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800000546

第五百三十四章袁耀之策

“主公为今之计当和那袁耀小儿商谈一番!”荀岑站出来说话了。

“谈什么?”袁熙袁二公子继续讽刺了起来“谈怎么借道吗?”借道这个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的,因为要从河北借道攻打兖州势必要过河北的府邸啊,甚至距离邺城也不远。

这要是道一借袁耀不走了,那个乐子就大了,不管能不能把袁耀赶出河北去,这河北也要被打废了。

荀岑看了袁熙一眼,心中不住的摇头啊,这仇恨啊,果然会让人的智商变低。

“主公,这借道之事根本就不可能,这袁耀我看也不是那种愚蠢之人,若是他真的要强行借道,那么我军也就只有和淮南军开战了!”荀岑对着台面之上的袁绍抱拳说道。

明眼人也看得出来,这袁耀并不是傻子,这袁绍要是真的把道路借给了袁耀了,这袁绍的脸面也就丢得一干二净了。

“既然他袁耀不想要借道,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呵呵,主公这就要和那袁耀小儿商议了!”荀岑虽然猜测到了一些个东西但是还是不能直接说出来,因为这样一来,会伤了袁绍的脸面,可能好解决的事情也变得不好解决了。

“那就派遣一人前去袁耀大营之中和那袁耀小儿商议一番吧!”袁绍现在也不想和淮南军开战,他还想着坐收渔翁之力呢,如何能够把自己变成那鹬蚌呢。

……

冀北之外,袁耀淮南军大营之中。

这淮南军和河北军大战那可真的是如火如荼啊,比之真打还像真打,袁耀除非天黑昏暗了,不然那就是十二个时辰无间断的朝着高干的大营进攻着。

让高干都快要哭了,袁耀这是变着花样玩高干啊。

袁耀手底下一流的武将赵云武安国等人轮番上阵,时不时的杀上城墙给他打出一片真空来。

那边高干武艺不是对手只能靠着人数去填。

好不容易把这淮南军的将士打下了城墙,那边淮南军直接就把抛石机给拖出来了对着城头就是一顿乱砸啊,让高干有苦说不出啊。

这近战打不过远攻也打不过,靠人数吧,高干数了数自己手下还真的没有城下的淮南军人数多。

不过好在袁耀现在根本就不想拿下高干的大营,不然的话高干早就被干了。

因为袁耀的精锐兵马根本就没有选择攻城除了羽林卫之外,玄甲军劫骑营可都上了海船现在在前去淮南的路途之上。

“主公,主公!好消息,好消息啊!”孙乾跑进了袁耀的大营之中对着袁耀大喜的说道。

“公佑啊,什么好消息啊!”袁耀虽然心知肚明但是却还是多此一举问了出啦。

“主公,这河北袁绍终究忍不住了,派人前来商议了!”孙乾兴奋的对着袁耀说道。

“哈哈这还真的是好消息!”袁耀大笑了起来,这袁绍终究还是忍不住了“人已经到了吗?”

“到了!”

“那就速速把我们的河北使者请进来吧!”

这河北的使者步入了袁耀军的大营,袁耀一看就乐了,因为这个河北军的使者不是老熟人吗?正是之前就在袁耀军中待过一阵的郭图郭先生。

“郭图先生别来无恙啊!”袁耀笑眯眯的看着来人。

郭图倒是有点尴尬,因为这才没过多久,他就又来到了袁耀军大营了,他可是记得之前袁耀可是差一点杀了他啊。

“袁耀将军安好,安好!”

“郭图先生,你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这次又是你前来我大营之中!”这出使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因为一个不小心来得了回不去啊。

这还不是你害的,郭图那是一心的怨念啊,因为之前郭图帮助袁耀坑了一把袁尚和袁绍,而现在这好处刚得到,这袁耀又发疯了,不免的袁绍就又迁怒了郭图,所以把他给派来了。

“郭图先生不怕袁三公子再买你的人头了?”

“袁耀将军愿意做那亏本的买卖?”郭图反问了起来,上次不一样,那是河北处在劣势之中,袁绍把郭图派过去,也有让袁耀消消气的原因在里面,而这次袁耀要真的杀了郭图,那可就什么都没得谈了。

“哈哈,郭图先生真的是聪明人啊,我就喜欢和聪明人聊天!”袁耀笑了起来。

“袁耀将军此般你又想要什么?”郭图询问着袁耀。

“我什么都不想要,只想我那个叔父能够借道给我让我南下攻打曹操!”袁耀对着郭图玩味的说道。

“都到这个时候了,袁耀将军再说这些个有意思吗?”郭图反问了起来。

若是袁耀是铁了心的要找曹操麻烦,直接去徐州便是了,而他走河北走借道攻打曹操,不是对付的曹操啊,这是要对付河北啊。

“那么郭图先生你认为我想要什么?”

郭图看着袁耀“袁耀将军,你是想要我河北出兵?”

袁耀倒是不敢小瞧郭图了,也对,郭图若是没有两把刷子,这袁谭也不会让他做首席谋士也不会让袁尚恨之入骨,不惜用一万金前来买他的人头。

在郭图看来,袁耀这远道而来像是疯了一般,无非就是逼迫着河北出兵马?

现在曹操和孙权联合了起来,一个堵住了徐州一个攻打着淮南,袁耀算是被逼迫到了绝路了,想要破局,那就自然需要有人帮助了,这天下能够和曹操孙权交战资格的也就是荆州刘表和河北的袁绍了。

荆州刘表守成之犬,你让他趁火打劫可以,这种雪中送炭的事情他可不会做的。

剩下的就只有袁绍了。

看着袁耀没有反驳,郭图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不由摇头“袁耀将军,你这可是在玩火啊,为何不心平气和的求援呢?”也就是现在的袁绍的,若是放在官渡之战之前的袁绍,袁耀敢这么玩,袁绍就敢弄死袁耀,根本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也就是曹操给了袁绍两巴掌这才把袁绍打得小心谨慎了起来。

“心平气和的,我那个叔父会出兵?”袁耀冷笑的反问道。

郭图心中漠然了,袁耀说得不错,河北本来的打算就是趁火打劫,吞了袁耀的兵马为之所用再前去攻打曹操。

“郭图先生你只猜对了一半!”眼看着气氛就要尴尬了起来,袁耀开口打破了僵局。

“哦?”郭图有点好奇。

“我是想要借兵!”袁耀对着郭图说道。

“借兵?”郭图皱了皱眉头。

“对,借兵,既然我那个叔父不让我前去官渡,那么我就只能和我叔父借兵了,我要借兵十万!”袁耀对着郭图说道。

“不可能!”郭图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开玩笑,现在整个河北也不过就二十万大军,你袁耀一开口就是一半,这不是说笑吗?

“郭图先生,你先不要着急着说不可能,你听我说完!”袁耀对着郭图招了招手安抚了郭图。

“郭图先生,我那个叔父不是一直对于我拿了他的青州耿耿于怀吗?”袁耀对着郭图说道“现在我就用青州像我那叔父借兵十万!”

用青州?郭图深深的看了袁耀一眼,若是袁耀愿意把青州让出来的话,袁绍也还是愿意出兵的。

……

“袁耀小儿想要用青州借兵十万?”袁绍听到了这个消息也是讶然。

“区区一个青州就想要借兵十万,这袁耀小儿也太会做生意了!”袁熙还是处处给袁耀挑刺“让我河北大军在前线和那曹操拼死拼活,他带着手下兵马看戏吗?等打完了,再把我们河北军和曹操军一起解决了?”

郭图没有看这个袁二公子,因为他郭图是袁谭一系的人物,没有必要去讨好袁熙。

“主公,袁耀的意思是让出青州,请主公驻军青州!”郭图继续对着袁绍说道。

“让我大军驻扎青州?”袁绍的眼睛亮了起来。

“父亲现在曹操正在攻打徐州,若是我军驻扎到了青州难免会和曹操起冲突啊!”

“二公子,我军和曹贼的兵马本来就是仇敌!”那边的郭图提醒着袁熙,难不成你袁熙还指望着能够和曹操和谐共处吗?

“那也不能让袁耀把我们当做刀来使!”

“好了,好了!”袁绍挥了挥手“这袁耀当真愿意把青州让出来?”袁绍说不心动那是假的,青州怎么说也是他袁绍的地盘啊,又来被曹操给占据了,又被袁耀给巧取豪夺了,如果有机会能够拿回来袁绍是不会放弃这么一个机会的。

“千真万确”

“他会这么好?”袁绍和袁耀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袁耀能够把到嘴巴里的肉给吐出来有点不相信。

“主公,袁耀的意思是希望主公答应他三个要求!”

“说说看!”

“其一!这袁耀小儿想要主公出兵官渡,给曹操大军以压力!”只要袁绍的兵马到了官渡一代驻防,那么曹操势必要从淮南战场或者徐州战场撤兵。

“这个可以有!”袁绍点了点头,即便没有袁耀开口,袁绍也会这么做,因为这样一来可以让曹操有所忌惮。

“这第二那就是和主公你借兵十万入青州了袁耀想主公入青州的兵马打着淮南军的旗号!无需上阵杀敌,只需要战场助威便可!”

若是以青州作为代价这一条也可以。

“这第三,那就是袁耀想要和主公您借战船!”

“战船?他难道是想走水路攻打兖州不成?”

“并不是河船,而是海船!”郭图摇了摇头说道。

“他袁耀想要用这些个海船把兵马运送到淮南去?”一瞬之间那边的荀岑就明白了过来,“主公这袁耀小儿还真的是一个奇人啊!”这陆地之上被曹操给堵死了,曹操打死也不会知道还有一个海路可以去走啊!

若是袁耀的主力大军乘坐海船突然出现在了淮南之中。

荀岑已经想象到了那曹操那张黝黑的脸了。

“噗!”荀岑不由的笑出了声音来。

“友若为何而笑?”

“主公,这袁耀要我们伪装成淮南军出现在青州一代给徐州淮南军守军助威,这曹操势必会把我们当成是淮南军主力,以防御堵住我们南下之路为主,若是此时袁耀真正的淮南军主力突然出现在了淮南的土地之上,你说会发生什么呢?”

曹操本来是吃定了袁耀的,却未曾想到袁耀却是山人自有妙计啊。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袁绍也是明白了过来,他也跟着脑补了起来,曹操要是知道自己的毒计就这么的被人给破了,那个脸色一定很好看吧。

“哈哈,哈哈!”袁绍心情舒爽了起来“来人告诉我那好侄儿,此般商议的条件我都准了!”

同类推荐
  • 晋血

    晋血

    简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一起接一起的风暴连成一片,把我们国家无数的汉族人民刮向灾难的深渊。人民流离失所,死伤无数,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原本开发近千年的中原沦为白骨蔽野之地。整个北方成为了胡族活动的大舞台,彼此混战不休。东晋疲软,凭借长江天险,偏安江南;掌权者视人命如草芥,胡人霸占中原,屠杀汉人,实行种族灭绝,以汉人为牲畜,以汉人肉为食。一个平凡的灵魂来到这个战乱的年代,他力挽狂澜,拯救陷于水深火热中的汉民,驱除胡族,还我河山!
  • 唐朝三世祖

    唐朝三世祖

    贞观六年,郭善从后世的兰州城来到了兵祸的兰州城。这一年,距离玄武门之变仅六年之遥。这一年,千古仁君刚刚表现出了他的雄图大志。这一年,千古贤后仍然著作着她的女则。这一年太子只是个贪玩的少年,这一年李泰只是个懵懂无知的顽童,这一年武媚娘刚随赴任的父亲来到荆州。文成公主未嫁,四方蛮夷来朝。这是大唐最可歌的时代,也是大唐最可泣的时代。读者讨论群:435902151 欢迎加入
  • 三国之烽火铁血

    三国之烽火铁血

    [个性化征文】三国之烽火铁血三国,一段华夏民族的血泪史,一个罪恶者的天堂。军阀混战、九州烽火、民不聊生、易子相食。曹孟德青梅煮酒,问天下谁是英雄?“英雄者,非乱天下者也。”二十一世纪一穷宅男曰。穷宅男精研《三国志》,熟读《三国演义》,翻遍了上百部魂穿三国的小说,勿自感叹:“彼三国,皆非吾三国。”穷宅男决定,自己也要穿越一回。今天,幸运女神来到他面前告诉他:“你可以穿越了。”来吧,有三国梦的哥们们,一起开启咱们的三国之旅。名士谋臣,招揽。良帅猛将,收归己用。美妇名媛,纳入后宫。
  • 三国之无敌熊孩子

    三国之无敌熊孩子

    一不小心,穿越成了阿斗刘禅,激活了史上最恶心系统,从此烂泥扶不上墙的阿斗不用人扶,发现需要人扶的是小妈孙尚香、大小乔,以及自己老爹刘备。糜夫人:“夫君,阿斗太可恶了,他用脚踢我的小胸胸。”“乖,阿斗他还小。”孙尚香:“夫君,阿斗老往我怀里钻,双手还到处抓,好可恶。”“别闹,阿斗他还小。”大小乔:“使君,你家的公子都这样啊?从没见过这般无耻下流的人。”“额,备就只有一个儿子啊,不气不气,阿斗他。。。不小了。”针管读者扣扣群:627701322
  • 风云南唐

    风云南唐

    风从西南吹来,越来越大,在这个夏夜反而让人产生凉嗖嗖的感觉,乌云层堆,越积越厚,夜色显得越来越暗,完全不像一个城市夏天里华彩氤然、灰涩朦胧的夜。“承改革开放之浪潮,载普罗大众奋起之精神,中国在世纪之交狂飙突进,屹立世界之巅,渐成世界一极,然如华夏历朝历
热门推荐
  • 我有没有爱过我自己

    我有没有爱过我自己

    上班的时候顾宇遇到了高中的恋爱对象陆严,曾经受的伤全部浮现在脑海里,得知陆严结婚生子,顾宇选择躲避,但是不知道为何陆严一直纠缠
  • 团宠女主
  • 从挨打开始

    从挨打开始

    前世种种,历历在目,重活一世,从挨打开始。这是一个修仙与科技并存的世界,灵气复苏之后,仙魔粉墨登场,李小白是否能够秉持初心,避免前世的悲哀。唯一的依靠只有不断变强,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再不受任何束缚。
  • 梨花又飞

    梨花又飞

    五百年前,梨花飞舞,爱恨纠缠,一场大战,梨花落,五百年后,梨花又飞
  • 没有人知道

    没有人知道

    没有人知道 一个 矫情 幼稚 情绪化的我。仅用这本书 纪念我的青春 执念我的爱情。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顾先生的小冤家

    顾先生的小冤家

    “顾总,这样不太好吧!”“你叫我什么?!!!”“顾总啊”“云羽清,你是不是腰好了?嗯!!!”云羽清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准备溜之大吉的,谁知某人的手抢先一步揪住“罪魁祸首”的衣领…………
  • 我们的爱彼此成就

    我们的爱彼此成就

    这个故事写的是女主在爱情中成长的故事,男女主的爱互相成就了彼此的人生。男女真诚的爱意,化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鼓舞彼此成为了更好的人。男主是新时代的霸道总裁,但本文不同于过去“霸道总裁爱上我”体裁的女生单方面的依赖和仰视。故事里的人物也具有多样性。这个故事中,你会看到拜金攀附钱权的“假名媛”,和关心他人的纯朴女生,也有以玩弄女性为荣的海王,还有受过高等教育自律自重的精英,有单纯善良的小镇男女,有父母那一辈有知书达礼的贤良女性,也有把人生所有不如意发泄在孩子身上的不合格的父母。世界太大,故事中男男女女有善有恶,各显人生百态。欢迎你和男女主在爱情、人生的甜蜜苦涩中一同成长。
  • 青天演义

    青天演义

    著名学者胡适有曰:“历史上有许多有福之人。一个是黄帝,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包龙图……” 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蔡东藩曾曰:“狄青、包拯两人,垂誉至 今,称颂不衰。而包龙图三字,盛名尤出狄上。即妇人孺子,无不知有包龙图者……”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清正廉明的象征。宋代以来,关于包拯的话本、小说、戏剧曲艺乃至当代的电影电视就演义了许多他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故事,演义的结果,使包公的形象更丰满,甚至神化、传奇化。他成了人们寄托、祈望的理想人物。 对包拯形象的塑造和传扬始于其身前。而源于宋代的话本并红火于元代的包公戏,自明清到近世,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此书根据历史、故事、戏剧、传说为素材,讲述北宋清官包拯为官行政,执法断案,惩治罪恶,富有传奇色彩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