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涟漪带着董丑来到公孙先面前,二人同时施礼一拜。公孙先急忙搀扶起二人说道:“董丑,你记住,若是负了涟漪,绝不饶你。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抓回来。”
董丑讪讪的点头,一脸正色说道:“请兄长放心,我绝不会辜负涟漪的。”
涟漪听罢,小脸一红,娇嗔说道:“登徒子,真真是无礼至极。现在就开始改口了?”说是这么说,但她心里却是万分的幸福。
公孙先大笑之后,说道:“哈哈,董飞熊呀董飞熊,你好厚的面皮,不过我喜欢。别再呱噪了,尔等速速上路把,切记我所说的话,莫要走漏了风声。”
涟漪董丑二人再次躬身施礼,旋即上马。董丑抱着涟漪,再一次与公孙先拱手。公孙先满脸的喜气,亦是拱手而笑。
“兄长保重,后会有期。”董丑说道。
涟漪也说道:“公子保重,蝉儿姐姐保重。”
公孙先朝他翻了翻红眼,而后说道:“保重,快快上路吧。”貂蝉一脸的不舍,朝二人拱手。
就这样,公孙先貂蝉目送赤兔马载着二人而走,也转身出了密林中的营帐。自不用担心他们二人路上的食宿,有阁主令牌,各个州府郡都有琼楼玉宇,二人也不会太辛苦劳顿。
密林之外,自有赵云、孙策等人值守,见公孙先出来,急忙行礼。
公孙先扬声说道:“董丑落入陷马坑中当场毙命,尔等将其乱刃分尸而死。尔等可听清了?”说完,双目眯缝着,似闭非睁。谁都知道,邪公子若是如此的表情,那是杀意已决了。所以,众人都是若有所思,心中明白的紧。
但听众人齐声道:“喏。”
就这样,公孙先带着人马返回大营,自有龙骧卫率先快马加鞭返回本阵告知陈王刘宠以及各家诸侯。
一时间,飞熊董丑阵亡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河东。安邑城里,董卓闻言,急火攻心,背过了气去,被医者救醒之后,嚎啕大哭,痛失爱子任谁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的悲伤,即使董卓再残暴不仁,也如是。毕竟董丑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缓了良久才缓过劲儿的董卓,目光呆滞,面如死灰,沉默不语。李儒等人都是焦急不安,怎地主公反醒过来之后,变成了如此模样。终于,董卓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城外战况如何?”
“主公,诸侯联军将安邑城四门围堵,也不攻城。想必是要活活拖死我等呀。还望主公示下,该如何应对?”李儒一脸忧虑的说道。
“示下?示你娘的下!你是军师,你来问我作甚?”董卓闻言,恼羞成怒,怒骂李儒。
李儒看见董卓发怒,心中反倒徒增一丝安宁,这证明了董卓还没有患上失心疯。
董卓又道:“突围,倾尽城中所有的兵力,突围。”
李儒听罢,插手应命,转身走了出去。
这没有了董丑,董卓自然失去了精神支柱,如今心如死灰。他现在也不想逃回西凉了,不由得便想要焚烧安邑,自己也在火中自尽算了。逃走又如何?汉庭依然会穷追不舍。更何况,能逃到何处去?
想到此处,董卓下定决心,要火烧安邑。
樊稠、李肃分别带着剩下的几万西凉兵杀出了安邑城,困兽犹斗,作最后的一搏。然而,这分明就是以卵击石,光是樊稠一部人马,就有五六镇的诸侯人马围剿,这樊稠庸碌无能,怎可能杀出重围,而且他运气太差,刚好碰上了立功心切的刘辩所部,被刘辩枪挑马下,砍了头颅。而李肃更是出城便被流矢射中,落马身死。他所部兵马,纷纷缴械投降。
这一场厮杀,从清晨一直旁晚,安邑城附近的积雪,被血水染红,血腥之气在空气中飘散开来,诸侯们很多招募的新兵,看着这尸山血海,肝胆俱裂,恶心非常,纷纷呕吐不止。
公孙先看着这渗人的场景,不由得想起了十岁那一年,自己与孟兕在辽西平原上追杀乌桓人的情景,当年自己出入沙场,见此情景亦是呕吐。心中感慨:这就是乱世呀!此战之后,我也卸下职务,好生休养一番。
当天夜里,董卓收到了突围失败的消息之后,更加坚定了葬身火海的决心。旋即吩咐李儒率领飞熊禁卫再次燃起了熊熊大火,一时间安邑城火光冲天,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显眼。
城中的百姓们早已经奋起反抗起来,挣扎着打开了安邑城门,纷纷逃窜出城。诸侯联军也趁势攻进了安邑,城中飞熊卫与联军交锋,也都死的死,降的降。而李儒见势不妙,想要苟且逃生,遂找到一具百姓尸体,换上尸体身上的衣物,混在百姓之中逃出了安邑。
无巧不成书,李儒混在人群之中苟且着,恰巧碰上联军诸侯之中,孔融开设粥棚,周济逃难的百姓。他腹中饥饿,实在忍不住了,也就顾不上那么多,旋即前去舍粥。刚吃下这碗粥,擦了擦嘴,一抬头就见一员大将正看着自己。
“你是何人?”这员将领问道。
别看李儒心思缜密,狡猾异常,可现如今被这么一问,却惊慌失措,沉默不语,以为暴漏了行踪。
这员大将正是太史慈,由于看到李儒行为举止不像百姓,就上去例行询问,结果可想而知。
见李儒一时语塞,太史慈即刻将他擒下,上报孔融。
越是巧合,就越巧合。此时,孔融正和卫觊在营中高谈阔论。但见太史慈押着李儒而来,卫觊一眼就认出了李儒,即刻怒火中烧,破口大骂。而后如此这般的告诉孔融事情的经过,孔融听罢原因,便让太史慈押着李儒跟卫觊回了公孙先营中。
而董卓也燃起自己的宅邸,他坐在自己的正位之上,疯狂的大笑起来。伴随着熊熊烈焰,房倒屋塌,那近似癫狂的笑声也被淹没了。
董卓一生残暴,满怀私欲和野心。
历史上他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东汉日趋衰败、最终倾覆,虽然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所致,但是,董卓无疑加速和促进了东汉政权的灭亡。
而如今的董卓却不像历史那样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但残暴的手段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落得个烈火焚身而亡,倒也是应了那句:天理昭彰,报应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