花和收藏支持我吧。
  • 大明才子风云录

    大明才子风云录

    皇家隐私讳莫如深,文坛大咖风云际会,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且看一个少年才子走如何攀越他的人生顶峰……
  • 争宋

    争宋

    龙行暴走卷青云,风腥吼震散银麟;天地静变事难测,莫如随遇赏凡尘.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要重回过去,还是留在现在,抑或有更好的选择? 王旁穿越北宋成了王安石的儿子,希望现代人的知识帮助王安石熙宁变法成功。然而朝廷的争斗,官员利益的勾结,甚至必须忍着妻离子散的仇恨和哀怨,更成为一个对于朝廷来说的危险人物。他想改变北宋的积贫积弱,他能做的吗?他想改变蔡京童贯的奸臣命运,他能做到吗?如果不能,那他只有改变自己! 龙行暴走卷青云,风腥吼震散银麟;天地静变事难测,莫如随遇赏凡尘.
  • 三国之凉人崛起

    三国之凉人崛起

    汉失其鹿,谁人逐之。凉州大马,横行天下。霸西州虎视中原,凉人少年志问鼎。幽幽羌管,奏一曲豪杰勇士共谋江山。道一句:凉人悍勇,天下英雄谁人敌?——————————————————作者码字勤奋,请放心收藏养肥。感谢大家的陪伴,书友群:102341981连更天数的右边有个加入书架,大家顺手点一下,那个就是所谓的收藏。
热门推荐
  • 灵尊1

    灵尊1

    灵尊简介:大四准毕业生毕业探险,意外穿越到陌生大陆,开始了他另一段与众不同的征程。、、、、、、在以实力为尊的遗失大陆,种族、宗派、王国军团间明争暗斗,掠地攻城。混战时代,是谁在幕后操纵着这大陆的一切?又是谁会是最终的受益者?上古大荒,万物蝼蚁。当战斗成为唯一的生存方式,那便脚踏星辰,扶摇直上,折蛇灭圣,战大陆圣灵万千!为自己,为家人,为大陆,一拳拍碎一切阻挡者!他,一身霸气,心向灵尊!他,热血不减,抗意不灭!他,一人一剑,斩破遗失大陆九州天!
  • 昶变天下

    昶变天下

    穿越了,变身了,他成了孟昶,一个五代十国时期不怎么起眼的后蜀皇帝。他要改变,不仅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要终结这段历史的混乱。没有刺鼻的血腥,江山一揽;没有诱人的香艳,美人相拥。看孟昶如何变了自己,变了天下。这不是历史,只是许多人名许多事件与历史相同或者相似而已,不要苛责与历史的不同。这仅仅是个梦,梦中一个现代人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变了天下,变了历史。这是个只能发生在梦里的故事,千万别当真。
  • 团宠女主
  • 武祖之巅

    武祖之巅

    一个资质平凡少年的强者之路,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斗,强大的武技,各种奇异的魔兽,看主角如何一步步走出奉天城,走出天陨城,走出北域,直至走向那神秘的武祖之地,一切精彩尽在武祖之巅。更新保证,请放心收藏。
  • 原罪之黄泉手记

    原罪之黄泉手记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的事物,人们的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坠地狱。————————狄更斯
  • 皇上她风流倜傥

    皇上她风流倜傥

    她是欧阳家的独苗,金枝玉叶,奈何家族功高 震主,被灭满门。为了给家族报仇,养精蓄锐,招兵买马,最终登临帝位,成了千古第一帝!她虽女扮男装,但立后之事始终不了了之。欧阳澹泊:怎么办?在线等,急!某土匪头子:夫君!于是,皇上与某土匪的画本子彻底在民间传开。
  • 诸天从高武三国开始

    诸天从高武三国开始

    神话版三国,灵气复苏。武将万军中取人首级,文臣策士以兵为阵,改换天象于一念之间。野外山野野兽觉醒,吞吐日月精华,觉醒神通,为祸人间。…………笑傲江湖、大唐双龙传、聊斋、西游记、封神榜……杜旭自后世穿越而来,自此不一样的高武三国开始,行走诸天。
  • 刀下浮生

    刀下浮生

    一个人,一段人生浮沉。一把刀,刀下生离死別。
  • 大秦狂想之昭襄霸业

    大秦狂想之昭襄霸业

    作者君作为一名大秦迷妹,观大秦帝国四部曲有感,为秦昭襄王圆一个美梦。此文,群雄乱炖,典故混串,纯属幻影狂想,请勿以正史论。战国时期,大争之世,凡有血性,必有争心。秦赵魏韩燕齐楚,其中秦国经历孝公变法国力日盛,惠文王东出函谷,西平巴蜀,南下商於,北扫义渠;赵侯雍胡服骑射,为赵国打造了一支骁勇骑兵;楚国带甲百万;齐国国强民富。且看苍生,谁能一统天下。一切从张仪被污窃玉,为芈八子所救说起。从此芈八子开始了爱子情深、千古一后的传奇人生。
  • 唐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