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这天礼拜四,王浩坐办公室电脑前认真修改着一份材料一一接到通知,周五报到南黛河参加语文课堂教学中心举办的年会,这份材料要在会上交流。
“嗵嗵嗵!”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哪位?”王浩正在电脑上做着修改,不想有人打断思路,就没马上去开门。
无人应答,“嗵嗵!"声持续响着。
王浩不耐烦地起身打开了办公室屋门,一窝蜂地涌进来好几个人,闪光灯闪起,“咔嚓咔嚓!”地有人对着电脑对着王浩在拍照。
"咋回事?”王浩问走在后面的刘校长。
“突击检查!"刘校长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上午办公拉什么窗帘?”一位干部模样的男子问王浩。
“开着电脑,遮光。”王浩拉开办公室窗帘,正准备去关电脑,刚才问话的那位领导又开口了:“刘校长,你们学校允许办公时间玩儿电脑?”
看来者是专门挑刺的,王浩接嘴了:“我在写一篇论文。“
电脑荧屏上,没修改完的那篇文章,虽被射进来的阳光照得有点发白发虚,却也勉强能看得出不是什么其它东西。
王浩注意到刘校长的神情明显轻松了许多。
“我们再去学校其他地方看看!"刘校长热情地招呼着各位领导。
随后,直到突击检查组离开学校,没再传来“嗵嗵嗵”的拍门声。事后,王浩还是后心有点发凉,第一反应:这是冲自己来的。
当晚,校领导找王浩谈话了:听说你这几年天天在网上下棋,据说有几千盘了,以后控制控制自己,少下几盘,毁眼!”
三年了,一个晚上即使只下三盘,累加起来可不就是个惊人数字。
语文课堂中心年会会期来回五天,王浩本想着会议结束后抽空到碣石山景区转转,体验一番曹操东临碣石观沧海的宏大气魄,可因好朋友同年打来的电话,提前返回京都。
同年师大毕业后,作为县里稀有的全日制本科中文系毕业生,分配到了县中学。从上大学到上班,这些年每到假期,同年都会在王浩家住几天,专门找王浩下棋,下棋下不过王浩,便约定下个假期再战。
同年上班没多久,便调出县中学下了乡镇中,然后到县教育电视台转一圈儿,又进了政府办。自大自尊的他自然在政府办呆不住,没多长时间又到了省一家报社做了名记者。前年同年和老婆分了手,离开省城,一个人在京都闯天下。同年给王浩的感觉就俩字,折腾。
坐在京都四环外不到二十平米的蜗居内,看着神采飞扬、滔滔不绝淡论自己这些年奋斗足迹和下一步在京都安家创业计划的同年,王浩内心纠结,既佩服老同学拿得起放得下一往无前的勇气,又隐隐约约为好朋友目前尚为画饼的前途充满忧虑。
选择怎样一种活法,本就是个人自由,更无关乎对与错。王浩沉默无言。
“怎么样?敢不敢趁着还年轻跟老兄我在京都闯荡一番?”
放下稳定工作,做北漂一族,王浩内心还真有那么一丝丝冲动,可前思后想,耽于安逸,他选择了放弃一一自问不具备那份勇气。
从京都返回,半路接到了学校通知,说蓟州市有场语文学术讲座,三峰中学有两名语文老师参加,王浩方便的话,留在市里带带队。
语文老本行,著名学者,王浩自然乐意。
这天市文化宫大礼堂,座无虚席,先是市教委一名领导致了欢迎辞,接着专家登台讲学。
市里请来的是全国著名学者魏教授。讲学分两部分:授课和演讲。
魏教授的课简洁大气,丝毫不拖泥带水,给人一种“语文课原来这么简单!"的印象,绝对的大家风范。
中场休息半小时,王浩他们三个返场听报告。
此时的报告厅不单没有空位,大厅后面也站满了赶来听魏教授演讲的人。
髙高瘦瘦的魏教授缓步上台,站在了舞台正中聚光灯下桌子前。他调试几下活筒支架,可能还是觉得高低不合适,只见魏教授大步走到一旁,搬来一把椅子,放在了当中那张桌子上,然后将话筒搁在椅子上,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毫无疑问,演讲精彩无比,静极了的大厅,时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回三峰中学的车上,大家讨论着魏教授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创新,王浩对此深有同感。而大脑中,时不时的把魏教授和同年两个人的脸重叠在一起,打上一个相同的标签:恃才放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