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之美且备者多矣,而元史独多缺憾,非史官之失职也,文献不足征耳。元起朔漠,本乏纪录,开国以后,即略有载籍,而语不雅驯,专属蒙文土语,搢绅先生难言之。逮世祖朝,始有实录,相沿至于宁宗,共十有三朝。然在世祖以前,仍多阙略;世祖以后,则往往详于记善,略于惩恶,史为国讳,无足怪也。元亡明兴,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实录,命修《元史》,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二月开局,八月书成。惟顺帝一朝,史犹未备。又命儒士欧阳佑等,往北平采遗事。明年二月,重开史局,阅六月书成,颁行后,已有窃窃然滋议者。盖其时距元之亡,第阅二、三年,私家著述,鲜有所闻,无由裒合众说,核定异同。观徐一夔与王祎书,谓:“考史莫备于日历及起居注,元不置日历,不设起居注,惟中书时政科,遣一文学掾掌之,以事付史馆,即据以修实录,其于史事已多疏略。至顺帝一朝,且无实录可据,唯凭采访以足成之,恐事未必核,言未必驯,首尾未必贯穿”云云。然则元史之仓卒告成,不克完善,在徐氏已豫知之矣。厥后商辂等续撰《纲目》,薛应旗复作《通鉴》,陈邦瞻又著《纪事本末》,体制不同,而所采事实,不出正史之外,其阙漏固犹昔也。他若《皇元圣武亲征录》,记太祖、太宗事。《元秘史》亦如之,语仍鄙俚,脱略亦多。《丙子平宋录》,记世祖事;《庚申外史》,记顺帝事,一斑之窥,无补全史。而《元朝名臣事略》,暨《元儒考略》等书,更无论已。自明迄今,又阅两朝,后人所作,可为《元史》之考证者,惟《蒙鞑备录》、《蒙古源流》及《元史译文证补》等书。《元史译文证补》,出自近年,系清侍郎洪钧所辑,谓从西书辗转译成,其足正《元史》之阙误者颇多,至仅顾定、宪二宗而止。《蒙鞑备录》及《蒙古源流》亦一秘史类耳。明清二代多宿儒,容有钩隐索沉,独成善本,惜鄙人见闻局隘,未能一一尽窥也。本年春,以橐笔之暇,偶阅东西洋史籍译本,于蒙古西征时,较中史为详,且于四汗分封,及其存亡始末,亦足补中史之阙,倘所谓礼失求野者非耶?不揣谫陋,窃欲融合中西史籍,编成元代野乘以资参考。寻以材力未逮,戏成演义,都六十回,事皆有本,不敢臆造。语则从俗,不欲求深,而于元代先世及深宫轶事,外域异闻,凡正史之所已载者,酌量援引,或详或略;正史之所未载者,则旁征博采,多半演入,茶余酒后,取而阅之,非特足供消遣,抑亦藉广见闻。海内大雅,其毋笑我芜杂乎?是为序。中华民国九年一月古越蔡东帆自识于海上寓庐。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红色的蝴蝶
北大高材生张泽律师偕同助理李一凡,来到昆明踏上寻梦之旅。一场场暗里乾坤、“权钱情”交织的酒局,一次次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的交锋,一张张嬉笑怒骂、神态各异的面孔,一个个在自己世界里活着的迥然不同的人生,现实又荒诞的生活经历,让张泽完成了从律师到包工头的转变;与李一凡的感情,掺杂着对家庭的愧疚,成了张泽越不过去的坎。李一凡,从痛恨第三者到沦为第三者,生活就是这样出其不意。李一凡梦醒后,终化身为红色的蝴蝶。文章以纪实的写法,从绿化工程施工角度,通过从项目前期的跟进、政府立项、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以及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结算、审计以及请款等全流程、各环节的详细描述,辅之以酒桌、KTV、会议室甚至酒店里的人文生态,将主人公张泽与李一凡、朱珠的情感纠葛穿插其中,构画出一幅我国基建行业的《清明上河图》十米长卷!都市最强兵王之兵王归来
十年前,叶一一家被迫逐出叶家总部……无良媒体受人指使后信口雌黄,因而叶一一家三口成为过街老鼠,处处受人唾弃、嘲讽、甚至暗杀……迫于无奈,父亲将叶一送去部队、希望叶一能够得到部队的庇护……谁知这一去便是十载,十年间了无音讯,所有人认为叶一已经战死……然而十年部队的磨砺,叶一已经成为了一位超级兵王,令全世界闻风丧胆的神殿孤狼……如今站在华夏顶端的他强势归来,只为洗清十年前的冤情,并且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