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300000402

第三百九十八章 赠军旗司马降蜀

当蜀汉与曹魏双方在陇西交战的时候,南阳司马懿与曹真的战事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曹睿认定司马懿与蜀汉赵舒勾结,倾长安,洛阳两京之兵与汝南曹休一起,共计大军三十余万,分三路夹攻宛城。饶是司马懿老谋深算,在这样实力的绝对悬殊之下,也只是节节败退,勉力抵抗。

魏大将军曹真督洛阳之兵南下,攻鲁山,月余破之,守将王涛战死,司马懿痛失一臂。大司马曹休率汝南兵马,攻叶县,破之,兵进博望。左将军张合率长安大军,破俪县,驻兵镇平。三路大军汇齐,大有一鼓作气,攻占宛城之意。

本来就是火烧眉毛的时候,又有军报传来,原本按兵不动的荆州郭淮也提兵北上,进驻新野。宛城只有不足十万兵马,应付三路魏军已是颇感觉吃力,听到郭淮的荆州军也要来分杯羹,宛城众将不禁忧心忡忡,有些贪生怕死之人便已经在预谋后路。城中大户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携财逃亡,但私下也有不少在挖地埋金,只有镇南将军府中却是一片安宁,看不出任何惊慌错乱的征兆。

司马懿坐在主位,若有所思,右手不住地捋着自己的胡须,大约是想得太入神,偶尔用力过度,扯下一根两根胡须飘落在地,也浑然不觉。下面分坐着五人,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二人在当年曹操欲图宛城之时,小小年纪便用计擒杀自己的亲伯父司马朗。现在经过十年的历练,也都成了足以独挡一面的后起之秀。余下三人分别是司马懿钟爱的弟子邓艾,心腹部将戴陵以及投靠而来的臧霸之子,臧艾。各人表情不一,却都出奇的安静,似乎都在等候司马懿的决定。

“父亲。”司马昭最先打破房中的沉默,道:“如今战事不利,不妨先忍辱求全,孩儿愿代兄长前往成都。”

司马懿这才抬眼看向众人,面无表情地问道:“汝等可还有别的意见?”目光却有意无意地停留在邓艾的身上。邓艾知道老师是在询问自己的意思,只得起身轻叹道:“二公子愿代兄冒险,其心可嘉。只是公子这一去,老师便要受制于人,想要东山再起,便十分困难了。弟子愚见,不妨再等些时日。”

“还要再等?”司马昭颇不以为然,争道:“且不说曹真的大军明日就要兵临城下,便是郭淮的期限也只在今日,使者就在外厅等候。若再推托不允,只怕荆州兵马也要在背后捅我们一刀。”邓艾被他一顿抢白,又不见司马懿有任何表示,只好默然坐下,不复再言。

司马昭见邓艾退开,便又继续道:“魏武在时,父亲镇守宛城,便被视为心腹之患。如今魏主大兴甲兵三十万,必欲得之而甘心。邓兄总以为蜀汉李兰一旦出兵,曹睿便会移兵长安,但现在陇西战事已起,却不见曹真有任何退兵的迹象,反而越战越狠,越攻越急。大约魏主有心先取宛城,再保长安。宛城军力实不能与曹魏相抗衡,父亲何不就暂且应了赵舒,归顺蜀中,以求自保?”

司马懿听着爱子滔滔畅言,也不禁微微点头。宛城与魏,蜀接壤,离吴之淮南也相去不远,若魏攻则联吴蜀,若蜀侵则复归曹魏,以宛城地位之重要,不论哪一国都不会坐视此地落入他国之手。回想当年自己夺战宛城,便是想借此在三国的夹缝之间,求得一席之地,再图称霸大业。这些年以来,都证明司马懿的想法是很正确的,以曹操之奸诈,曹丕之阴险都不敢轻易加兵宛城。十余年,司马懿内施明政,外修甲兵,只望有朝一日,曹魏与蜀汉或者东吴先开战,自己能坐收渔人之利。

可是万万没有让司马懿想到的是,魏国新皇帝曹睿即位之后,第一个居然就是拿宛城开刀。对于洛阳流传造反檄文之事,司马懿也有所耳闻,但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咽。难道还亲自到洛阳去向曹睿解释,那是吴蜀奸细所为么?只恨魏国朝廷上养得全是一群饭桶,连如此浅显的离间之计都看不明白,也不劝阻他们的皇帝,便贸然的兴兵南下。

战事刚起之时,司马懿也并不十分担心,因为他知道宛城战事一起,或者汝南,或者长安便会也跟着燃起战火。不管怎么说,与蜀汉或者东吴比较而言,宛城还并不算是什么毒瘤。一旦有这两处军情告急,宛城的魏军便可不战而退。司马懿的算盘打个确实不错,只是曹睿远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睿智。竟然本末颠倒,在赵舒兵出汉中之后,居然没有让曹真退兵的意思,而是派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夏侯懋去守陇右。难道在年轻的皇帝心中,自己比蜀汉的赵舒更能威胁到他的皇位不成?

司马懿自然不知道赵舒为了让曹睿相信他与蜀汉有所勾结,花费了多少心思与工夫,只是以为曹睿远不及起父祖英明,甘愿丢失陇右,也不肯放过宛城。既然曹睿没有退兵的打算,司马懿也不是吃素的,调兵谴将与曹真交战数次。虽然略有小胜,但双方实力过于悬殊,最终不能止住曹真进兵的脚步。

等到三路魏军都要兵临宛城城墙之下的时候,驻扎在樊城的郭淮也终于有了动作,提兵北上,并派来使者。使者持有成都的那半个傀儡皇帝刘禅的诏书,声言司马懿若是能归降大汉王朝,便可受封镇军大将军,宛城侯之爵,永镇宛城,并且郭淮可以引荆州之兵,帮助司马懿击退曹魏兵马。当然这样优厚的封赏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司马懿必须派子前往成都供职,诏书上说的体面,什么“有子聪慧,才堪大用,愿为朕之左右”都是借口,说直白一点,不过就是要有个人质在成都,否则怎么能对司马懿放心呢?

得到这样的消息,司马懿也难以抉择,所以才召众人前来商议。次子司马昭认为时局过于不利,可以暂时归顺蜀汉,以达到借兵自保的目的,而且愿意前往成都为质;但邓艾等人却有相反的意见,毕竟有了一位公子被困在成都,司马懿日后便投鼠忌器,处处受蜀汉朝廷制约,想要在像以前一般独立在三国之间,怕是不复可能。双方意见不一,也都不能最终说服对方,只能是静静等候司马懿的最后决断。

司马懿平日自问谋略过人,此刻却觉得自己像个傻子,处处都在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着鼻子走,而那一头牵绳之人,很可能就是蜀汉的赵舒。当年在许都之时,司马懿与赵舒也有数面之缘,只是万万不曾想到,对方会是自己眼下最厉害的敌人。从新皇帝曹睿即位之时,散发造反檄文,攻打樊城一步一步将曹魏大军引到自己的身上,而赵舒却在陇西跟个纨绔子弟交手,想要取胜怕不比捏死一只蚂蚁还要容易?等到宛城告紧的时候,又派人送来招降的诏书,欲借此不废一兵一卒便将宛城划归蜀汉治下,计算得也未免过于安逸。

司马懿虽然能洞悉赵舒的计谋,但却想不出应对之策。答应赵舒,固然日后受制;不答应,只怕不等郭淮带兵继续北上,曹真的三十大军便能让宛城内外吃尽苦头,不论最后能否坚守得住,此战之后,宛城多半再没有可以独立在三国之外的资本了。

司马懿越想越觉得无从选择,终于还是长长地叹息一声,道:“赵舒实乃吾平生所遇之最阴险狡诈者。”话音刚落,便听有人接口道:“将军何必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司马懿抬眼视之,说话者正是臧艾。

臧艾自从父亲死后,便与吕容等人分道扬镳,转投宛城司马懿。司马懿固知其父死于曹丕之手,断无向魏之心,是以收录麾下。多年来臧艾凭借自己才智,深得司马懿赏识,用为心腹。只是对于父亲之死,臧艾心中深怀歉疚,一心欲灭魏以报父仇,平日不苟言笑,与司马懿二子及部下诸将皆不十分交往,显得有几分特立独行。对于是否归降蜀汉之事,臧艾也并不曾有所表示,却不想在司马懿说话之后,竟然出此一言。

司马昭此刻心情本来不好,又见臧艾出言无礼,便要开口呵斥。司马懿却急忙使眼色止住,起身走上前,问道:“莫非太和心中已有定策教我?”臧艾也起身道:“不敢。只是现下曹真三十万大军即将兵临城下,此所谓燃眉之急也,将军此刻若是连宛城尚且不能保全,何谈后计?”

臧艾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言语之间透露的消息,便是要暂时答应归顺蜀汉。司马昭听到他支持自己的意见,心中的怒气顿时消去大半,有心想让臧艾明确说出心意,乃问道:“那臧大人可是赞成吾之意见?”

邓艾在旁也能听出臧艾言下之意,他与司马昭两人意见相左,都不能完全说服司马懿,惟恐现在多了个臧艾,说得司马懿心动,也急忙道:“太和之言过偏。以某之见,夏侯懋必不是赵舒敌手,少则一月,多则三月必然大败。启时赵舒大军进犯长安,曹睿便是再能忍耐,也不得不抽调宛城兵马救援。宛城之围自解,此刻何必要送公子前去成都?”臧艾转眼看向邓艾,冷笑两声,突然问道:“邓将军何以认定赵舒会进犯长安?”

邓艾一直反对归顺蜀汉,便是考虑到赵舒绝对能击败夏侯懋,而进一步侵犯长安。长安乃是西汉旧都,关中重镇,一旦遇险,曹睿肯定会放弃宛城,移兵救援。可是现在被臧艾反问一句,顿时哑口无言,邓艾都能想到只要蜀汉军队进犯长安,宛城之围便立时能解,难道老谋深算的赵舒会想不到么?既是如此,赵舒在击败夏侯懋之后,很有可能像郭淮攻取樊城之后,就地休整,并不急于进兵,定要让宛城先屈服在曹真与郭淮的双重压力之下后,才会对长安采取下一步军事行动。邓艾想通此节,额头冷汗直冒,自己兵略或者可以傲视诸人,但说到这样的阴谋奸计,却总还是颇有不及。只是归顺蜀汉的条件,是要派子为质,这样日后又该如此才能摆脱劣势?邓艾又不禁问道:“若公子前往成都,日后赵舒但有所命,老师能不遵行么?”

司马懿最担心的也正是这个问题,春秋战国时候,多有谴子为质的例子,也很有不把自己儿子性命当回事的父亲。司马懿虽然可以称得上是乱世枭雄,但当真能要弃自己的儿子性命于不顾,似乎还不能狠下心来。也只能转看着臧艾,希望能从他口中得到一些想要的答案。

臧艾轻咳嗽一声,道:“当初曹丕继位之时,三爷也在洛阳伴驾,皇帝可敢动他分毫?只要将军有兵权在手,公子即便前往成都,焉能受辱?赵舒想用公子来威胁将军,将军却如何不能以宛城来威胁赵舒?赵舒兵出汉中,其志不在小,但陇西凉州却非中原腹心之地。赵舒欲争天下,便要以荆州之兵北上,宛城何其重要?只要赵舒心中想要得到宛城,而将军又能稳守宛城,赵舒如何敢为难公子?”

臧艾一连几个反问,都说的十分有理,司马懿听得连连点头,道:“赵舒欲得宛城多时,否则何苦花费如此心机迫我至此也?”

“正是如此。”臧艾复道:“赵舒使人劝降将军者,盖因其不愿见宛城复落入曹魏之手。将军隐忍而降,乃使郭淮与曹真相争,从中获利。又赵舒得将军归降之消息,必举兵进犯长安,如此曹睿必抽调曹真等将回镇长安,宛城之围亦可暂解。启时兵围得解,将军仍镇宛城,手握数万雄兵,未必定要听从赵舒节制。想当年秦国多少质子留在六国,可秦人何曾有一日忘记攻伐六国之地?”

司马昭在此时也道:“父亲掌有要地重兵,孩儿自当无忧,若宛城不能得保,则举族倾覆。父亲岂可因孩儿一人之念,而废大事?家中有兄长代尽孝道,孩儿也当无后顾之忧。”

司马懿转看众人,连方才极力反对遣子入成都的邓艾也都默不作声,便要点头答应司马昭所请,却又听臧艾道:“二公子前往成都也未必是百害而无一利。”等众人眼光都看向他时,才又继续道:“赵舒独掌蜀汉朝政多年,虽然内有政绩,外有战功,但功高盖主,权重于帝,岂无弊乎?赵舒之所以出屯汉中,便是因为逼死主母,与朝中忠于刘氏重臣,如蒋琬等不能两立,惟恐祸起萧墙之内,才不得不带兵离开成都。其骄横跋扈如此,不要说皇帝刘禅,便是朝中的故旧之臣,谁不是敢怒不敢言?二公子前往成都,大可暗中行事,若能为将军取得刘禅与众臣的支持,非但不惧赵舒,或可徐而图之。”

赵舒与蜀汉朝廷究竟关系如何,司马懿等人都不得而知,但其派兵深夜围宫,逼死皇后之事,早有细作报来消息。其行径与当年的曹操别无二致,以汉末皇帝刘协之懦弱尚且知道发衣带诏讨贼,难道刘禅还比刘协更不如么?如果司马昭前往成都,也能弄到一份这样的密诏送回来,扳倒赵舒肯定是不足,但也算是握住对方的小小命脉,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给予致命的一击。

司马此刻才觉得平日少言寡语的臧艾,一旦开口说出话来,都能入骨三分,当即对着臧艾抱拳,一揖到地。臧艾自然明白他心中所想,也急忙还礼,道:“属下愿随二公子前往成都,定保公子周全。”这样一来,事情就算定下,邓艾的心中虽然仍觉不妥,却也不知该如何劝阻,毕竟曹真的大军马上就要到达宛城,再没有多余的时间让众人在此争论,只好默默不语。能让臧艾陪着司马昭一起前往成都,司马懿的心中也稍微放心些,当下便带着二子来到前厅,会见等候多时的蜀汉使者。

马秉首次跟随郭淮出征,便接受下劝说司马懿归降的重要任务,心中高兴之余,难免有几分担忧。司马懿能在曹操的眼皮底下隐忍多年,最终割据宛城,想来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不知道他会不会按着大将军定下的谋略,一步一步地走进瓮中。在听到司马懿亲口说愿意接受大汉皇帝册封的时候,马秉强压心中狂喜之情,起身道:“将军顺天应人,顾念宛城百姓生灵,实在是大仁大义,下官甚为敬佩。”司马懿连声不敢之后,才道:“日后一殿为臣,吾父子三人还要大人多多照应。”

“将军说哪里话?”马秉复道:“将军威名远播,便是大将军也仰慕得紧,下官日后还要多多请教才是。”说着又轻拍两掌,让身后随从将手中的木盒奉上,道:“此乃大将军送与将军的礼物,还望将军笑纳。”

司马懿言谢之后,便示意长子司马师接过,又听马秉道:“将军何不打开,让下官也见识一番?”随笑谓司马师,道:“为父也想知道大将军送的何物。”司马师依言打开木盒,却见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一面旗帜。司马昭急忙取出,迎风而展,上面赫然锈着“大汉宛城侯镇军大将军司马懿”。看着这十三个大字,司马懿的心中突然有一丝莫名的恐惧,难道赵舒当真认准自己会归降么?

同类推荐
  • 宋厨子

    宋厨子

    赵匡胤黄袍加身夺天下,柴氏后人岂能善罢甘休。赵光义随口害死赵德昭,德昭子孙尚能心甘情愿。宋厨子偶然间穿越北宋,以厨子智慧为仁宗平乱。
  • 大明天子传奇

    大明天子传奇

    前世,他是秦朝太子,却无力保护自己的爱人,看着她随徐福求仙的船队去了东瀛,自己也身死长城!今生,他是都市里打拼奔走的青年,每晚在狭窄的屋子里苦苦追忆前世!如果他是你,有人在街上卖给你一本《穿越大全》,你会不会魂穿大明,成为一代潇洒天子?武功无须盖过秦始皇,能平定四海就行!帅不需要攀比李隆基,英雄自有美人相伴!本书是一曲热血澎湃的英雄传奇,是一曲英雄美人的缠绵诗卷!第四卷《苍山洱海》火热连载中,欢迎追文!求追文,求订阅求花花,求票票,求盖章,求收藏!亲,留下了没?!期待中。。。。。。本书读者互动群号:161084349(群名:游龙戏凤之美貌娇娘)游粉们,请加入吧!-
  • 极品小皇叔

    极品小皇叔

    穿越了,不带这样的。成了什么不好,居然成了皇帝的叔叔,比谁大都不能比皇帝那老小子大啊?我怎么这么命背啊。他妈,什么,我还是太平公主她哥哥。天啊,你直接让我死了算了。这么明显的坑你都让我跳进来啊。幸亏这小子生前是傻子,发配了我了,现在天大地大,我的自由我做主。小太阳国,前世看你不顺眼没办法咩你,这一世你还不乖乖就擒。
  • 三国大教皇

    三国大教皇

    他是21世纪留学归来的管理学研究生,却在命运安排之下穿越到了东汉末年的商贾之家。他与命运抗争,少年成名,名动四海。他撰写东汉版《国富论》成为公元2世纪的现代经济学之父;他创建圣母教,聚拢数百万信徒成为一方诸侯;他广纳贤士,郭嘉、徐庶、毛玠、戏志才、荀彧、荀攸、程昱、贾诩、诸葛亮、庞统……天下英杰在他帐内汇聚,关羽、赵云、黄忠、马超、魏延、于禁、徐晃……海内良将在他旗下听令;他继管仲之后,将没有硝烟的战争——商战搬入诸侯征战;他东征西讨,平定中原,马踏辽北,南下扬州,西入剑阁,一统天下,位列九五;他灭高句丽、三韩,征大漠,侵天竺,破龟兹,攻安息,分裂罗马……将华夏文明的种子播撒四方。他是伟大的神王,名动天下的大教皇。
  • 穿越三国之铁蹄出征

    穿越三国之铁蹄出征

    收武将,揽文臣,金戈铁马战诸侯。诛羌胡,攻蛮夷,冲锋陷阵荡四方。一个现代少年,突遭大难,穿越到三国时代,战火因何而起?天下为谁而乱?诸侯为谁而战?前路茫茫,他该何去何从?既然来到这个乱世,就在这群雄之中,拼出一方天地。百转QQ群:1067215226期待各位家人加入
热门推荐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诺之玉言

    诺之玉言

    一代才女,宠爱集于一身,马甲不断······祁氏家族,玄冥岛上神一样的存在,传闻,祁家少主神出鬼没,无人知晓他到达了何种境界·······这样一对俊男才女将会怎样的方式相识,未来又会如何呢?
  • 万物起源系统

    万物起源系统

    万物起源,生命初始。天下生灵,唯我独尊。诸天万界,震惘鸿宇。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观前提示:剧情 情感方面问题前面都市文,后半部分诸天万界,不止一个位面。单一女主,可能会出现一些过路人,看后宫文的可以退出了。在校准高一学生,第一本小说,第一次写,试试感觉,写的不好请见谅,谢谢大家了。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三峡日记

    三峡日记

    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游览长江三峡风光及触发的新旧三峡感慨。
  • 让子弹上膛

    让子弹上膛

    一段青春的旅行,一段热血的青春,一段热血的青春军旅生涯,百炼成钢,强国有我……
  • 小鱼儿与大虾米

    小鱼儿与大虾米

    江湖,不是你想的那么正义凛然!盟主,也不是你想的那么英俊潇洒!因为一起卖狗事件,将杜小鱼的生活彻底打翻,从此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如果你得罪盟主,下场很有可能是被下药、被点穴、被人身攻击;如果你被盟主看上,哼哼……那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别想跑,嫁给他,折磨他儿子!本书适合男女老少皆宜,爆笑无厘头来袭,边笑,边看盟主教你撩妹十八式!片段一:“小鱼儿,昨天晚上你粗暴的占有了我!”某只可怜的鱼抬眼问,“所以,我该对你负责吗?”“是!”“我可以拒绝吗?”“要不你试试?”试试?那只能下辈子试试了……
  • 穿越原始社会的悠闲人生

    穿越原始社会的悠闲人生

    灵均:“荒古生灵是悲哀的,修行的最后,能上天遁地,能移山倒海,能颠倒日月……然而,我们却永远都无法达到这个终点!我们不甘,最终谋划无数年,易天换地!”云落:“我云落,以荒古开辟者身份起誓:一、自此再无修行!二、人族当立,气运永恒!三、天地重演,荒古生灵当灭!”灵芷:姐姐,跟你一起陨落,可能两全?七宝:待我了无牵挂,许你青丝白发!
  • 江湖侠女泪

    江湖侠女泪

    屠杀,把人变成了魔鬼。凛血惨烈,人与魔鬼的战场。这就是在山东胶东留下不可替代的恐怖阴影扫北屠村一段历史真实的写照。英雄,侠女,魔鬼,八仙的传说,红秀女与五女人生经历所留下来的故事,伴随着江湖怪状扭曲的血雨腥风,揭开了侠女英雄血战魔鬼江湖惨杀的序幕。东行,恋情,不过是扭曲环境下的泪水。尽管猛兽与魔鬼同道,驱使着张仪再现,也让江湖豪杰一次一次奋起,但仍然是一次一次悲壮与惨烈。侠女洒尽血泪,英魂悲鸣天地。沾满冤魂血的魔鬼,可曾知,下场因为冤魂起,不是英魂追血债,谁说魔鬼不能偿还血债。战胶东,唐赛儿,何处又是她的归处。
  • 修神叶白

    修神叶白

    八大门派追杀剑族弟子,下山途中竟遇到恶狼围攻弃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