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200000014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份子分福禄寿三种,最少也得出五十枚大贝壳(19)。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20)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21)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22),有的是仓颉鬼哭体(23),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评定了中国特有的艺术之后,文化问题总算告一段落,于是来考察盒子的内容了:大家一致称赞着饼样的精巧。然而大约酒也喝得太多了,便议论纷纷:有的咬一口松皮饼,极口叹赏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24),去享这样的清福;咬了柏叶糕的,却道质粗味苦,伤了他的舌头,要这样与下民共患难,可见为君难,为臣亦不易。有几个又扑上去,想抢下他们咬过的糕饼来,说不久就要开展览会募捐,这些都得去陈列,咬得太多是很不雅观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奇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只拦住了气喘吁吁的从后面追来的一个身穿深蓝土布袍子,手抱孩子的妇女。

"怎么?你们不认识我了吗?"她用拳头揩着额上的汗,诧异的问。

"禹太太,我们怎会不认识您家呢?"

"那么,为什么不放我进去的?"

"禹太太,这个年头儿,不大好,从今年起,要端风俗而正人心,男女有别了。现在那一个衙门里也不放娘儿们进去,不但这里,不但您。这是上头的命令,怪不着我们的。"

禹太太呆了一会,就把双眉一扬,一面回转身,一面嚷叫道:

"这杀千刀的!奔什么丧!走过自家的门口,看也不进来看一下,就奔你的丧!做官做官,做官有什么好处,仔细像(25)你的老子,做到充军,还掉在池子里变大忘八(26)!这没良心的杀千刀!……

这时候,局里的大厅上也早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奔来的也临近了,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在上面坐下,大约是大模大样,或者生了鹤膝风(27)罢,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禀大人,他们都是以善于吃苦,驰名世界的人们。"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28)小姐来做时装表演。只卖票,并且声明会里不再募捐,那么,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一面派人去通知奇肱国,使他们知道我们的尊崇文化,接济也只要每月送到这边来就好。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说的倒也很有意思,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玩想的那么精微的。知人论事,第一要凭主观。例如莎士比亚(29)……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30)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31),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32),"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33)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34),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少嫣帝师

    少嫣帝师

    帝都公主,韩雪嫣,出世便引大道之音缠绕宫城,使得宫中王侯将相竟相观望,当朝老国师为之占卜,竟说公主生带厄祸,无法修行,可叹公主万年一见大道之体,却无缘修道,直到一日宫外一老道自称玉虚宫太上长老,带走公主……
  • 摄政王的宠爱毒妃

    摄政王的宠爱毒妃

    毒妃重生?摄政王极致独宠?满朝文武俯首称臣?狗血吗?不,这是轩辕宸杀出的一条血路,九世渡劫,仅留一魄,重返轮回,大杀四方。然而就是站在上帝视角的她,在这一世,却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变数……
  • 我与星辰皆赠你

    我与星辰皆赠你

    楚卿,这个名字是个禁忌,南市十一中人人不敢提及的名讳。霍郁,这个名字闻之色变,京都豪门权贵不敢说出口的存在。少管所初遇,他把她当做来救赎自己的神明。而那时的她是被最好的闺蜜设计进来的!一年后,她出了少管所,不知去向,能力通天的他竟也查不到她的踪迹!后来他们在南市一中再度重逢,她重读高三,而他自此一直在她身旁,再未离开!我曾信仰光明,也曾将后背托付于最信任之人,而我的下场却是背叛!——楚卿卿卿说,她不喜欢她的东西被人染指,所以,我不能让卿卿失望,懂吗!——霍郁我写在情书里的文字只有三行,可我对你的喜欢不是三行文字可以表达的!本书又名《三行情书》,《卿云郁郁曜晨曦》。
  • 灵气复苏之捡到万界系统

    灵气复苏之捡到万界系统

    主人公沈羽出生于蓝星灵气复苏之后250年,6岁捡到万界系统后从一名学院垫底的存在逆袭,哦对了,沈羽是穿越到这里的哦。这原本只想当一条咸鱼的沈羽变得无敌,解锁系统前霉运连篇,解锁系统后锦鲤附体。系统还是在不断升级的,升级内容各位读者们可以给出宝贵的建议,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提出你宝贵的建议。
  • 大魔王十天

    大魔王十天

    一代天才却被人踩在脚下,被人吐口水沦为丧家之犬,到处流浪乞讨。十天可以忍受所有的嘲讽讥笑,只要能让他活下来,所有的屈辱他要十倍百倍的奉还。
  • 方块一生

    方块一生

    mc方块人的一生,很无聊
  • 紫府神殿

    紫府神殿

    五千年前一代天骄横空出世斩修士,灭宗门,一统天秦铸就天秦大帝赫赫威名五千年后再世灵魂纵横天秦吞龙珠,化龙魂,驰骋三界漫漫仙路证就不老长生
  • 幸好思念无声

    幸好思念无声

    冷艳高贵接地气摄影师&帅气高岭之花外科医生
  • 一本不正常的玄幻小说

    一本不正常的玄幻小说

    一篇作者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共同瞎编(bushi)共同努力的小说。(其实就是他们提意见作者自己写而已)作者留下了心酸的眼泪,你问这是什么小说?当然是沙雕中带点玄幻,玄幻中带点真情的超级无敌小说!整篇小说都透露着作者爱党爱国,坚守二十四字核心价值好了不介绍了,直接给爷看!话说……结局是什么,作者也没想好呢,嘻嘻作者也不知道起什么名字好总之看就完了什么?这都不想看?既然这样……呜呜呜看官姥爷,给个面子吧(感谢苏浅提供的简介,嘿嘿)
  • 血狼别动队

    血狼别动队

    在名震中外的徐州会战中,韩卫华率领他的老虎营,与日寇血战多天后,不幸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他只得潜留在彭城城乡一带,长期与鬼子、伪军、伪警、汉奸、江湖帮会等周旋,从而窃敌情,诛汉奸,杀鬼子,灭豺狼,护民众!在枪林弹雨中,亲情、爱情、兄弟情、战友情,情情动人。恋情决绝,兄弟反目,无不催人泪下。军中争斗,尔虞我诈!谍战特战山地战,战战是恶梦!在艰险曲折中,韩卫华所执掌的血狼别动队、重新再建的新老虎营成为两支令城里城外鬼子都闻风丧胆的抗战武装,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铸就了抗战史上一段英雄美人的史诗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