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8年,比少林寺早400多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关于白马寺的兴建,还有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
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白马寺旅游,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印、缅、泰三国佛殿,使我们不出国门就能领略异国风情。
缅甸风格佛塔位于白马寺院西北侧,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5米,总面积7020平方米。缅甸风格佛塔主体建筑为大金塔,是按瑞德光大金塔的尺寸3:1缩小而建,高32点92米,塔基底座直径51点71米,底层为展览厅。大金塔的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主门一道。这四道主门,以及缅甸佛塔苑的围墙,完全按照缅甸曼德勒宫样式直接移植过来的,以喜庆的红色和富丽的金色为主色调。东、西两方除主门之外还各有一个简约的小门,高3点75米,小门上用缅甸文写有“大金塔(梵文音译)”字样。
泰国佛殿苑位于白马寺古建区西侧,长宽均为108米。东垣建泰式山门,门前各置金黄色铜马,苑中大殿坐南朝北,重檐三层,顶复黄色琉璃瓦。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像,高7点2米,重8吨,铜质贴金,为佛陀成道像。殿周8个小佛亭安放汉白玉FL ;东南角的舍利塔,是仿曼谷的金山塔缩建而成。另有藏经阁、钟鼓楼、四面佛、凉亭、僧寮及配套设施。整座佛苑布局有致,多彩多姿,金色灿烂,泰风昭然。
印度佛殿苑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50平方米。主体建筑大佛殿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顶,高21米,宽24米,用印度黄沙岩装饰。大佛殿中央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坐像,高4点5米,庄重威严。四周环廊围绕,雕刻佛教故事壁画。顶部安装有玻璃天窗,阳光从天窗照射在佛像周围,犹如盛开的莲花。布局规整,别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