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琨转首一看,只见从院门阔步行来一位气宇昂扬、身穿一品黄补行蟒朝服,头顶朝冠,四十来岁的朝廷官员。他身后跟随四名佩剑侍卫,个个太阳穴突起,目露精光,内行人一眼便知是大内高手。
“怡亲王爷今日光临,真令寒店蓬荜生辉!”云中燕首先迎上前去。
“老十三怎么来了?可也真巧,客堂里刚刚摆上酒肴,咱俩很长时间没有同桌对饮了也!呵呵呵……。”朱老将军拱手笑道。
“十三爷,咱俩上次遇着皇上有旨相召,一壶酒都未饮尽,今儿个接着饮!哈哈哈……。”李卫也作揖而言。
在他们几人寒暄之时,润琨听出来者便是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当今雍正皇帝的弟弟爱新觉罗·胤祥。五年前雍正继位后,便封其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胤祥在康熙时期遭受长期的冷落之后,能得到雍正如此厚待,自然竭全力报效,以偿其知遇之恩。因胤祥对雍正王朝的治理功绩很大,雍正帝待他也非同寻常。
润琨没有料到这胤祥怡亲王不但诗文书画俱佳,而且武功还非常高强。润琨知道胤祥继承了祖辈的传统技艺,长于骑术及射箭,“精于骑射,发必命中”。史料有载:有一次胤祥随帝巡猎,突然一只吊睛大虫冲出山林,他脸不变色,沉着冷静的一剑刺中猛虎,在场之人都赞叹他的心态及武技……。正当润琨沉浸在对有关其史料记述的回想之时,那怡亲王却径直走向他身前,如电闪般伸出右手,拇指与食指轻稳地握住玄铁宝剑的剑身中央。
“李润琨少侠?!这剑……”胤祥深不见底的双睛紧盯润琨双眼问道。
突如其来的一招,激起了润琨的本能,一股刚收至丹田的纯阳之气瞬间猛冲至剑身。
怡亲王话没说完,只觉得一股强中含柔之气忽地布满了剑身,没想到面前这少年竟然如此了得!心中一惊,正想撤回二指,怎奈双指此时犹如在剑身生了根,被一体化般牢牢吸住。
写书字多,刹那间的动作也会表述繁长。李润琨这时也反应过来,知其方才乃想试探自己的武功,立即卸去内力,双手顺势递上玄铁剑,恭敬地低头说道:“幸会怡亲王!润琨此剑乃上古遗物,请王爷过目。”
爱新觉罗·胤祥心中暗道:好机灵的小子! 哈哈一笑接过宝剑。朱老夫人、朱鹏飞、吕燕及允亲王身后的侍卫都已看出门道,本想上前出手,但眼前情形变化太快,且都是久经江湖的高手,也立刻驻足收手静气旁观。
怡亲王捧剑在手,仔细观赏了一番,双手把剑递还润琨,笑着说道:“剑好!李少侠内力更高!!呵呵呵……。”
润琨双手接过玄铁宝剑,脸上稍带尴尬之色,腼腆地回答:“润琨年少,唐突之处还望王爷海涵……。”
“哈哈哈哈……少侠不必在意也!”胤祥豪爽的大笑着说,“我老十三去岁奉旨前往西昌,在朱老将军府中盘桓了两日,闻知少侠及贤师兄弟斩匪除妖之功,拯救双剑仙姝之义,令胤祥佩服之至。今皇兄知少侠已至京城,特下旨,命胤祥亲来寻访,请少侠等明日进宫。呵呵呵呵……。”
“润琨何德何能?竟惊扰皇上,并劳烦王爷大驾亲来宣旨,令润琨等无名小辈惶恐之至。”李润琨对怡亲王拱手做揖而言。
“嘻嘻,已至正午时刻,十三爷及诸位快快入席吧,桌上菜肴都另外换成热的了也!”吕燕笑盈盈的上前道了个万福,说道。
“哈哈哈好好好!请!”胤祥与众人跟随吕燕步入客堂。
这下怡亲王自然坐于上首李卫与朱鹏飞之间,吕燕早已吩咐下人在一旁又设下一席,朱老夫人、双剑仙姝与陈红她们同桌。吕燕及润琨、舒允、龙飞按原来顺序落座。吕燕又让丫鬟叫酒楼在园中树下摆了一桌饭菜,请随来的侍卫们用餐。
胤祥透过镂空的窗棂,望着院中的老杨树叹道:“在历朝历代的皇宫大院里,为了防范刺客于大树上隐身,是不允许栽培大型之树的。在这儿能对着如此高大茂盛的绿树饮酒,真是一大快事也!”
“怡王爷是长居皇宫,看贯了高贵圣景,方觉得敝院寒景新鲜也。"吕燕捧杯起身说到:“今日佳宾满座,令蓬荜生辉,吕燕幸甚!请王爷、将军、李大人及在座各位满饮此杯,请!"
两桌酒席上的人闻言,都举杯谢而饮之。
席间朱老将军和胤祥问及润琨等人这两年的游历、见闻,李润琨均瞎编乱诌、一一作答。李卫本是江湖出身,对这群少年侠客的海外经历很感兴趣,听得眉飞色舞,时不时插嘴侃上两句。
酒过三巡,李卫执杯而起,对坐于身旁的胤祥敬道: “十三爷大前年助皇上除去贼臣年羹尧,使我朝根基得以稳固,才引来而今天下太平,令臣民万分敬佩。李卫在此借酒献佛,敬王爷一杯!"
怡亲王瞟了一眼李卫,呵呵一笑,作势要执杯起身。李卫赶紧伸臂挡住,笑道:“十三爷别起身,李卫诚心敬您,呵呵呵……干!”
胤祥也不推辞,微微一笑,干了杯中酒。
这当儿,李润琨心中暗想,年羹尧辅佐康熙帝时,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为雍正皇帝一样屡立战功,得宠皇恩,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
可是年羹尧平时常常恃功僭越,且性直嗜酒,酒后狂言,传直雍正耳中。雍正担心他与胤禩、胤禟等皇子结党谋权。雍正帝便在怡亲王及李卫等的策划下,定下年羹尧数十罪名,赐其自尽。当然,言其自尽乃正史记载,具体如何亡命,大概只有眼前的胤祥与李卫最清楚了。
但是李卫是一个胸无墨汁者,却能屡办大案,平步青云。且性格骄纵,时有僭越之举。可是雍正却宠信庇护,加官进爵委以重任,可见李卫在雍正帝心中的分量。
由雍正所立的皇太子弘历(乾隆) ,却对年羹尧怀有同情之意,弘历认为年羹尧是稀有的将帅之才,父王该将其留下,以应对来自西北的敌国侵犯。(此事详情《永宪录续编》中有记载)
“琨哥哥。”润琨正在思考之时,朱雨萌与雨桐从邻桌捧杯走到他身后侧,面如桃花的雨萌娇羞的说道:“自从两年前琨哥哥与姐姐们离开西昌,桐儿和萌儿时时盼着能再见到哥哥姐姐们。今日终于与恩人相见,我俩敬琨哥哥一杯,请!”
雨萌说罢,姐妹俩深情地凝视着竖立的琨哥。润琨手执酒杯,望着眼前显得成熟了不少的双剑仙姝,双手捧杯拱手,含笑道:“我等自从离开朱府,心中一样挂念着二位女侠,今日能再次相会,也十分开心,润琨敬二位!干!”他说罢,三人举杯共饮后归座。
大家热闹互敬一阵之后,李润琨又起身离座,向坐于邻桌上首的朱老夫人敬酒,感谢她的传功之情。
“李少侠!明日随我进宫面圣,皇上可能会委任于少侠,还望别辜负圣意为好。”怡亲王抿了口酒,对润琨言道。
李润琨闻言心中暗忖,原来胤祥是来当说客的,雍正虽然前两年方除去年羹尧及其党羽,但几位皇室兄弟仍然对其心中不满,时时瞻窥着皇位。再加西北外域之敌骚扰,国内匪事不断,贪官污吏猖獗,百事待兴,正是用人之际。看来雍正听说我等施展奇技斩怪除匪,便有心重用,以辅佐朝廷。
管他的,机会难得,先进宫听听雍正给个啥位儿,顺便观赏一下大清时期的紫禁城再说,反正过一阵寻机穿梭时空离去了事,哈哈哈……。想到这儿,他起身拱手,故显忠诚地说到:“润琨等谨遵圣谕,感恩皇上与王爷的看重,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好!呵呵……。”胤祥本以为润琨等人武功高强,浪迹江湖,性格孤高不愿为朝廷效力,哪怕慑于谕旨皇威,也不会尽心效忠。却没想到他答应的如此爽快,不禁大喜而言:“自古英雄出少年!少侠和诸位一同为我大清国出力,皇上一定会感到欣慰也!凭少侠之能,前途不可限量矣,呵呵呵……。”
“十三爷辅佐皇上,除去谋反叛逆,出谋划策,为我大清国之安定统一出生入死,深得皇上嘉奖,为我等敬佩之楷模也。”李卫笑容满面的把酒而起,对怡亲王说到:“李卫明日早朝之后,便返还浙江,皇上让下官仍任浙江巡抚外,兼任两浙盐政使。呵呵,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方能与十三爷再同饮杜康了也?趁今日,李卫敬您一杯,明日也好借您祥瑞启程也。”
胤祥手抚桌面杯口,似玩笑又似认真地斜望着李卫说:“我老十三阅人无数,但如你李卫李大人样儿的,却举世罕见。呵呵……,实可谓众人均醉你独醒呵!皇上明察秋毫,无论是谁,有功必奖之。皇上叫明日你和朱老将军早朝后,与李少侠同至乾清宫赴宴。总之,你老弟好自为之,哈哈哈哈……。”
怡亲王胤祥言毕,也不起身,稍举酒杯。李卫不愧是个滑头,躬身嘻笑着双手捧杯,杯口轻碰胤祥手中酒杯杯脚,口中连连称是。怡亲王像是很欣赏他的机灵一般,含笑颔首,与其同时干杯。
桌面众人均抚掌叫好,而润琨此时却注视着胤祥的脸庞,心中暗自叹息:在史料中记载,爱新觉罗·胤祥于雍正八年……嗯,是1730年6月18日因病去逝。而现在是雍正六年,也就是说再过两载,眼前这位亲王便会仙逝。先前没有仔细端详他的面容,此时一看,他的气色晦暗,病已至深,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