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00000006

第五章 东林党的真面目

应该说国本之争与明代的党争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万历在国本之争的“软弱”表现,以及其后中央权威的缺失,为党争的兴起提供了温床。

在“静摄”期间,万历实施无为而治的方针,既不倚重阁臣,也不倚重太监,大家都没有什么权力,也没有什么事干,争吵的动机和载体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争吵的必要了。

事实上,虽然万历躲了起来,群臣是不会闲着的,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新的乐趣,那就是:“与人斗,其乐无穷”。

——党争的大戏开场了。

关于党争兴起的源头,明人自己有一个高度的概括:今日之争,起于门户,门户起于党争,党争起于东林,东林起于顾宪成。

下面我们就来源头看一看。

顾宪成是江苏无锡人,他是东林书院的创立者,而东林书院是东林党的发源地。

顾宪成的一生都在和人事打交道,他成为东林党的创立者,有其必然因素。

明万历四年(1576年),27岁的顾宪成参加乡试,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高中解元。在那次考试中,他的文章就阐述了选人、用人与治理国家的关系,可见他对人事的热忱,源远流长。

在人事上初试啼声,就一鸣惊人,步入仕途后,顾宪成在人事方面的表现更是不同凡响。

万历十年以后,顾宪成的大部分时间在吏部工作,在此期间,他积累了丰厚的人脉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参与了当时的人事斗争。

当朝廷上党争刚刚萌芽的时候,我们就看见了顾宪成的身影。万历十五年的京察大计中,顾宪成上疏言事,因“语侵执政,被旨切责”,并被贬为桂阳州判官,不久又 “擢升为吏部考功主事,历员外郎”,重新回到了他热爱的人事工作岗位上。

在文官集团向万历开战的时候,顾宪成显然也没有置身事外,当万历提出将三皇子并封为王的建议时,顾宪成上疏力阻,明史对顾宪成的记载语焉不详,却用大量的篇幅转载了这篇文章。

顾宪成在吏部的职务并不高,但能量却很大,《明史》记载:“二十一年京察。吏部尚书孙籥、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

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顾宪成作为一个小小的主事,却能够在幕后出主意,左右他的上级,去修剪皇帝的羽翼。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顾宪成升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掌管官吏班秩迁升、改调等事务,这是一个很有实权的差事,顾宪成在这个岗位上,充分行使了他的职权,做出了许多令人惊奇的事情。

虽然他只是一个司长,但却能决定部长的任命,“先是,吏部缺尚书,锡爵欲用罗万化,宪成不可,乃用陈有年。”

首辅(锡爵)想用一个部长(罗万化),但是司长(顾宪成)不同意,于是只好任用他人(陈有年)。

顾司长不仅不把首辅当回事,还老跟皇帝过不去,“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

在封建社会,官大一级压死人,皇帝对臣子更是有生杀予夺的权力,然而这种情况到了顾宪成这里就完全颠倒过来了。

他不仅可以左右他上级和他上级的上级的意志,还可以任免他的上级,甚至还屡次与皇帝对着干。如果不是史书记载,我不敢相信有这样的事情。

这是什么人呀?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亲东林的《明史》不会为我们剖析顾宪成皮袍下面藏着的小,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去分析。

思前想后,我认为只能有一个原因:他有自己的组织,因此有恃无恐。

有组织做靠山,一切都不在话下。

即使有危险,组织会出面保他;即使跌倒,组织会让他东山再起;即使爬不起来,组织仍能保障他的利益。

顾宪成冒进的行为方式,也为他找来了麻烦。

不久,首辅王锡爵年老引退,便命吏部根据品望推选六七位能够胜任首辅之职的官员听候点用。顾宪成等人违背皇帝的意思,几次提名的人,都是万历所厌恶的,万历认为吏部在“徇私”,在吏部的奏疏上批了“司官降杂职”五个字,矛头直指顾宪顾,给顾宪成降职处分。

关键时候,组织的作用显现了,许多大臣上疏申救,奏疏上百封,这使万历更加恼火,他显然己经感觉出了顾宪成和他的组织对他的挑衅。

万历一定在心里想,我就不信,我这个皇帝连个吏部郎中都办不了,我要办不了你,我这个皇帝就不当了!

于是,他以“忤旨”之罪将顾宪成革职为民,那些上疏申救的官员也都受到外放、降调、削职等处分。

皇帝真的恼了,顾宪成只好暂时服贴一下。

回到家乡以后,顾宪成并没有养望林下,短暂休整之后,顾宪成就开始以讲学为名,广交朋友,四处活动,他请进来,走出去,在自己住宅南边造了几十间书舍专供来人居住,还经常与苏州、松江、常熟、太仓、嘉兴、宜兴等吴中学者聚会。

随着活动量的增加,顾宪成迫切感到必须具备一个固定的讲学场所,从而将分散的讲学活动变成一个有协调组织的统一活动,从而增强社会影响力。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经顾宪成等人的努力,官府终于批准在无锡城东门内的东林书院遗址重建东林书院。九月工程告竣,共用了1200多两银子。作为首倡发起人之一的顾宪成捐银最多,又去策动吴地官员和缙绅捐资助修,出了很大力。

顾宪成亲自为书院讲会审订了宗旨及具体会约仪式,这年十月,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它规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除了严寒盛暑外,定期会讲。

东林书院从成立之初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团体,而是一个政治意图明显的在野人士俱乐部,它由一批心有不甘的在野人士发起成立,主要活动是学术搭台、政治唱戏。

明代官场各种复杂关系不断在东林书院交汇凝结。东林书院很快就发展成为各种关系的总部基地,编织成一个隐秘而庞大的关系网,每年一次的大会有时多达千人,积聚了很大的政治能量,从而吸引了众多在职官员参与其中,小官加入其中可相互取暖,大臣也愿意引以为后盾,形成了势力庞大的东林党。东林党是明朝党争的始作俑者,对明代政治影响深远。

东林党虽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气节道义相号召,以君子自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结党必定营私,结党必破坏平衡,无论古今中外,结党都不是一个好现象。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个漂亮的对联,也不能掩盖结党的消极方面。

事实上这幅对联是有毛病的,一个人要知所进退,尤其是在工作中要守“本分”,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关心的事不要关心,不能“声声入耳”、“事事关心”。

“本分”二个字,可不是说着玩的,它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养,在一部分廷臣看来,顾宪成等人的问题,就在于太不守“本分”。

由于东林党人对政治生态平衡的破坏,威胁到其它非东林党人的利益,许多非东林党的官员为自保也纷纷以地域为单位,以高官为领袖,结成帮派,一时朝中宣党、浙党、楚党、齐党林立,他们联合起来打击东林党人,而万历皇帝也逐渐对东林党感到厌恶,因此,在万历期间,东林党使终在党争中处于下风。

一开始双方尚未在朝堂上公开交手,而是利用京察互放冷箭。

明代“京察”和“外察”是对官吏进行考核的两种制度。“京察”是考察在京任职的官员,每6年一次;“外察”是考核在地方上任职的官吏,每3年一次。一般是趁外官来京师朝见皇帝时给以考察。“京察”是根据官员的政绩、品行,来决定升迁、降调或罢官等奖惩。若是“京察”中被罢了官,就将终身不再起用,政治生命就此结束。

由于“京察”的致命性,常常成为官僚间互相斗争的一个重要场合,东林党和非东林党人开战以后,京察更是成为双方的主战场。

万历三十三年,主持“京察大计”的是东林党人都御史温纯和吏部侍郎杨时乔,他们借机把浙党官员钱梦皋、钟兆斗等人贬谪了。但南京的“京察大计”主持者则是齐、楚、浙党主持,他们也斥逐东林党的官员。

同类推荐
  • 飞司令

    飞司令

    归国青年林飞一进家门就遇到了灭门惨案,手刃仇人后他成了被官府四处通缉的逃犯,走投无路之下上山成了土匪。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林飞带领一众土匪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搏杀……
  • 五代群英

    五代群英

    唐朝末年,中国大地上有数十个军事实体先后存在,分别是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还有角逐中原,称王称帝,与五朝或合或离,不相统属的国度,称作十国:吴国、南唐、吴越、闽国、楚国、荆南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他们间不断争夺、残杀、吞并、分裂、兴起、败亡。。。。。。区区53年,中华大地上简直乱成了一锅粥,众强权你方唱罢我登场,直杀得人尽鸟飞,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后来军人出生的赵匡胤,趁着主幼国疑的机会,制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继而又演出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把戏,巩固了赵氏政权,全国逐步统一。然而北方辽、金、夏先后兴起,宋廷积弱难返,北宋两个皇帝都做了俘虏。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最后重蹈覆辙,三个小皇帝或被俘,或死亡,或葬身大海。。。。。。
  • 党小组

    党小组

    这是一部关于信仰和忠诚的长篇小说。作品的叙事时间为1931年3月至1988年2月,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故事讲述马天目、江韵清、彭定邦等一批爱国青年志士积极参与革命,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祖国复兴大业隐姓埋名,与日本侵华实力殊死搏斗,和国民党势力斗智斗勇的故事。
  • 无形之手

    无形之手

    人,是地球上最智慧的动物,而常感叹:身不由己!就象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仿似有一只无形之手,被它操控摆布!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钱币;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土地;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思想;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信仰;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地方风俗;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人的嘴巴,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人情社会,也有人说这无形之手是仁义道德。。。。。。。。这般交织缠绕,仿似我们处于混沌文明之中,战争与和平历史周期交相更替,人们不禁又感叹:做人真难!活得好累!仿似我们幸福安全要靠天,出生在皇帝好的时代是运气好,出生在战乱年代,那是命不好!本书以拜天主教的太平天国为开端,几个年轻人为躲避战乱,逃落他乡,后几代人历经不同时代的境遇。。。。。。。直至改革开放的2010年,这一代人是否能找到无形之手到底是什么?我们决不拘泥于统属,我们将以致力追求格物事物的本质,以追求人生的目标!
  • 褚家飞燕纷飞三国

    褚家飞燕纷飞三国

    汉桓帝时期,党锢之争,宦官亲信杀死父亲,掠走姐姐,褚燕长大后报家仇国仇随张角起义,撼动大汉江山,褚燕讨伐董卓,征袁绍,又偏偏喜欢敌将的妹妹……
热门推荐
  • 网游之蛮牛游记

    网游之蛮牛游记

    。两本完本作品作保障,请放心阅读。不断更,不太监。
  • 快穿之女配逆袭大作战

    快穿之女配逆袭大作战

    女配明明有钱有颜却总是各种被炮灰,成为了男主女主感情路上的垫脚石,于是,女配系统坐不住了,绑定宿主,开启女配的翻身之路……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女牙医的情人

    女牙医的情人

    离异女牙医陈倩因为租房,遇到了李然,李然是房产公司经纪人,在生活上多次帮助了她,可就在两人感情彼此升温的时候,她的丈夫出现了,面对新欢与旧爱,她将做出怎样的抉择......
  • 能懂废柴穿越记

    能懂废柴穿越记

    她程臣不过一个小小肥宅,最大的梦想就是抱着纸片人吃着基友做的饭每天醉生梦死,遭了多大的天谴让她一举穿到澧朝,然后开启和小将军相看两相厌的互打斗殴时光。“你给我过来!”程臣摔着鞭子虎虎生威。“你个泼妇,我怎么会娶了你!”小将军躲在假花后面,指向程臣的手指气得发颤。“有本事去和离啊。”“去就去,谁怕谁啊?”程臣刚迈出腿,就被鞭子缠住“啪”的一声摔倒在地,疼的她眼泪都要掉出来,偏偏对面那个人还恬不知耻地在哈哈大笑。小将军刚想走,不知道什么时候鞭子也缠在了自己腿上,他看向程臣,刚刚还被自己称作泼妇的女孩脸上现出一个甜蜜的微笑,他顿感不妙,果然下一秒自己也被扯在了地上。小将军保持蛤蟆趴到姿势想了想,笑得灿烂地对对面那个同样趴在地上的人说:“你说,我们这算不算殊途同归啊?”
  • 我真的是正派:开局抢亲女帝

    我真的是正派:开局抢亲女帝

    我叫齐阳,我是一个穿越者,还是一个不受重用的皇子。夺储之战开启,我被分到了一个偏僻的城池。好在我有两个系统。白天是正派系统。夜晚是反派系统。不管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能变强!活人:“齐阳是在世圣人,我愿意追随他!”死人:“他是最大的恶魔!”若干年后。夏皇请齐阳都城参加夺储之战,胜者为储君。齐阳看着万里江山,以及手下各种强者:“这个世界不都是我的了吗?”……我叫苏妙贞,我是一位转生者。前世我为女帝,被强敌偷袭陨落,从上界转生而来,今世我将重登巅峰。只是……刚转生我就被抢婚了!抢亲的人很帅,白天是正人君子,夜晚不是人!
  • 教官,请指教

    教官,请指教

    那天,天空蔚蓝,阳光有些刺眼。他在一排排魁梧队伍里格外惹眼,修长挺拔的身姿,像是立在风中的白杨,那么与众不同,棱角分明的侧脸是小麦色的健康肤色。他们队伍里的人一个接一个站到各班队伍前,他面无表情的走到她面前,然后背对着她,为她遮挡了半个小时的太阳,就这样他成了她了军训教官。本以为他们的交集止步于此,殊不知四年后的一天,天空依旧蔚蓝,像极了他们的第一次相见。她笑着歪头问:“以后是叫你教官还是苏遇?”他环过她的腰,附身在她耳旁轻轻说道:“叫老公。”这时她耳根微红,不好意思地别过头去,他抬起手宠溺揉了揉她的头:“还不好意思了?……”
  • 瓶中妖女翠姬

    瓶中妖女翠姬

    我不小心打碎了爷爷留下的一瓶过期药酒,酒瓶里面的东西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夜里,一个银铃般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姑娘,我来娶你了……”
  • 梨花一枝春带雨

    梨花一枝春带雨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我于华年之情义,就如凡间孟婆三七所言“ 只要他好,我好或不好我都开心”,自华年出现后,我内心的孤寂之冰渐渐消融,我以为我会与他在这漫长岁月里相守一生,自那只红狐出现后,我才知这仅仅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我为华年剖神心,等来的是却他与红狐大婚的消息,浩浩汤汤,好不热闹,也罢,终究情深缘浅,只要他好,我无论怎样都开心。
  • 致敬!青春

    致敬!青春

    纪录我们美好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