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竹林道,杳杳钟声传。
荷笠带高阳,青山独归远。
句曲山又称茅山,山间景色秀美,常有游人慕名而来。素有山中宰相之称的南北朝文学大家陶弘景对于此间美景亦是大为赞扬,一篇《答谢中书书》更是获称文学小品之最。不过这句曲山倒也担得起这个”最“字,有着“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乃是天下一等一的道家圣地。
千百年来,不管是江山更迭,还是人心离散,它始终屹立在这天地之间,俯瞰着众生苦乐,窥视着死生离合。纵然战火模糊了它的模样,但千百年后,肉归土,血归水,气归天,天地仍是这天地,生命却已非那时生命。
自百年前太祖朱元璋拔重金为茅山重修宫观,新开了一条端庄大道之后,那条久时走了数千年的小道便荒了下来,至今已然是撂下了二百余年。不过却也因荒下这二百年,这条古道沿途所见风景与新道之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此刻,便有两人慢悠悠地走在这条古道之上。看装扮,左侧那人须发皆白可面色却极是红润,身前白须之长比之当年美髯公亦是不遑多让,一身紫色道袍手提拂尘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意境,想来应当是这茅山上的道人了。
而相较之下右侧之人虽看似六十岁上下,面相上却比那道人沧桑了许多,一身灰衣作儒生打扮,头束玉冠,满面笑意,笑时虽是带起了诸多褶皱,却让人看着极为舒服,仿若自家长辈一般温暖,一双眸子更像是看尽世间繁华历经沧桑一般,深不可测。
二人边走便谈,一时手指路边竹木信手拈花,一时又招来林间飞鸟幼兽驻足低语,宛若谪仙临世间,令人好生向往。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袭来,惊的周边鸟兽一哄而散。那二位老者也不由得驻足而立,向前方看去,究竟是发生了何事?
但见尘土飞扬间一匹骏马载着一名满脸满身皆是泥垢的黑衣少年疾驰而出,那少年面色凝重,眼中满是忧虑之色,不时还向后方及左右两侧竹林间望去。细看下那少年身前还坐着双目紧闭粉妆玉砌般的女娃,只是她左手臂处似乎隐隐有鲜血流出,染红了怀中所抱着的一只由黑色绸布包裹着的方形物件。
眼见飞马即将越过二人,那少年却是突然勒紧了马缰,伴随着骏马一声嘶鸣,那少年已然抱着女娃翻身下马,旋即便冲着那灰袍道人大喊“愚心道长快快救我兄妹性命!”
那道人也是一愣,定睛再看之下,来人可不就是方家兄妹吗!他们怎地在此地?有怎地弄的如此狼狈?
愚心道人与身边儒生打扮的人皆是满腹疑问,二人尚未发问,旋即便看见这对兄妹身后纵马前来的七八名头戴斗笠,脸蒙黑巾背负长刀之人,这已然说明了眼前一切————追杀!
“道长,还请出手救我二人性命。”此时,方长客已然抱着妹妹跃到了愚心身边,顾不得寒暄便直接开口“道长,快看看我妹妹伤势如何。”
方长客此刻看到愚心道人这位茅山辈分最高的几人之一,终是感到了几分安心,脸色也是稍有好转,只是看着昏迷的妹妹心中依旧是十分担忧。
“方小友且放心,老道二人在此,保你兄妹无恙。”说着抱过方长客怀中女娃交给同行老者说道,“孙居士,这位小友还劳你帮她看看伤势。老道我可要招呼一下后面这几位客人。”
待那孙姓老者接过女娃,愚心道人身上气势陡然一变,道袍无风自动,须发飘扬,随着他一掌猛然拍出,面前疾驰而来的四匹骏马竟是被生生逼的停了下来,掌力波及之余激起满天竹叶飞舞,伴着四匹骏马的阵阵嘶鸣之声纷纷扬扬洒落于两方人马之间。
这老道,好生强横的内力!
饶是方长客早知愚心道人武学造诣极深也不由得大吃一惊,更遑论眼前这六人。但这六人显然也是心性过人之辈,只顿了片刻便回过神来,纷纷抽出背后长刀,摆出进攻之势。
“不知前方是茅山哪位前辈高人,晚辈在此有礼了。”那中间一人看来是这六人之首了,他向愚心略施一礼又继续说道“晚辈几人来此,别无恶意,那娃娃抢了我等要物,只要将它交还我等,即刻就走,还请前辈行个方便。”为首之人想来也是发现这老道非他们所能力敌,便想着先以言语稳住,而后再图他事。
“呵呵,笑话!这白狐乃是我兄妹二人所捉,与你等何干!你们贸然出手偷袭我二人,只怕是别有所图吧!”听那为首之人如此一说,方长客登时便急了,抽出马上长剑就欲冲杀却被愚心道人拦下。
“方小友且慢”说完转头看向那六人,“几位,这两位小友的秉性老道是清楚的,他们断断不是巧取豪夺之人,这其中定是有什么误会,还请几位给老道个薄面。可否收起武器说清其中原委?”此话言外之意便是说愚心相信方长客所言非虚,如若动手,他老道断然不会坐视不理。
“如此说来前辈定是要管此事了?”那为首之人语气也变得极为不善,言语中竟透露着几分威胁之意。
“哈哈哈哈,小友说笑了,此事出在我茅山之上,老道作为上清派之人定是要管上一管的。”愚心道人爽朗一笑,手中拂尘一甩,却是不理其威胁之意。
“道长小心,他们一共八人,此刻却只有四人,另外四人定是躲在了暗处伺机偷袭。”方长客眼见要动手便小声出言提醒愚心,却不知愚心早已觉察到两侧林间埋伏着的四人。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那左边竹林竟是窜出一道黑影闪身来到那为首之人马前,二人耳语片刻,那为首者竟是猛地抬头看向对面那名此刻正在为女娃治伤的孙姓男子,眼神闪烁不定,似是极为不解。犹豫片刻后右手一摆,其余三人纷纷收刀入鞘。
“撤!”
随后一阵马鸣蹄奔,那五人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此地,只留下一地的烟尘。
“林中的三位小友,他们已经走远,你等还不肯离去吗?”
愚心道人对着两侧空无一人的竹林说了一句,声音带着丹田气息,回荡在竹林之间,久久未散。正在方长客望着竹林疑惑之际,却突见林间三道人影闪动,腾挪数下已然消失在了视野之中。
“哥”
闻言,方长客连忙看向妹妹,见她已经悠悠转醒,当下心中再无他事,连忙向那孙姓男子深深施了一礼,“前辈,舍妹她伤势如何?”那人连忙扶起方长客,道“方公子不必行此大礼,令妹此伤只是皮外伤,并无大碍,休养个两三日即可痊愈。”听闻此言,方长客心中大定,扶起妹妹,欲要再拜却被愚心道人拦下。
“方小友自不必客气,这位孙居士……嘶……”
愚心道人话未说完只觉胡子被甚物猛地一扯发出一声痛呼,向下一看竟不知何时那小姑娘怀中所抱的白狐扯开了遮挡的黑布,而后竟又扯下了愚心道人的几缕白须,隐隐间还发出低吼之声,似是对身处牢笼之中极是愤怒。
看到这一幕,方长客与那孙姓老者皆是面面相觑,而唯有方长乐却是觉得好玩,哈哈笑了起来。
方长客则是赶忙制止了方长乐,“乐儿,不可造次,还不向道长赔罪。“接着他又躬身向愚心施礼说道“道长,舍妹顽皮,这白狐又刚刚捕获,尚未驯化,得罪之处,还请道长宽恕。”言罢,又施了一礼。
“无妨,无妨,如此灵物,倒是罕见。你二人今后可要好生喂养,切莫伤了它。”愚心看着笼中隐隐低吼的白狐,眼神之间倒是颇为惊讶,而后竟直接伸出右手穿过笼间空距摸向白狐,说来也怪,本是充满攻击意味的白狐在道长伸手之际并未发出攻击,反倒是伸过脑袋任由他抚摸,而且看似感到极为舒服,还满意的用舌头舔了舔他的手掌。
“道长此话长客记下了。”
…………
常州府方家
自罗若兰出现之后,方知默与赵万山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倒消减了许多,就在不久前竟还坐在一处用起了早饭。饭罢,三人来到大厅坐定。
“赵大人,您为朝廷之事辛劳十数年,劳苦功高,此番来常州府又是千里迢迢,您和手下诸位兄弟也都辛苦了,我夫妻二人略备了一点薄礼”罗若兰一挥手,一名蓝衣灰发老者带着五名各自端着一只盖着红布的托盘的家丁鱼贯而出。罗若兰站起身来,缓步走到一位家丁跟前,伸出手来轻轻掀开红布,一盘黄灿灿的金锭显现出来。
“黄金五百两,还请赵大人及众兄弟笑纳。”
“方夫人,我等锦衣卫为圣上办差,自是深感天恩浩荡,何来辛劳一说?”
眼见这五百两黄金摆在眼前,虽说他身处锦衣卫指挥佥事一职,握有实权,可这终究不过一个正四品官位,一年俸禄着实少的可怜,有所心动自然难免,何况他赵万山本就不是个廉洁刚正之人。
自然,他也清楚这黄金并不好拿,方家肯给出如此重金无非是想要他放过姜幼清,但指挥使之命他可不敢违抗,有金子赚自然是好,但也要有命去花!
“所言极是,赵大人忠肝义胆,实在是令人钦佩,只是大人来此我夫妻定要一尽地主之谊,一番心意,大人一定要笑纳。”
见他如此说辞,罗若兰当下心中鄙夷,当真是冠冕堂皇之辈,只是面上仍旧如常。
而坐于厅前的方知默却早已心急如焚,此前赵万山言语间涉及一双儿女,又饱含威胁之意,而他二人又不知何时已然偷溜出府,不知所踪。此刻他只恨不得一枪挑了眼前这胖子,哪里还能坐的住。
就在赵万山欲开口之际,站在门外的锦衣卫却走了进来,径直来到赵万山跟前,低声耳语了起来。
赵万山越听越是皱眉,待他说完,也早没了先前那泰然自若的样子,面色阴晴不定任谁也猜不出此刻他心里在盘算些什么。
良久……
“既如此,本使只好却之不恭了。至于姜家长女,本使三日后再来,届时还请方家主连同贵公子随本使一同前往西安府!”此刻赵万山脸上亦是恢复了一贯的笑意。
“这是自然,为国除贼,我等江湖儿女义不容辞。只是犬子尚且年幼,此行他就不必再去了吧?”听闻此言,方知默也是松了一口气,却不知他要带上方长客意欲何为。
“有志不在年少,令郎少年英才,此次剿贼若能立下大功不仅他能在武林扬名立万你方家主脸上也有光不是?”
其实赵万山也并不知指挥使为何要指名要这方家小子一同前来,当下只得以言语搪塞不做解释。
“本使叨扰多时且尚有公务在身,这便告退了。”说着冲二人抱了一拳,起身就要离开。方知默仍欲说话却被罗若兰拦住。
“如此便不再挽留大人了。”罗若兰回了一礼,接着又说道“宁伯,差人将这礼物包好放在大人的车马上。”
“是,夫人。”方才蓝袍灰发老者应了一声。
待赵万山离开方家约莫三里左右行至一片树林之时,他所乘马车之外一名头戴斗笠背负长刀之人此刻正单膝跪地,赵万山则掀开轿帘慢悠悠的品着茶水。
“大人,我等九人奉命在茅山拦截方家儿女,打伤了方家之女方长乐,只是那方长客武艺着实不凡,我等死一人,伤五人。还请大人责罚!”此刻他言语间竟微微有些颤抖,这位大人的手段他可是清楚,但凡办事出了差错,轻则骨断筋折,重者生不如死!
“哦?方长客不过一个十六岁的娃娃,再厉害又能翻起多大儿浪花?你们九人还不能拿下他?当真是一帮废物!”赵万山言语间透露着丝丝杀气,此前败于方知默之手已使他不悦,如今手下人又被他儿子所伤,当真是令人恼怒!
“说吧,孙大人来此又是所谓何事?”赵万山喝下一口茶勉强压下心头怒气,再次开口问道。
“禀大人,经查,孙大人早于六日前来了此地,一直住在茅山不曾外出。他与茅山愚心道人乃是多年挚友,此次前来只是看望老友。目前并无他意。”那斗笠人仍旧跪在车外,小心翼翼的回答着问题。
“并无他意,还是你们办事不力?”
此言一出,那黑衣人竟止不住的颤抖了起来,“属下办事不力,还请大人责罚!”
“行了,下去领罚去吧!”
赵万山一挥手,那人退下,又换了另一人俯身前来。但见那人身材高挑却是颇为瘦削,一双眼睛极为深邃,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勾魂使者,看一眼便能让人迷失在地狱之中。
“鸣剑,你立刻动身返回方家,暗中盯着那个叫姜幼清的丫头,切莫让方家人将她送走了。”
“是”
说完,他一个闪身便离开了此地,再看之下却已然寻不到他踪迹,这身轻功当真恐怖如斯。
赵万山再一挥手,车队继续向驿站前行,一路只有马车吱呀作响,除次外再无他响。然而赵万山此刻的内心却极不平静。
早闻帝师与姜、方两家交好,此刻前来常州府,莫不是要拦我拿人,若真是此,此行看来是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