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97900000034

第34章 箕子怖箸

话说南方进贡象牙,色泽形状甚好,费仲为了博取商王欢心,亲自把象牙送给正在进餐的商王。商王拿在手中,甚为喜爱,翻来覆去,却不知做成何物,才能让他显得独特豪华。

商王打量许久,看到了碗上的箸子——竹筷子。他立马双目有神,似脑洞大开。倘若用象牙制成箸子,那该多好呀!那才是贵为君王应该使用的筷子。

费仲注意到商王看了看象牙,又看了看箸子,便明白了商王心意。他面带笑容,双眼眯成一条缝隙,“大王莫不是想把象牙做成箸子?太好了!大王乃万尊之躯,整天跟王公大臣一样,使用这种肮脏的竹批子,真是太委屈了。倘若不小心,竹批子划伤大王,那便如何是好?”

商王子受当然明白费仲心意,命令费仲把象牙做成象牙筷子,称为象箸。

用象箸吃饭,商王就更加自信了,他的筷子与天下人不同,它的奢华天下第一,她的尊贵昭然若揭。这才是君王应该享用的,他拿起象箸,夹一块黄米饭,觉得黄米饭粗糙难咽,商王子受心想:只有细腻的食物才配得上这光洁细腻的象箸。

箕子闻听商王进餐使用象箸,深感其奢侈,便匆匆进宫求见,想阻止商王使用象箸。

商王感到十分疑惑:“为什么朕用双筷子,王叔也要反对?”箕子向商王解释道:“今大王使用象箸,将来必然用玉杯相配,做玉杯后,大王必定还要寻思远方珍奇瑰怪之物。这样下去,大王便渐渐淡忘车马宫室,大王的心便不能专注于政事,大商邦便不可能兴旺。”

商王奇怪地盯着他,许久才说:“朕贵为君王,坐拥天下,用其中的珍奇宝物,有何不可?”

箕子引经据典,劝说商王:“昔日,尧帝做君主,不用金银珠玉,不穿锦绣华美的衣服,不观赏珍奇奢华的物品,不收藏宝物,不粉刷宫墙,不雕饰屋脊梁柱。穿粗布衣服,吃粗粮饭,喝野菜汤,为人民节约税赋,人民才会非常拥戴他。”

商王认为箕子又拿古代圣贤君王来欺骗他,尧帝想穿华丽衣裳,想吃美味佳肴,可当时有吗?今日的华丽衣裳和美味佳肴难道不是历代商王努力的结果吗?

不过,面对对眼前这位托孤大臣、王叔,他又能拿他怎么样呢?商王子受不再言语,任由箕子自说自话。箕子自觉无趣,退出王宫。

箕子心中郁闷,匆匆去找比干、微子诉苦,释放怨言。见到他们,便开始唠叨:“大王进餐必用象箸,日后定不会用土陶杯相配,必定会造者玉杯,或者犀牛角杯;用象箸、玉杯,肯定不会盛粗粮之羹,定会盛牦牛、象、豹等幼胎之羹;食用牦牛、象、豹之幼胎,肯定不会穿粗布短衣,也不会食于茅屋之下,必定会锦衣九重,建广室高台。我惟恐成汤江山从此不振,因此,才害怕他开始追求奢侈的习惯。”

商王闻听箕子的劝诫,甚为欢喜:”王叔见识之广,令朕佩服,那就从玉杯开始吧,真要体会一下王叔所说的生活作何感受。

比干、微子,还有史官纷纷借古讽今,直言相谏,恳请商王厉行节俭,以减轻人民负担。商王愤怒,把他们骂出宫廷,朝歌的繁荣和大商的兴旺,难道不是他子受经营的吗?难道他不该第一个享受繁荣吗?

商王执意不听。天下已经没有人能影响商王子受了,天下进退都出自子受一人之好恶。君王好恶,人民适应,则天下便和睦顺当;君王好恶,人民不适,则天下便会生出祸乱,使民生凋敝,生灵涂炭。

正如箕子担忧的那样,商王命令各方诸侯,便搜天下奇珍异宝,进贡朝歌。加重征收税赋,以满足他和宠信大臣,以及贪官污吏的奢侈生活。他们将收上来的珍奇动物放养在淇园,把财贝宝玉入库鹿台,把强收天下的粮食充盈钜桥。

鹿台建成之后,亟待休养生息的殷民与诸侯,没有盼到减赋降税,却迎来了更加沉重的赋税。

人心思异,天有不济。

王畿东南遭遇大旱,百年不遇,旧都亳州更是沙尘四起,笼罩四方,犹如土雨从天而降。禾苗枯萎干死,五谷绝收,饥民只能挖食草根树皮,还有中原所特有的白色粘土用来充饥,个个饿得骨瘦如柴,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大臣觐见商王,请他亲自祭天祈雨,帝辛不愿,骂大臣愚昧:“何来天神,祈雨又有何用。所谓祈雨,只不过是巫觋摆弄姿势,欺瞒朕与天下而已。朕身为明君,岂能蒙骗天下?”商王子受欲将谏臣枭首以示众。

箕子上前劝谏:“大王,万万不可,昔日,成汤王在位,天大旱五年,粮食绝收,成汤王亲自祈雨于亳都桑林。”

他告诉商王子受:

成汤祈雨,在桑林祷告:“倘若我一人有罪,请不要伤及万民,倘若万民有罪,都是我教化不周,罪在我一人。不可因我一人有罪,而使上帝鬼神伤及万民。我愿以自身为牺牲,祭天祈雨,拯救人民。

于是,他剪去头发,绳索缚手,把自己当作牺牲暴晒,向上帝祈福。万民甚悦,雨水大降,天下皆拥戴之。今亳都再遭大难,大王当效仿成汤王,桑林祈雨。”

商王子受大怒,“尔等迂腐臣子,以假言要挟君王,意欲何为?”

众臣皆跪地请愿:“天下大旱,众生遭受苦难,大王当苦百姓之苦,设坛祭天,屈身祈雨。”

商王气得七窍生烟,“你等蠢材,为何如此不晓事理,逼君王就范。朕聪信自然,聚工匠造器物造福天下,使万民获利,朕都愿意做。倘若祈雨有用,朕必定早已成行,还需尔等说道?也好,既然你们都说祈雨有效,朕就成全你们。”

商王诏告天下巫觋,凡愿意设坛祈雨者,均可前往亳都设坛,他还强调:“倘若祈雨灵验,朕将大加封赏,倘若不灵,置于烈日下暴晒。天若有情,定会被他们的痛苦所感天动地,怜悯巫觋,降下甘霖。天若存在,他们可以面见天神,求上帝下雨。”

天下巫觋闻诏,纷纷奔向亳都,设坛祈雨。

天不如人愿,巫觋纷纷,被绑于烈日之下暴晒,不及数日,便灵魂升天。尸体长久曝晒,竟晒成肉干,饥民求生而食。这种肉脯,之前只有在君王祭祀时才能享用。

商王自认为所言不虚,得意洋洋,问群巫还有谁愿意祭天祈雨?台下静悄悄。

众巫乃连通天地之人,岂能被死亡吓倒而不敢祈祷上苍,营救受灾民众。

有巫官出班,言道:“臣愿再设坛祈雨,为民众祈雨。”朝廷群臣一片哗然,他们从内心敬佩这位敢冒死拯救民众的大臣。雨降不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片爱民之心。

子受冷笑道:“前面众巫祈雨,未有应验,暴晒于日下,求天神同情,天神不理。今,你再行祈雨,倘若应验,加官进禄,倘若不灵,将被投入火中。天神若念你可怜,便降甘霖。天神若不存在,你白受焚烧之苦。”

巫官应允,设坛施法,祈求上苍降下甘霖,拯救民众。

雨仍未下,巫官被投入火中焚烧,其痛苦之声令人心碎。那些热衷于直谏的巫祝都不再言语,保持沉默。

朝廷朝野,都悲愤怜悯,骂子受残暴。子受不以为然,明明是巫官错了,为什么大家都要指责他。

旱灾越来愈重,亳邑出现了许多怪事,原本陈列整齐的九鼎出现了移位,晚间有女妖出来吃人,有游鬼深夜哭泣,有女巫变为男人。

经历种种苦难的亳都人民终于等来了一场大雨,可是,这场大雨却不是甘霖,而是一场肉色泥雨。

官吏民众都非常恐惧,民间传言四起,说:“商德已经混乱,商王不敬重上天,惹怒了天神地祇,恐怕天下就要易主,殷商不会长久了。”

而后,雨水降临,民众得救。

第二年六月,商王子受带大臣去西山田猎,天公又不作美,连续狂风暴雨。狂风把树连根拔起,房屋也被摧毁,有牛马被吹上了天,商王子受躲在行宫不敢出去。风吹山野,发出阵阵哀鸣,如鬼哭狼嚎。

突然,天降大火烧着了行宫,好在暴雨很快浇灭了火焰,火势没有蔓延。行宫房顶被烧了个窟窿。

雨过天晴,商王与大臣一同走出行宫,发现天上有两个太阳。大臣们抬头盯着两个太阳,不由得想起了民间传言,心中暗自琢磨,难道上天真的要易主?

大家的好奇,聪敏的子受能够感觉到他们再想什么。不过他毫不惧怕,等他时机成熟,再教训他们。

有大臣忠心上涌,实在是憋不住了,便进谏商王,劝商王敬重天神。

商王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把对大臣们的怒火全部转嫁到这一人身上,他要杀一儆百。下令把这位忠臣拖出去斩杀,并且警告群臣:“从今往后,凡事谏言敬重天神者,一律斩杀。”众臣都不敢再谏。

商王子受得意非凡,以为天下皆在他掌控之中,他便放下心来,便开怀畅饮。不知不觉,七日七夜过去,他竟然忘记了时日,不知今天何年何月。他问左右大臣侍从,无人知晓。

商王便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对商王派来的人说:“身为天下共主,却使天下失去了时日,天下危矣。天下人皆不知时日,而我一个人知道,我便危险了。”于是,他也喝了很多酒,使自己酩酊大醉。

商王三代元老商容,见天下人怀怒于心,不敢坐视不管,又不敢仗义直谏,唯恐商王治罪。他反复琢磨,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商王能够接受的办法,以缓解天下人对商王的敌意。欲知商王想出了什么办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命运何方

    命运何方

    民国,一个最动乱的时代,好些人为了最简单的生存不得不抛弃过去和命运抗争。夜初,一个民国时期最普通的乡野小子,为了让家人能活下去,独自离开家乡前往前途未知的大上海闯荡,在这个善恶共存、黑白难分的风雨城市,未知的命运该如何发展,而人心又将如何变化。穿越战乱硝烟,迎来和平曙光,当一个时代结束时,迎来的又将是什么。茫茫大海上,那一叶扁舟能在何处靠岸?
  • 同行青萍

    同行青萍

    我自有心归正道,入得山中诵黄庭。素布寒衣数十载,不悟道来单修心。今朝九州狼烟起,怨纵人间多疾辛。穹巅愁云染血色,四野哀声久难停。师言玄门弟子众,莫诩己是方外人。男儿有志当报国,何能空负七尺躯。手中灵剑诛恶鬼,口唱真言渡群生。天尊云中广授法,雷霆杀伐正道心。此言临行传后辈,继往相复开太平。但以清贫赴国难,修行随性且从心。宇澄含笑别去时,诸天清气自来迎。朝乘黄鹤暮登云,凭风直上白玉京。
  • 望西山读书笔记
  • 晋末之龙战于野

    晋末之龙战于野

    既然生在这样的乱世,就适应它,融入它,改变它。连父母都不知道是谁的流浪小子陆万辙在机缘巧合下与太守公子胡艾成为了亲密战友,两人始终未曾放弃坚守的信仰,为抗击异族保卫一步步成长为乱世中叱咤风云的人物。
热门推荐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第九命魂

    第九命魂

    天道无常,人若浮萍,命运之轮滚滚,何谈安身?命魂残缺,道魂长存,三魂不全,我命由我!幽海为基,龙脉铸体,天宫炼神,魂台养魂!天生命道,九圣随身!天地不容,以血墨天……一个有仙、有佛、有妖、有魔、有鬼、有人的世界!我叫石尘,只想平平安安的一辈子!
  • 绝世女天仙

    绝世女天仙

    金牌赏金猎人云婉秋刚穿越就抱上了魔祖大腿,从此云府懦弱的私生女不再低调,进入最强宗门,以三灵根天赋秒杀一众单灵根天才,绝世法宝、极品灵石、高阶坐骑统统收入囊中,只是无论她如何努力,始终无法得到那个男人的心。等她满是伤痕,终于决定放开手,他寻遍天下,最终将她压在身下:“我属于你,我永远是你一个人的...”
  • 无心却是有心
  • 玄幻:从打脸诸圣开始

    玄幻:从打脸诸圣开始

    诸天三百圣,一直处于一个相互制约的状态,直到那天,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格局。凡人之躯亦可在诸圣眼皮底下存活,他的出现,让诸天修士见到了圣人的另一面。
  • 月上重火

    月上重火

    令所有神仙都绕着走的洗仙潭上。一位头戴凤冠,身披火红色嫁衣,面容姣好的女子站在走向洗仙潭的台阶上,而她身后却空无一人,“淮墨,如果有来世,我选择不要认识你。”随后便纵身一跃,跳入了身后的洗仙潭……面对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面无表情并没有害怕,更多的是对一个人的失望至极。身为上神的凤族公主沅瑾正在院子里逗玩自己的坐骑雪梨,突然,一位身穿玄衣的公子找上门来,沅瑾起身朝门口走来,边走边问:“门外是何人?”等她看到是何人的时候,却是她最不想看到的人。此时,这位身穿玄衣的天族太子哽咽地开口道:“沅瑾,回到我身边。”而沅瑾听到他开口说话,顿时感觉自己的心像被剜了一样疼。她是凤族公主,他是天族的太子,沅瑾到死还依然记得他说过的那句话,“从此缘定三生,此情不变。”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
  • 望天求生

    望天求生

    望天求生!望的是天穹上苍?求的是生命所存?没有谁能开始就知道自己命运的终点,只有在人生路途中不断得对未来的明晰。(幻想末世修仙小说?)
  • 第一折戏:莫测

    第一折戏:莫测

    每日只知嬉笑玩闹的小婕妤,忽一日成了万众瞩目的宠妃了!可当初谁说的只做几日宠妃的!又是谁把她拉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端庄沉稳的李皇后,竟被家族和皇帝逼得退无可退!是谁说会永远对她好的!又是谁逼得她远离宫廷戍守边疆!且看我姐妹俩携手推翻狗皇帝,你辅内政立太子,我守边疆保国安!可如今,国安矣,民安矣,你我又将何去何从?跟随我们一路走来的人,又都去了哪里?
  • 山有木兮心悦君

    山有木兮心悦君

    一场阴谋,她从受人爱戴的亲王沦为通国叛贼。眼见生母被活活逼死,弟弟被发配蛮荒之地。本是深居内宫的皇七公主,御赐“泌阳”二字。天赋异禀,不喜女工,善修兵法。14岁献计平定了合阳之乱,15岁带兵平南疆,大荆景帝亲封泌亲王。手握兵权,一步步走向了位高权重。青煜阁乃是万世万代制药宝地,阁中多以女子为主,非江湖非朝廷,少阁主青絮乃一代奇女子。最喜“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的海棠。大荆九皇子楚忆卿流落北疆四年,再回都城黎阳,早已是满目疮痍。年少时的真相,亦真亦假,兄长楚忆茗更是成了他怀疑对象。子悠说:“惊鸿照影,吾以汝归之。”锦书说:“奈何心字成灰烬,生涯从此再无春。”新文《夫人在上》已开坑,坑品有保证,请多多支持(`?ω?′)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