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人知道下人们就守在门外,侧耳听听,半声也无,连时常呱噪不休的夜虫也识趣地歇了叫声。汪大人甚感满意,“静夜好读书”,头脑中突然跳出一句满诗意的话来。汪大人对这句话很是欣赏,提起狼毫,饱蘸浓墨,在竹简上记下来。这是汪大人又一个好习惯,每当心有灵感,想到一个好词,一段好句,或一个好主意,总是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哇!”汪司徒时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静,夜,好,读,书……“书”字那一点,是这句话的收笔,汪大人的满心惬意都凝聚在这一点上,蓄势满满,犹如张开的弓弦,只等点出那一笔黑迹时,便渲泄而出。
“什么人!”汪大人被静夜中突如其来的一声断喝吓了一跳,那一笔便点得重了,墨水四溅,好大一片乌渍。汪大人甚是恼怒,张口便欲喝斥。
正此时,门无风自开,一位一袭黑色夜行衣,皂巾蒙面的不速之客闯了进来,快步走至书案前,在汪大人对面静静地坐下来,形同鬼魅。不言,亦不动,只一双精光煜煜的眸子盯在汪品浩的脸上。来人动作似徐实疾,直到坐定后几个呼吸过去了,两名护卫这才赶上来,一人护在汪司徒身前,一人将刀架在了不速之客的脖子上。
事发突然,汪大人几乎瘫倒在太师椅上,冷汗瞬间从额头滴落,颤着声音问:“来者何人?”
也不见来人如何动作,只听“咣啷,扑通”几声,两名护卫连人带刀摔倒在地。那人冷笑一声,轻声道:“我若有心要你家大人的命,十个这样的都已经杀了,你们来得及救吗?”又转向汪品浩,“汪大人,在下有几句精玉良言相告,请摒退下人。”
汪品浩不愧是大场面上的人,瞬间便镇定下来,想想也是,若来人欲取自己的性命,十个自己也没了,况且此时情形,不照来人的吩咐做又能如何?摆摆手,冲倒在地上的两名护卫道:“你们下去吧,再告诉其余人,不得靠近书房三丈之内。”
二名护卫内心苦笑不迭,心道:“我们若能动弹,还会赖在地上不起来吗?”正值腹诽,却见黑衣人曲指连弹,“咻咻”轻响声中,俩人顿觉身子一松,血脉重新顺畅,连忙羞愧满面站起来,低着头向汪司徒一揖,闷声不响退出书房,带上书房门,与门外的仆役一同避到了三丈以外。
神秘人这才开口:“汪大人,在下并无恶意,勿忧。”
汪大人惧意渐消,怒气又生,问道:“你是谁?来此何事?怎么进来的?”
“别问!在下是谁不劳大人操心,大人还是操心操心自己项上的这颗大好头颅吧,稍有疏忽,恐将不保啊!”
“未知阁下与老夫有何怨仇,如此危言耸听,究竟是什么意思?”
“汪大人,非是在下危言耸听。我来问你,汪大人在城西以朝廷征用之名,强行圈占千亩良田,致使上千百姓流离失所,露宿街头。可有此事?”
汪品浩听得心惊肉跳,身子欠了欠,欲作狡辩之辞。神秘人举手示意汪大人别说话,端起汪司徒面前的茶怀抿了一口,接着道:“郎中令何书何大人遭人告发,指何书用蛊术加害汪皇后。皇上震怒,派人在何府中搜出了写有皇后名讳,头上刺针的纸人,何书因此满门获罪,尽遭屠戮。而那纸人,其实是汪大人指使何府丫鬟紫红带进府的。可有此事?”
“三年前,京师库府突遭大火焚毁。而其实是汪大人为了消灭贪腐罪证,派人故意纵的火。可有此事?”
“汪大人这么多年来,广结朋党,在朝堂之中扶持安插亲信,朝堂之上,你汪氏人马已愈三分之一。可有此事?”
“哦,还有,据在下所知,汪大人府上马厩之下,有一处地窖,其中所藏财宝,富可敌国。可有此事?”
黑衣人好整以暇地往椅背上一靠,斜眼瞧着汪品浩:“汪大人,还需要在下继续说下去吗?”
汪司徒亡魂皆冒,浑身透湿,身子不受控制地微微打着摆子,却仍色厉内荏:“栽脏!陷害!诽谤!一派胡言!”
“汪大人,在下说过了,在下并无恶意。在下也并没有要拿这些对付汪大人的意思。”
“那阁下意欲何为?要钱?还是要官?不妨把话挑明了。”
“汪大人误会了,在下此来,纯粹是为了汪大人的前程和身家性命着想。汪大人,刚才在下所说的那些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隔墙有耳,在下却很难保证这些事不会传到旁人耳中。汪大人这一生,坏事做下不少,那些恨不能生吞活剥了你的仇家肯定也不少。汪大人的这些仇家,若获悉了这些罪证,然后一件件摊在皇上面前,那在下相信,即便是汪皇后出面,恐怕也保不下大人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汪大人也看出来了,来人必定另有所图,而且所图甚大。
汪大人定了定神,吩咐道:“来人,上茶,上好茶。”等了片刻,书房外无人允诺,这才想起那些仆役护卫都被自己远远地赶到了三丈以外,又高声呼喝了一遍,这才听见远远的传来一声“诺”。
片刻工夫,仆役奉上茶点。汪品浩又唤护卫头目入内,厉声吩咐道:“命所有府中护卫,把这座书房团团围着,在三丈之外警戒,任何人不得靠近这里三丈之内,否则一律格杀勿论!”
卫兵领命而去,汪品浩为来人重新续上茶水,这才正色道:“阁下必定有所教我,还请不吝赐教。”
“汪大人不愧是聪明人,既如此,在下就把话挑明了吧。在下冒昧问一句,汪大人在朝中最大的对手是谁,还请实言相告。”
汪司徒沉吟良久,才决然道:“事到如今,再藏着掖着也没意思,实不相瞒,下官最大的对手就是大司马三皇叔。”
“以皇上的宠信,皇后的照拂,汪大人的才学和人脉,难道甘愿受人挟制,就没想过扳倒这座山吗?”
“这话说说倒还可以,可真要付诸行动,难啊,难如登天!三皇叔乃是皇上最倚重之人,向来视为国之重器,且身为大司马,皇上亲叔,岂是轻易就能撼动的?弄不好,反而惹来一身骚气。”
“汪大人聪明一世,为何反而糊涂一时呢?”
“此话怎讲?”
“汪大人想啊,皇上之所以器重三皇叔,实在是因为三皇叔任职大司马以来,平叛乱、灭夷狄、扫匈奴,国内安定,四边绥靖,皇上才能安享太平。如今八方蠢动,边境不宁,何不借此大好时机,来一招釜底抽薪,把三皇叔倚仗的那些善打胜仗的将军一个个剪除。如此一来,军中必乱,战力必减,大司马必定捉襟见肘,疲于应付,进而难以为继,四面楚歌。那,当朝大司马又凭什么获得皇上的信任?时间一长,其言必轻,其势必哀。到那时,汪大人还不是只手遮天,权倾朝野?届时,即便这些罪证昭示于天下,可又哪一个人还有实力向汪大人叫板?”
神秘人一番说辞,句句切中汪品浩要害。扳倒三皇叔这块横亘于自己宦途上的大石头,是汪司徒多年的一块心病。说者有心,听者有意,双方当即一拍即合。
汪大人起身,向神秘人郑重一揖:“受教了!”
心思电转,款款坐下来,为神秘人重新续了杯热茶,接着道:“只是目前,诸事尚不可为。试想,剪除三皇叔的左膀右臂,三皇叔岂会袖手旁观?若到后来查证一切都是诬告,那就再无转圜余地了。若想成事,尚有一个条件不可或缺,那就是必须在皇上跟前有一个说得上话的人。可如今汪皇后隐隐失势,下官又不便直接出面,难啊!”
“汪大人尽管办就是了,至于大人所提到的难处,毋需多虑。汪大人只管上奏折就行,宫里自会有人从中斡旋。届时里应外合,再大的山,再难啃的石头,也要给它扳倒喽,砸烂喽!”
汪品浩闻言大喜,道:“阁下所言甚是,老夫敬领!”旋即又想道来人那一身神鬼莫测的功夫,心道,只要得此一人,便胜得府中几十名护卫,不由生出拢络之心。“老夫观先生身负绝顶武功,且谈吐不凡,非是池中之物。恕本官冒昧,你我一见如故,实在是愿与先生结交一番,不知可否除下面巾,亮出名姓?”
“汪大人,小可一介武夫,实在不敢高攀,还是免了吧。”
“呵呵,无妨无妨,人各有志,倒也不能强求。只是如果本官所料不错,先生此番深夜来访,背后一定另有其人,不知可否示下?”一事不成,汪品浩退而求其次,便想打听背后指使之人。
“嘿嘿,汪司徒乃绝顶聪明之人,自该懂得难得糊涂的道理,有些事,还是少知道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