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500000169

第三章 父子(一)

第三章 父子(一)

郑王殿下……

冯吉……出使辽军大营……同生共死……

刹那间,大段大段的往事宛若潮水,一并冲入了宁子明的脑海。

他想起眼前这个猥亵的通译是谁了,秘书省校书郎冯吉,冯唯一。燕国公、中书令兼同平章政事冯道的次子,当年陪同石延熙、石延宝两兄弟去契丹军营负荆请罪的众多文臣之一。

杜重威临阵投敌后,力主放弃抵抗向契丹投降的大臣,便以其父冯道为首。为了取信于契丹人,他还特地建议晋国,将仅有的两位皇子一并派了出去。临行前,石重贵心中难舍父子之情,分别将兄弟俩由齐州刺史、郑州刺史,加爵为齐王和郑王!

随后,便是冯道因为先前曾经出使过一次契丹,与辽国文武相交甚厚,父子二人皆成了座上宾。而石延宝和他的哥哥石延煦,却成了阶下囚。直到大晋灭国,兄弟二人在被押着北行的途中惨遭毒手!

很多画面已经在宁子明脑海里不止一次出现过,却从来没像今天这般清晰。很多画面则是第一次出现,恰恰填补了记忆中原来的大段空白。“我是石延宝,我真的是二皇子石延宝!”他身体摇摇晃晃,奋力将铁鞭戳进沙滩中,他才勉强支撑着自己不会软倒。

失去的记忆已经回来了一大半儿,他的皇子身份似乎已经证据确凿。然而,另外一小半儿还没找到的记忆,却始终让他感觉,自己刚刚回想起来的画面并不真实。石延煦和石延宝两兄弟的命运虽然悲惨,却始终属于外人,自己不过是个看客,恰巧从旁边经过,目睹了整个过程而已。

两种完全不同的结论,在他脑海里恶战。一方已经彻底占据了上风,而另外一方,却如同个顽固的死士般,坚决不肯投降。

“我就是石延宝,那些画面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冯吉的出现,也再度证明了这个事实!”

“不是,我不是石延宝。那些都是他们说得次数太多,给我留下了太深刻的记忆而已。我应该是另外一个人,大晋的国恨与我无关,石氏兄弟的家仇,也与我半点儿干系都没有!”

“我是……”

“我不是……”

“我已经想起来了……”

“那段空缺,那段空缺是什么?为什么所有记忆都是从出使契丹军营前后,为什么幼年时的生活,还有皇宫里的日子,包括父亲和兄长的面容,我依旧毫无印象?”

……

“三弟,三弟?你这是怎么了,你别吓唬我!”赵匡胤的声音忽然从耳畔传来,隐隐带着几分焦灼。

宁子明的眼神迅速由溃散开始凝聚,愕然抬起头,结结巴巴地回应,“没,没事儿。我,我不是跟你和大哥两个说过么,我后脑勺曾经被人打了个洞,从昏迷中醒来之后,就忘记了许多事情!”

“噢!”赵匡胤点点头,做恍然大悟状。在三人第一次并肩战斗过后,宁子明的确主动跟自己说过,他不叫郑子明,而是宁子明,还有可能是石延宝。只不过记忆丢失了大半儿,自己也不敢确定!所以才迫切需要辽东一行,找回自己的真实身份。

“是,是术律太后派人干的!”唯恐二皇子殿下不肯放过自己,冯吉又抢着汇报,“家父,家父和在下原本已经说动了皇,说动了辽酋,善待你们父子和被俘的文武百官,以期,以期能让中原百姓感恩怀德。谁料,谁料术律那老妪婆却认为不能让中原人再有念想,背着皇,背着辽酋对你们两兄弟痛下杀手!”

“你们父子的面子倒是值钱?”赵匡胤听得心中犯堵,抬腿挣脱了冯吉了拉扯,策马返回山坡,“老三,你自己看着办。。我先去看看京娘她怎么样了?刚才只有郭怒留下来照顾她,我得赶紧过去看看!”

“二哥您请便!”宁子明知道赵匡胤是给自己创造单独处理冯吉的机会,拱了拱手,低声道。

“赵大哥,赵大哥,你别走,别走啊!我,我还,我还有要紧事情跟你说呢!我……”冯吉本能地感觉到了一丝风险,挥舞着胳膊快步追向赵匡胤。还没等他靠近战马屁股,赵匡胤已经干脆利落地抖了下缰绳,策动坐骑,疾驰而去。

“我,我……,郑王殿下饶命!微臣刚才真的不是故意的!”冯吉接连抓了两下,却连马尾巴毛都没揪到一根儿。愣了愣,果断掉头逃窜。

”站住,你这不知廉耻的狗贼!”宁子明原本还有些迷糊,听到他的求饶声,立刻恍然大悟。从地上拔出钢鞭,紧追不舍。

“饶命!微臣刚才以为你们是强盗,黑吃黑!隔着那么远,微臣看不清楚,只能先帮熟悉的人!饶命啊,殿下。微臣怀里有令尊的诏书。微臣为了将诏书带回中原,才不得不卧薪尝胆,与契丹人虚与委蛇!是大晋皇上的给中原军民的诏书!真的是大晋皇上的诏书!”

冯吉一边逃窜躲闪,一边大声求告。身子虽然单弱,保命的本事却堪称一流。每每都在即将被钢鞭击中的刹那变换方向,每每都在即将被打得筋断骨折之前,说出关键的字眼,扰乱追杀者的心神。

“站住,你说的是什么诏书?诏书在哪?你什么时候见过我的父亲?”宁子明连续两三次未能打中目标,心中杀意已经被泄掉了许多。猛然听见冯吉说有诏书在身,踉跄着收住脚步,手举钢鞭厉声追问。

“在,就在微臣怀里。微臣是忠臣,忠臣,苏武一样的忠臣!”冯吉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弯着腰,用手在他自己怀里反复摸索。半晌之后,终于从衣服里的隐藏口袋中,掏出一个软鹿皮做的书囊。双手捧过头顶,小心翼翼地朝宁子明走了回来。

“你如果敢骗我,我定然将你挫骨扬灰!”宁子明恶狠狠地威胁了一句,心中终究无法放下自己可能的父亲,劈手抢过书囊,解开上面的皮索,从里边取出一块写满了字迹的白绸,迅速阅读。

“亡国之君石重贵,遥寄汉帝阙下。吾被囚塞外,忽闻兄举义兵,长驱入汴,斩契丹名将,复华夏城池,心中大慰。特焚香祭天,以为君贺。然吾虽德薄失社稷,子侄亦尽亡于北狩之途。于契丹胡虏,却仍可为傀儡木梗。此固非吾所愿,唯恐届时身不由己,遂拟此书,以做传位之凭………”

开头聊聊几语,便说清楚了他心中的想法。知道刘知远已经打败了契丹人,夺下了汴梁,感觉非常欣慰,并且特地向对方表示祝贺。

随即,又迅速将话头转向正题。自己是亡国之君,继承人也都死于非命。但契丹人却依旧会拿自己当作招牌和幌子,随时向南发起进攻。所以,干脆就拿这封信作为传位诏书,将中原的皇位,主动传给汉王刘知远。以免届时被契丹人逼到头上来,自己鼓不起勇气拒绝。

至于刘知远的感受,信中也主动表明,“兄为盖世英杰,当不需此。”但是,有这样一份诏书在,就等于彻底断绝了了契丹人的念想。而刘知远只要找机会将诏书公布于众,中原各地那些趁机响应契丹的卑鄙之徒,也必将彻底失去借口。

接下来,便开始总结与契丹作战失败的教训。用人不当,赏罚不明,国力不济,行事仓促等。最后,则念念不忘告诫刘知远,要先学唐太宗那样忍辱负重,拿出足够的时间来积蓄国力。然后等待机会,一举杀入草原,将契丹人犁庭扫穴,将燕云十六州重新纳入汉家版图。

从始至终,没有一句祈求刘知远将自己赎回之语,也没对中原皇位,再做任何念想。

“他,他倒真如传说中一样!”死死握着帛书,宁子明心中喟然长叹。

因为记忆依旧残缺不全的缘故,他根本想不起来自家名义上的父亲石重贵,到底长得什么模样。当然,心里头也不可能有太浓的父子亲情。然而,从曾经听闻过的故事,和自己刚刚看到的书信中,他却无法不推断出,这位亡国之君,是个十足十的硬骨头!

“皇上,皇上当时以为殿下已经,已经,已经不幸遇难。所以,所以,所以才顺水推舟,将皇位传给了刘知远!”见“郑王殿下”握在帛书上的手指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青白色,通译冯吉悄悄倒退了两步,先做好了随时逃开的准备,然后小心翼翼地解释。

谁料,“郑王殿下”却对皇位毫无兴趣。将是用眼睛在他身上快速扫了一下他,随即犹豫着问道:“他,他现在还好吗?你,你是什么时候见到的他?契丹人,契丹人有没有太苛待他?”

“那倒是没有!”冯吉摇摇头,斟酌着回应,“殿下只管安心,契丹人还打算在下次进攻中原时,拿他,拿皇上当幌子呢!所以不会太苛待与皇上。他们给了皇上一个村子做封地,方圆大概有五十里上下。昔日的随行太监,也都留给了皇,皇上。微臣,微臣大概是五个月前,也被软禁在那个村子里头。但,但后来契丹,契丹土酋听了韩延徽的话,觉得将臣等光关着消耗粮食太可惜,就干脆把臣等分到了各部落里头,充任通译和教书先生!”

宁子明闻听,心中立刻舒服了许多。皱了皱眉头,又试探着问道:“那,那个村子是在辽阳附近么?叫什么村?守备情况如何?你可知道去那里的路径?”

“不是辽阳,是大定府,就是原来的营州附近。那个村子被辽人叫做晋王寨,周围……”冯吉想都没想,顺口回应。话说道一半儿,忽然大惊失色,跳起来,惨白着脸劝阻:“殿下是要去救皇上么?殿下,您可千万不能莽撞啊!那地方深入辽东五百余里,临近全是契丹人的部落。您如果去了,肯定一辈子都再也出不来!”(注)

注1:晋王村,现在叫晋王城,2013 ,考古学家在该地挖掘出了石重贵及其家人的墓葬。

同类推荐
  • 定远候班超

    定远候班超

    三十六骑,纵横西域,驱逐匈奴,万里封侯!————————————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汉帝国秋季大熟。从阴历七月十二日处暑前后开始,全国各郡国都进入秋收。处暑这天晌午前时分,班府二公子班超如往日一样,头戴大草笠,身穿短襦穷裤,脚蹬麻鞋,腰悬长剑,顶着烈日策马出了雒阳城夏门,顺着官道奔赴位于邙山北麓的北军大营……
  • 十三岁娃

    十三岁娃

    我抓不住人世间最美好事情的样子,我为双目神明失去了希望的火把,可这叫做世人的危险信号!
  • 清王朝的覆灭

    清王朝的覆灭

    一个甲午战争后的小草民,遭冤枉,下死牢,意外被救,不意间获得了父亲留下来的一本兵书,入帮会,灭清兵,三合会的白扇,乞丐国的国王,魔天神教的副教主,参加了十次武装起义,显神威,处处彰显用兵有道,步步上扬,弘扬一个平民的人道,爱情、亲情,手心手背无奈何。一幅南方风情的长轴画卷,一部热血书写的革命史诗,一生的爱情追求乱世情怀,革命派与保皇派到底是敌是友,派系斗争,江湖矛盾,尔虞我诈,谁主沉浮,香山三宝,最后宝落谁处,一个战士克勤克俭,坚守终生的信仰……
  • 早春游望

    早春游望

    杜审言,审慎而言,言则必简。人生忽然,我的生命,我的才华,我的抱负,人生价值啊,如何才不落空?该乐天安命吗……不,绝不,我定会以我的本事换取更好的一辈子!
  • 吕布之戟指中原

    吕布之戟指中原

    简 介乱世三国时期:倘若吕布自白门楼没有殒命,曹操是否坐卧不安呢......倘若智者凤雏自来相助,天下将会生出何种变数......太史慈临终时那一声“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为每一位三国英雄的人生立下了注脚。乱世风云变幻,无人可以预测,天将变,地趋裂,于风口浪尖处挺出:一柄如蛟龙出海杀人无数的上古神器方天画戟。一骑疾如雷电渡水如平地的赤兔神驹。一位头顶束发紫金冠,身披西川锦绣百花战袍,擐兽面吞头唐猊铠甲,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宝带,腰挎呲铁宝刀,弓箭随身,如天神下凡的三国第一战神---吕布。
热门推荐
  • 农户秦家有个妖

    农户秦家有个妖

    山林间出现一奇怪景象,一朵娇弱的小白花竟然引来了12道天雷。只是想修个人型,别说12道,就是两道我也受不住呀。在第二道天雷劈下的同时,小白终于不省人事,只是她不知道的,受主昏厥天雷并未停止,12道天雷一道不落的全部劈下,直到小白花灰飞烟灭,知道周围土地寸草不生,焦黑遍地。周围植物动物看的瑟瑟发抖,这也太惨了吧。于此同时,遥远的小山村,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
  • 渡生九洲

    渡生九洲

    【No matter how long time goes by, I will find you】在这个设定混乱的世界上,人族终于站在世界的顶点,人类的魔法和炼金术突破了世界的限制,最终杀死了神明,爱惜众生的神明从不会想到人的欲望是多么庞大,在最后一刻她解除了世界的限制"这庞大的力量,应给予众生″百年之后世界动荡,这次又会引起怎样的故事呢?
  • 伪装女的浪漫纯爱

    伪装女的浪漫纯爱

    小时候,他们是死对头,见面就掐。长大后,他对她不知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反正是爱了。他帮她KO走她的“好姐姐”她的善良,温柔,美丽,不知不觉中身后跟了许多桃花。并且一朵比一朵开得盛——但是最后不管怎样,很庆幸,他们在彼此最好的年华,遇到最好的对方。
  • 与珈百璃梦幻联动的日常

    与珈百璃梦幻联动的日常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唯有平淡的日常,加了一些《珈百璃的堕落》中的元素。切断天使珈百璃的网线,实力碾压天使珈艾露(珈百璃的姐姐),惩罚天使白羽·菈菲尔这个抖s,将恶魔萨塔妮亚培养为地狱接班人,陪恶魔薇奈特下厨做饭,爽!中西方的梦幻联动万岁!!
  • 佛系少女婚恋记

    佛系少女婚恋记

    她说,我是你的藏獒,你是我的主人;如果主人出事了,它不会有第二个主人;他说,我也是你的藏獒,你是我此生唯一的主人。两个性格迥异的人走到一起,却发现两人越来越有夫妻相,越来越有默契。…………文已肥,欢迎品鉴。
  • 答应攻略

    答应攻略

    赵丽婉穿越到古代世界,迷迷糊糊的成为皇上的嫔妃,因为赵丽婉获得皇上宠爱,皇后以及其他嫔妃针对赵丽婉,皇后几次三番陷害赵丽婉,后宫心机人人都有,不知道谁输谁赢?
  • 玫瑰之海

    玫瑰之海

    凡人的身躯,又岂能承载神的天赋?命运给予荒以创世主般强大的天赋,可是这种天赋却令他活不到三十岁。没有逆天改命的机会,无法拯救的自己。是就此沉沦,还是坦然面对这糟糕的人生?荒笑了,他不喜欢悲伤,所以就算这人生再短暂,再糟糕,他也能活成爽文。玫瑰花期短暂,腐烂的时候比路边的野草还难闻。可它绽放的时候却足以让每个人都为之震撼。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且看荒是怎么灿烂的绽放吧!
  • 嫡女重生后终于开窍了

    嫡女重生后终于开窍了

    我在以武为尊的乌月国里,位居高位的第一武臣却并不想别人羡慕的那样,因为他捧在手心的女儿病症越来越严重了。之前赵潇还只是乔装打扮地去些奇怪的地方,或是穿破破烂烂地上街乞讨。现在却是穿着仆役的衣服出入京城大人们的府邸!当赵将军再一次被人告知,麻烦将军去认领府里小姐时,赵将军成功在沉默中死亡了。--------------------------------------“大人,府里混进了外人,需要处理吗?”那位身着月白袍的大人只抬了下眼。“不用。”“大人,属下多嘴问一句,是那位赵家嫡女吗?”只见大片阳光照进来,苍白的脸上满是和煦的笑意。“嗯。”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我竟是救世主

    我竟是救世主

    浮生穿越到童话,帮助乌龟一组夺得冠军。殊不知,灾难也因他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