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农转非有结果了,考试成绩没公布,直接下达的是工作分配报到通知书。
老师中有家属参与农转非的,相互间问着工作单位,有分到工厂的,有进入事业单位的,家属们都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周老师家二女嫂子被分到了跃进渠首,听说那儿工资还不低,心也安定下来。王芳分在了三峰中学,两口子守在一起,也挺知足的。
随着三峰中学统考中考成绩连续几年稳居全县第一,托门子走关系想来三峰中学插班的越来越多,先是临近区片,慢慢覆盖到全县。生源越好,成绩越棒,形成良性循环。道理相通,这就像一名老师,成绩越好,在学生中越有威信,越有威信,他课上课下讲的话,学生会尽最大可能地去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效果自然越来越好。王浩清楚这点,课内课外很爱惜自己的羽毛。随着学校名气渐大,外地外校来参观交流的多了起来。
这天,王浩正站在操场边看自己班学生上体育课,看见校长领着一队人在教学区楼上楼下转,平时来的人多了,王浩没怎么在意。
“王浩,你在这个学校?”
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传来,王浩一扭头,蓟州三十三中葛老师笑盈盈的正朝王浩走来。跟在旁边的刘校长插上一句话:“王浩现在可是一个好老师!王浩,葛主任现在在地区教研室。”
“葛老师,您还是那么美!”王浩脱口冒出这么一句。
“看看,当年那么腼腆的一个小伙子,现在也变得油嘴滑舌了。”小十来年过去了,葛老师笑的还是那么亲切。
“王浩多次提到过您当年对他的帮助,他可是把您葛主任当恩人的!”刘校长旁边继续敲边鼓。王浩握住葛老师的手,眼中已是热泪盈眶。
那么多领导在场,师徒没再叙谈,葛老师对王浩说了句:“好好干!”便离开了。
学校这段时间正搞职称评定。三峰中学这几年水涨船高,成绩好的老师有很多。王浩这组,指标只有一个,符合报名条件的有十几个。几轮比对,凭硬杠杆刷下去大部分,最后剩下了王浩和小李老师。学历、工作年限两人相当,近三年统考中考成绩也都是第一,这可把学校领导难住了。
几天后,学校评定结果出来了,他们这组,王浩排名第二。看到这个结果,王浩心有不甘,可一想大家成绩谁也不比谁差,便很快调整好心态不再纠结。
没想到的是,当晚领导的一次谈心,让王浩觉得命运又和自己开了一次玩笑——学校为职称评定左右为难之际,那天陪同葛主任一行视察的一位领导与三峰中学领导闲谈中提到职称评定,学校讲了遇到的难题,领导随口说道:"职称评定,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主要得看贡献,数数谁取得的第一多,就应该是谁!”于是有了现在这个结果。
王浩听着领导的解劝,内心五味杂陈。领导讲的堂堂正正,可以说是放之四海皆真理。落实到具体情况,可就有点主观武断了——三峰中学老师不缺的就是成绩第一,两个老师,一个主科,一个副科,主科一个老师带一个年级两个班课,一年中只能有一个第一,副科每班课时少一个老师带几个年级的课,一年中可能有几个第一,咋比? 一刀切砍下来了,王浩咽下泛起的那口苦水,只能接受既定事实。
这次职称评定,虽没评上,可从职称评定红头文件上,王浩敏感的发觉了自身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埋头苦干得多,反思总结得少。
多少年了,虽说养成了坚持记教学随笔的习惯,可就是一些零星记忆,每隔一段静下心来归纳整理的少,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更是屈指可数。王浩始终认为,成为一个好老师,重要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一套”,且必须是较系统完整的。王浩自问自己做的远远不够,他暗下决心,忙忙碌碌中要挤出足够的想一想、写一写时间,努力做一个教育战线的思考着,以求明明白白的育人,事半功倍地做事。
机会来了,县教研室转发了地区教委的一个文件,要求各学校上报几年来推进目标教学的经验总结,提倡目标教学实验校形成专著上报。
王浩迅速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任务——短时间内,至少写一篇有关目标教学的论文,两个月内,努力完成一部目标教学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的素材都是现成的,只需列出目录提纲,计划好时间,从自己多年累积下来的资料中筛选、校订、补充、汇编即可。
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王浩几经反复,在稿纸上提笔写下了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