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
古币是指古代金属的铸币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古钱包括先秦时期的各类铸币和秦汉以后的各类方孔圆钱,方孔圆钱的铸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国初年。
事实上先秦时期的实物货币,譬如夏商时代的海贝,以及仿制的贝化(货);金属称量货币,譬如西周时代的青铜块等等,也都包括在古币的范畴之内。
综述: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纷繁,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创造出自成体系、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古钱币又称之为泉、布、帛,孔方兄等。已成为新的收藏投资热点,不少古钱币在拍卖会上表现突出。收藏和鉴赏古钱币需掌握包括货币史、钱币学、考古学、金石学及文物、古汉语等诸多知识,有些钱币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实则是珍品,行家们则很容易从不太懂古钱币价值的卖家手中获得珍宝。
分别:
古钱有正用品和非正用品之分,所谓正用品,是指在历史上曾经正式发行和使用过的货币,其中包括因为货币的需要而铸造,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正式发行或流通的钱币。所谓非正用品,我们也可以统称之谓压胜钱(亦称厌胜钱、押胜钱),包括吉语钱、镇库钱、信钱、花钱、打马格钱、宫中行乐钱、瘗钱等等,它们不是货币,不能行使货币职能,但从文化意义上来看,它们和古代的铸币一脉相承,无论从材质、形制、铸造工艺等各个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实际上,铸造精良的压胜钱多是出于官炉,出于政府专门设置的钱监。
古钱还包括了生产铸造过程中的一些遗存物,譬如:样钱、祖钱(雕母钱)、母钱,以及早期浇铸钱币使用的各类钱范。
原料:
中国古代正式发行的铸币是以铜、铁等低值金属为主要原材料的,但各类古钱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就材质而言,除了大量的铜、铁钱之外,也有金、银、锡、铅等其它金属铸造的,还有玉、石、木、蚌、骨、玳瑁以及陶土等各种不同材料制造的钱币。
发展简史
先秦时代:
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是以物易物。
从商代开始,人们为了方便和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开始用贝壳来进行商品交换。因为海贝产于海洋、来之不易。贝壳小巧玲珑、色泽光洁,是古人喜爱的装饰品。它坚固耐磨、便于携带、体小价高,所以,被人们当作货币使用。这也是很多同价值有关的文字,如财、货、贫、贱、买、卖等,多从“贝”的来历。贝的计算单位为朋,五个贝穿成一串、两串为一朋,即十贝。《诗经·小雅》“菁菁者莪”篇中就有“赐我十朋”的记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真贝渐渐地供不应求了。
春秋战国以来,人们交换商品是用真刀、真铲等工具来进行。既不方便,也不能满足双方的需求。后来,改为小的刀、小的铲,开始流行铜铸的刀币、布币,这样就有了“钱”。钱,其实就是铲,货币的俗称。本为一种农具,类似现代的铲。作为交易的媒介物,人们仿铸成铲状的铜币。钱也由工具转为货币义。铜铸的刀币、布币流行,贝币渐渐失去了货币的资格。战国时期的初级钱币有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四大体系:布币,是指铜铸的鎛形币。鎛形状如铲,也就是钱,鎛和布同音假借,故名布币。布币的发展分为原始布(空首布)、中期布(平首布)和晚期布(初行钱)三个阶段。初行钱就是公元前336年秦惠王发行的秦币,也就是环钱和半两铜钱的前身。刀币,铜铸的刀形币,由实用的刀演化而成。原是齐国各地所用的货币,按形状分有大刀、小刀两类。大刀制作精致,刀面铸有文字,也称齐刀,重约50克;小刀重量轻、种类多,流通于燕、赵等国。环钱,是一种圆形、中间有方孔或圆孔的古铜币。主要流通于魏、秦等国。发现最早的环线,是在河南辉县固周村战国墓出土的垣字钱。蚁鼻钱,是一种椭圆状的古铜币,流通于楚国各地。币正面凸起、背面平,正面铸有贝、晋、斋、行、君、金等古字,重约5克。由于状如人面,俗称“鬼脸钱”,钱上字形笔画像蚂蚁,乃称蚁鼻钱。此外,战国时期还有一种以黄金为材料的铸币,叫“爰金”,它是我国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金币,流通于楚国等地。币上铸有阳文。文字书写状如印章,故又称“印子金”。今发现的有郢爰、陈爰、专爰等几种,都是楚国的金币。爰金在今皖、豫、鲁、苏、陕、鄂等地都有出土。现发现最大郢爰共54块,在江苏盱眙出土。爰是古代货币单位,也是重量单位。爰金零星使用时,要将其切成小块,量称支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等钱币,以“半两”做为货币。即用秦国后来的园形方孔铜钱,铸文“半两”,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称之为重如其文的“半两”铜钱。从此,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汉代所铸的方孔钱仍称“半两”,但重量不断减轻。如吕后二年(前186年)减为八铢,文帝五年(前175年)减到一铢以下,称为“荚钱”。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又铸三铢钱。并于元狩五年(前118年)废“半两”,改行五铢钱,铸文“五铢”。这种五铢钱从东汉开始使用,各朝沿袭,直到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止,使用时间长、币值较稳定,成为我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钱币。
古代金属的铸币以及它们的衍生物
古币是指古代金属的铸币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古钱包括先秦时期的各类铸币和秦汉以后的各类方孔圆钱,方孔圆钱的铸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国初年。
事实上先秦时期的实物货币,譬如夏商时代的海贝,以及仿制的贝化(货);金属称量货币,譬如西周时代的青铜块等等,也都包括在古币的范畴之内。
综述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纷繁,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创造出自成体系、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古钱币又称之为泉、布、帛,孔方兄等。已成为新的收藏投资热点,不少古钱币在拍卖会上表现突出。收藏和鉴赏古钱币需掌握包括货币史、钱币学、考古学、金石学及文物、古汉语等诸多知识,有些钱币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实则是珍品,行家们则很容易从不太懂古钱币价值的卖家手中获得珍宝。
秦制半两
分别
古钱有正用品和非正用品之分,所谓正用品,是指在历史上曾经正式发行和使用过的货币,其中包括因为货币的需要而铸造,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正式发行或流通的钱币。所谓非正用品,我们也可以统称之谓压胜钱(亦称厌胜钱、押胜钱),包括吉语钱、镇库钱、信钱、花钱、打马格钱、宫中行乐钱、瘗钱等等,它们不是货币,不能行使货币职能,但从文化意义上来看,它们和古代的铸币一脉相承,无论从材质、形制、铸造工艺等各个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实际上,铸造精良的压胜钱多是出于官炉,出于政府专门设置的钱监。
古钱还包括了生产铸造过程中的一些遗存物,譬如:样钱、祖钱(雕母钱)、母钱,以及早期浇铸钱币使用的各类钱范。
原料
中国古代正式发行的铸币是以铜、铁等低值金属为主要原材料的,但各类古钱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就材质而言,除了大量的铜、铁钱之外,也有金、银、锡、铅等其它金属铸造的,还有玉、石、木、蚌、骨、玳瑁以及陶土等各种不同材料制造的钱币。
发展简史
先秦时代
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是以物易物。
从商代开始,人们为了方便和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开始用贝壳来进行商品交换。因为海贝产于海洋、来之不易。贝壳小巧玲珑、色泽光洁,是古人喜爱的装饰品。它坚固耐磨、便于携带、体小价高,所以,被人们当作货币使用。这也是很多同价值有关的文字,如财、货、贫、贱、买、卖等,多从“贝”的来历。贝的计算单位为朋,五个贝穿成一串、两串为一朋,即十贝。《诗经·小雅》“菁菁者莪”篇中就有“赐我十朋”的记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真贝渐渐地供不应求了。
春秋战国以来,人们交换商品是用真刀、真铲等工具来进行。既不方便,也不能满足双方的需求。后来,改为小的刀、小的铲,开始流行铜铸的刀币、布币,这样就有了“钱”。钱,其实就是铲,货币的俗称。本为一种农具,类似现代的铲。作为交易的媒介物,人们仿铸成铲状的铜币。钱也由工具转为货币义。铜铸的刀币、布币流行,贝币渐渐失去了货币的资格。
战国时期的初级钱币有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四大体系:布币,是指铜铸的鎛形币。鎛形状如铲,也就是钱,鎛和布同音假借,故名布币。布币的发展分为原始布(空首布)、中期布(平首布)和晚期布(初行钱)三个阶段。初行钱就是公元前336年秦惠王发行的秦币,也就是环钱和半两铜钱的前身。刀币,铜铸的刀形币,由实用的刀演化而成。原是齐国各地所用的货币,按形状分有大刀、小刀两类。大刀制作精致,刀面铸有文字,也称齐刀,重约50克;小刀重量轻、种类多,流通于燕、赵等国。环钱,是一种圆形、中间有方孔或圆孔的古铜币。主要流通于魏、秦等国。发现最早的环线,是在河南辉县固周村战国墓出土的垣字钱。蚁鼻钱,是一种椭圆状的古铜币,流通于楚国各地。币正面凸起、背面平,正面铸有贝、晋、斋、行、君、金等古字,重约5克。由于状如人面,俗称“鬼脸钱”,钱上字形笔画像蚂蚁,乃称蚁鼻钱。此外,战国时期还有一种以黄金为材料的铸币,叫“爰金”,它是我国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金币,流通于楚国等地。币上铸有阳文。文字书写状如印章,故又称“印子金”。今发现的有郢爰、陈爰、专爰等几种,都是楚国的金币。爰金在今皖、豫、鲁、苏、陕、鄂等地都有出土。现发现最大郢爰共54块,在江苏盱眙出土。爰是古代货币单位,也是重量单位。爰金零星使用时,要将其切成小块,量称支付。
空首布
秦朝统一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等钱币,以“半两”做为货币。即用秦国后来的园形方孔铜钱,铸文“半两”,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称之为重如其文的“半两”铜钱。从此,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汉代所铸的方孔钱仍称“半两”,但重量不断减轻。如吕后二年(前186年)减为八铢,文帝五年(前175年)减到一铢以下,称为“荚钱”。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又铸三铢钱。并于元狩五年(前118年)废“半两”,改行五铢钱,铸文“五铢”。这种五铢钱从东汉开始使用,各朝沿袭,直到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止,使用时间长、币值较稳定,成为我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钱币。
王莽称帝期间,实行宝货制,时称钱为“泉”,又增加了“泉货六品”和“布货十品”两套钱币。泉货六品又称“六泉”,是王莽宝货制中六种圆形钱币的总称。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壮泉和大泉。小泉直径六分、重一铢,值钱一文,上面有“小泉直一”文字。其他泉币的直径、重量、价值各不等。六泉都是不足值的钱币,但小泉和大泉两种钱币流通甚广。布货十品又称“十布”,也是王莽宝货制中的十种布币的总称,即小布、玄布、幼布、原布、差布、中布、壮布、弟布、次布和大布。小布重十五铢,长一寸五分,值一百文。其他依次递增一铢,长增一分,面值增一百文。大布重二十四铢,长二寸四分,值一千文,流通较大。其他各布难以辨认、极易混淆,流通不便。中国古代钱币还经常以皇帝年号来命名,亦称“年号钱”。由五胡十六国的成汉国率先铸造。338年,李寿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为自立为帝,国号为汉、年号汉兴。开始铸“汉兴钱”。不久,南朝宋于孝建年间(454年)铸“孝建五铢”,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495年)铸“太和五铢”。年号钱成为定制自宋代开始。宋代年号更改频繁,铸的年号钱也特别多。元以后,历代所铸的钱,基本上都是以年号命名的。如元代的“至元通宝”、明代的“洪武通宝”、清代的“乾隆通宝”等。
通宝,是中国唐以后钱币的一种名称,因铸文中有“通宝”字样而得名。在钱币上铸“通宝”字样,起源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钱而铸的“开元通宝”。开元通宝重二铢四垒,十枚重一两。从此,铜钱不再是重如其文,以重量来铸名了,改称“通宝”流通。钱币也真正开始成为货币符号,不再以货币自身价值来交换了。以后历代都沿用通宝,并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铸于币面。如后梁的“开平通宝”、南唐的“大唐通宝”、北宋的“太平通宝”,辽的“重熙通宝”、金的“大定通宝”、元的“至正通宝”、明的“洪武通宝”。而辛亥革命后广东、福建等地的“民国通宝”则是我国最晚的通宝钱币。
原料介绍
古代铸钱除普遍用铜质做为钱币主要材料外,还使用过铁、铅、银、金等质料,后来又发展到纸币。
先说铁钱,即以铁为币材的古钱币。铁钱铸币始于汉代的公孙述,传世有铁半两、铁五铢等。当时铁钱和铜钱的比价是二文当一文,任肪诗中有“铁钱两当一”之句。唐代开元钱币中也有铁质的。五代十国中铁钱较多,如后梁的“开元通宝”大铁线、后唐的“乾封泉宝”大铁钱、后晋的“天德通宝”大铁钱。铁钱使用最多的是两宋时期,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区。清咸丰四年(1854年)也曾铸造铁钱,其面额有当五、当十、当千几种,由于铁钱价低质劣,造成了严重的物价上涨。咸丰七年,北京商人罢市,拒用铁铁,九年,朝廷停止铸造,铁钱寿终正寝。
铅钱,也就是以铅为币材的古钱币。这是在国力不足的情况下铸造的,与铜、铁币同时流通。史书记载,最早的铅钱是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闽王王审知所铸的“开元通宝”。其后,南汉乾亨二年(918年)等“乾亨重宝”,以十枚当铜线一枚。清咸丰四年(1854年)曾铸有大小铅钱,有制钱、当十、当五十、当百、当千等几种,引起严重的物价上涨。七年停铸。
银元,又称洋钱、大洋等,大型银币的通称。银币的铸造,始于九世纪的欧洲。十六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属地墨西哥大量铸造,后很多资本主义国家效仿。明万历年间流入到中国,故称之为洋钱,又叫鹰圆。我国自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开始自己铸造,称之为“乾隆宝藏”,光绪十年(1884年),吉林机器局首先用机器制造,铸文“光绪元宝”,背面铸蟠龙文,俗称“龙洋”,其后各省相继仿造。宣统二年(1910年)颁布《币制则例》,宣布采用银本位制,定国币单位为圆。铸造的银币名“大清银币”,后因清朝被推翻而未实行。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开铸有孙中山半身侧像的开国纪念币:1914年又铸造袁世凯头像的银币,俗称“袁大头”,重七钱二分,成色为890‰。1933年国民党政府又铸有帆船图案的银元,俗称“船洋”,重26.6971克。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流通。抗战后,因通货膨胀,银元又开始流通。
金银锭,我国早在殷商后期就使用黄金,主要作为贮藏和支付。战国时期就铸有方饼状的“爰金”。以后的朝代,黄金被铸成方形、圆形、条形、马蹄形等。此时金锭多做宝藏,作为宫廷赏赐之用,成语中就有“千金一笑”的典故。流通主要靠银锭,先秦时就有银布币,今已出土发现18枚。元朝称50两重的银锭为“元宝”。元宝又称“宝银”,始于元代,有些银锭上记有银匠姓名、铸造年份、重量等。清代,银锭种类分为宝银、中锭、锞子三种。宝银就是马蹄形的元宝,重50两,成色不等;中锭有称锤形、马蹄形之分,称小元宝,重10两;锞子则为镘头形的小锭,重1至5两。清中叶后,铸造元宝要经公估局鉴定,批明重量和成色才能流通。“元宝”还是古代自唐代以后对钱币的一种通称。因唐武德四年(621年)铸的“开元通宝”,亦称“开通元宝”而得名。使用时一般在元宝前冠以年号或朝代。唐大历年间的“大历元宝”、宋太宗时的“淳化元宝”、元代的“中统元宝”、清末的“光绪元宝”。这一点,和通宝雷同。
古代纸币
除此之外,古代还流行一种纸币,如交子、钱引、关子、会子、交钞、宝钞、和银票等。
交子,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初,四川使用铁钱,体重值小,流通不便,民间商人开始以纸币代替钱币,名为“交子”。上面有图案、密码、花押、图章等。交子可流通,也可兑现。开始是分散发行,形制不一。后由十六户富商联合发行,其形制统一,面额也可随时填写。后来,由于兑现不畅、争讼不息,遂为禁止。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由官府接管,改为朝廷办理,在四川设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面额可临时填写,有一缗(一千文)至十缗,交子以铁钱为现金准备,分三年兑换一次,称为一界。从四川流通扩大到其他地区。开始币值还稳定,后因供应军饷,弥补财政亏空,超额发行,招致贬值,后改为钱引。
钱引,宋代的另一种纸币,也称川引。就是领钱的凭证,如兑换券。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因交子贬值,而以钱引代之。朝廷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钱引形制比较美观,用六颗饰有花纹的印来印制,分红蓝黑三色,并印有界分、年号和面额。后也因为不能兑换而贬值,从一贯贬到十余文或数十文不等。
关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开始发行,当时婺州(今浙江金华)屯兵,不通水路,铁钱运输不便,朝廷造关子,号召商人在当地用现钱换关子,再到杭州、绍兴官府的榷货务领取现钱。因此,关子相当于今天的汇票。此后,关子扩展到两淮、湖广等地。后也因为不能及时全部兑现,商人不愿用。绍兴十六年改发会子。
会子,也称“行在会子”、“东南会子”,南宋的主要纸币。最初由商人发行,叫便钱会子,后归地方政府发行,户部办理。币面印有发行机关名称、界数、面额、举报赏格及图案花纹,还印有“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一千贯”等字样。面额初为一贯,后增发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三种,流通于两淮、湖北、京西等地。后也因为发行过滥而贬值。
交钞,金元两代发行的纸币。金人建国初期因国内铜少、币不足,而沿用宋辽旧钱。海陵王贞云二年(1154年)仿效宋朝交子发行纸币,名为“交钞”,也称钞引。与宋、辽铜钱通用。交钞分大小两种,大钞有一、二、三、五、十贯五种,小钞有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文等五种。大小交钞均以七年为界,到期换取新钞,后改为永久流通。交钞四周有花栏图案,印有金额、发行机关、日期、告捕赏格、流通区域及换新手续费等,后也贬值。
宝钞,是中国元至清的纸币名称。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发行“至元通行宝钞”,面额从五文到二贯不等,共11种。明初洪武八年(1375年)发行“大明通行宝钞”,禁止使用金银、面额为一百文至五百文和一贯等六种,成为明代唯一的国家纸币,发行后即贬值。英宗以后开始使用银。清咸丰三年(1853年),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发行以铜钱为单位的“大清宝钞”,也称“钱票”,咸丰十年(1861年)因贬值而清理停用。
银票,即南宋以后用来代替银两通行的纸币。最初为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发行,面额有一钱和半钱两种(当时四钱折合一千文)。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发行的“至大银钞”和清咸丰三年(1853年)发行的“户部官票”,都是一种银票。清代,银票是由钱庄、官银钱号局、当铺和少数银行发行。
以上各种纸票的发行,在历史上是个进步。它便于携带和交换,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商品交换需求,使货币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纸币的弊端也很明显,它发行混乱、管理不力、难以兑现,常引起通货膨胀,也可以说是历史上一种不完善的钱币。
总结
综如上述,我国古代钱币经历了一个漫长演变的过程,在贝币、金属币和纸币交替发展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先秦的贝币、秦朝的半两、汉代的五铢、唐代的通宝、宋代的交子、元代的元宝、清代的银元等具体钱币形式。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钱币做为特殊的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来进行商品交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息息相关。考察古代钱币,就要从经济的角度去看历史的发展变化。用经济来诠释历史,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相比之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经济制度和钱币发行流通,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进步、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和最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