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00000097

第九十六章:赵顼勤政

“太母娘娘勿忧,政事堂大选之后,君主和储君的权力以及继承关系都会重新划定。太母娘娘,圣母娘娘放心就是了?”赵顼若有所思的说道。

赵顼的想法,君主和储君,应该像后世德国政治体制中的总统和副总统一般。宋朝虽然不像其它朝代一般,为了皇位,兄弟相残,但是那个防范的制度实在是内耗过多,最多的就是社会财富。

还有一点,就是人生的理想和自由。赵顼不希望,生在帝王之家,就只有当皇帝这一条出路。宗室之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不应该成为大宋的寄生虫。

赵颢办作坊,想自立,这一点让赵顼很满意。

“官家放手去做吧!大宋能有今日,官家做得很好。官家去忙吧。哀家要去打马吊了。”曹太后挥手说道。

曹太后不愿意再理会赵顼的事情,赵顼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她都看在眼里,知道赵顼的手段,也知道赵顼不是那种蛮干的人。

“是。圣母娘娘、太母娘娘,上京也挺热闹的,有时间,都可以出宫看一看,有很多新奇的东西。”赵顼想到后宫的生活也不应该是坐吃等死的生活,连忙建议道。

“官家有心了。老了,哪都不想去了。”曹太后感叹地说道。

出了庆寿宫,赵顼转身前往崇政殿,一天的工作要开始了。不过,这个工作也就是敲个章什么的。赵顼好长时间没有看奏本,实在不像个当皇帝的。

“珍妃,你怎么不去打马吊?”赵顼突然发现,跟着他出来的还有被册封为珍妃的明珠王孙尚芳。

“圣上这个从隋朝带回的女子,什么都不懂。也是死脑筋,宁可用手,也不和姐妹们一起玩。”贵妃李佩玲也走了出来,大大咧咧地说道。

“你呀。才多大,就如狼似虎的?怎么也不去打马吊了?”赵顼又捏了一下李佩玲的鼻子。

“圣上不是答应了吗?我让人告诉父亲去。父亲估计会把大宋第一楼交给我管理。圣上可不要多想,大宋第一楼赚的钱,我是不会弄到内库来的。”李佩玲防范似的说道。

“去吧,去吧。谁稀罕你父亲那点钱?”赵顼好笑地挥了挥手说道。

“哼,不稀罕,当时怎么一直岳父大人地叫个不停?”李佩玲说完,转身就走了。

赵顼本来也要走,发现孙尚芳似乎有什么话要说,忙问道:“贵妃就这个性子,还是个孩子,你多理解点!”

李佩玲说孙尚芳是从隋朝来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天孙王朝与中土长期隔绝,很多东西都是保留着隋朝的传统。很不适应宋朝的生活,李佩玲话说得那么直白,让她很难堪。

武则天的影响太大了,几乎把女人半边天的影响力推到了鼎盛,凡是女人都有一个女皇帝的梦。唐宋两朝的女人们受则天大帝的影响太大了,如果不是宋朝在这方面防范得紧,再出一个甚至几个女皇帝都有可能。不过,元朝之后,女人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

“圣上,臣妾也想要个孩子。”孙尚芳红着脸说道。

“这段时间,朕不会出宫的,次数多了就会有的,不要急。”赵顼笑嘻嘻地说道。

要说爱情,也只有这个孙尚芳能给予赵顼了。孙尚芳是赵顼第一个自己选择的女人。前面四个,都是政治婚姻,年纪小不说,和来自后世的赵顼总有那种与世隔绝般的隔阂。没有什么共同的话语,赵顼都很少和其它几个老婆多说什么话了,基本上就是相敬如宾,凑合着过日子。

“圣上。”孙尚芳扑到赵顼怀里。

“朕知道,远离故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慢慢就好了。”赵顼安慰道。

过了一小会儿,孙尚芳离开赵顼的怀抱,说道:“臣妾知道,圣上去忙吧。臣妾也要去照看孩子们了。”

赵顼来到崇政殿,李向安早就带着一班小黄门在那里忙着了。

“老李,都忙什么呢?乱七八糟的?”赵顼走进崇政殿对李向安说道。

“圣上。”李向安等人停了下来,拱手说道。

“好了,朕要批阅奏疏。好长时间没有个皇帝的样子了。”赵顼一边在御桌前坐了下来,一边自嘲道。

“圣上,这是需要批阅的奏疏。这些是近期市面上流传较广的书籍。这些是朝廷最近发行的邸报。这些是商盟柜枋、国本柜枋发行的商报、国报。这些都是刊载了最近民间发生的一些大事情的坊报。”李向安介绍道。

“不会都要让朕看一遍吧?”赵顼傻眼了。

奏疏至少有上千本,大块头的书上百本,报纸十几捆。这要什么时候能看得完呀?赵顼有种很命苦的感觉。原来还有大学士,馆阁什么的给皇帝帮忙,现在那些大学士和馆阁都打发到四大学府去了,赵顼只剩下自己一人了。这也是自作自受,皇帝不好当,勤政的皇帝更不好当!

“圣上放心,政事堂认为比较重要的,已经帮圣上挑了出来。其它的圣上看也可以,不看打还给政事堂即可。”李向安连忙说道。

“朕知道了。”赵顼挥了挥手让李向安去忙他的,便开始工作了。

赵顼拿起的第一份奏疏是司马光的,上面是参与政事堂大选的,得到提名的人员名单和介绍,一共有两百多人。奏疏上长长的一串串的名字,籍贯,家世,履历,政绩,都写得很清楚,赵顼却看得两眼冒金星。

好在穿越后的赵顼有两个人的潜力,不然要看得吐血。现在,终于知道了古代的皇帝到底有多累了。

参与大选的有:王安石、司马光、韩绛、韩维、吕公著、吕惠卿、章惇、蔡京、苏轼、沈括、苏颂等等,让赵顼意外的是,看了好久没有看到王韶和熊本的名字。这让原本要昏昏欲睡的赵顼打了一个激灵,待看完了那一串名字,发现司马光一系的人占了三分之二。

而赵顼的帝党一系,赵顼只看到了三四个,而且名望很低,能不能竞选上,都是一个难题。赵顼在考虑是不是要为蔡京拉票了,或许应该去四大学府走一趟,或是在君实书城的学报上夸一夸蔡京。

思索了一会儿,赵顼也没有头绪,只能加盖了玉玺。

第二份奏疏李常的,印度远征军要和朱罗国开打了。三佛齐被爪哇人偷袭了,还被攻破了都城,三佛齐实力大衰。短期内,恐怕要远征军独自面对朱罗国的十万大军。要扩大凌牙州,李常希望能多提供兵器粮草的补给。

政事堂只是答应了提供兵器补给,粮草方面,让远征军就地军屯,以耕养战。同时,还提供了三条战略方针:一是,同意将所得土地均分给所有保甲军,海卫军可以得到交子方面的钱财补偿,许给凌牙州战时自决的特权。二是,给三佛齐供应兵器,战船,帮助三佛齐训练军队水师,以换取粮草补给远征军。三是,派出一支分军,与三佛齐合兵,先破爪哇。

赵顼知道等三佛齐缓过气来,朱罗国必败无疑,不过要等几十年。这个日子,赵顼等不起。赵顼在考虑,是不是要乘三佛齐元气大伤,要了他的命,与朱罗国、渤泥、爪哇人一起瓜分了三佛齐。

考虑归考虑,赵顼也不知道他的方案与政事堂的方略到底那个好。三佛齐的国王正在上京,赵顼却在考虑乘三佛齐虚弱而瓜分他的国家,实在是太过势利了。政事堂的大臣都是君子,三佛齐是藩属,就坚定不移地支持三佛齐。

最后,赵顼还是赞成了政事堂的处理方法,在奏疏上加盖了玉玺。爪哇人分为三个国家,其中东爪哇还在宋太宗时期来大宋朝贡过,后来被三佛齐灭了两国,实力大减,已经很久没有音信,对大宋来说,爪哇人太过陌生了。传说,爪哇多唐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相必这些,政事堂的大臣更清楚。

第三份奏疏是金州知州章楶的,其中提到了渤泥国(马来西亚)在麻逸的势力,章楶询问该如何处理与附庸渤泥国的大小部落。渤泥国正在与南部的东爪哇人交战。章楶不愧具有军事家的素质,早已经将渤泥国的情况摸透了。政事堂让章楶自决,赵顼也同意这个处理方法。没有作过多的考虑便加盖了玉玺。

第四份奏疏是薛奕的,说的是出访日本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请求核查。其中,还有一份评论日本的策论,是分析日本国情局势的。赵顼看后,很赞赏,也加盖了玉玺。

第五份奏疏是军部尚书熊本的,提出了新的治军方略,包括提高士兵的军饷待遇,加强训练,完善保甲军成军建制的程序等十二条方略。其中,有一条让赵顼犹豫不决,熊本要起用那些被赵顼裁撤回收卫国学府重造的旧将,让他们回到军中担任副将。于此同时,起用佛教、道教、明教的一些人在军中担任第二教习,让士兵除了皇权归属外,多一层精神寄托,利于对军队的控制,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政事堂毫无疑问地同意了。赵顼不知道熊本提出这些方略的背后到底和司马光、王安石有什么的交易,这个交易甚至让他放弃了政事堂大选。赵顼有了一种被大臣们孤立的感觉,他不知道各方势力到底取得了怎样的共识,达成了怎样的妥协。长期不在朝廷的结果,就是失去对各个势力的掌控。

赵顼思考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赵顼不是政治家的材料,理不顺其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他的身边又没有一个谋士来替她出谋划策。皇帝想找一个不当官的,完全替自己出谋划策,分析朝堂势力的谋士实在是太困难了。诸侯还可以弄到谋士,因为有上升空间。但是,给皇帝做谋士没有上升空间的。或者说,四大学府的议政院和政事堂所有人都是他的谋士,可是这些谋士都是替大宋谋划,不是替他赵顼谋划。

才几天时间,赵顼便将所有奏疏全部看完,有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没有反对政事堂的决定,全部加盖了玉玺。

在政事堂大选的前十天,赵顼几乎是崇政殿与福宁殿两头跑,过着上班族的生活。赵顼的办事效率和勤政的样子,让很多人惊讶万分。

同类推荐
  • 新岳

    新岳

    一颗神奇的舍利把他送到岳飞身旁,他深知命运的轨迹,深知威胁迫在眉睫。他曾是大宋帝姬芳心暗许的恋人;他和执掌大金半壁江山的完颜雍,亦敌亦友;他与吐蕃汗王并肩作战,共御强敌;他义助西夏仁宗,挽帝国分裂的狂澜于即倒;他千里赴黄龙,同拯救虏帝的兄弟们生死与共;一切只是铺垫,除夕之夜,风波亭前,当他面对南宋皇帝赵构的时候,他能够改变历史···
  • 三国之凉人崛起

    三国之凉人崛起

    汉失其鹿,谁人逐之。凉州大马,横行天下。霸西州虎视中原,凉人少年志问鼎。幽幽羌管,奏一曲豪杰勇士共谋江山。道一句:凉人悍勇,天下英雄谁人敌?——————————————————作者码字勤奋,请放心收藏养肥。感谢大家的陪伴,书友群:102341981连更天数的右边有个加入书架,大家顺手点一下,那个就是所谓的收藏。
  • 极品小皇叔

    极品小皇叔

    穿越了,不带这样的。成了什么不好,居然成了皇帝的叔叔,比谁大都不能比皇帝那老小子大啊?我怎么这么命背啊。他妈,什么,我还是太平公主她哥哥。天啊,你直接让我死了算了。这么明显的坑你都让我跳进来啊。幸亏这小子生前是傻子,发配了我了,现在天大地大,我的自由我做主。小太阳国,前世看你不顺眼没办法咩你,这一世你还不乖乖就擒。
  • 我是赵子龙

    我是赵子龙

    由于此书创作之时断断续续,有很多漏洞以及,文笔也有待提高,所以我决定进行修改,可能会在别处出现修改后的版本,但是内容大致相同,大家可以视这一版本为大纲。
  • 荣耀归于罗马

    荣耀归于罗马

    旌旗漫卷,剑盾如潮。一阵苍凉号角长鸣,隆隆的脚步声中,尘封了数千年历史的罗马军团重现世间。扬鞭策马,睥睨天下。辉煌属于希腊,荣耀归于罗马!回溯千年,让我们重新领略那同样和东方一样灿烂的时代,与那些消逝于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共舞!本文纯属虚构,切勿联想~~QQ:1098950842 有条件的筒子们可以帮偶建个群。
热门推荐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青灵簿

    青灵簿

    天地玄宗,万物归一。因果轮回,十世得终。殊不知,这世间,究竟还有多少我们不知晓的真相。
  • 跨越宫廷的爱恋

    跨越宫廷的爱恋

    王若筠,父母早亡,流落街头的她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一私塾先生所收留,获得了读书认字的机会,从而为她以后的人生大转变设下了伏笔;敬永是当今圣上的皇子,生母乃咸宁宫密妃,因出身自敌对势力的匈奴,为后宫众多嫔妃所不齿,连圣上也对这位诞育了三个皇子的妃子不屑一顾,连带着敬永兄弟,一同被父皇冷落。一个偶然的机会,敬永获得了到江南巡视旱情的重任,通过此次巡查,他邂逅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王若筠,两人一见如故,倾心相爱,暗许终身,但无奈的是,门第让他们无法有情人终成眷属。经过重重阻挠,若筠终于成为敬永的侍妾。即便如此,事态仍未平息。好在敬永步步为营,屡屡化险为夷,唯独他的母妃成了争斗的牺牲品。一系列风波平息后,二人仍坚守在一起,只是过多的争斗让若筠心力交瘁,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已升等为皇兄的敬永以忘不了若筠为由婉言谢绝了新皇为他择娶继妻的提议。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飞越起源

    飞越起源

    欧易在迷蒂儿毫无经验的教导下,慢慢成长,从欧家祖传的炼丹术开始,踏上了修炼的征程。麒麟星上,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降临
  • 冉冉回眸定余生

    冉冉回眸定余生

    那年九月她的一次回眸 让他思了三年“余生你是不是心动了?”“心动不是爱 心定才是。”“你再不表白 她可就要被抢走了?”“等冉冉长大。”
  • 大秦:开局献上长生诀!

    大秦:开局献上长生诀!

    意外穿越大秦,成为了始皇帝嬴政的第三子嬴子风,开局觉醒了旅行青蛙系统!“您的蛙崽出去旅行了~~”“您的蛙崽回归时会带回旅途中的特产和特殊纪念品,请注意查收~~”公子风前往靠近西北苦寒之地的上郡,抵御匈奴。直到十年后,奉诏返回咸阳,献上《长生诀》,恰逢荆轲刺秦,满朝文武,皆来不及救驾。在嬴政命悬一线之际,嬴子风飘然出现在他面前,一掌将荆轲击败!诸子百家:“我等甘愿臣服于子风殿下,永生永世,不敢违背!”嬴政:“吾儿子风,有仙人之资!”
  • 腹黑公子不好惹

    腹黑公子不好惹

    本书缺少简介因为作者菌不会写大概就是一个村姑迷上某位帅气贵公子的故事听说那位公子十分高冷霸道动不动就往死里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书友企鹅: 【 1198393336 】
  • 悟空外传

    悟空外传

    悟空被如来算计了,大雄宝殿上被打死的不是六耳猕猴。因悟空之死,而引发了一起惊天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