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600000012

第十二节

顺墙一溜儿加摆着几张檀木的太师椅,便显得有些局促了,椅子上坐着的大多是文官服饰,间或有两三个武官,甲胄半解,露出了里面新旧不一的衬袍,大家心思不一,都忽闪着眼睛望向堂中间端坐着的大难未死的韩可孤。

看着大家都在等着自己开口,微微咳了一声,韩可孤刚要讲话,忽听见外面马蹄“得得”,一会儿又没了动静,只有马銮铃偶尔“铃铃”的响上几声,像是到了府前停了下来。

大家都把头拧向了堂门,韩可孤眼光也注视向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起,萧驴子带了一个满身风尘的汉子进来,那汉子看向室内众人,也不搭话,只双手四下里一拱,便越过去,径直走到主位的韩大人面前,轻声说了什么。

韩可孤面色一肃,点了点头,向众人道:

“请众位稍待片刻,可孤去去就来”,便带了那汉子一同出门转向后衙。

一众人面面相视,一时间都不知所谓,韩大人本来是召集大家来此议事的,看刚刚韩大人闻了来人言后的表情,想来又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了。大家窃窃的私语起来。

现任平洲府司马李民,看到萧驴子从内室中退出来,便迎了上去,萧驴子知道这位李大人与自家老爷关系匪浅,平日里最是倚重,便来到身边悄悄的贴近身边说:

“刚从上京快马过来的…”

李民一愣,这么匆忙的从上京赶过来,神色又不对,恐怕…,心中隐隐生出一丝不祥。

这时,庭中众人正把话头扯到日前韩可孤落崖不死的事情上,七嘴八舌的议论,都道是神迹显现,很是感叹。

“想一想,几百米高的大崖头,栽下去竟不死,如要说没有神仙护佑谁能又给我们解释是什么原因?”

“而且,落地的旁边就是一座土地小庙,这不明眼就是土地爷救了大人的嘛!”

“那个地方常年不见人迹,哪那么巧那天就有几个避难的躲了进去?”

“天佑,就是天佑,别的都不用说了。”

大家哄哄的众说纷纭。

李民手抚着那几根生的稀稀拉拉的胡须听了一阵,见众人的声音略不杂乱了,才轻咳一声,笑了笑。

“众位说得固然神奇,可更神奇的还在后面,不知有没有人听过?”

这胃口吊得可够高的。人本来就对不可知的事情充满着强烈的欲知情绪,听了这句话,果然动容,纷纷请求李大人快给大家讲来听听。

李民望了望一直守在房门前的萧驴子,拉了拉嗓子,缓过声调说:

“这第一等神奇,大家该问一问韩大人的这位长随,他是如何受了可孤大人的差遣,身怀刺史大印,从北安府单骑准备赴上京交印,却偏偏鬼使神差的绕到了骆驼山下,主仆二人得以相逢的。”

这一段,大家果然是未曾道听途说的,便起着哄让萧驴子把一番经历叙说叙说。

这简直就是在为难天生木讷的萧驴子,他把那张铁青的脸涨得紫黑,前言不搭后语的讲了一通,最后更加手舞足蹈的比划,也没让众人听出个所以然来。

大家伙儿看到他急的出汗,倒觉得可爱,李民“呵呵”一声接过了话头。

“驴儿勇力卓绝,天生便有神力,只是说话上确实是勉强不来的,各位就别为难他了,还是让学生代叙吧!”

李民不紧不慢的讲起萧驴子的这番经历,述说的条理分明,有声有色,颇有些坊间茶社说书人的手段,把在座诸人的心吊得高高的,连当事人的萧驴子都听得入了神,随着李民这一出一段的叙述,时而眉飞,时而色舞,紧急处竟然拍起了桌子。从心里对李民的口才佩服起来,就这把死人都能说活过来的本事,就难怪自家老爷这么器重他了。

那日韩可孤自锅撑子山的崖头一跃而下,飘忽间巧无再巧的就刮擦到了那几株突兀而出的的老松,他在死心乍起之时,新袍换了旧朝服,衣宽布厚,被松枝树杈不断地刮蹭,便起了些缓冲的作用,之后更把袍衣上的纽襻撕扯开裂,袍襟四张兜起了风来,使下降的速度更缓了许多,而跌落的沟底处又因为少有人际,常年落松荒草早天然铺成了一层绵软的厚垫子,所以韩可孤从上面落下去,身躯竟并不曾受到大碍,只是头晕晕的昏迷了过去,而当时沟中恰好又有几个附近村庄的的百姓躲祸正藏在里面,认得是救苦救难的韩大人,便群拥而上救了下来,出山时不敢走上山官道,便出骆驼山奔西京而走,至于那个失足跌落的高军的兵士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被一身的铁甲缠着,重量自然要大的许多,垂直落下去撞到突出的石头上,便左抛右撞的来回翻个儿,大头儿着了地,只好在劫难逃了。萧驴子自府衙骑马而出一路向东奔驰,刚过了会仙石远远就见前面蜂拥着一排大帐,,营帐前旗帜高悬,也认不得上面写的什么,想来也是高永昌的队伍,没能全数进到城中,就在山上安下的营帐。有大人交代的重任在身,萧驴子自忖也没有打杀群狼的手段,无奈之下,只好乘着还没被发现便拨转了马头向回转过,觅了向东北方向的山野小道绕道而行。这样的一来一回便耽误了好些时间,又在这山村的小径中东绕西绕的来回觅径穿行,又要观察着也不知潜踪哪里的高军斥候,还幸亏这些年随大人来到北安后,无事时常自己上山打些野味才不至于迷了方向。

急得满头大汗之时,终于进了官道,远远就看见几个人鬼鬼祟祟的从骆驼山的沟子里爬出来向这边张望,还以为是高军的斥候发现了自己,便拍马直冲上去准备杀人灭口,却不料里面裹着自家大人。此时,行走上已经没有大碍了,只是袍服破烂,脸上手上到处是划破的血口子,很是狼狈,萧驴子一见大惊,不觉得泪流了下来。

主仆二人见面犹如隔世重逢,心中自然感慨良多,几个陪过来的百姓也是唏嘘不已,倒也知道此时再随韩大人而行就是累赘了,便把韩大人交付给萧驴子服侍,大家分散逃命去了。在那种情况下救下了韩大人可是让人非常长脸的事情,几个逃命之人自然要到处大肆喧耀,于是韩可孤大人大难不死的这条消息不日便传播了开来。俗话说“三人成虎”尤其是这种让人好奇的消息一传开来,添油加醋的人就多了,百人传百耳越传越悬。于是,便演绎成了韩可孤跃崖头而不死是因为有仙人扶拥缓缓而落,如踏步走下台阶一样,不疾不徐,自然不会摔伤摔死。更有好事人说那几个救起他的人曾看到土地爷显灵,自沟中小庙腾起一道红光将韩可孤轻轻托住而缓缓落下…总之,各种传说层出不尽,总之,都与怪力乱神好人好报相关。

这些奇谈怪论传到了韩可孤耳中,让他不禁发笑,自家的事自家清楚,哪来的那么玄乎,李民却深以为然,另生出一番见解。“大人,可还记得《书林记事》中东晋王献之书艺神授的故事?”

东晋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均是书法大家,史称“二王”,但当时羲之己是声名远播,尽善尽美,其维王逸少平察详古今,研精隶书。大家对其子献之的作品却多有贬义,然不过多时,民间便出传闻“献之年二十四时,隐于林下,遇一巨鸟人,左手持纸,右手执笔,挥毫书就五百七十九字相赠献之,献之如获至宝,每日照此临摹,不得一周所书,便于赠书,仿佛尽得神韵。于是神仙授艺的故事便传播开来。坊间“胜父论”多出,评献之始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似,至于绝笔章草,殊拟笑其布施媚如明珠漓陆,笔迹流铎宛转研媚,乃欲过之…”之后大受称赞,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从此声名鹊起,一时胜过乃父。

韩可孤哪里会不明白李民话中的深意,不觉微微一笑“这故事倒也有些借鉴之处,只是到了我这越传越神,未免让人不太好意思了。”

“大人此言差矣,想那王献之是自说自话,而大人您确实街头所传,非是自我标榜,何来难堪。况且,这也正反应出了人心向背,多少古人正是托了神迹仙传而成其大事的,学生倒觉得这段故事传的越神越远才对,与我大辽中兴越是有利。”

韩可孤一笑置之,再不在此事上多做纠缠,李民却只要逮到机会就会大大的谈论上一番,颇加上了些传奇色彩。

萧驴在旁听得百爪挠心的,忍不住又不停插上几句,众人正听得兴起,却被他打扰了听讲,便忍不住笑骂,李民和他处得久了,倒能从前言不搭后语的话里分析出十之八九,便止了大家笑骂,接着说下去:

“不知各位是否也曾听说过,韩公乡里的那座二郎担山,那一年韩公诞辰之日有一只青牛,自那里穿过去,投到了韩公家中,恰那时韩公落地,但见满院子的红光耀眼,人都说韩公是青牛转世,是先祖派下来佑我大辽的,自然有各路神仙保佑,哪会轻易地被摔死—一”

众人接了话便纷纷议论起来。

众人磋叹不已,利民县同知陈敬抚掌道:

“韩公的这桩奇事,很是感染人的,本县治蹑的许多百姓多在传言,韩公诚能感招,乃上祖遣来佑我大辽中兴的仙家来朝。所以,这段时日来,投军效力者应接不暇呢!”

“果然”,县丞王启亮证实此言不虚。

“韩公英才天授,受些艰辛是必然的,大难不死之后,必有洪福助我大辽,中兴指日可待了。”前日刚到的北安州通判蔡高岭续了话头。

陈敬点头称是。

“蔡大人讲的不错,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心志锻其体魄,韩大人过得此关了一一”

同类推荐
  • 战国演绎

    战国演绎

    本书《七国争霸》系《战国演绎》的第五册,全书65章,约38万字。主要内容是楚怀王时期三十三年(公元前329年至296年)的战国历史。这里所说的七国,是指楚、秦、齐、魏、韩、越、蜀的七国争霸战。小说再现了当年的楚蜀之战、汉阴之战、褒汉之战、楚定汉中、古城之战、陉山之战、襄陵之战、荷泽之战、联横合纵、魏王禅冠、郑庄比武、纵约伐秦、大战函谷关、屈原被贬、郑袖立后、怀袖论兵、曲沃之战、商於之争、三战商南、楚失汉中、丹阳之战、鏖战商洛、蓝田之战、三战蓝关、广陵之战、楚定江东、楚困韩雍、诏告会稽、楚廷兵变、垂沙之战、楚秦联盟等。本书上承的是《诸侯争王》,下启的是《战国联盟》。
  • 春秋故宅

    春秋故宅

    三代人,两座宅,一生情
  • 大明门之锦衣三少

    大明门之锦衣三少

    永乐末年正逢乱世之秋,混入锦衣卫的他举步维艰,掩藏一个惊天秘密为与养父共辅明君,险象环生与兄弟共进退,暗潮汹涌的官场之中尔虞我诈,他步步为营、以身犯险,不惜一切!与挚爱一路艰辛,携兄弟浴血抗争,力挽狂澜于大明门,且看锦衣三少如何执掌风云成就一世功绩!谱写一段属于他的传奇……推荐自己的另外两本书《陆鼎记》《熊渝记》桥那谢谢!拜托收藏啊!谢谢!新书《熊渝记》,续写古龙残稿,谢谢捧场!
  • 吕布之戟指中原

    吕布之戟指中原

    简 介乱世三国时期:倘若吕布自白门楼没有殒命,曹操是否坐卧不安呢......倘若智者凤雏自来相助,天下将会生出何种变数......太史慈临终时那一声“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为每一位三国英雄的人生立下了注脚。乱世风云变幻,无人可以预测,天将变,地趋裂,于风口浪尖处挺出:一柄如蛟龙出海杀人无数的上古神器方天画戟。一骑疾如雷电渡水如平地的赤兔神驹。一位头顶束发紫金冠,身披西川锦绣百花战袍,擐兽面吞头唐猊铠甲,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宝带,腰挎呲铁宝刀,弓箭随身,如天神下凡的三国第一战神---吕布。
  • 定远候班超

    定远候班超

    三十六骑,纵横西域,驱逐匈奴,万里封侯!————————————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汉帝国秋季大熟。从阴历七月十二日处暑前后开始,全国各郡国都进入秋收。处暑这天晌午前时分,班府二公子班超如往日一样,头戴大草笠,身穿短襦穷裤,脚蹬麻鞋,腰悬长剑,顶着烈日策马出了雒阳城夏门,顺着官道奔赴位于邙山北麓的北军大营……
热门推荐
  • 带崽种田:嫁给病娇王爷后我多胎了

    带崽种田:嫁给病娇王爷后我多胎了

    作为医毒家族传人的宁贞没有想到她竟然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会成为一个没爹没娘还带着个拖油瓶弟弟的孤女?寄人篱下,差点被卖给老男人当小妾!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宁贞决定反抗,智斗极品亲戚拿回家产,独立女户扬名立万,谁知好死不死的偏偏惹上了个病娇王爷!王爷有病是吧,行,她给治;怎么到最后弟弟也成这男人的亲生胞弟了?宁贞觉得,她大概是上辈子欠了赫连祁太多,这辈子过来还债了——“王爷,病治好了,您要不要走?”“贞贞,你想让本王去哪里?”“普天之下这么大,王爷随便走!”“可本王……只想和贞贞共度余生!”
  • 转校生同学

    转校生同学

    希望可以得到你们的喜欢,我也会继续加油.
  • 圣妃再嫁

    圣妃再嫁

    天下之主昊王被诛杀,有孕的王妃被当成祭品送上魔山。昊王妃的宝物亡暝之泪无人可再开启,相传这是人与魔的约定,得到这神物相助,就可得称霸天下的力量………十六年后,天下分成众小国,玄毅国大将军外妾的女儿玉蓉蓉偶遇苍炎国最年轻的国师赤肖,两人一见钟情。但玉家陨落,蓉蓉为了家族使命嫁给了体弱多病的大公子唐岳宇冲喜。边境危机,玄毅国被破城,危难时刻国主封蓉蓉圣妃,一个小女子担负起复国的重任。敌国为奴的屈辱,再加上国人不理解,玉蓉蓉终是坚持自己的使命。好在复国的路上,有赤肖暖心陪伴。最终蓉蓉能不能带领族上回到故土?她与赤肖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梨木泡泡的爱情

    梨木泡泡的爱情

    爱情是每个女生都会期待的,其中的酸甜苦辣,也是每个经历爱情的人所尝到的,其中也有过失望,但是却依然抱有期望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悠悠神道

    悠悠神道

    天玄世界,万族林立,群雄荟萃,一个骚年,死里逃生,得宝塔相助,一人一重剑在这浩瀚世界,演绎这令人仰慕的传奇,追寻那无尽的神道。人类在大陆上分划为很多个古国,都是由先人在万族口中夺下来的净土。每个国家相距不知多少千万里,古国周边不仅被大荒包围,而且还有恐怖的异族在虎视眈眈。少年自火国边境的小部落出身,一路高歌,身负黑色重剑,脚踏神蛟,闯入精彩缤纷的无限世界。悠悠神道,谁主沉浮!世间万道,群贤争霸!天地新生,悠悠我主!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阳光终将和煦

    阳光终将和煦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上,孙小希和郭垚相遇,逐渐相识相知,慢慢的,她们对对方产生了不一般的情愫
  • 蚀骨契婚:傅少,请克制

    蚀骨契婚:傅少,请克制

    他是名门贵胄,有权有势。她是落魄千金,门不当户不对,还瞎。竟妄想仅凭一纸婚约他真的会爱上她?直到那个人出现,她才明白,她真是错的离谱……也罢,婚姻不要了,宝宝也不要了,她愤然离开,实现完美逆袭。两年后再次见面,男人面色阴沉:“还敢回来?”她浅浅笑得温柔:“前夫,还请靠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